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的主观化分析研究
2017-03-31张任梦
摘 要:话语标记在人们使用语言时起着重要的引导和制约的作用,也揭示了人们交往对话的属性。本文考察了“毫无疑问”作为话语标记的使用模式和主观化情况。
关键词:话语标记;主观化;“毫无疑问”
作者简介:张任梦(1993.3-),女,辽宁省沈阳市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1
在现代汉语中“毫无疑问”是动词“毫无”修饰宾语“疑问”组成的固化结构。语义上是不存在问题,表达说话人完全的肯定。在日常生生活中是一个高频率使用的语言单位。如:
(1)一切都是毫无疑问的:他现在又成了农民,他和黄亚萍中间,也就自然又横上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人生》路遥)
(2)_所以凡是船在海里沉没时,毫无疑问地都会沉到海底。(《越想越糊涂》;[作者]:顾均正)
(3)《茶馆》毫无疑问是谴责旧社会、揭露人吃人的制度的,因此也是政治性很强的一个戏。(《重演〈茶馆〉的一些感想》节录;[作者]:英若诚)
以上例句中“毫无疑问”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在句子中的功能并不相同。在例(1)中“毫无疑问”作表语,在例(2)中作状语,都不可以省略,而例(3)中的“毫无疑问”是插入语。学界对插入语的定义是“在句子中不做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同时既不表示连接作用也不表示语气,在句子里不和别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叶南薰,1958)因而在例(3)中插入语“毫无疑问”去掉后也对句子的意思影响不大。并且“毫无疑问”是完形式插入语,这类插入语的形式是固定的完整的,它以一个固定的整体形式充当独立成分。
本文所讨论的是具有插入语功能的“毫无疑问”这种话语标记形式。这样的“不瞒你说”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句法上,相对独立,不与其他句法成分发生结构关系;2. 语义上,它的存在与否对于句子命题意义不产生影响;3. 具有一定的语用关系;4. 形式上,是一个紧密的整体,内部成分不能替换,中间也不能插入别的成分,前后可感知较长的停顿。由此可见,“毫无疑问”已经具备了话语标记的一般特征。
一、“毫无疑问”的使用模式
(一)“毫于疑问”+ X
通常话语标记“毫无疑问”会用在话轮开头。
(4)毫无疑问,作家不可能只凭刹那的灵感和冲动来进行创作。
有时“毫无疑问”前面也会出现称呼语或名词,以引出听话人或者论述对象。
(5)他说:“赵树理,毫无疑问,已经是一棵大树子。”
(6)工人、农民毫无疑问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知识分子同样也是劳动者的一部分。
有时,“毫无疑问”前面也会出现表承接、转折的连词。
(7)当然,毫无疑问,敌人会因此而感到高兴……
(8)但是毫无疑问,基督教是犹太教的深刻改革。
(二)X1 +“毫无疑问”+ X2
在这种模式中,话语标记“毫无疑问”用于说话人话轮的中间,前后一般为比较完整的句子。
(9)这就无异于把作为秘密的生命意义当作一个客体,当作一个问题去把握,毫无疑问,这只能使人陷入更深的失望。
(三)X +“毫无疑问”
(10)足见地主并未努力,竟能坐享收获,不劳所得,毫无疑问。
董秀芳(2007)指出,话语标记的语形可以不稳定,经常存在变体形式。“毫无疑问”也有类似变体,如“这(是)毫无疑问(的)”。
(11)因此,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这是毫无疑问的。
(12)她心里有一种被愚弄和欺瞒的愤怒升起,当然,她会直言不讳地去诘问达子的,这毫无疑问。
有时会用“这”来指代前文说的事件,同时也有一个强调的作用。从使用频率上看,当“毫无疑问”放在话轮后面的时候,使用“这(是)毫无疑问(的)”要更高一些。
二、“毫无疑问”的主观化过程
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Lyons,1977)从单纯表达没有疑问的意义到表达说话人主观性极强、极其肯定的话语标记,我们可以看出“毫无疑问”的言谈功能,主观化程度都有一个提高。可以说“毫无疑问”是说话者对事件的主观性评价。
主观评价功能的增强也和动词的虚化有很大關系。董秀芳(2004)指出:“表示言说义的动词在汉语发展史上经常发生从具体的言说义到抽象的认知义的语义变化。”“问”是一个言说义,而“疑问”则到了非叙实性的认知义,此时已经虚化成了说话人视角的主观评价,由此可见言说义动词的虚化造成主观评价性的增强。
随着言说动词“问”虚化到认知义“疑问”,“毫无疑问”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基本的没有疑问,到表达“肯定”“因为”,这都是隐喻机制在发生作用。沈家煊(2001)曾指出“情态动词的认识义都是从行动义演变而来的,这种演变是通过隐喻实现的,即概念从行动这个比较具体的认知域投射到认识这个比较抽象的认知域”。
话语标记中的“情态功能”和它的程度评价相关。“无疑问”就能表达说话者没有疑问的意思,那么它和“毫无疑问”的区别是什么呢?其实这两种说法都表达了一种肯定和认同的态度。但是加上更加具体的性状程度“毫无”,就衍生出对事实的极为肯定和认同,因此当极为肯定的情态加上表性状程度的成分就激发了“毫无疑问”的程度评价构式义。所以“无疑问”只能表达基础意义,而“毫无疑问”可以带有情态特征和主观性表认同、肯定、原因。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
[2]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2001).
[4]叶南薰.复指和插说[M].上海: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85).
[5]Lyons, John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