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橘小实蝇在不同品种柑橘园的发生动态及其防控

2022-04-11赖新朴王自然毛加梅杨建东周先艳王绍华岳建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黄板实蝇成虫

郭 俊,赖新朴,王自然,毛加梅,杨建东,周先艳,王绍华,岳建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 保山 678600)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ryperidae)寡毛实蝇亚科(Dacinae),又名东方果实蝇。橘小实蝇的产卵器非常尖锐,发生为害时会刺破果皮,将卵产于果皮下,卵孵化后取食果肉,导致被害果实不成熟就黄化脱落,对柑橘产量影响较大,是当前云南柑橘产区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1]。该虫寄主范围广,可危害40 个科的300 余种瓜果[2-3],广泛分布于亚洲及环太平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4-5],在亚洲主要分布在北纬32°以南、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的地区[6-7]。在我国,该害虫于1911 年首次在台湾发现,1937 年谢蕴贞在内地发现并报道该虫为害[8],之后该害虫被列为国家检疫对象,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福建、四川、海南、云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台湾等省[8-12]。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华南地区种群数量不断上升,为害柑橘、葡萄、无花果、辣椒等250余种栽培果蔬作物,已影响到水果、蔬菜产区的生产,成为制约果树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于是,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关于橘小实蝇的防治方法研究[13]。广西番石榴园采用套袋技术防治橘小实蝇,其防治效果可达到或接近100%[14]。橘小实蝇成虫雌雄性比为1 ∶1,通过诱捕雄成虫的数量可以降低橘小实蝇成虫种群数量[15]。赵菊鹏等[16]通过试验证实国产甲基丁香酚液体制剂(CME)对橘小实蝇的诱聚效果强于美国甲基丁香酚固体制剂(MEU)醋酸铵+腐胺复合固体制剂(2C)、蛋白颗粒剂(PB)和醋酸铵+腐胺+三甲胺复合固体制剂(3C)。马艳粉等[17]也证实甲基丁香酚对火龙果园内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最明显。陈海燕等[18]研究表明,10 种不同颜色粘板中黄板对番石榴园诱杀橘小实蝇成虫效果最好。然而对于滇西不同柑橘园橘小实蝇防控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笔者对柑橘园橘小实蝇的发生动态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旨在对防控橘小实蝇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9 年9 月至2020 年12 月在云南省瑞丽市勐卯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瑞丽站内进行,该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干湿两季分明,全年无霜,年平均气温21℃ ,年降水量1 394.8 mm,年平均日照2 330 h。试验地为黑红壤平地,2016 年5 月定植的枳壳砧冰糖橙、沃柑、爱媛、默科特、砂糖橘等品种,株行距为3.0 m×4 m,定植55 株/667m2。

采用实蝇性诱剂诱捕器英格尔诱多多、橘小实蝇性诱剂(诱芯)、双面粘性黄板等诱杀橘小实蝇,上述材料均生产于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自制诱捕器(雌性实蝇诱捕器):植物蛋白发酵水解后作为诱芯,用矿泉水瓶盛装,在略高于液面1 cm 处的瓶身上打直径为0.5~1.0 cm 的小孔4 个,两两相对保证空气对流,于瓶口处用细绳悬挂于树上。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品种受害调查 从5 月起,每个品种随机挑选5 株,每株观察10 个果,间隔15 d 观察1 次,记录果实成熟度及果实受害情况。

1.2.2 流行动态调查 于每个品种选取4 个点,每个点挂1 个诱瓶,诱瓶悬挂于果树1.6 m 高的位置,共悬挂30 个,15 d 统计1 次诱瓶中实蝇数量及雌雄数量,同时更换诱芯,处理瓶中的实蝇。

1.2.3 不同诱捕方法对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于爱媛果园内设置4 个处理,分别为诱多多诱瓶、黄板、黄板+诱芯、自制诱捕器(植物蛋白水解物),分别于10 月1 日、10 月2 日、10 月11 日、10 月23 日、11 月12 日、11 月15 日和12 月4 日8:00 前悬 挂,18:00 取下调查,夜间不悬挂,观察记录不同诱捕方法对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橘小实蝇对不同柑橘果实危害调查

观察发现,橘小实蝇对不同柑橘品种的危害程度与果实的成熟时间明显相关。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爱媛,受害率高达60%以上,其次是枳壳砧冰糖橙,危害率高达35%,第三是砂糖橘,危害率为20%,受害较轻的是默科特,偶有危害,特晚熟品种沃柑基本没有受到橘小实蝇危害。

2.2 橘小实蝇在不同柑橘品种上的周年发生动态

从图1 可知,橘小实蝇在瑞丽地区不同柑橘品种上的为害时间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4 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不同品种上的为害高峰期略有差异。橘小实蝇在默科特上的为害形成一大一小2 个高峰,从4 月下旬开始橘小实蝇数量不断增加,到7 月16 日达最高点,形成第一个高峰,最大虫量292 头,随后虫量开始下降,在10 月12 日形成第二个小高峰,最大虫口量为95 头。橘小实蝇在沃柑的发生相对平稳,从4月下旬开始持续增加,在6 月28 日和7 月30 日形成2 个高峰,虫量分别为136 和120 头,随后虫量缓慢下降,至11 月下旬结束为害。橘小实蝇在爱媛上形成2 个为害高峰,分别是6 月28 日和7 月30 日,虫量分别为108 和115 头。橘小实蝇在枳壳砧冰糖橙上仅形成1 个高峰,从4 月下旬开始上升,在7 月16日达最高峰,最大虫量264 头。橘小实蝇在砂糖橘上形成1 个高峰,从4 月下旬开始上升至6 月28 日达最高峰,最大虫量292 头。

图1 瑞丽地区不同柑橘品种橘小实蝇的发生动态

2.3 不同诱捕方法对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从图2 可知,4 种诱捕方式对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差距较大,黄板+诱芯的效果最明显,7 d 的累计诱捕虫量高达791 头;其次是诱多多诱瓶,诱捕虫量为232 头;第三是黄板,诱捕虫量75 头;诱捕虫量最少的是自制诱瓶,仅72 头。黄板+诱芯、诱多多诱瓶所诱捕的橘小实蝇均为雄虫,而黄板所捕获的橘小实蝇大部分为雄虫,还有一小部分为雌虫,而自制诱瓶所诱捕的大部分是雌虫,只有少量的雄虫。然而通过持续观察发现,黄板+诱芯对橘小实蝇的持效性较短,第1 天效果最好,随性诱剂的挥发,后期诱捕能力下降,性诱剂一般最长持效2~3 d;诱多多诱瓶对橘小实蝇的持效性平均在15 d 左右,根据气温高低,气温过高时10 d 需要添加一次诱芯;黄板的持效性与降雨和诱捕的虫量有关,降雨多黄板的诱捕能力下降,雨季最长持效期20 d,旱季可悬挂50 d;自制诱瓶需要10~15 d 添加一次。

3 结论与讨论

橘小实蝇喜欢在膨大和近成熟的果实上产卵[19]。同一种水果,不同成熟期受橘小实蝇危害差异较大,橘小实蝇在果实上的产卵量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20],橘小实蝇偏好在含糖量高、皮薄松软的果实上产卵[21],果实成熟越早受害越严重。这与调查结果中“早熟品种爱媛受害最为严重,中熟品种枳壳砧冰糖橙和砂糖橘受害略轻,特晚熟品种沃柑基本不受害”的情况保持一致。

橘小实蝇在瑞丽地区可发生5~6 代/a,世代重叠严重。从不同成熟期的柑橘水果受害情况来看,成虫数量受果实成熟影响相对较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瑞丽地区橘小实蝇危害期长,从4 月下旬一直到11 月下旬均有发生;其中,爱媛品种果实6 月下旬开始膨果期,成熟期集中在8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受橘小实蝇危害最为严重;而沃柑果实的膨果期是10月下旬,成熟期是次年的2—4 月,观察发现橘小实蝇在沃柑上的发生也是4 月下旬至11 月下旬,因此沃柑果实基本没有橘小实蝇危害。所调查的5 种柑橘类果实,成熟时间差距较大,而橘小实蝇在几个品种上的流行动态趋势基本相同。分析原因可能是橘小实蝇的发生动态与温度和降雨有关。瑞丽地区干湿热分明,降雨从4 月下旬或5 月上旬开始,10 月雨季结束,进入11 月后气温大幅下降,空气和土壤湿度过低,推测这样的环境条件不利于橘小实蝇化蛹、羽化和成虫存活,这一结果与陈鹏等[1]的研究结果相吻合。邵仕芳等[19]对云南河口地区橘小实蝇成虫数量变化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表明,温度和降雨对橘小实蝇成虫影响最大,成虫的适宜生长发育温度为18~30℃,当温度高于34℃、低于15℃时橘小实蝇成虫大量死亡,土壤含水量为30%~80%时更适宜橘小实蝇的成虫活动及蛹的存活。

橘小实蝇将卵产于寄主内,如果能减少橘小实蝇在寄主上产卵,则能有效防止其对生产的影响。使用性诱剂或是色板等手段捕杀成虫,减少产卵行为,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性诱剂对橘小实蝇雄虫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诱杀雄虫,减少雌虫受精的机会,抑制种群繁殖,从而降低种群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诱多多诱瓶和黄板所添加诱芯均为橘小实蝇的性诱剂,对橘小实蝇雄虫有较强的引诱性;而性诱剂+黄板处理,气味挥发快,能快速吸引雄性橘小实蝇,但是持效期较短,2~3 d 气味消失后对橘小实蝇的诱捕能力下降,需要3 d 更换一次诱芯;而诱多多诱瓶诱捕效果非常明显,且效果可持续10~15 d,具有较好的持效性;植物水解蛋白对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效果强于对雄虫的诱捕效果;黄板对橘小实蝇的雌雄成虫均有一定的诱捕力。

猜你喜欢

黄板实蝇成虫
西沙永兴岛果蔬实蝇种类及发生动态研究
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
2019年全降解粘虫黄板与常规粘虫黄板诱虫对比试验初报
2018年金庭镇粘虫黄板防治茶小贯小绿叶蝉示范措施
性诱剂诱集实蝇类害虫监测种群动态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阜新地区利用黄板诱杀温室大棚白粉虱的防效实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