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州烟草根茎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2022-04-11张清壮彭镜先陈前锋田明慧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植烟烟区青枯病

滕 凯,张清壮,彭镜先,陈前锋,田明慧,巢 进,李 鑫

(1. 湖南省烟草公司湘西自治州公司,湖南 吉首 416000;2.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5;3.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109°10′~110°22.5′E,27°44.5′~29°38′N,武陵山从西向东过境,西接云贵高原,北接鄂西山脉,东南与雪峰山接壤;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4.0~15.9℃,年降雨量1 200~1 525 mm,多集中在春夏季,秋季普遍干旱。因海拔悬殊、地形和坡度差异,湘西地区的气候类型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气温、降水量、日照和无霜期等方面。由于气候、耕作制度及烤烟生产实际情况复杂多变,湘西州各烟区均有根茎病害发生,近年来个别烟区病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烟叶产量和质量造成较大威胁。笔者对湘西州各烟区烟草根茎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了解了全州各烟区根茎病害的发病情况,分析了烟草根茎病害与前茬作物、海拔高度、土壤类型等的关系,以期为植烟土壤修复和烟草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于2020 年7—8 月烤烟成熟期在湘西州7 个产烟县开展全面调查,每个乡镇选取根茎病害发生具有代表性的1 个村2 个点进行调查,详见表1。确认被调查丘块面积、GPS 位置、土壤类型等基本信息,在烤烟生长成熟期对每个点的根茎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根茎病的发病规律、植烟土壤类型、气候、海拔高度、前茬作物及种烟年限等。根茎病害调查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法,每点顺行调查不少于50 株。

表1 各县调查点数量及面积

2 调查结果

2.1 不同植烟区烟草根茎病害的发病情况比较

如表2 所示,青枯病、黑胫病、空胫病是湘西州烟区的主要根茎类病害,在全州烟区普遍发生。各地区主要病害不同,龙山主要病害为青枯病;古丈和泸溪主要为青枯病和黑胫病;保靖、凤凰、花垣、永顺主要为青枯病、黑胫病、空胫病。湘西全州青枯病、黑胫病、空胫病的发病严重程度为中等偏轻。总体来说,花垣和永顺综合发病较轻,保靖和凤凰综合发病较其他地区严重。

表2 各县烟草根茎病害的综合发病率 (%)

2.2 不同海拔高度对烟草根茎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从表3 可以看出,青枯病以高海拔段的综合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高海拔段,中低海拔段的发病率最低;黑胫病以高海拔段的综合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低海拔段,中高海拔段的发病率最低;空胫病以中高海拔段的综合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低海拔段,高海拔段的发病率最低。

表3 不同海拔烟区烟草根茎病害的综合发病率 (%)

2.3 不同植烟年限对烟草根茎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从表4 可以看出,随着植烟年限的增加,青枯病和黑胫病发病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均以植烟2 a的田块发病率最高,分别为15.78%和12.29%,植烟3~4 a 的田块发病率分别维持在12%和11%左右。而空胫病的发病率随着植烟年限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植烟4 a的田块综合发病率是植烟1 a田块的4倍左右。

表4 不同植烟年限田块烟草根茎病害的综合发病率 (%)

2.4 不同前茬作物对烟草根茎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如表5 所示,青枯病发病严重程度依次为水稻>玉米>烟草>红薯>蔬菜>油菜>西瓜>油茶树>闲地>莓茶>葡萄,以水稻为前茬作物的田块青枯病发病率最高(16.29);黑胫病发病严重程度依次为蔬菜>西瓜>油茶树>葡萄>水稻>烟草>红薯>油菜>玉米>莓茶>闲地,以蔬菜为前茬作物的田块黑胫病发病率最高(36.77%);空胫病发病严重程度依次为烟草>闲地>蔬菜>玉米>莓茶>水稻>西瓜>油茶树>葡萄,以烟草为前茬作物的田块空胫病发病率最高(6.40%),而前茬作物为红薯和油菜的田块未发生空胫病。

表5 不同前茬作物田块烟草根茎病害的综合发病率 (%)

2.5 不同土壤类型对烟草根茎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如表6 所示,不同土壤类型中烟草根茎病害发生情况有所差异;青枯病发病率以水稻土最高,黄壤土次之,表明粘重、排水不良、湿度过高的土壤中烟草青枯病发病严重;黑胫病发病率以黏质土最高,水稻土次之;湘西州植烟区空胫病整体发病较轻,在水稻土和灰黄土田块未发现。由此可知,水稻土、黄壤土和灰黄土的田块应密切注意黑胫病的发生,水稻土和黄壤土的田块应密切注意青枯病的发生。

表6 不同土壤类型田块烟草根茎病害的综合发病率 (%)

3 湘西州烟草根茎病害发生原因分析

3.1 山区气候条件

温度、湿度、光照等是影响烟草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与病原物的繁殖、侵入、扩张有关。湘西州烟区为山地烟种植区,其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和根茎类病害的发生。

3.2 田间管理

烟农在烟草栽培管理中技术操作不当极易导致烟草病害。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等根茎类病害常出现在烟草种植中后期,尤其是在打顶、抹芽作业后易发病。部分烟农可能因为不规范操作,给病原菌侵入烟株创造了机会,导致烟株发病。其次,烟农对根茎类病害的危害认识程度不够,当病害零星发生时,不能及时用药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导致病原菌大规模扩张[1-2]。烟田后期的田间卫生工作落实不足,农事操作后产生的病、老烟叶等残留物被随意丢弃在田间,加速了病原菌数量的上升,最终引发严重病害。

3.3 烟田连作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及耕地面积、栽培条件等的限制,我国大部分烟区目前的种植模式还是以连作为主。烟草不耐重茬,对重茬敏感。连作使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逐年积累,为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力的生存空间[3]。而且,烟草黑胫病、青枯病等病原菌通常可以在土壤和烟草残体中存活超过2 a[4],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烟田病害的发生概率。

4 有效防治烟草根茎病害的策略

4.1 开展烟草病害综合防治

烟草种植生产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政策,综合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湘西州烟草生产中主要以青枯病和空胫病为主。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来采取系列防治措施,如烟田合理轮作,合理平衡施肥,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及时清理烟株残体降低病虫基数,以及以虫治虫、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率,提高烟叶生产和种植效益。防控工作必须长期坚持,只有坚持稳定地执行下去,才能充分体现出植保的意义。

4.2 加强田间管理

完善田间管理制度对防治烟草病害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协调好耕作模式、施肥制度等,保证田间正常供水。注意轮作过程中病原残留的综合清理,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加有机肥施用,培育壮苗,增强烟株自身抗病能力。针对湘西州烟区青枯病发病严重的情况,应选择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进行高垄单行栽培,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减少烟株的根系损伤和人为创伤。根据湘西现代烟草农业总体规划的需要,结合各烟田烟苗的实际生长情况,烟草技术人员应确定最终的追肥施用量。对于出苗早、沙质土壤、有机质缺乏的田地,烟苗可能会过早脱肥早衰,应在移栽后45 d 内尽快准确补肥。对粘土或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田块,应在移栽后35 d 内追肥。

4.3 化学和生物防治

化学方法是防治烟草根茎类病害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常用的青枯病防治药剂有90%乙霜清可湿性粉剂、25%青枯净可湿性粉剂等[5]。常用的黑胫病防治药剂有甲霜灵、福美双、磷酸乙酯等。化学防治虽然是目前见效最快、防效最突出的措施,但是盲目大量地使用杀菌剂类农药不仅严重污染农业环境,而且会不断增强病原菌的抗药性。近年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农业病虫害成为研究热点。生物防治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3 大类[6]。目前关于烟草根茎类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短杆菌防治青枯病[7],利用具有高抑制率的植物活性剂如留兰香、桉树和亦贞桐叶片提取物等防治烟草黑胫病[8]等。

猜你喜欢

植烟烟区青枯病
南阳烟区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
生物炭植烟土壤改良技术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永州植烟土壤有效钙、镁、硫分布状况与聚类分析
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磷含量区域分布特征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
会理烟区植烟土壤主要理化性状评价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BiologGENⅢ微孔板在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生防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湘西州植烟气候与国内外主要烟区比较及相似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