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承德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探究

2022-04-12李夏齐梓含

商业文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承德市嵌入式居家

李夏 齐梓含

从积极老龄化视角审视我国现有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弊端,通过整合社区、机构、家庭资源,将小型养老机构“嵌入”社区,运用积极老龄化理念从健康、参与、保障三个维度为承德市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思路,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2亿零56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2%,较上一年增加0.7%,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都因其专业性不强、精神慰藉偏弱或过度社会化而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作为“机构+社区+居家”综合性养老模式的实践,在依托社区的基础上,整合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功能与资源 ,成为很多老年人在地安养的新选择。本文从积极老龄化视角出发,聚焦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意愿,探索承德市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发展路径。

2002年4月,“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在世界老龄大会中被正式提出,“健康”“参与”与“保障”被界定为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基于该理念,西方相继提出“伊甸园模式”和“绿屋模式(Green House)”,在类似家庭的环境中,满足老人个性化的需求。基于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服务层次较低,不能满足老人多元化养老需求等问题,以及机构养老不能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的现状,从积极老龄化视角,尝试构建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以对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进行整合。

现阶段,我国养老模式呈“9073”的格局,养老服务重点仍在居家和社区。社区居家养老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家庭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首先是专业性不强,护工队伍素质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对于有特殊護理需求老人无法提供专业服务;其次精神慰藉功能较弱,无法满足有心理咨询类服务需求老人。基于此,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为居家养老提供了有力的社区服务支撑。

2014年,上海“长者照顾之家”的运行成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的早期探索。社区利用闲置公共设施规划了嵌入社区的迷你养老院,依托政府购买专业化服务,将社区内和附近的失能失智老人纳入到社区养老院的护理照料中来,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护和居家上门服务,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就此诞生。这类模式具备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康复医疗、上门服务等功能,很受居民欢迎。北京、合肥、石家庄等地纷纷开始尝试盘活资源建立社区养老院,为我国养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目前承德市建有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1个,各类养老机构103所。按照《承德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要求,今年将持续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服务站。随着一系列社区居家养老相关文件的出台,更加确立了居家养老在我国养老事业中的主体地位。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的滨河社区正是承德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典型代表。

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19年正式运营,设有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指挥中心、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社区医疗卫生诊所、书画阅览室等,社区老年食堂正在筹备中。服务范围为滨河社区与梨花社区,项目针对服务区域内60周岁以上的常住老年人,侧重于中重度失能人员、低保对象及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服务内容分为免费基础服务和收费低偿服务,其中免费基础服务包括:免费配送服务、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紧急救援服务、走访家庭困难老人、工作岗位推介服务等。收费的低偿服务主要围绕健康服务和家庭服务,但目前尚未全面展开。与此同时,通过对其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综合了解,并对不同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老人进行走访调查,发现承德市居家和机构养老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护理、心理需求

承德市多家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虽设有多功能的机构以及少许低偿项目,但由于免费项目和低偿项目专业化水平较低,带有一定“普惠”性,无法满足有较高或特殊需求老人。如很多居家养老中心设有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但大量日间照料中心床位长期闲置,因为很多家庭无法早晚接送老人,只能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或雇佣保姆在家照顾。同时,有的老人表示希望在生病出院后能够先在社区养老中心巩固再回到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都有“离家不离社区”的集中护理需要。而社区嵌入式服务机构能够将养老机构的床位、服务“嵌入”到社区中,把有偿服务从居家养老中剥离出来,将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和心理咨询等项目引入社区,满足不同老人需求。

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中资源不足,老人只能被动接受

通过对老人的走访调查发现,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除了基本生活照料之外,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最为突出,主要包括健康检查与指导、紧急救助和转诊就医等。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和紧急救助服务等,但由于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主要由政府提供,服务资源有限,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水平较为基础,缺乏专业企业、专业化组织的参与。同时,公办养老院床位不足,民办养老院费用较高,都难以成为老人的最佳选择。而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能够依托社区卫生资源提供个性化的个案服务、医养结合的综合服务等,能够成为居家养老的有力支撑。

企业、社会组织和老年人参与不足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属于政府购买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虽然部分项目是付费低偿性质,但仍具有公益性,尚未按照市场化运作。因此对于专业化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还需进一步整合。同时,传统的养老机构中制度化、模式化鲜明,老人很难参与到养老设计或决策中来,如居住环境、饮食等,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整合居家和机构养老,将一部分有偿服务和老年人个体“嵌入”到社区中,为社会组织、企业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提供可能。

近年来,积极老龄化理论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国际共识,以积极老龄化的理念设计承德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将“健康”“参与”“保障”嵌入具体的项目和对策中,能够为承德市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明确方向。

1.健康方面,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身体、心理健康需求。利用好“互联网+”智慧养老的相关技术,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为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根据老年人年龄阶段和健康状况进行不同养老服务项目的选择,满足养老服务的差异化诉求。同时,探索医养集合新路径,与社区医院、卫生服务站合作,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项目。

2.参与方面,在现有的“时间银行”老年志愿服务基础上,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参与意识,让老人作为决策主体参与养老日常服务项目决策及社区活动等。如日常起居日程安排、膳食安排等。同时鼓励有条件的老人参与社区文娛活动、组织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实现自身价值。

3.保障设计方面,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的保障需要政府、社区、家庭三个维度的共同支持,政府应在政策层面推动养老产业化发展,鼓励、支持个人、企业或社会组织承办社区养老院并加强监管和引导。各类社区应充分利用社区优势,整合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与医疗机构、金融机构等搭建合理平台,满足老年人医疗保健、以房养老等新型养老需求。任何一种养老模式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由于社区养老院的服务是付费型的专业化养老服务。更需要家庭及老人个人提供资金保障。

综上所述,社区嵌入式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旨在以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为导向,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其中,从而产生联动效应。目前虽在部分省市已经开始试点,仍需在探索、发展中进一步明确方向。

[本文系基金项目:2021年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12176的研究成果。]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老龄协会译: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

[2]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1).

[3]黄少宽.国外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J].城市问题,2013(8):83-88 .

[4]张奇林,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416-420.

[5]彭兆祺,李佳涓.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建设及服务实施[J]. Education Research.The 11th National Annual Symposium 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of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ions.978-988.

猜你喜欢

承德市嵌入式居家
居家的日子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少儿书画作品4幅
微生高的往事
河北省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
论承德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优势
承德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案例分析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研究
嵌入式组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