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的核心思考

2022-04-09孙晨萍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命题课程标准水平

摘 要:2019年陕西省西安市初二年级学生开始参加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笔者曾任教于地理教学一线,担任备考指导老师。思考和构建备考复习策略的目的是让地理教师在指导初二年级学生进行第二学期复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规划备考教学工作。

关键词:教学策略;复习策略;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9-0062-03

引  言

教学策略是指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规划、选择和设计。它既不是教学模式和方法本身,也不是一种指导原则,而是由思想观念统率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环境条件,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制订完整的实施方案,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1]。笔者在担任初二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时,曾带领学生参加陕西省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才能做到有备而考,让学生顺利通过呢?笔者认为,只有提前进行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的思考、构建和准备,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做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信息课”

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年级开始,陕西省全面实施《陕西省初中學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这就意味着,2019年西安市的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参加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2019年,陕西省制定了《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以下简称《地理学考说明》)。《地理学考说明》中指出:(1)命题依据——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为命题依据;(2)命题要求——要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突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3)命题范围——不超出《地理学考说明》中标注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范围。也就是说,命题要求不能高于《地理学考说明》中的学业水平层次限定;命题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要做到题量适度、难易适当。

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文章《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考试命题正确导向方面明确指出:(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考试命题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注重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3)发挥引导教育教学作用。考试命题要注重引导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师生复习的依据之一是《课程标准》,依据之二是《意见》。

二、制定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的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一)指导思想

教师要明确《课程标准》中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即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领会《意见》中的要求,就要在地理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理解《意见》中的试题命制新动向,即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提升试题情境设计水平。这就是复习过程中的总指导思想。

(二)遵循的原则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原则。遵循地理学科教学原则、复习课的教学原则,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育人规律。

(2)遵循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也称为整体性原则,要求教师把整个复习学习过程视为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要全局或系统地考虑《课程标准》、学习内容来制订教学目标,除了考虑制订一个学期的总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按专题而不是按课时来制订教学目标。专题学习内容在组织和编排时要处理好学习顺序、知识逻辑顺序、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顺序之间的关系。

(3)遵循实用性原则。指导思想是制订教学策略的依据,教学策略决定了教学理念的贯彻和实施水平,进一步影响着教学行为及教学行为的结果,即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就是说,高的教学质量、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好的教学策略作支撑。教学策略要具有实用性才可以发挥作用,其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有好的效果才能被称为是好的教学策略。

(4)遵循及时改进原则。适合的教学策略就是好的教学策略。但是,影响教学的因素很多,从学生个体差异的角度来看,不同学校间存在差异,同一所学校内也存在差异。学生个体及学习基础的不同,家庭等教育环境的不同,使得即便是同一个学校的不同班级的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知识或掌握技能的能力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不同的班级展开教学时都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应及时调整并改进教学策略,选用更适合课堂教学或学生群体的教学策略。

三、思考和构建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的核心

(一)选择适合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教学内容

目前初中地理的实际学习情况是学习不同版本教材的初二年级学生一起参加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也就是回答同一份考题,接受同一份考题的检测。面对各个版本的教材,教师更要好好研读《课程标准》,合理地整合自己目前所教版本的教材。平时教学中,笔者会将中图版教材、人教版教材与《课程标准》进行比对后,合理调整教学顺序,并添加或删减中图版教材的部分内容,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素材。这样做的核心原则有三个:一是学生知识认知顺序;二是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顺序;三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课程标准》明確指出,为了体现地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

知识的增长是以能力为媒介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以知识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笔者计划在进入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总复习学习阶段后继续采用合理整合教材的方法,一方面组织编辑专题复习内容要点,指导学生复习掌握学过的基础知识及重难点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另一方面以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为教材整合的主心骨。

(二)考试的复习进度安排

1.理顺复习思路,合理有效安排时间

教师应理顺复习大思路,合理有效安排时间。时间具体安排如下:每年3月底应保证完成新课学习, 4月初进入复习阶段。4月初至5月底共8周时间,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专题复习阶段,进行第一轮复习。6月初至6月中旬共3周时间,为综合能力专题复习和模拟真题强化训练复习阶段,进行第二轮复习。6月下旬至考试前约1周时间,为回归课本和基础知识复习阶段,进行第三轮复习。

2.针对学生实际,制订复习计划,展开三轮复习工作

(1)第一轮复习计划(共20课时)和重点复习工作提醒(见表1)

重点复习工作提醒:①复习选择以最基础的知识为主;②基础知识要概括或梳理成知识网络;③课本上有代表性的习题也在这一阶段讲解或分析;④教师准备好精编专题复习PPT(对照《课程标准》及课本,只列出课本教材中介绍的《课程标准》要求的方面,课本没有但《课程标准》泛泛要求的仔细判断取舍);⑤每天布置地理课本读书任务;⑥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分阶段关注措施的落实是否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改进;⑦在此期间,安排4次阶段测验,题目紧扣基础及重难点。

(2)第二轮复习计划(共6课时)和重点复习工作提醒(见表2)

重点复习工作提醒:①教师编辑题目工作艰巨,可在第一轮复习时就同时分流选择的题目,减轻此时的工作压力;②再次呈现最基础的知识(快速通过PPT过一遍一轮复习时的基础类复习要点后再进行);③再次呈现概括或梳理成知识网络的基础知识;④通过典型例题体会如何考查知识点;⑤呈现可能会跨章节出现的知识网络,或通过典型例题体会如何跨章节考查知识点,体会呈现的跨章节出现的知识网络;⑥在此期间,安排2次阶段测验,题目紧扣专题复习重难点及跨章节综合题。

(3)第三轮复习计划(2~4课时)和重点复习工作提醒

复习计划:考试前约1周进行回归课本及回归基础知识复习阶段,以学生自主复习为主。提醒学生再仔细阅读一遍课本。

重点复习工作提醒:3月份开始编辑基础知识资料,4月初就将编辑好的基础知识资料发给学生,方便学生使用。

(4)其他复习工作提醒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教师一边要夯实基础,一边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的熟练性与地理思维的敏捷性。同时,通过精选中考各种题型的模拟练习,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课程标准》多次提到有关方法及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针对区域地理的学习,《课程标准》中提到学习区域地理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所以在整个复习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与思维的培养。复习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的复习重点,教师应反复比对《课程标准》,设计出在个人水平最高点上的最优专题复习、最优模拟题。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二轮复习和第三轮复习的同时,教师要同步进行最新命题真题训练。

结  语

总之,思考和构建复习策略的目的是让阅读本文的地理教师在指导初二年级学生复习的教学中,在笔者思考的基础上备好复习课、选准练习题,帮助即将迎考的学生夯实基础、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提高复习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做到“有备中考而始,不负韶华而归”。

[参考文献]

[1]王民.初中地理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孙晨萍(1971.6-),女,山东昌邑人,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中教一级,本科学历,曾获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优秀工作者。

猜你喜欢

命题课程标准水平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张水平作品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