APP下载

思维导图下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方法研究

2022-04-12邢晓辉

科学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复习思维导图教学方法

邢晓辉

摘要:在新形势的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教学。本文通过对于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将思维导图这一有效的学习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实践应用,更好地使学生开拓头脑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为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复习课堂现状

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还会成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乃至生活的基础。但由于身心发展条件的制约,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比如说,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推理能力大多依靠于直观事物,有时脱离了实物,就不能理解数的意思。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阶段,通过复习可以将之前所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及时巩固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再次学习未掌握牢固的数学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学校和教师进行数学学科复习课时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进行练习,多以教师的思路为主,师生对话较少,学生学习较为被动,难以发挥自主性,表面上看学生学习的十分顺利,实则不然,而且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时,往往是对知识点进行全面性的讲解,尤其是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还没形成一定的逻辑,通过“广撒网”的方式来传遞的信息,学生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就会造成知识点的独立,缺少了相关的逻辑,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甚至还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养成对于老师的依赖。

因此,小学数学的复习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方面和发展过程来说都至关重要,教师要突破传统模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以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此类课堂中。

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能够简单有效地表达使用者的思维轨迹,通过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连接各个主题,而且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都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规定,更多样化。思维导图在数学学科的应用,学生遵循自己的思维逻辑将相关的知识点建立在一个网络图中,系统性地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和发散性的思维过程。

引入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并不是新兴的概念,20世界60年代被发明创造出来,如今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教师了解、熟悉并认同思维导图。部分偏远地区的教师或者一些老教师对于教学活动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观念,未能与时俱进,在自身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产生的全新理念没有接触,甚至有部分教师,不认同新发展的教育观念,依据先前的经验开展教学活动,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了解新产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将有益的方式应用到自身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

在自身对思维导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知后,教师可以依靠于现代技术,例如播放视频、PPT的动画课件演示等方式,直观地演绎如何构建思维导图,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方式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更有利于他们对于知识点的吸收。同时,教师再对思维导图应用在数学中进行讲解,让复杂的过程形象化,辅助学生进一步吸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模仿,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多使用思维导图来总结知识点,加强学生的理解。学生也可以在家里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资源如微信公众号、网站等资源进行查找,加强自身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努力,让学生不断接触思维导图这一较为新鲜的事物,从陌生到了解,再到熟悉,为他们以后的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调查研究,传统的复习课堂中,教师通过“刷题”的方式来进行习题式的复习偏多,部分学生认为自身对知识点掌握较好而不愿多做题,对此缺乏兴趣,也失去了复习的本质。但当时变换教学形式,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这种新颖的手段很吸引孩子,能够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复习课的时候也会认真听讲。

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入后,对于思维导图这一概念已经并不陌生,甚至一些模仿能力较强的同学已经开始跃跃欲试,想要自己构建思维导图,但目前可能逻辑思维还不够清晰。接下来,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握机会,进行引导,在复习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进行思考,无须自己将知识点全部讲解出来,例如复习面积的计算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构建思维导图,在例题后预留足够的时间,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小组内有的学生逻辑清晰,有的学生可能有些混乱但是可以提出新想法,小组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取长补短,共同组建一个思维导图。之后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展示、交流,阐述自己的思路,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客观分析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相互的比较之中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构建思维导图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书写中心课题,以班级为单位共同构建思维导图,比如在复习多边形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多边形”三个字,而后让学生进行接下来的补充,说出“梯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概念,再梳理不同的图形的区别和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导图构建能力,也使学生更系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提高辨析能力。

学生实践应用

当学生已经可以构建出大致的思维导图框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独立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还可以将新的知识点与之前的旧的知识点相联系,共同呈现在同一张思维导图中,学习是越来越难的递进过程,但旧的知识点也要及时地复习、巩固,不能捡了西瓜,丢了芝麻。

学生年级较小,对于思维导图的构建可能不够完善,教师要进行鼓励教育,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无论是气泡图还是树状图,都可以促进学生深入地学习。思维导图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学生是否达到了复习的目的,是否培养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高效地复习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这使学生以更加系统的方式来学习较为繁琐的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还可以给学生更加自由地发挥空间,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平.关于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549-550.

[2]王佩.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4):42-43.

[3]陈伊伦.思维导图在小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7):131.

猜你喜欢

复习思维导图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