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于璜碑》技法解析(三)

2022-04-11沈红叶沈维进

老年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汉隶行笔礼器

□ 沈红叶 沈维进

(五)雁尾

雁尾是隶书的典型符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鲜于璜碑》的雁尾不同于《曹全碑》的圆健,也不似《礼器碑》的峭拔,在汉隶中以短拙朴厚取胜。雁尾在隶书中的应用比较多样,典型的雁尾是主横的收笔。但楷书中的斜捺、卧钩、戈钩、背抛钩等,在汉隶中也多以线的行笔方向不同而作雁尾处理。它们的书写技法与雁尾同法,只是行笔方向不同而已。为求变化,在雁尾“塑形”时,姿态可作平翘、长短、轻重处理。①横出雁尾,如“而”字首笔;②捺出雁尾,如“之、人、受”;③戈钩雁尾,如“戎、我”。卧钩、浮鹅钩、背抛钩雁尾,如“息、此”;笔意雁尾,即短出或不出。如“乾、仪”。

撇与捺在隶书中常常构成向背之势,所以古来也有隶书“八分”之说。撇与捺的组合使隶书形成开张之势,成就了隶书的典型特点。它们的组合,有撇捺起笔相接,如“含、贪”;撇捺隔竖起笔相邻,如“不、束”;撇捺隔部件起笔相邻,如“察、篡”;撇捺交叉,如“艾、吏”。它们只是起笔相接的距离因包含部件不同或相接位置不同而已,起笔和收笔的连线基本是水平的,这一点相同,且明显不同于《礼器碑》中收笔连线撇高捺低的组合。

(六)转折

转与折,都是笔画书写过程中发生方向变化的形态。“转”法多用“篆法”,即笔不离纸,顺锋完成方向变化,而“折”法则是在行笔换向时提笔调锋或立锋换向,此所谓“转以成圆,折以成方”。在具体应用中,有如“司”字右上部是转笔,“民”字右上、左下部是折笔,“好”字的“女字旁”用转笔,“操、继、部”转、折并用。

(七)钩

书法上的“篆隶无钩”之说,是相对于唐楷典型的钩笔来说的。但东汉以后成熟的隶书还是有“钩”这种笔法的,只是不典型、不稳定而已。《鲜于璜碑》的钩法,转折并用,方圆塑形,出钩或长或短、或方或圆,比较率意。转笔成型的钩笔,用笔与重收竖撇同法,长或短的如“别、则”之立刀;圆钩的如“教”字之“子”钩、“将”字之寸钩,用转法,圆润含蓄;方钩的如“事、到”二字,用折法,显得方峻凌厉。

猜你喜欢

汉隶行笔礼器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当代陶瓷礼器创作中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浅谈玉器的祭祀性到装饰性的演变
先秦玉璜的发现与鉴赏
“礼器”对高校德育教学的启示浅析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汉碑档案
论书法中金文和汉隶的重要性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