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好了”“坏了”不对称现象及其动因探究
2022-04-12陈艳艳
陈艳艳
摘要:本论文所要探讨的主题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话语标记“好了”“坏了”的不对称现象及其动因。“好了”“坏了”作为一组反义词,它们的用法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好了”可以表达“满意”和“不满意”两种主观评价,而“坏了”只能表达“不满意”的主观评价;在表达“不满意”时,“好了”“坏了”并不能无条件的相互替换。本论文的最终目的是解释“好了”“坏了”相互替换的条件性。
关键词:话语标记;好了;坏了;不对称
吕叔湘先生认为“好”可以表示“同意、结束、反话”等三种语气,邵敬敏、朱晓亚分析了“好”在应答语中的三大话语功能“积极应对功能”“消极应对功能”和“话语衔接功能”,但他们同时又指出,“好了”只具有“话语衔接功能”和“消极应对功能”中的“让步功能”。彭伶楠指出“好了”所传达的语气主要有四种:结束、同意、制止和反话。
为论述方便,我们把“好了”的几种主要功能整理如下:
(1)好了,總算毕业了,有工作了!他高兴得忘乎所以。表结束
(2)唐纳只好亲切地哄着她:“好了,好了,全怪我,全是我的错。”表让步
(3)方明气不打一处来:“好了,别哭了!哭能解决什么问题。”表制止
(4)让你出门带伞你不带,好了,被雨淋湿了吧!表反语
(5)大伯:“你不仅要喜欢他,还要多关心他!……这样我们才能亲如一家!好了,把表戴上吧,特意为你买的。”话语标记
例(1)其实是行为主体因动作完成或事态发展符合自己的主观预期,情感上更偏向于“积极”;例(1)赞赏的程度没有那么高;例(2)例中说话者为了结束对方的话语或行为,但又不愿态度太粗鲁,所以要借助“好了”做出让步,姑且认同对方的言语,其语用目的是安抚对方的情绪,语气比较勉强,已经没有任何赞赏的成分;例(3)阻止的语用功能进一步强化,已带上了“迫使”的意义;(4)表示对已经结束的事件或完成的动作带来的不良后果,表现出的不满或幸灾乐祸,是对对方不满的婉转表达;(5)“好了”已经没有明显的主观情感倾向了,只在话语层面上起话题转换的作用,词义上已高度抽象为提示话题边界的话语标记。
我们注意到,虽然各家对“好”或“好了”的反语用法都有提及,但并没有做更多的解释。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反语中用“好了”表示反面的“不好”的意思时,并不能用反面形式“坏了”进行替换,而在有些情况下“好了”“坏了”这样正反两种形式对意义的表达则没有太大影响:
(7)好了,这下他要连我一起恨了。
(7a)坏了,这下她要连我一起恨了。
(8)第一个层面,特别重要的是兴趣,兴趣是探索事物奥秘的心理因素,一个孩子拿了毛毛虫,成天在看毛毛虫,如果他的家长没有这种培养孩子兴趣的理念,那好,孩子逮了毛毛虫:“妈妈,一个毛毛虫。”妈妈“啪”一巴掌, “这么脏你玩。”好了,一巴掌打掉一个生物学家。
(8a)……那好,孩子逮了毛毛虫:“妈妈,一个毛毛虫。”妈妈“啪”一巴掌, “这么脏你玩。”坏了,一巴掌打掉一个生物学家。
以上四个例句,“好了”“坏了”的这两种形式可以相互替换,也就是说“好了”“坏了”的不对称性消失了。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弄清楚两个问题:(1)为什么有些情况下“好了”“坏了”可以互相转换;(2)为什么有些情况只能用正面形式的“好了”表达反面意义的“不好”,及其形成原因。
一、“好了”“坏了”的虚化轨迹及语用功能
1.一般认为,现代汉语中的话语标记“好了”是从作为动词后补语的“好”与语气词“了”的连用中虚化而来的。语言交际具有“经济性”,在对话中,由于交际双方具有相同的背景,动词常被省略。缺少了动词,作为动词补语的“好”表示动作结果的意义就虚化了,在句子中“好了”不再强调动作的客观实在意义,更侧重于传递主观的评价功能。这种虚化轨迹可以表示为:“动词+好/了”→“好/了”→“好了”。上述(1)-(5)5个例句,从“结束”到“反语”语义逐渐虚化,消极意义逐步加强,但5个例句的所传达的语气其实都与“好/了”所表示的事件结束或动作完成的结果意义有一定的联系。即使是虚化程度最高的例(6),作为话语转换的标志,“好了”“提示话语结束”的功能也保留了一些结果意义,只不过表达主观评价的倾向已不太明显。
2.《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坏”的释义为:
【名】坏主意;坏手法
【形容词】①缺点多的,不好的,使人不满意的
②品质恶劣,不健全的,无用的,有害的
【动词】①使变坏
作为形容词,“坏”经常用于动词和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引起的不好的结果,如“摔坏了”;或表示程度深,如“饿坏了,高兴坏了”等。
根据这一释义,我们试图来描绘话语标记“坏了”的虚化路径,我们认为“坏了”的形成可能有两个路径:
A形容词“坏”做谓语并与其后的语气词“了”结合,在对话中由于经济原则和语境的原因,主语常常省略,如:
(9)-你的收音机呢?-(收音机)坏了,电池无法工作。
当这种用法被频繁使用后,“坏/了”就逐渐词汇化成一个新词“坏了”,它不再表示“事物失去某种功能,变得不好”的意义,而转向表示对突发不良状况的不满和评价。
B作为动结式的补语,“动词+坏”与语气词“了”结合形成“动词+坏/了”并在语言使用中省略了V。但在实际语言使用中,这种似乎不太可能:
(10)-摩托车压坏了那些菜吗?-?对,坏了。
(11)-你今天忙坏了吗?-*对,坏了。
实际语言中,例(10)的回答正确与否存在争议,而例(11)的回答肯定是不对的。这两例动结式,前者表示动词引起的不好的变化,“坏”是动作的结果,这里“坏”的词义还比较实在;后者表示动词的程度,“坏”的词义没有那么实在了。这也是为什么前者的动词可以省略,而后者不能省略的原因。综上所述,话语标记“坏了”最有可能从处于谓语位置的“坏”与语气词“了”连用虚化而来的。
3.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好”共分为15个义项,而“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6个义项,方永莲也总结了“好”与“坏”各自的不同用法: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好”“坏”词义由最初对事物性状的客观描述,逐渐抽象为对事态发展的主观评价,并且二者抽象程度是不对称的,“好”的词义更为抽象。根据邹少华对反义词使用频率的对比统计,两者出现频率大致为87比13。正因为“好”的使用频率比“坏”高,使得同样是作为话语标记,“好了”发展到后来意义更为空灵,词汇义基本消失只起篇章连接的功能,而“坏了”则更多地保留它的词汇义。
(12)线树珍处处精打细算:一支0.7元的圆珠笔,他用了十几年,坏了,用胶布粘了又粘;一个背包,用了20多年,补了又补,现在还用着。(北大语料库)
(13)刚要说话,突见一个衙役跑进来,一跤跌在地下,慌张道:“大人,坏了,胡大帅帐下来兵马,把府门都封了!”(《乔家大院》)
(14)圆圆:坏了,坏了,我的作业找不到了,昨天明明收拾好放在书包里的。
和平:你再好好想想,是不是放在其他地方的了啊。(《我爱我家》)
例(12)(13)两个例子中,“坏了”的意义逐渐虚化,例(12)的“坏了”还是一个短语,形容词“坏”与语气词“了”分处两个不同的层面,位于谓语的位置,表示事物已失去原有的功能,变得无用;例(13)“坏了”已经词汇化,在句中是一个独立成分,其句法功能已经弱化,只在语用层面上表示说话者对某件事的判断,但它所传达的语气与“坏/了”的“表示事物恶化”的意义有关。人类对美好事物总是期望它保持在“好”的状态中,不希望它向坏的情况发展,因此人们对“坏”总是持否定态度,表现为不满意。因此,“坏了”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例(13)不仅表现了说话者对突发状况的不满还带有一些恍然大悟的意味。
4.从“好了”“坏了”的虚化过程来看,“好了”“坏了”在表达结果义上有共同点,这是二者对立消失的语义基础,以前面我们已举例的(8)和(8a)两个例子来说明,无论是“好了”还是“坏了”都是为引出前面行为“妈妈打孩子”的结果,并对这一结果表达说话者的一种态度,即批评和不满。
5.共同的语义基础是“好了”“坏了”对立消失的前提,但是我们还需考虑到话语标记的功能对“好了”“坏了”的限制。按照Fraser的分类,话语标记分为基本标记,评论性标记、平行性标记和边界标记。由于虚化程度的不同,“好了”发展成话语标记不仅具有主观评价的评论性标记功能,还有客观衔接的边界标记功能。而“坏了”只具有主观评价的评论性标记功能:
(15)观众朋友们,你们是不是想知道最后到底是怎样的结局呢,他们会不会冰释前嫌呢?好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开最后的谜底。
(16)海萍:咬呀?什么地方?坏了,屁大点地方,我还给忘了。
苏淳:你再好好想想。(《蜗居》)
(15)(16)“好了”“坏了”都位于句中,“好了”的主观褒贬色彩已经消失了,在句中只作为转换话题的标志。而“坏了”则明显表示说话人对自己记性的“不满”情绪,意义还比较实在。“好了”同时具有评论性标记和边界标记两种功能,而“坏了”只具有评论性标记的功能。我们认为正是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才导致了“好了”“坏了”用法上的不对称现象。
二、反语用法中“好了”“坏了”的对立
1.沈家煊认为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是人们“趋利避害”的社会心理的体现,他认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用言语对他人的行为做出评价时,往往遵循的是“礼貌原则”,尤其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为尊者讳”的行事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委婉评价他人的过错,而充分肯定他人的长处。这就导致语言应用时,褒贬词语使用的不对称。“好了”“坏了”的历时演变正是遵从了“礼貌原则”这一语用规则。
2.但是礼貌原则还不能很好地解释以下的这种对立情况:
(5)让你出门带伞你不带,好了,被雨淋湿了吧!
→?(5a)让你出门带伞你不带,坏了,被雨淋湿了吧!
(7)好了,这下她要连我一起恨了。
→(7a)坏了,这下她要连我一起恨了。
同样是表达说话者对某一情况的“不满意”的主观评价,(5)和(5a)明显对立,而在(7)和(7a)中对立消失了。要解释这种不对称的原因,首先要明白“反语”的定义。“反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常见的是用正面的词语来表示反面的意义,其语用功能是讽刺对方的行为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批评。在用言语进行评价时,经常要提到特定社会情境下的规范、标准或者说话者对行为结果的正常期待,所以当有人违反了这种规范,或期待落空时,就常用諷刺的口吻来加强这些标准或期待。Sperber&Wilson提出反语的“引述理论”,他们认为使用反语是按字面意义“引述”一个词语并对其表明一种态度。例(5)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正常期待是“出门带伞”,但听话者违背了说话者的正常期待。从听话者的期待来说“出门不带伞”是“他乐意去做并且已经完成的事情”,“好了”是听话者的期待的结果,因而说话者用“好了”来引述听话者的“期待的结果”,但却表明的是说话者的一种不满的态度,这可以从其后的后续句得到验证。反语用法的“好了”,前面一定是描述听话者违反常规或期待的事件,后面则是这一事件造成的真实的不良后果。例(7)虽然也是用正面的词语表示反面的意义,但与“反语”的语用功能不同,我们认为例(7)是说话者的自我“陈述”,不涉及听话者的视角,“好了”纯粹用于陈述说话者对某一事件结果的判断和评价,因而可以与具有同样表达功能的“坏了”互相替换。
3.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我们把例(7)放到一个更大的语篇中考察:
(7)好了,这下她要连我一起恨了。
→(7a)坏了,这下她要连我一起恨了。
→(7b)你真不是东西!我早说过,别把我掺和进你那糗事。好了,这下她要连我一起恨了。(王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7c)你真不是东西!我早说过,别把我掺和进你那糗事。坏了,这下她要连我一起恨了。
从静态层面上看,(7)和(7a)两个例子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好了”“坏了”可以自由替换,但把它放在更大的语篇中考察,结果则不同,
(7b)的“好了”明显不能用“坏了”替代,或者说替换以后,表达效果出现了偏差。如果用上面的反语的“引述理论”来分析的话,则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了。(7b)的“好了”是说话者引述听话者“期待的结果”,“把我掺和进你的臭事”违背了说话者的正常期待。一般来说当一个人不愿做某事时,一定是因为对这件事的后果有一定的预测才会刻意避开。所以“好了”其后的结果“连我一起恨”是说话者预料中的但却背道而驰的,用“好了”可以加强这种反差达到一种讽刺的效果。而如果换成(7c),则失去了讽刺的效果,如前所述“坏了”表达的是对突发状况的一种评价,其后的结果是说话者预料之外的。所以(7b)和(7c)中的“好了”与“坏了”不能互相替换,即使换了,二者所表达的语气也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种讽刺的语气,后者是惊吓的语气。
4.综上所述,反语中“好了”与“坏了”的对立表现在,反语用法中只能用“好了”,不能用“坏了”,这是由反语的“引述理论”所决定。
三、小结
本文从“好了”“坏了”的虚化过程以及反语的语用法两个方面探討了“好了”“坏了”的不对称现象。话语标记“好了”“坏了”可以互相替换是因为具有共同的语义基础——表示一定程度的结果义,但由于虚化程度的不同,“好了”兼具了评论性标记和边界标记两种功能,而“坏了”还只有评论性标记的功能,这是二者出现对立的动因。在反语里“好了”“坏了”存在着对立,反语用法只能用“好了”表示“坏了”的不满语气,其深层原因是反语的“引述理论”,“好了”是引述加强讽刺的语气,“坏了”则是陈述表达惊异的语气。
参考文献:
[1]谢晓明,梁凱.否定话语标记“谁说的”的功能表达与意义浮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4(2):7.
[2]邵敬敏、朱晓亚.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J].中国语文,2005(5).
[3]彭伶楠.“好了”的词化、虚化和分化[J].语言科学,2005(3).
[4]金苗娟.话语标记语but的元语用功能研究[J].海外英语,2021(22):3.
[5]方永莲.反义词“好”“坏”的多角度研究[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邹少华.语用频率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
[7]李勇忠.语用标记和话语连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8]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9]李永斗.程度副词“很”“极”“死”“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李晋霞.“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5(1).
[11]李淑荣.语气词“好了”[J].语文学刊,2006(7).
[12]尤素梅.后置标记“好了”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