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作文教学如何才能鲜活真诚

2022-04-12朱茜

课外语文·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验生活

【摘要】作文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归纳出生活积累,在自主开放且有效的激励机制下进行创作,才能使文章鲜活真诚。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驗,通过体验性写作教学和开放式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灵感,使埋藏于内心的真实情感跃然纸上,再辅以科学的评价与完善的鼓励机制,以期达到作文真诚鲜活的实效。

【关键词】体验生活;自主开放;交流分享;评价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4-120-03

【本文著录格式】朱茜 .论初中作文教学如何才能鲜活真诚[J].课外语文,2022,21(04):120-122.

语文教学可归结为两大能力项——理解与表达,其中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表达技巧的培养,最集中的教育阵地之一就是作文教学。笔者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初步形成写鲜活作文的教学方式,大体归纳为三点:生活积累、自主开放、激励机制。

一、从生活和阅读中汲取养分

写作是要说些真话、讲些实事,感情真挚,力求向读者表达对自然、社会、个性的独特感觉和真正体验。但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流于形式、内容空洞、语言干涩、情感空虚,取材过于陈旧。写身边事,无非是拾金不昧、学雷锋;感受心灵悸动,无非是歌颂父爱母爱亲情的伟大;追溯历史又总跳不出屈原、杜甫、司马迁的“怪”圈,缺乏创新立意,频繁地运用雷同事例。针对此现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勤阅读,多积累;爱生活,深体验

一本好书力量巨大。书不仅需多读,也要学会搜集各类素材,摘抄优美语句,更关键的是需站在作者的角度试着把他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消化吸收蕴藏在作品中的思想。尽管现实沉重的升学压力下抽出大量时间去阅读积累有难度,但功夫在平时,不要放过身边一切可能的机会来增加积累。譬如课本、参考书甚至考试练习的阅读文本都是优秀的素材源。如学习清末文学家王国维先生著名的《人间词话》中所概括的“三种境界”,学生虽对王国维不了解,但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背诵积累相关语句,可完全引述于自己学习艰难但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进步的奋斗史的作文中。在教授《劝学》《秋水》等一些富有哲理的古文时,笔者又辅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多句名言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背诵,如果学生真的能够将这些优秀的身边素材都运用于作文中,一定可以妙笔生花!

(二)勤实践,感知过程;亲经历,体验生活

情感是激活作文的源泉,它源于体验,又源于真诚。越是善于体验的,就越希望能够彻底实现真正的教学生命;越是那些深刻浸染着真实生命感情的意识形态,就越是生动鲜活。可是绝大多数学生却对此不以为然,写“拉面师傅”,却有“面条像一片片雪花飘落进锅里”的虚假幼稚句子;写亲身经历,却有照搬照抄的嫌疑……为此,教师在整个写作教学中,应以“真实体验,寻求真我”为目标,以情感为桥梁,引导学生去挖掘内心的情感,用文字记录每一次内心的悸动。

例如一次作文题“我想对您说”,笔者先不让学生下笔,给他们十分钟的时间静思默想,谁曾打动过你?谁又一直到现在都让你心生感动?想完后先在纸上大致描画,多去思考该加入哪些震撼人心的细节,再从诸多细节中挑选最让人感动的进行描写。其中陈嘉星同学就对上完自习母亲风雨中接他的神态变化进行细致描摹,动作、肖像、心理每个细节都处理适当,真挚感人。这篇文章后来被笔者推荐到校征文大赛参评,获得了一等奖。

又如在写“心底的感动”这篇作文时,陈殊珺是这样写的:“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当我们呱呱落地时,虽然紧闭双眼,却依旧能感受到父母怀抱的温暖;当我们在阴雨天的屋檐下躲雨时,虽然风雨交加,但望到雨中那熟悉的身影,却依旧会欢呼雀跃;当我们蹒跚学步时,虽然会常常跌倒,但看到那向自己伸出的大手,却依旧会努力地站起来向前走去。父母们的脊背渐渐弯了,弯成一张张弓,把我们这支箭射出去,但父母的脊背却再也直不起来。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它无言,或许只是春日里床前的一盒感冒药;或许只是夏日里扇出的一阵凉风;或许只是秋日里临行前披在身上的一件风衣;或许仅仅是冬日里书桌上一杯暖暖的咖啡。但那点点滴滴,无不倾诉着无微不至的爱,大爱若水,大爱无言。”这样多层排比句生发出如此这般朴实而真挚的感情,又怎能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呢?

二、让学生自主写作

一篇有声音的佳作离不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这是写作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兴趣的驱使和情感血液的流淌,文章必然是苍白无力的。久而久之,反会导致学生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其写作的积极性。只有充分发挥教育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其写作主体的潜能与创造力,才会写出素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好文章。我们要把作文活动权还给学生,赋予他们充足的写作空间,放飞他们写作的灵感,彰显个性。可通过以下两点来实施。

(一)摘抄文本快速提炼素材体验生活

利用摘抄让学生养成随时记录内心、表达想法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密切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从点点滴滴或一件小事入手,抓准抓实,以小见大。如《心底的悸动》《电》《远行》《看客》等,或天马行空,或妙趣横生,或见解独特,或情真意切,但都是各抒己见,各有千秋,大有“百家争鸣”之势。摘抄给了学生新鲜的空气和清澈的水源,让他们摆脱作文无话可写的困境,不追求数量的多但至少能有东西可写。批改摘抄时,笔者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分析学生的写作技能和知识点层面,红笔批“阅”,而是为了兼顾和学生间的一种情感交流,通过大段评语来表扬鼓励学生,通过谈话式的留言来提出修改建议,相互切磋。留言已不像是批阅,更像是交流的桥梁、沟通的纽带。学生明显产生兴趣,甚至期盼每周一次的摘抄,急切渴求每篇文章给予的评价,乐在其中。

(二)片段作文培养短时间思考的习惯

限时作文训练法可限时限量地要求学生去完成,先强化片段练习,后整体练习。如开展扩展性命题片段作文训练,通过设题:一片树叶落到地上、一个纸飞机飞过了屋顶、桌上有一杯茶等训练学生的瞬时思维和细节描写能力。同时又兼顾指导学生深刻思考生活,为撰写议论文做铺垫。

比如有学生写“一片树叶落到地上”:“一片浓绿的树叶,正感受着风声的凄凛,树叶前后随风飘摇苦苦挣扎,然而最后还是叹息一声,随风而起。太阳光就像金色波浪一般缓缓涌现了出来,跳舞的粉红花朵和金色树叶伴随着温暖的波浪轻轻柔柔地震动颤抖,在明暗斑斓、繁彩缤纷的树影里,忽快忽慢地从空中缓缓飞走。树叶有点凄恻,有点伤感。事发突然,仓促之间,连与她的母亲、兄弟姐妹进行深情告别的机会也没有,这是和母亲永别了吧?”这样一个短小片段,却涉及大量修辞和描写,瞬时思维在片段作文中得到有效提高。如果这只是初稿,那么我会鼓励他们继续推敲删改,并将修改作为“重点作业”布置,师生一同修改,参悟写作的真“禅”,让学生在修改中不断提高水平,直至最终成篇。

三、享受成功的喜悦

所谓“跳一跳,摘桃子”,如果使劲跳了,“桃子”还是遥不可及,那再次跳起的动力就丧失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为何学生都痴迷于理科?他们对数理化学习的兴趣远远超过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因为一道理科练习题被学生解答出,便摘到“桃子”,能够品尝到成功的甜蜜。作文虽已写出来,但经过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的一篇艰难之作,仅少数同学会有“摘桃子”的感受,大多数学生面对教师冰冷的评语,甚至讽刺和挖苦,有太多的苦闷。久而久之,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便消失殆尽。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的评价中时时提醒自己:不要高悬“桃子”,不要拿“思想深刻,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的苛刻要求来影响学生写作文的热情。理想与现实总存在差距,要求越高只能让师生共同失望,只要是能写出符合基本要求的作文,只要文章中有一两个亮点,那就是好作文。笔者也设置了两种方法进行评价。

(一)课堂开放式交流,师生共同讲评

每周作文评讲会以课堂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来点评。将优秀作文与具有亮点的作品以投影形式呈现给大家,甚至有时还会选择让部分学生上讲台认真朗读他们自己的“作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合作,既分别指出存在的优点,也指出不足;有“面”上的总结,更有“情”上的突破。同时,笔者充分尊重每位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每一个意见,引导他们分别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多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起初很多学生还是不太能够适应,但随着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極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都愿意讲、敢于讲甚至主动讲。一堂作文讲评课下来,其乐融融。这样寓教于乐,创设最佳课堂教学互动环境氛围,不但同时输入基础知识教学资料,还同时输出了师生情感互动资料,形成课堂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情感更加融洽。在相互的欣赏表扬中,获得书写作文的思考勇气与写作自信,在取长补短中促进了竞争。

教师还需要认真地正视每个学生的作文素养水平与能力之间的差距,多角度、多方位综合评价,不能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同一标杆法。在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的民主评价管理机制上,充分地发扬民主,采取尊重学生的自我批评、互评、师生团结合作共同批评的多种评价方法,在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仍然能够真正实现平等的民主对话,以求客观和全面评价。在端正学生态度的情况下,对一些相对存在缺陷的文章,笔者尽量去寻求这些文章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和竞争感,在班级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实现共同提高。

(二)有效搭建展示平台,积极宣扬发表作品

我们的目的是想更好地充分培养和不断激发广大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学习兴趣,首要任务就是给他们搭建一个良好的全面展示个人写作能力的平台,充分挖掘和不断激发出学生的各种写作思维潜力。例如,笔者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随时随地想写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自我推荐得意之作,在讲评课上共同交流。同时在班级的黑板报上设投稿栏、辟专栏,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投稿的积极性又能关注身边的热点,评论身边人和事,整个班级形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大好态势。平时写作中,每周出现的优秀作文选送给学科组,以学案的形式印发给全年级共同欣赏。特别优秀的作文便报送给学校办的杂志《甘泉》,把优美的语言变成一个个铅字,供全校师生传阅。学校还特别开设了文学社、广播站,年级还经常举行比赛,设置各种奖项,分发各类奖品,使一些具备了写作特长的年轻学生能够最大化地一展风采。这越来越多的机会和舞台,才能够形成一个强力的磁场,展现才华,调动兴趣。

四、真情感悟

我们要始终立足于学生普通的社会生活,从中培养学生勤读经典,热衷写一篇优秀作文的良好习惯,培植作文的根,逐步地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慌心理。实践体验式的写作课堂能够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到那些在普通的生活中所沉淀下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开放式的作文训练方法有利于充分启迪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感,使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走向真正的诚信,让知识在写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掌握。再加上科学的评价和鼓励机制,全面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按照这样的思路和方式,学生写出真诚、鲜活、真实、动情的文章的目标一定会更快实现。

正如苏联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声音,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与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笔者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努力深入钻研,每个学生都可以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1]王德俊,王格奇.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伊道恩.中学语文教学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朱茜,女,1984年生,江苏句容人,本科,镇江市骨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研教学及学校行政工作。

猜你喜欢

体验生活
成长
立正!新兵们
Application of computer-assisted navigation in treating congenital maxillomandibular syngnathia:A case report
口语交际的生活味
学生作文要融入生活,描绘生活
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口语交际训练的体会
生活,习作之“本真”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阅读,模仿,体验
生活中的“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