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教育改造思想的高职语文深度阅读策略
2022-04-12刘媛媛
刘媛媛
摘要: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语文阅读课程在高职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质量的语文阅读课程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深度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择业活动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的高职阅读课程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应试能力,忽略了实际生活与阅读文本内容之间的具体联系,導致学生参与阅读学习活动的兴趣不足。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基于陶行知教育改造思想的高职语文深度阅读策略,以期提升高职语文阅读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推动高职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改造思想;高职语文;深度阅读
高职教育是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高职教育活动不仅要拓展学生的专业课程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从而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的高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将主要的教学精力放在了学生的阅读应试能力上,单纯的“理论讲解+反复阅读”的课程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参与阅读学习活动的兴趣,降低了高职语文阅读课程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创新高职语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应用陶行知教育改造思想推动学生开展深度阅读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一、陶行知理论的主要内涵阐述
(一)创造性思想
这里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根据相应的学科问题,整合已有的知识点,深入挖掘学科问题的本质,得出不同的、实践的观点的一种思维活动。陶行知强调,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思想。要培养这种素质,就要注意解放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使他们更自由地施展才华,实现思维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理解或提出创造性的结论。
(二)生活即教育
在陶行知的教学论中,“生活即教育”是核心教育思想。陶行知指出,对每个人来说,生活化教育是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重要经验。说起这一思想,我们不得不提到陶行知先生的事迹。陶行知先生曾应邀参加一次大学讲座。他去的时候带了一只大公鸡。然后他把公鸡放在站台上,抓了一把米给公鸡啄。然而,公鸡吓得什么也不敢做。对此,陶行知先生采取强硬措施让公鸡吃米,但效果并不理想。然后他松开手,从站台上退了回来。过了一会儿,公鸡觉得自由了,主动去吃米饭。在这次事件中,陶行知先生虽然一句话也没说,但他用实际行动和案例说明了教育与生活的关联性,即教育生在生活中,与生活具有互补关系。
(三)教学做合一
顾名思义,教与做的统一是指教、学、实践的共同存在和相互结合,要求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陶行知以务农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他指出,种田活动都是在田间地头进行的,学习种田也必须在田间地头进行。可见,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不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教师要注重构建学教与学练并举的模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收益。
二、陶行知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革新教学,提升效果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有着突出的地位,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高职语文教学大多以填词的形式进行。课堂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或抵触情绪,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把生活画教育的理论渗透到课堂中,可以拓展教师的教育认知,促进语文教学从说教式的言说方式向生活式、实践式、活动式的发展,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丰富内涵,发展素养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改变过去“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局面,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优势和特点,把学生推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位置,使他们在生活、探索和实践中深刻认识语文知识的本质,促进到语文知识在头脑中的深化及其语言知识框架的快速构建,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参考,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而促进其语言素养的有效养成。
三、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对基础词汇、语篇分析、古诗阅读、修辞等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另外,学生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相比来说教师开展已阅读教学的难度比较大。高职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注重阅读理解的教学,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注重课后对阅读理解的讲解,而忽视对课文细读、文学作品等阅读过程的讲解欣赏。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比较机械化,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翻译结果的批改,而对古诗词阅读技巧和鉴赏技巧的讲解较少。许多学生仍然死记硬背古诗词。教师只追求标准化的翻译效果,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缓慢。
四、基于陶行知教育改造思想的高职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模式策略
(一)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深化学生理解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推动学生应用生活经验理解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而不是把文本与生活分割得很清楚。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余秋雨的《都江堰》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工具,如视频、音乐、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感受都江堰的真实场景和壮丽景观,然后教师再为学生普及都江堰建设的历史背景。历史背景的讲解可以采用小故事的形式,简洁、短小、趣味性强,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所创造的场景。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进入讨论,“余秋雨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他想通过对都江堰的描写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学生讨论完毕,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可以指出主要观点,并将余秋雨对都江堰的深入思考告诉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将生活融入文本,通过生活将文本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能更直观地感受文本,感同身受,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追寻文本的生活原型,培养创造思维
语言的价值体现在人际交往中。高职语文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生活原型,推动学生通过文本实现与作者的思想交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文本有一个深入的理解,然后根据文本找到生活的原型,然后对这个生活的东西有一个详细的感知,从而找到文本与生活体验的连接点,为学生创造一个面向生活的文本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例如《谏太宗十世书》一文就是作者对唐太宗的去哪见。为了使他的政治观点清晰,不触及皇帝的尺度,本文从树和水这两种生活事物入手,它们生动、亲切,易于达到训诫的目的。这本劝谏书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言说艺术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虽然皇帝的时代还很遥远,学生们不必学习当大臣的方式,但作者通过生动的事件阐述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艺术观点还是值得借鉴的。然后,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来解释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求树之利”和“欲流之远”的措施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其次,语文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用生活实例类比教育发展,阐述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并为语文教师提出改革建议。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而使他们受到思想的启发,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三)追寻人物的生活原型,教学做合一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方便学生从中学习,高职院校中文课文的编排非常细致,精选了大量包含作者生活经历的高质量文章。这种文本本身就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挖掘其背后的思想内涵,为高职学生的阅读、写作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思维模板。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深入探究作者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掌握这种写作思想,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比如沈从文就是从生活琐事中挖掘思想内涵的专家。被选为高职教材的《边城》,通过对湘西故里的重游,歌颂了翠翠和爷爷朴素的性格,反映了作者对湘西风土人情之美的感悟。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可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到故事的主人公,总结故事的提纲,初步掌握故事情节。然后,教师播放与文本相对应的湘西民俗活动视频片段,通过文本与视频的对比,帮助学生对文本故事形成具体的认知,从而找到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思维之间的思维联系。接下来,老师可以问学生:“这种风俗和人情美也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它的存在方式却不同于湘西。那么,哪个学生能告诉我们身边有什么风俗和故事?”这样,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风土人情和故事,帮助学生将生活经历转化为写作素材,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贯彻“教学做合一”,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主动阅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新奇的体验。语文教师可以把学生喜欢使用的信息技术转化为教学工具,把知识的老酒放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新瓶,带给学生新鲜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短视频形式,将语文阅读材料中涉及的文化知识录制成小视频,为学生制作文化零食。
比如《苏武传》这篇课文涉及各种文化知识,如列传、旄节、斥候等,如果学生不懂这些,就无法理解主人公的各种行为以及作者对他的尊重和同情。針对学生使用手机刷视频的爱好,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将这些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向学生普及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将专业讲解与反映相应文化知识的电视剧片段相结合,为学生制作一套专业有趣的课程视频,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中,以趣味性的课程内容来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主动阅读能力。
五、结语
综上,在陶行知语教育理论中,语文与生活相辅相成。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语文也处处包含生活。作为高职语文教师,要紧跟新课改的进程,把握新课改的中心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生活化教学。虽然生命教学的理念还处于探索阶段,改革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师生能够共同努力,生命教学将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苗苗.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6):12-13.
[2]胡婷婷.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17,16(09):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