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话剧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中的有效运用与实践

2022-04-10邵青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9期
关键词:童话剧素养音乐

邵青

音乐课程作为人文学科领域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而音乐素养是建立在音乐课程之上、立足学生自身发展的一项能力,强调其本身的特质,是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不同领域与情境中必备的核心素养。

一、音乐素养对学生整体发展的现实意义

音乐素养所强调的是学生在音乐学科中所学习的内容价值与专业性的有效结合,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应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能力。音乐核心素养反映了音乐的本质及音乐的审美价值,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具有特征综合性、发展性以及实践性。

1.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习得音乐本质

童话剧对创建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与品德,整体性展示音乐学科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正确理解与认识音乐素养,才能准确理解音乐课程。

2.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五育融合”指在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缺一不可的前提下将它们融会贯通,主要侧重于实践与落实,将其进行巧妙串联,在不突出或影响任何一方的情况下让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五育融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编排童话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需鼓励学生创编剧本,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进而学会表演,以此增强音乐素养。

二、童话剧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实践意义

1.激活课堂,赋予教学丰富的精神力量

童话剧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教学内容,包括剧本、服装、道具、角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打破了学生学习音乐“一坐到底”的现状。编排童话剧时,为了能更好地将作品呈现出来,需要学生自身具有较好的音乐素养。小学生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这让他们在进行童话剧创作时能更好地找到创意点和切入点。

2.寓教于乐,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

小学音乐课程中的童话剧不仅具有故事性,更富有音乐性。童话剧面向的主体是儿童,从培养儿童音乐素养的层面看,音乐课程中运用童话剧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从另一层面看,学生所具备的良好音乐素养是开展童话剧教学、创作良好童话剧的根基。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特性,激发学生情感表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让音乐教学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3.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童话剧的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的音乐创作、感知与欣赏能力。小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更有积极性,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上,常有学生因为对乐理知识不熟悉而产生害怕、反感等负面情绪,而童话剧不管是内容、音乐表现还是舞台呈现,都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从刚开始的尽己所能去模仿、实践、感受,到之后自己创作、编排,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对音乐的真谛会产生深刻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童话剧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策略

1.调动情绪,引起共鸣

童话剧能够通过将音乐节奏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沉浸其中,引起情感共鸣。比如,在故事《狼和小羊》中,当狼凶神恶煞地想要吃掉小羊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十分紧张的,此时学生就会被故事情节和音乐节奏所感染,心情也会变得十分紧张。当狼追小羊导致小羊落水,从而被追赶而来的人们棒打时,学生又会感觉松了一口气。在整个童话剧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心情是跌宕起伏的,能更加直观地体会到音乐的感染力,从而获得情感的涤荡和净化。

2.借助童话剧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创新力

童话剧具有综合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还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在童话剧创编、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让喜爱且擅长写作的学生进行创编,让喜欢唱歌跳舞的学生参与表演,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制作服装、道具。

比如,在教学苏少版三年级上册《七个小兄弟》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童话剧的魅力,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表现能力强的女生装扮成“白雪公主”,让七个活泼好动的男生扮演“七个小矮人”,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制作人物服装道具,这样不仅能给学生一个真善美的童话世界,让学生切身体会童话剧带来的快乐,还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呈现出一个快乐的音乐课堂,潜移默化中为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立足教学实际,注重人文精神渗透

作为一种能步入学生心灵的教学方式,童话剧的教学重心在于实践。想要呈现一台优秀的音乐童话剧,从故事构思、剧本创作、音乐搭配到后期规划、排练、表演,所有环节都需要学生互相帮助、协作完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入手,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创编的童话剧更具现实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童话剧《小乌鸦爱妈妈》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借助网络进行创编。“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想法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会以“不懂事的我惹妈妈生气,看到辛苦的妈妈,心里酸酸的”为切入点,配上背景音乐《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进行编创,有的学生则会从“看到妈妈累了,睡着了”来配上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等进行编创,还有的学生会通过“想到小时候妈妈教我唱歌”配上背景音乐《妈妈教我的歌》进行创作,等等。

4.激发主动参与,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

音乐童话剧对学生最大的影响是能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是“玩”。 从这个视角看,利用童话剧教学就是利用了小学生爱玩的心理,让学生在逐渐喜爱音乐课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童话剧中,乐理变为飞扬起舞的音符,旋律和节奏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创作一些更优秀的童话剧,取材不应拘泥于教材,而应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贴合的情境。

比如,童话剧《音乐之声》中家庭教师玛利亚用音乐去引导、关心、帮助上校家的七个孩子,用窗帘布给孩子们做游戏服,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教他们唱歌,从“do、re、mi”学起,直到排练歌曲《Do Re Mi》,最后成立了家庭合唱队,让家庭氛围变得温暖幸福,同时唤起了孩子对玛利亚的爱。

综上所述,运用童话剧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童话剧不仅丰富了课本中的素材,还能让學生在创编童话剧的过程中丰富想象力、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经历一次情感之旅,受到深刻的品德教育。

猜你喜欢

童话剧素养音乐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幼儿园主题式童话剧教学模式初探
展童话剧之魅力,促幼儿人际能力的发展
浅析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
蓝天上的童话剧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