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花如故人

2022-04-12陈诗悠

青春 2022年4期
关键词:蜡梅小寒婶婶

陈诗悠

小寒那日,山中雾蒙蒙一片,有毛雨润湿脸庞。日历上写着:“小寒之日雁北乡,鹊始巢。”又有人说:“日月不淹,归乡可待。”想来,小寒过后,就是三九天,岁暮苦寒,最孤独,归家才最具暖意吧。

只是,我仍是一个不念人事念物事的人,农历年只剩下两个节气了,清寒中我想到了梅花。宋朝杜耒写“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我很期待能在寒风中采得一枝梅,插入瓷瓶,便可痴痴望着,感知物候,感知花信,这一年的苦悦,便可烟消云散。

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想来,见到梅花,一年将尽,春天也不远了,这春的消息该是最值得期待的。

我走在山路中,看向孤寂又萧瑟的山林,那光秃的枝丫,清寒地伸向天际,逼仄又虚空一片,我就愈加渴望得一枝梅花。突然想到,我家唐先生经常在户外工作,应该极有可能遇见梅花。

小寒之后,特意给唐先生手信一封,关于摘梅之事,如是写道:“唐先生,户外工作时,如偶遇梅花,能否为我摘取一二枝?愿能可行,甚为感激!”

他并没有立即回复我,五天后,突然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他在户外作业时看见一大树梅花,已经帮我问了,很巧,是一个同事婶婶家种的。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打电话告诉我,他的同事已征得婶婶同意,马上帶他去摘梅花。感觉电话那头他激动极了,好像他才是那个盼梅之人。或许这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

这一大清早就去摘,唐先生真是有心了,想来能摘到最美的梅花。只是,唐先生后来告诉我,他需要在上班前去摘,当时天色才微微亮,四下雾蒙蒙一片,他刚攀上梅树,正要摘一枝带花骨朵的梅花时,一个中年男人大声地向他吼道:“谁叫你摘我家的梅花的?”那人是他同事的叔叔,不知唐先生已征得他妻子同意,幸好唐先生的同事马上赶来解围,事情才顺利收场。

周末,我从山中学校回到家,看到唐先生为我摘的梅花已静静插在客厅的花瓶里,我心喜不已。还没等我走近,梅花的清香早已扑鼻而来。这梅花的香不同于别的花,香得浓烈又傲骨。我想这便应了那句诗“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历经风霜、凄寒的花草,才能香得那样透彻和磊落。

我坐在梅花旁边认真地观察起来,它是浅粉色,和桃花有些神似,但长得还是不同。梅花是复瓣花,并且花瓣圆润;桃花是单瓣花,花瓣略成橄榄型。而且桃花由于是单瓣,细看起来,有些孱弱;而梅花,越看越能感知出它坚毅不俗,又静定的风骨。

也不知为什么,看到梅花时,我心里竟不由得念出:“梅花如故人。”它就像我很久未见的一位老朋友,今日便如久别重逢。

其实仔细想来,这也算是我有生以来第二次见到梅花,上一次是十一年前,在深圳华强北附近的一个街巷口。那是2011年的元月,深圳的大街小巷已有了年味。下午,我刚下班,就看见巷子里摆了一路的应景盆栽,热闹极了。我走过去瞧,有很多盆名贵的蝴蝶兰,蓝色、黄色、白色,美极了。有一树红梅特别惹眼,它赤瓣黄蕊,横斜逸出,姿态妩媚。特别是那一抹赤红,如热血,如喜庆的中国红。我定定地盯着,只觉有股暖流涌上心头。这便是生平第一次见梅花,可谓刻骨铭心。

唐先生摘回的梅花,养了一周多,仍神采奕奕,花香四溢,那一个个未开的花骨朵,在时间的流转中,一一绽放,没落下一朵,梅花生命力的强大,真让人动容。

这年岁末,家里插着梅,我每日乐滋滋,像是家里藏着一个宝一样满足。据说汪曾祺老先生看见一幅古画,画上画着一个老头正把一枝梅花插进花瓶,汪老便在画下题词道:“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我想我的心情该是和画上老头一样,“插了梅花便过年”。无他事,无别样,有梅花相伴,这个年过得既有诗意又有情趣。

腊月十八,大寒,我感冒好几日,实在挺不住了,便让唐先生带我去县城看医生。唐先生见我被感冒缠了好一阵,整天郁郁寡欢,回去的路上,他说要带我去看梅花,我一下就兴致勃勃起来。

来到唐先生同事婶婶家的庭院赏梅,竟无意中看到角落里开了一树的蜡梅。那明艳的花瓣,光滑如蜡,它们闲散地开着,又含情脉脉。此时,我欣喜若狂,在这岁晚,爱过梅花,今日又与蜡梅邂逅,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我站在蜡梅下痴痴看了很久,一位中年妇女刚好骑着电动车驶进庭院,我猜想这便是梅花的女主人,唐先生同事的婶婶。害羞的我,也不知说什么,便和她相视一笑。

过了一会儿,那个婶婶见我仍在那凝望蜡梅,便热情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摘几枝吗?我这里有砍柴刀,拿去割吧!”只见她抬起手,把刀递给我。

我顿时觉得好感动,一生之中遇见过很多热情人,却没有见过如此热心善良的人。我道过谢,接过她手中的砍柴刀,唐先生也来了,便给我砍下一枝姿态妩媚,又带有许多花骨朵的蜡梅。

回家后,把蜡梅插在书房案头的瓷罐里,因为感冒越来越严重,我便去母亲家住了几日。但心里一直记挂着蜡梅,不知待我回来时,蜡梅是刚开,还是干枯,或是已经开败。

三天之后,我感冒痊愈,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进书房看蜡梅。打开门,只见蜡梅正开得灼灼,我高兴极了,却又觉得恍如隔世。头一次记挂一枝花,如思念一个人一样。

唐先生见我如此爱梅,也跟我无意中提过,他打算问那位婶婶,如何扦插梅花,或者有没有梅花树苗卖。

正月初五,也就是立春后的第二天,那是个雨后的傍晚,下班后的唐先生拿着一棵小梅花树回家,开心地叫我和孩子们下楼去。

只见唐先生把那棵瘦弱、仅一米多高的梅树苗拿到庭院,先在花圃里挖一个坑,再打开包在树苗根部的塑料袋,然后亲手植于前庭中。此时,梅树上残留的半片梅花,风骨凛然,想是来年腊月,这棵树一定会梅花傲雪,这会是比任何一件事都值得欣喜的。

立春之后,能种下一棵梅花树,是一种期盼和幸福。

唐先生种好之后,向我讲述繁殖梅花树的方法:先在一棵强健的梅花树上,选大小适宜的健壮枝条,在合适的部位进行刻伤处理,然后用塑料瓶或塑料袋固定在刻伤部位。接下来用泥土填充在塑料瓶或塑料袋内作为培养基,平时注意喷水保湿即可。一个多月后,就可长出根系,到时再从母株上割下来进行栽种。

这个岁末年初,关于与梅花的情缘,我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赠梅人,一个是摘梅人。赠梅人便是那位温暖良善的婶婶,不是她的慷慨,梅花或许只是过眼云烟,到不了我的家中、刻不进我的心田。摘梅人便是唐先生,如果不是唐先生用心去寻找,梅花也只能成为一个痴念罢了。而我是一个爱梅人,爱梅人得到赠梅人的慷慨,摘梅人的情深,心中丰盈,住满了美好。这个壬寅年,想来会如花般烂漫、鲜活。

责任编辑 菡萏

猜你喜欢

蜡梅小寒婶婶
小寒
风中的舞者——蜡梅
《蜡梅报春》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大寒
蜡梅
小寒
傻 给 你 看
小寒连大寒病从寒中来
去婶婶家作客
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