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Unit 3 Online Tours为例

2022-04-09

英语教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群文语篇意义

金 薇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倡导英语课堂教学要以主题意义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即英语教学要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英语学习活动。因此,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其对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教育部 2020)。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内容与活动的过程(程晓堂 2018)。

英语课堂应围绕主题意义,依托语篇,通过情境性、关联性、综合性的任务驱动学生思考问题和提高理解运用能力。单元整体教学是在对整个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后,教师规划教学板块并强化学习活动的关联性,通过结构化、系列化的教学实现教学重组,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实现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有机结合,既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又有效创设情境,为课堂教学提供以交际为目的的有意义互动。

鉴于单元阅读材料有限,教师应适当梳理书本结构,整合教材,丰富拓展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群文阅读教学围绕主题意义选择学习材料,并进行主题化学习,通过子主题的层次体现单元主题的完整性和递进性(王燕平 2021)。

下面以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3 Online Tours为例,探究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群文阅读教学。单元群文教学实践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语言学习为暗线,借助主题、语篇、情境、活动四个着力点开展教学。

一、梳理单元内容,创设情境,确定主题意义

《课程标准》指出,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联系,鼓励他们学习和运用语言,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教育部 2020)。

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本,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抓住文本间的逻辑联系。OnlineTours一文主要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国家和城市。在Reading部分,介绍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在Integrated skills部分,介绍澳大利亚的著名城市悉尼;在Task部分,介绍英国的伦敦。这一单元的内容非常适合开展单元群文阅读教学。

教师聚焦文本的主题意义,加深对语篇和单元主题的认识。根据《课程标准》的三大主题,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结合本单元内容,教师先确定主题: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不仅规约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陈新忠 2019)。

二、整合课本资源,整编语篇内容,探究意义关联

一旦确定了主题,教师在选择补充内容时,就要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探究主题。

人与自然这一主题贯穿初中英语教材。纵向梳理教材,使教学内容螺旋上升,主题呈现结构化。通过梳理教材发现,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Unit 1介绍了我国的两个城市:北京和桂林。文本内容与本单元主题一致,因此,教师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安排一个课时将其作为阅读补充材料,让学生在中、外城市对比中拓展文化知识。

在拓展教学中,虽然介绍北京和桂林的文章中新单词较多,且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无须过多解读词汇和语言点,重点梳理文章结构和了解文章大意即可。教师设计对比表格,从历史、人文等方面帮助学生比较这几个城市的特点,从而让其了解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发展其文化意识,树立其文化自信。

教师在整编课文内容时,安排顺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组合文本,指向其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与课后教学任务,利用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合理安排阅读任务,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有效性。总之,要做好课堂与课后的衔接,使单元教学和主题意义一体化。

三、探索开发资源,丰富单元情境,拓展延伸主题

由于教材篇幅有限,语篇数量和篇幅也受到限制。教师根据教材所设置的单元主题,以课文语篇为基本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寻找与之主题意义相关的语篇作为拓展资料,并通过整合单元教学,补充单元主题知识。

《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类型的语篇为学生接触丰富的语篇形式提供了机会,也为教师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提供了素材。

以Online Tours为例,教师在单元教学前设计了一堂拓展阅读课,通过补充其他语篇丰富单元主题。阅读内容简洁明了,新颖有趣,放在Reading板块教学前。

拓展活动一:教师呈现一张关于意大利的海报(见图 1):

图1

学生立刻被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图案所吸引,激发了学习兴趣。接着,教师设计了图文结合的测试卷,课前两分钟通过小组活动用5个问题快速考查学生对意大利的了解。

Q1:Where is Italy?

Q2:How long does it take from China to Italy by plane?

Q3:Which is the national flag of Italy?

Q4:How old is it?

Q5:What is the population of Italy?

接着,教师呈现报纸上的图片和建筑,带领学生通过观察捕捉关键词:Colosseum、Leaning Tower of Pisa、pizza、Pinocchio、boat,并要求他们快速阅读报纸内容罗列出本堂课的思维导图(见图 2)。

图2

然后,教师分别设计活动,解读构成思维导图的关键词。

(1)Rome——设计填表格任务,帮助学生理清重要信息。

引入关于罗马的名言:“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

(2)Pizza——设计看图选择(见图3)任务,介绍制作比萨饼需要的食材。

(3)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通过比较埃菲尔铁塔,区分 straight、leaning,编写对话。

A:How amazing!What is it?

B:It is...

A:How old is the tower?

B:It is about...

A:Which way is it leaning to?

B:It is leaning...

A:Can visitors climb up the tower now?

B:I don’t think.../I think...

A:Will it fall down in the future?

B:Maybe it will...

(4)City on water——How do people go out in Venice?

Why can’t we see many cars in Venice?Is it good for going green or not?If you live in Venice,you have to get to school early in the morning,do you think boating can save(节约)time?What kind of city is it,for business or for travelling?

(5)Watch your nose——What lesson can we learn from Pinocchio?

A.Telling lies can help us grow our noses.

B.Telling lies doesn’t matter.

C.Anyone who tells lies will be punished.

拓展活动二:回顾已经学过的罗马、比萨和威尼斯。教师通过地图呈现其他威尼斯城市——Milan Naples。教师提供阅读材料,通过选择形式进一步理解这个城市。最后,对本堂课进行总结:“Italy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Silk Road.”

单元拓展形式在传统教学中并不常见。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其已有信息图式。围绕一定主题的群文阅读是教材与课外阅读的纽带,为主题意义探究创设了更丰富的语境。教师选择与教材主题相契合、文本体裁互补、系统有机、难易结合的内容编排进单元教学,设计可操作的阅读活动,打开了学生的视角,拓宽了他们的阅读面,促进了其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发展。

四、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多元的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活动是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最好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本单元主题是人与自然,学生要把握主题开展多元学习活动。

(一)归纳与对比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表格呈现

通过表格,学生直观地比较各个国家和城市,了解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多模态语篇设计学生活动。

(二)开展多元相关联的活动

教师围绕主题优化问题设计,形成由逻辑性思维到批判性思维再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为学生提供思维路径,促进其在讨论、分析、判断、评价等活动中,在自主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实现基于内容的深度学习,发展思维品质。

结束语

教师在实施主题意义下的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时,要以课本为基础和核心,确立主题。补充的主题阅读材料是教材同主题的拓展和深入。补充的材料一定要契合主题,不能本末倒置,也并非多多益善。教材文本和补充内容之间要“重视同质文本的整合理解,阅读由点到面,起到强化迁移的作用”,也要“追求群文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异质性(多元、多维),让阅读空间立体化”。(司体忠、司艳平2017)。

阅读语篇是主题意义探究的媒介,根据每个语篇特点设计的阅读练习和活动是理解主题意义的抓手。语篇阅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具有阶梯式、趣味性、挑战性和多样性,以思维导图等形式考查学生对语篇和主题意义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实践,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打开思路,以大局观重新审视课本内容;也有助于他们挖掘文本蕴含的主题意义,利用好英语课堂这一主阵地,开展深度学习,培养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同时,深入研究单元群文教学的主题意义,根据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思想,组织学生开展富有特色和挑战的学习活动。只有将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品质和文化修养,从而培养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群文语篇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生之意义
群文活动
诗里有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