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体会

2022-04-12李芳雄

天津教育·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实验

李芳雄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初中物理教师选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信息技术突破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与物理综合素质,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信息技术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时间显得尤为紧张,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只讲重点或考点,没有时间让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只能以“讲”代“做”, 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物理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初中生的视野,使物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对初中生更具吸引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将会决定课堂教学在实践开展过程中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教学内容选择的正确与否以及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决定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能否有效养成。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扩充,除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通过新引入的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课本知识,在相互验证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这对于学生能力和思维的提升也可以起到较大的帮助,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境,同时让学生能学习更加丰富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看到更多的物理内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物理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初中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只能按照教师固有的思维模式思考,初中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和释放,一直处于压抑状态,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为初中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初中生播放内容丰富的微课视频,可以给初中生展示导学案和思维导图,激发初中生更多的学习欲望,为初中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物理资源,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现阶段的教育强调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很多教学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而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所学学科不够重视和个人兴趣相对较低,则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教师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方式更加灵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和保障。

(三)突破实验限制,模拟实验过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而有些实验条件和实验器材要求较高的物理实验,根本没有办法在课堂上演示,实验的可观察性受到限制,初中生对实验的过程完全不了解,影响实验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物理实验的限制,对不允许做、不方便做和不能做的实验,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动态模拟实验过程,让学生既可以真切地看到实验步骤,又可以清晰地看见实验现象,强化初中生的感性认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降低了物理实验教学难度。对初中生而言,物理教学的抽象性、概念性和逻辑性相对较强,这时通过实验教学的有效引入可以有效解决这一困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物理知识和物理反,进而对物理知识有新的理解和认知,在实验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而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将物理实验教学引入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课堂情境,增添学习乐趣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情境的构建中,能增添物理学习的乐趣,激发初中生物理学习的动机。在具体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学发展史、物理学家的故事和最新的物理学科研成果,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物理学家的榜样作用,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初中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物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物理学习离不开生活情境的创设。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信息技术再现生活场景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强物理知识的熟悉感和亲切感,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物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在开展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日常生活中的电路演示给学生,如家庭中各个房间的灯具、电器等,以生活中常见的串联与并联电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不断想要理解其中的原理。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将物理知识点简易化,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物理知识,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并且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能降低物理知识难度,转换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学习状态,形成主动探知的学习状态。

(二)增强演示效果,降低学习难度

物理演示教学能有效帮助初中生理解物理知识、记忆物理现象。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演示教学大部分依靠课本和语言描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存在一定难度。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的结合,创新了演示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學习兴趣,初中生有更多接触和操作物理实验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经常需要借助物理演示实验辅助课堂教学,但有时候迫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有很多实验不能在课堂上演示。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超文本功能,把讲课需要用的演示实验提前录制成视频,以超链接的方法链接到课件中。当讲到这部分内容时,物理教师就可以调出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演示实验可见度很小,学生用肉眼很难观察清楚。此时,物理教师就可以利用投影仪的放大功能,把实验效果放大,让学生从屏幕上看到清楚的物理现象。这样既方便又节省时间,效果又好,就连班级中的学困生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兴趣。例如,初中物理“磁场”教学过程中,由于无法直观感知磁场,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性思维不够完善,教师若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仅对教材内容进行抽象讲述,教学效率极低。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磁场的抽象效果用多媒体直观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物理知识。对此,教师应在课程前,运用多媒体将磁场知识点直观展示出来,如磁场的产生、作用、特点等。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内容进行播放。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能直观了解抽象性磁场知识,有助于间接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为其未来对知识的了解奠定基础。

(三)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为初中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自主空间,使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更具开放性和自主性。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物理第二课堂,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挥初中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在不脱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探究活动的主题,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延伸,引导初中生发散思维,利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究中探索新知。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活动,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研究课题,让初中生自主选择课题,自愿结成小组,各小组利用网络技术查询相关资料,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再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小组探究的结果进行展示和汇报。这种小组式的探究活动,创新了探究活动的方式,为初中生创建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小组内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思维的不断交流和碰撞中,很容易产生新的想法,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杠杆”相关物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应用案例或一些与杠杆有关的知识内容,促使学生能对杠杆简单理解,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杠杆展示出来,并利用动态影像方式,对杠杆拆分成不同构造,以便学生掌握杠杆的每个组成部分。同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将杠杆的图片进行动态演示,学生会对杠杆知识深入理解。此外,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学习小组,在知识讲解完成后,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寻找出生活中的杠杆应用,并对其中原理做出分析,充分锻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又如,让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了解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学生会在惊讶后,对其进行分析。结合杠杆的知识点,如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对阿基米德的话加以分析,可以知道在条件允许下,一个人的力量能撬动地球,以此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

(四)拓宽物理资源,丰富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给物理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初中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渠道。互联网中拥有海量的物理资源,初中物理教师可以指导初中生进行网络搜索,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更新、更有用的物理知识,鼓励初中生在线阅读电子报刊、杂志,让初中生了解最先进的物理成果,增强初中生的学习自信,提高对物理学习的重视程度。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各种学习软件层出不穷,使初中生的物理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初中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在课后利用线上教育平台进行物理学习,体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完成“液体压强”授课后,可以带领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相应的校外活动,如开展划船竞赛活动,前提需要学生使用标准的材料(校园中的塑料瓶、纸壳等)制作出自己的船体,参与划船竞赛活动。为了保障活动能快速实施,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并促使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了解制造船体的相关技术,拓宽学生知识面。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学生会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在完成船体制造后,教师应在指定地点开展划船竞速比赛,并给予得到名次的学生一定奖励支持。其中需要注意一点,在整个过程中,要保障学生安全,在完成活动后,教师在课堂上对活动进行总结,如在水面上什么样的船体滑动速度会更快,什么样的船体不会沉到水里。学生能结合竞赛过程的理解,明确液体压强的知识内容,不会出现自己制造的船体在竞赛中沉底的情况。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深入了解液体压强知识,还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促进下掌握更多的知识,扩充学生知识储备,促使学生综合发展。

(五)还原实验过程,培养物理素养

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通过物理实验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引入信息技术后,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还原实验过程,给学生展示实验细节,提高物理实验效果。把课堂上难以实现的实验制作成微课,在教学中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对视频进行快进、暂停、回放,让学生重复观看,对实验过程进行细致观察,分析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深化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利用“物理仿真实验室”对一些现实中不能完成的实验进行仿真模拟,还原真实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在电脑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同时,对得出的物理结论也能记忆深刻,有效突破物理教学的重难点,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例如,在“物态变化”的课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实验方式,将水转化为冰块,或将水转变为气体,这些蒸发与凝固,可以短时间用实验让学生直观理解。而在升华与凝华中,需要特殊的實验环境,大部分学校条件不算特别好,实验难以完成,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比如,拍摄冬季衣服洗完后,晾晒在零下环境中的场景,通常在这种温度下,水分不会发生变化,而衣服会在自然条件下不断干燥;凝华实验,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制造出肥皂泡,肥皂泡表面会逐渐形成霜花,由气体直接成为固态。在信息技术的促进下,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难度较大、危险较高的物理实验,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总之,初中生首次接触物理会感到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初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降低物理教学难度,给初中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要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出发点,尊重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初中生主动参与物理实践活动,开阔初中生的视野。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通过‘三线一体’的方法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20]GHB2272)的研究成果之一。

(邱瑞玲)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理实验
留言板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