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探赜

2022-04-09陈刘杰赵领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机关党建政治建设高校党建

陈刘杰 赵领

摘要:党建工作是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机关党建的首要任务是党的政治建设,直接决定了机关党建方向、效果和质量。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看,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具有整合、监督和稳定功能,高校机关通过抓实党的政治建设,能有力地推动政治建设工作从浅层化向具象化、具体化转变,为建设“双一流”高校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对照“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标准和政治建设要求,发现当前高校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主要存在着思想建设、工作标准、政治功能、能力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高校要从坚定干部政治信仰、突出工作政治标准、增强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净化校园政治生态等方面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

关键词:高校党建;机关党建;政治建设;“双一流”建设

基金项目: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020年度课题“党内政治文化对基层青年干部职业心态影响研究”(LZ20A044);2019年度西南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发挥政治建设在高校机关党建工作中的统领作用研究”(2019SQN002);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JG2021-1031)。

作者简介:陈刘杰,西南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研究实习员;赵领(通讯作者),西南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教授,博士。(四川泸州646000)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3-0080-06

2021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强化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治理体系改革成效”的评价,把党建引领和保障“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的表现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的统领性、决定性评价,把党建和治理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对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高校机关是学校党委行政治理体系的中枢,承担着统筹协调、贯彻落实学校各项工作目标的重要职能,一定程度上讲,高校机关党建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等具有风向标作用,机关党的政治建设对党的其他领域建设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党的政治建设作为高校机关党建的首要任务,是引领高校党建工作的“龙头”,是高校机关服务于“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保障。因此,做好新时代高校机关党的政治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一、高校机关党的政治建设功能分析

结构-功能主义的集大成者阿尔蒙德、小鲍威尔认为:“政党是当代社会的专业化利益综合机构。”[1]217“现代政党政治原理表明,政党是政治组织,不同于一般组织。”[2]3不论何种政党,虽然他们所处的活动环境和目标都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实现某种政治利益而存在的,因此,政党的第一位属性是政治属性,也是本质属性。政党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党的政治建设具有政治整合、政治监督、政治稳定的功能。

(一)整合功能:集中精力争创多赛道的“一流”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明确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毛泽东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3]449,同时又指出,“它是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不能孤立地去做”[3]450。邓小平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4]166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5]428高校作为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一部分,只有做到了讲政治、讲规矩、讲原则,高校发展建设才有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指出,“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首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他指出:“现代政党都是有政治纪律要求的,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能成其为政党。”[6]133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的纪律。实践表明,讲政治、讲规矩、讲原则是同拉帮结派、跑风漏气、有令不行等现象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是具有强有力的执行能力,保持行动一致。有好的制度却不执行,一旦某些人违反了制度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制度和规矩就会成为无人畏惧的“稻草人”。当前,部分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所谓的学术圈、朋友圈,滋生出很多靠“人情”办事的现象,这对制度的执行力造成了不同程度地消解。因此,政治建设的目的是把政治执行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打通战略谋划和贯彻执行的“中梗阻”,统筹高校有限的资源和力量,加速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大学往国家战略要求转、往经济社会需求转、往未来发展趋势转,支持大学竞争区域级、国家级、世界级等多赛道的“一流”,全面提升大学自身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促进大学水平整体提升。

三是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实现党内团结。高校机关服务范围十分广泛,从人员构成来看,既服务领导,又服务师生;从思想活跃程度来看,既是思想传播的“前沿阵地”,又是文化传承、发扬传统的“集中场域”。因此,高校机关面临着多重关系的交织与重叠。卢梭提出,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7]70。在具体实践中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才能最大限度动员高校共青团、工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力量,建立起广泛的集体认同、政治认同,最终促使传统的力量和前沿创新的力量“同向发力”“同向同行”。同时,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形成尊崇信念、执行制度、维护权威的广泛共识,更能扎牢党对高校全面领导最深厚的基础。

(二)监督功能:成为衡量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

一是规制高校机关权力运行。政治建设更加注重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注重对权力运行的方向、过程、成效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强调,要“深化政治巡视,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以政治巡视定位为重点,从2021年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向教育部党组和31所中管高校党委反馈的情况看,“高校科研基建、资产后勤、物资采购等领域,校办企业、附属医院等单位廉洁风险较大。这些领域或单位,往往资金密集、权力集中,一些下属单位还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如果压力传导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少数领导干部自身思想不正,腐败问题就容易发生”[8]。这说明,政治巡视与反腐败有着极大的一致性和关联性,绝大多数腐败问题表面看起来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政治问题。从这一层面看,高校机关不论规模、权力的大小,都不同程度地在政策建議、政策执行、思想引领、人事安排、联谊交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责任和权力,政治建设对于科学配置权力、运行权力、监督权力、正确行使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防范化解政治风险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是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行为。“高校具有‘小社会、大基层’的特点,校内人员规模庞大,同学、同门、同乡等关系复杂,属于典型的‘熟人社会’。”[9]同时,高校中知识分子集中,教职工自主意识相对较强。高校要经常性地开展“政治体检”、抓牢政治监督,不断把政治建设要求融入学习教育、干部培训、巡视巡察、选人用人、深化改革、制度建设、纪律监督等党内政治生活中,才能确保思想“不偏航”、行为“不走样”。这对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规范作用,更能使党组织始终保持战斗力、凝聚力、领导力。同时,这一功能是破除“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宗派主义”等不良政治文化的有效“利器”,能够引导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正确发声、传递正能量,进一步增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意识。

三是促使工作作风得到改进。一般来讲,高校存在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等权力类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一直存在争论,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一直很强烈。如何促使高校行政权力有效率、有活力地服务于学术治理、人才培养等,是“双一流”建设必须直面的问题。高校的行政系统如职能部门不应再对学术系统如学院学系实行简单的管控,而应通过共同治理方式让两个系统协同推进高校发展[10]。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根基”,具有推动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协调平衡、合理配置的强大力量。高校机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然促使高校行政系统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增强联系师生、服务师生特别是联系专家、服务人才的主动性,改进资源配置方式,加强工作调查研究,逐步建立起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评价体系等,主动服务于高校“双一流”建设。

(三)稳定功能:在与业务融合中强化目标“引领”

一是凝聚起广泛共识和认同。亨廷顿强调,一个现代化社会中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同有强大政党的政治体系相比,在没有强有力政党的政治体系中,更容易出现暴乱、骚动和其他形式的不安定[11]396-397。相比于具体的党建业务,政治建设更具有管总、管长远、管全局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来自信念上的坚定、领导权威的建立。高校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融入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党建各项具体工作都以政治建设要求为依据,政治性的要求一旦形成,高校机关党建的政治方向不会也不能被轻易改变,从而使高校机关工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完整性、一致性。

二是促进高校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协调一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实现党内团结统一、行动一致,最根本的要求是做到政治建设与其他业务工作特别是党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推动高校的中心工作按照政治建设的要求来谋划、执行,加快实现产出一流成果、培养一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12]。在高校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特别是在攻克技术难题、加大基础研发、应用研发等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尤其需要发挥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提升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通过综合运用科技、人才、职称评审、绩效分配、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政策工具“组合拳”,支持高校科技工作者联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力量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服务国家战略要求,引导其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始终保持正确办学方向。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例,该校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积极发挥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作用,通过“开门问策”“上下联动”“集中汇报”等形式,建立了分类学习新思想、贯彻新思想的工作机制,确保中央和上级精神直达一线。首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领会文件精神,并将其作为规划编制的遵循和指引,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具体举措。其次,找准发展定位,全面梳理、系统研究四川省教育厅、卫健委以及泸州市对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工作要求。同时,以对标发展为思路确定赶超目标,以分类研究贯彻为抓手,最大限度地把学校发展需求纳入各级“政策盘子”。通过一系列举措,使规划充分体现“双一流”建设的新要求,用规划目标引领学校追赶跨越。高校在办学治校的具体实践中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自觉用新思想、新理念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新时代大学精神,就能在围绕国家、地方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的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能够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力量和资源,促使高校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建设。

二、高校机关党的政治建设“问题画像”

(一)思想建设需加强

高校机关需加强系统学习和分类研究新思想。一些高校机关误把所有上级政策文件理解为“政治学习”,没有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而是将系统要求、业务要求、对标要求“一锅煮”。一些高校设置了理论宣讲、网络學习、支部会议政治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政治学习,看似落实了各级政策要求,但开会发文的多,深入分析研究的少;工作措施制定的多、具体抓落实的少,一些考核方式只是简单以工作“留痕”与否、以“分数”高低来进行考核,学习效果不佳。

(二)工作标准不够严

一些学校存在机关公文文种、语言、格式不规范的现象。比如,有少数高校机关人员对公文行文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只要传达了内容即可,对公文格式和用语等不关心,导致公文以文辅政的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效果不理想。殊不知文以载道,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公文写作一直承载着政治和文化的双重责任。[13]近年来,一些知名大学的校长在重要场合的发言时常走红网络,从很多案例可以看出,校长们的发言都大致有叙事广大、情感饱满、措辞简约、用词精准、结构紧凑等共同特点,这与机关在拟文过程中的调研、打磨、反复斟酌是分不开的,也折射了一流大学的文化底蕴。又比如,有些高校机关部门、单位随意创造“土政策”,制定出来的政策缺少连续性和可执行性。还有些高校机关在学校人才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方面的政治把关不严不紧,对政策的公共性和权威性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政治功能虚弱化

有些高校机关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基层党支部涵盖了多个部门,加之部分二级党组织力量配备较弱,在实际党内政治生活运行中只是发挥“到场”“过问”“点评”等作用。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成员受所在部门管理,其更多是受部门主业支配。因此,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的作用难以彰显。这种长期错位的现象就会导致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是一种“政治优势”,而更多是一种“考核负担”,导致党建工作的压力从上层传导到基层出现了“衰减”趋势,出现“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的现象。

(四)能力建设存短板

一些高校“双一流”建设注重国际标准、国际视野,片面追求国际化,对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特色鲜明的办学思路引导不够,对于发展方位、发展方式、管理理念等缺少深度研究,习惯于“经验直觉”“路径依赖”,“官本位”思想严重,耗费大量精力去搞一些新概念、新提法、新政策却收效甚微,对于“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不夠、谋划不足。“一些单位大建微信群,在微信群里转发各种文件,进行密集的‘信息轰炸’,至于文件是否落实,并不真正关心。”[14]究其原因是没有在校内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更制约了干部的政治领悟力和判断力。

(五)净化生态需努力

在高校,行政干部、专业技术干部由于专业、学术等壁垒,干部岗位之间的流动空间小,“爬梯子”的节点“既定”,可能使得一些人失去多岗位历练、多平台锻炼、多角度训练的机会,这对高校的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同时,有的人将商品交换原则错误地运用到政治伦理和政治秩序中,对所谓的“厚黑学”“潜规则”“官场术”等政治“亚文化”信奉不已,使得这些乱象有了生存的空间,甚至形成了一种“逆淘汰”和“鞭打快牛”现象。

三、加强高校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当前,高等教育进入了全面提质创新的新时代,随着国家“双一流”战略和“双高”计划的加速推进,许多高校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非进不可的挑战,这对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机关肩负着为学校领导当好参谋、为师生办实事的双重使命,党的政治建设不能当作高不可攀的“虚功”,应当把政治建设和党内建设、依法治校、现代治理等要求结合起来,推动高校机关党的政治建设。

(一)坚定机关干部政治信仰,坚守正确政治方向

列宁强调:“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5]317因此,高校机关要加快建立系统学习、分类研究、贯彻新思想的工作体系,完善按需培训、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推动政治学习入脑入心。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把系统学习新思想作为机关工作会议第一议题,及时学习传达、研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并在学校层面列为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首要议题,列为干部培训的首要内容。把分类研究新思想纳入学校层面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全面梳理分类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教育重要论述,以及对照研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精神,促进党政中心工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坚定落实党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工作要求,切实提高理论学习、思想贯彻的“靶向性”。开展贯彻新思想评价机制建设,把中央和上级教育部门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自我剖析、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的重要内容,推动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定政治信仰。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级领导部门和教育部门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二)突出机关工作政治标准,提升政治建设质量

找准政治建设与日常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增强机关工作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导向。比如,“公文写作中必须重视对思想品德以及政治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仅仅传授官样文章的写作技巧,否则只能培养没有价值关怀的‘刀笔吏’。”[16]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贯彻实施到谋划工作、制定政策、起草文稿等全过程,特别是加强文件政治性、全局性、科学性等的审核,重点审核文件是否符合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重要提法表述是否准确规范,以及文件出台是否易操作、可执行等问题。列宁强调:“如果党的劝告同人民自身的生活经验所教给他们的东西不相一致的话,千百万人是决不会听从这种劝告的。”[17]147因此,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校领导直接联系院(系)、党支部、广大师生等工作制度,通过“面对面”交流沟通、“心贴心”解决困难等方式,加大基层调查研究力度,把调查研究作为解决问题、科学决策的重要抓手,切实推动校领导联系服务专家、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要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尤其是要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的能力,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建立校院两级权责清单,厘清权责边界,建立划清工作底线红线的清单,集中清理“一票否决”“多头考核”等事项,端正唯实不唯上的价值取向,筑牢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的思想基础,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增强机关党组织政治功能,推动责任向下延伸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书记校长碰头会制度、专题会议制度等,把政治标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工作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形式,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推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等主体责任落实。科学设置机关基层党组织,推动管理、后勤等高校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进一步强化支部书记履行政治责任,全面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向基层延伸。进一步规范完善机关党组织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强化“政治生日”“主题党日”“专题政治学习会”等在党员干部日常政治生活中的“仪式感”“严肃感”,加大党员干部笃信笃学新思想、新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严肃的政治生活中彰显组织政治功能,探索通过健全的党内制度建设,推动机关干部从理论学习的“渐悟”走向“顿悟”。要积极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政治作用,进一步完善教代会提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二级教代会和教代会代表的作用,加大政治动员、政治引领、政治教育工作力度,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凝聚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四)提升机关干部政治能力,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

推进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理论宣讲团、思想政治理论课、青马工程培训班等开展常态化宣讲。要加强干部政治历练,推进干部多岗位交流和轮岗制度,积极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在重大政治任务面前,可以探索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制度,让真正讲政治、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成长起来、培养起来、使用起来。要推进“智慧机关”“智慧校园”建设,把机关干部从“文山会海”“来回跑腿”的常态中解脱出来,切实增强干部谋划工作、执行决定的能力。要推进机关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建设,主动接受师生监督。要全面推进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决定事项、行政审批和備案事项、教育教学、安全稳定、重大决策部署等事项按照规定时间、程序和要求办理,分类确定办理时限,及时告知办理结果。要聚焦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多个方面情况,细化深入考察考核的实施细则,进一步考准干部政治素质,落细落实干部选拔、培育、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公平公正。强化政治建设考察结果运用,主动将考察结果运用到干部管理监督上来、运用到领导班子建设上来。

(五)积极涵养良好政治生态,严明党的纪律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生态好,党内就会正气充盈;政治生态不好,党内就会邪气横生。”[18]95“浇风易渐,淳化难归。”政治生态一旦被破坏,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修复难度也无法想象。因此,必须把政治生态工作当成一项基础性、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将干部选拔与破“五唯”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切实把党建和政治要求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严格执行机关人员补充、引进人才审查把关机制,对引进人才、机关补充人员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诚信、廉洁自律等情况全面审查并出具书面把关意见。要大力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园政治文化,加强对党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念教育、优良传统教育和校史校情教育,把学习宣传典型作为教育的重点,高质量开展“两优一先”活动,深化家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榜样、见贤思齐。建立健全校园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相互协调、有机贯通的监督体系,开展学校内部巡察,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筑牢廉洁自律防线,永葆高校机关廉洁本色。

参考文献:

[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2]裴泽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北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兰琳宗.深化从严管党治校[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09-07(2).

[9]张胜军.破解高校“一把手”监督难题[J].党员文摘,2021(2).

[10]眭依凡.关于一流大学建设与大学治理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9(5).

[11]塞缪尔·享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1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当代党员,2021(12).

[13]王会高.适应·适当·适度——评析一篇政治文化特征鲜明的佳作[J].应用写作,2021(9).

[14]范逢春.信息化背景下新型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治理之道[J].国家治理,2020(25).

[1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姜尔林.基于国家治理实践场景嵌入的公文写作课程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21(10).

[17]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周玉婷

猜你喜欢

机关党建政治建设高校党建
中国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机关党建在机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机关党建工作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机关党建研究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