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2022-04-10
用法治思维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中国教育报》刊载史玲文章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在满足学生音体美等方面的学习需求上有积极意义,但当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收退费问题,即部分培训机构存在趁机涨价、倾销课时、收费高、退费难等问题;二是隐形变异培训问题,即有的机构以“素质培训”“思维训练”“成长中心”等之名,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虽并没有被禁止,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肆意生长,加强监管自是必然。实际上,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督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规范发展,不断巩固深化治理成果。目前,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有必要进一步从国家层面出台分类管理规范。例如,与中考、高考关系密切的门类,可以参照学科类培训进行管理;对于其他门类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应当遵循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以多样化手段引导其健康发展。同时,分类厘清教育、文旅、体育、科技等部门的监管事权,推动有关部门加强对体育、文旅、科技等非学科类培训的日常管理,形成协同管理的合力,实现常态化监管,防止出现新的野蛮生长。
“双减”后家庭教育当回归
《光明日报》刊载施芸卿文章
如何激活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的动力?对家长来说,首先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是“人之为人”的根基,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父母通过爱和言传身教,让孩子内心充盈、学会自主,这正是学校和机构不可取代之处。因此,面对当前较大的外部压力,家长要当好外界与孩子之间的“过滤层”和孩子成长的“定位器”,切不可盲目跟风传导压力,而应为孩子过滤掉噪音杂音,理性利用外部资源,发挥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和机构的错位优势,帮助孩子找出最适合自身成长的发力点。
有必要寻找家庭成员之间的“最大公约数”,纠正对“一切为了孩子”的片面理解。家长要反思被孩子各类课外班主导的家庭生活组织方式,为孩子适度留白,也为自己适度松绑,用好家庭时间,做每个成员都能感兴趣、有收益的事,如户外锻炼、博物馆看展、朋友小聚等等。如此,亲职履行不再是一种单向度的付出,家庭生活成为滋养彼此的源泉。此外,还需加大职场育儿支持,加快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打造更多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构建家庭友好、多方协力的育儿支持体系。
“双减”也需做好教育管理“加法”
《人民日报》刊载赵婀娜文章
持续推动“双减”落地,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还需学校内外同步推进,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进一步做好“加法”。
首先,应继续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缩小城乡、区域特别是同一区域校际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内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双减”稳步推进的重要基础。做好“加法”,还需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向“45分钟”要效率、要效果。
持续推进“双减”,还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次数过多、考试形式单一、考试质量不高和“唯分数”倾向等问题,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办法,真正实现以评价促成长。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选拔评价方式,深化招生改革,优化考试“指挥棒”,畅通和拓宽人才成长的通道。应以评价之“尺”,引导社会从对分数、排名和升学的关注,转为对学生身心健康、兴趣特长、意志品质与实际获得的关注。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屏障
《南方日报》刊载张东锋文章
国家网信办3月14日发出通知,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对比草案征求意见稿,此次征求意见稿从六章三十六条扩充到了七章六十七条,不但篇幅明显增加,而且还多了很多新方面、新提法。深入分析相关变化,无疑为我们把握条例的立法主旨和思路提供了很好视角。
内容上,几处明显增加的规定尤其值得关注。一是总则中,除了政府有关部门、相关社会团体、家庭和学校等教育机构,新增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的法律责任,突出了各类平台和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二是细化增加了防范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滥采滥用、网络欺凌、参与“饭圈”乱象等至少8类新领域问题的相关规定,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针对性极强。三是对严重违反条例相关规定者,除了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外,还規定最高可处5000万元罚款及依法吊销相关业务许可或者营业执照,以法律重拳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职业教育助力银发经济
《经济日报》刊载许云平文章
人才和人力是制约银发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随着老龄人口持续增加,银发经济人才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供需紧张态势日趋明显。因此,职业教育应主动对接银发经济需求,及时开设银发经济相关专业,为银发经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技能和管理水平的技术技能和机构管理人才。
同时,应加强对相关岗位的技术培训,提升银发经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盘活银发经济紧缺的人力资源,满足银发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应进一步探索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促使相关涉老专业相互交叉、融合、支撑,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覆盖面广、数量足、素质高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养老人才输出,引领银发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爆发新的经济生命力。此外,还应搭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的无缝对接,在降低用工风险和培训成本的同时,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进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治理“山寨职业证书”,关键要“打七寸”
《北京青年报》刊载张淳艺文章
治理“山寨职业证书”,关键要“打七寸”。首先,消除新职业和职业技能标准之间的“空窗期”。由于新职业往往缺乏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机制,一些培训机构乘虚而入,使其成为乱收费、滥发证的重灾区。针对这一情况,有关部门不妨通盘考量,提前启动相关技能标准的编制工作,完成后与新职业一同发布,从而实现无缝衔接,让培训机构无机可乘。
其次,建立违规培训评价发证的惩戒机制。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中,对于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违规发证需承担何种后果,意见语焉不详。这难免让一些培训机构有恃无恐,大肆利用“山寨证书”非法敛财。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惩戒机制,对于违规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要限期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取消培训评价资质,对违规发证的用人单位还要纳入失信名单,真正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