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化运用

2022-04-09吴琦

速读·下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策略

吴琦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不仅需要丰富小学生体育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还需要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唤醒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游戏成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首选教学方法,如何实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化运用便成为许多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将探讨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化运用的要点,并提出合理化运用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合理化运用;策略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化运用的要点

(一)突出體育游戏的目标性

体育游戏与常规游戏存在一定区别,体育游戏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体育游戏的设计和开展,需要服从于体育教学总体目标。比如:教师篮球运球过人教学中,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运球过人的基本技能,调动学生篮球运动的学习热情,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围绕着篮球运球过人技能和培养学生兴趣展开游戏设计,比如:采用“运球接力比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既获得快乐体验,又能够达到对“运球过人”强化练习的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体育游戏的合理化运用。

(二)突出体育游戏的安全性

体育是一项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活动,教师在组织设计体育教学活动中,需要秉持着以人文本的原则,将安全放在首位。因此,教师在采用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对小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安全意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突出体育游戏的安全性。

例如:在篮球训练中,“打龙尾”是训练学生反映能力、腰腹部和背部肌肉力量的体育游戏。但是,这种游戏形式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学生具有不同的安全风险。游戏过程中,站在外圈的学生需要将手中的篮球用力抛出,击打圈内学生的身体,圈内学生进行躲闪或拦截,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讲,他们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安全系数相对较高,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他们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很容易造成圈内学生的身体损伤。

由此可见,要实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化运用,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充分考虑体育游戏的安全性,这样才能让体育游戏发挥出辅助教学的价值。

(三)突出体育游戏的三适性

所谓“三适性”指的是适时、适度、适当原则,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无法从根本上取代体育教学中规范方式的训练,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持续关注的时间较短,通常在15分钟左右,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时,需要对教学时间和游戏活动时间进行合理规划,掌握“三适性”原则,利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特点有效延长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持续关注时间,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的策略

(一)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耐久跑是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耐久跑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身体机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然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在耐久跑训练中很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感觉到耐久跑的枯燥乏味,进而影响到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可以在耐久跑教学中合理运用体育游戏,提升学生的耐久跑运动热情。

例如:教师进行800米跑教学训练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耐久跑运动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再随机分为两个小组,让同层次的两个小组,分别扮演警察和小偷,开展“警察抓小偷”体育游戏。两组同学分别站在起跑线上,第一个小组听到教师的口令后起跑,相隔5秒钟之后,第一组学生已经跑出了一段距离,此时,第二组开始起跑,追逐第一组中的同学。在第一组到达终点前,被第二组学生“抓”住,则判定第一组的“小偷”逃跑失败;如果在“小偷”到达了重点,“警察”依然未能抓住“小偷”,则“警察抓小偷”失利,失败的小组将会受到相应惩罚,比如:做20个跳跃运动或者10个俯卧撑等。

通过这种角色扮演游戏,能够调动起小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同时,每个学生都将进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奔跑更加积极,从而达到通过耐久跑提升学生体能的目的。

(二)利用体育游戏,强化学生体育运动技能

体育游戏不仅可以用于体能训练,还可以运用到运动技能训练中。例如:在足球运球技术动作综合训练中,需要让学生运球、变向跑、制动等技术获得整体的提升,教师设计了“运球过障碍接力”的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将学生分成4个异质化小组,在起点排成纵队,在20米位置设置终点线。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每间隔2米设置一个障碍。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学生听到教师口令后,从起点运球出发,绕过障碍到达终点后折回,将球交接给第二名学生,实现接力比赛,最终决出比赛游戏中的排名,根据每个小组名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积分,计入到本小组的中体积分中,在进行多轮比赛后,通过总积分的高低决出游戏中的优胜者和失败者。

(三)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群体性的体育游戏,对小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加以培养。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大圈,学生身体半蹲,前面的学生坐在后面学生的腿上,学生之间互相支撑。听到教师口令后开始计时,坚持时间最长的小组为本次游戏中的优胜者,率先溃散的小组为失败者。通过这种群体游戏,能够让学生提高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品质。

三、结束语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体育游戏,合理化运用要点,根据教学目标对体育游戏合理设计,灵活运用,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和品质,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永会.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43):89-89.

[2]谢健,沈雪江.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31):259-260.

[3]陈月荣.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2,000(007):236-237.

[4]刘超.分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2020,3(08):73-74.

[5]董国强.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2):00159-00159.

猜你喜欢

体育游戏小学体育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