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希特基于照片的绘画语言研究
2022-04-08张广军
张广军,汪 通
里希特基于照片的绘画语言研究
张广军,汪 通
(华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00)
格哈德·里希特照片绘画的题材主要是人物事件、静物风景两大类别。其绘画广泛运用了模糊性的艺术语言,同时灰色单色调在照片绘画作品中占绝大比重,表现技法是大实大虚、极致的细腻和极致的粗糙的完美结合。里希特的照片绘画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等当代画家学习他的绘画技巧及风格,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格哈德·里希特;照片绘画;架上绘画;图像绘画
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片图像已经成为一种信息文化的载体。照片来源于生活,艺术也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是对生活现状的表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格哈德·里希特以照片为素材,通过模糊性的艺术手段进行二次创作,形成了独特的照片绘画艺术风格。本文结合里希特的作品和艺术经历,探讨其基于照片的绘画风格、艺术价值及其对中国当代画家的影响。
一、格哈德·里希特的“照片绘画”
格哈德·里希特被称为当今世界尚健在的最具影响力、最受敬重的艺术家之一。策展人乌韦·M·施耐德讲述了里希特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作品,称之为“照片绘画”[1]。里希特的照片绘画,是其创作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系列作品。里希特照片绘画风格的形成和绘画题材的选择都与其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一)格哈德·里希特照片绘画之形成
格哈德·里希特出生于德国二战时期。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历史政治的不断变革,扭曲的社会观念,以及战争造成的家破人亡,贯穿于里希特的童年至青春期,这势必影响着他的身心成长和艺术创作。二战结束后,里希特开始阅读纳粹禁止的文学著作和带有插图的书籍并了解到了一些画家,比如委拉斯开兹、丢勒等,这些都为里希特艺术生涯的开启奠定了基础。之后他在东德学习绘画,每天8小时的绘画基础练习和艺术史课程,这些传统教育课程为他之后绘画技巧夯实了基础,但让他感到枯燥无味,这也是他之后离开东德逃往西德的原因之一。当他看到卡塞尔文献展中波洛克、卢西奥•丰塔纳等前卫艺术家的作品后,对艺术产生全新的认识,于是他选择在柏林墙施工前去西德发展。
西德资本主义的艺术氛围兼容并蓄,有着更多的艺术发展空间和机会。里希特开始尝试各种感兴趣的东西和不同的绘画风格,毫不吝啬地毁掉自己的作品以便更好地进行试验。1962年创作的作品《桌子》中桌子的形象既模糊又精确,理性客观之中又暗藏不安,这是其照片绘画的第一张作品,由此确立了以照片、现成图像为素材,以历史社会事件为主题的照片绘画风格。
(二)里希特的照片绘画题材之选择
格哈德·里希特的照片绘画素材全部来源于照片,他将杂志、报纸、家庭影集中不被关注的照片剪下作为自己的图像资源,偶尔也会选择自己拍的照片。里希特照片绘画题材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人物事件、静物风景两大类别。
里希特人物题材的绘画是贯穿始终的,包括家庭、名人、婴儿、女人等。他的作品表现了对人和社会的观察,传达着对人生的主观感悟。作品《玛丽安姨妈》反映了家人所受战争之遭遇,里希特的姨妈玛丽安因为二战期间的纳粹优生计划被安乐死于精神病院。玛丽安抱着婴儿时的温馨的场景与其死因具有强烈的讽刺感,暗示着当时残忍的社会观念,值得世人反思。事件题材的照片绘画总体上是属于人物照片绘画的,但其描绘的是大众广泛关注的历史社会事件,同时往往与政治活动有着一定的联系。作品《1977年10月18日》系列组画描绘的是与名为“赤军”的反政府恐怖组织有关。“1977奶奶10月18日”是指其组织第一代领导人在1972年被捕后,1977年10月18日被发现死在狱中的日期,政府则宣称这是一件集体自杀事件。事件虽已过去10年之久,但作品引起了轰动,重新唤起人们的认知,政府受到了质疑。这一题材无疑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扩大了里希特作品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里希特描绘的静物看似随意挑选,如生活中的蜡烛、椅子、骷髅等,其实蕴含着他对人生岁月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解读。《蜡烛》系列作品以阴暗的背景和亮黄的烛光产生强烈对比,再通过虚化处理产生朦胧之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和对未来生活神秘且深不可测的感悟。另外,里希特风景题材绘画有山脉、云、天空等,数目也不计其数。里希特对风景的描绘选取的都是大的景观,这些壮丽而又唯美的风景与观者产生互动,以此表达对大自然的折服和感叹:“如果说抽象画显现的是我的现实的话,那么风景画和静物画显现的就是我的渴望。”[2]
二、格哈德·里希特的照片绘画语言及思想表达
虽然格哈德·里希特基于照片的绘画在创作题材上形形色色,但作品的共性是显而易见的。里希特照片绘画中广泛运用了模糊性的艺术语言,同时灰色单色调在照片绘画作品中占绝大比重。他以照片为母本进行二次创作,并非是对照片的照搬运用或完全重现,而是直接或间接利用客观照片通过模糊性的艺术手段来进行加工,从而创造出一张新的“照片”,意在为客观照片所传达给社会的内容提供一种更理智更真实更值得推敲的事实陈述。
(一)客观照片与主观再创造
里希特广泛运用照片进行创作,探索绘画的意义。照片本身是客观的,它并不能准确地表达世界的真面目,它只是对这个世界一瞬间的客观记录。里希特过滤选取那些对焦失败或者过度曝光甚至有悖于正常构图的照片。里希特偏爱那些业余的摄影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没有过多的情感或刻意的技巧,在他看来反而更直接、更单纯、更客观。里希特以客观照片为基础,通过艺术加工,用画笔和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委婉地完成了照片和情感之间的转换,将客观具象的照片内容变得抽象,将抽象的情绪又变得具象,完美地将照片同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原创性相结合从而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里希特认为,如果为同一个杯子画一幅画和拍一张照片,绘画只是接近了杯子的表象,而照片则是反映了杯子的表象。因为照相机只是单纯地拷贝了客观物体并没有理解客体[3]。里希特将摄影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在传统的绘画中融入了抽象性的语言来探究在现实生活之上的真实性,使画面所蕴含的信息远远胜过了摄影照片本身的内容。里希特的照片绘画是经过主观加工和抽象思维处理之后的客体,是客观照片和主观观念再创造的结合。所以,里希特的照片绘画实际上是在努力创作一种既可以表达自我存在,又具有一般反映真实客观特性内容的绘画作品,既保留了照片的纪实性和客观性,也传达了作品的思想性。
(二)“单色调”与“模糊性”
格哈德·里希特的照片绘画中最显著的艺术特点就是运用了单色调色彩和模糊性的技巧组织画面。从画面颜色上看,在他大量照片绘画作品中灰色色调是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颜色的,没有像梵高那样用热烈浓郁的色彩宣泄自身内心情感,而是以一种非艳丽而又独特的灰暗单色冲击观者的心灵。选择暗灰的单色调表达的作品明显和当时以强烈明快的色彩来构成风格主体的波普艺术完全区分开来。他采取灰度的单色对客观照片进行解读和重新组织,灰色与其它所有颜色相比显得更加纯粹;单色调也使画面更加统一和神秘,让观看作品的人更容易走进画面产生联想和思考。同时灰色是一种黑白调和后没有色彩倾向的颜色,它没有色相也没有纯度,只有明度,这也正符合他想要表达的无观点、无立场、无意识。而且单灰色调的处理手段也冲淡和弱化了照片所传达的“真相”以及当时社会大众内心的固有立场,让观者能看到单灰色调背后的“丰富多彩”,也是对传统审美意趣的一种冲击。
从表现技法上看,画面上经常呈现的是大实大虚、极致的细腻和极致的粗糙的相互结合。在颜料没有干的时候,用油画笔或者刷子对作品进行平刷或平抹让画面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难以分辨,与摄影追求的清晰完全相反。这种模糊性的技法,是里希特照片绘画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符号,给画面带来光滑无笔触的虚幻效果的同时,也能让人感觉到画者更深层次的用意。模糊性一方面是对主题形象的模糊,放弃了画面细节的处理,让主体形象与背景渐变地融合到一起。“迷失主体”的效果让观者的注意力平衡分配而不会刻意被某一细节所吸引。好像一切都同等的重要,又好像同等的不重要。这种灰暗模糊使作品的主题形象变得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让观者与作品之间的交流产生了一种断隔,给人一种距离感,使人产生深刻的思考,反过来也给了作品长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里希特的模糊性表达是对自身观念的模糊。他并没有创造模糊,模糊不是目的。在传统和当今艺术的对比中看,里希特的“模糊”是自由的,是不被定位的,也是不允许被定位的。他的模糊性照片绘画带给我们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的同时,也为绘画创造了一个独立性的环境,不偏不倚。这看似是里希特观念的“模糊”,其实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只不过这并不是作为自己绘画标签的一种形式。
组画《1977年10月18日》中的《被绞死的人》《逮捕》等作品是里希特将以上两个特点结合最完美并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品,暗灰单色调加以模糊性技法的表现,黑白灰的艺术语言弱化了政治色彩和感情色彩,有意识地模糊了人物表情和面貌,模糊了背景和细节。里希特在1988年的一则日记里写到:“所有的绘画是灰色阴暗的,大部分非常模糊、啰嗦。它们出现的原因是恐怖、是难以抗拒的回答、解释,以及给出观点。”[4]74迫于当时的压力,里希特自己曾表示对于当时“赤军”集体自杀事件的绘画创作没有政治倾向,最多只是平铺直叙,但能看出他同情受害者。因为这种黑白单色、画面失焦的处理手法让观者看不清楚里希特具体倾向于哪一方,让人们感到模棱两可,但却引起了德国大众对此事件的关注,让人不得不下意识地再次思考事件的真实性。其实里希特以他独特的“单色调”和“模糊性”语言保护了自己,在当时水深火热的社会背景下避开了舆论的锋芒,规避了敏感政治问题所带来的麻烦。通过两种艺术技巧的结合诠释了他在创作理念和生活上始终保持的“个体”和“中立”。
(三)格哈德·里希特“照片绘画”的内在意义
里希特对架上绘画情有独钟,绝大多数作品呈现在画布上。里希特通过照片绘画,诠释了摄影和绘画的关系,努力证明着架上绘画不会随着影像图片的覆盖而消亡。他说:“绘画是对照片重塑的一种方式,因为摄像头只能扑捉对象,而不能理解对象的差异,毕竟绘画是有感情、直觉、活力的。”[4]56而一幅画通过物质加以手工绘制,以形的方式将具象的事物物化而来,是内心情感和主观意识的叙述和表达。里希特通过照片绘画打破了“绘画已死”的理念,唤醒绘画艺术,为架上绘画注入新营养,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其魅力。
里希特的照片绘画有着绘画背后的隐藏性的语义。他以模糊的技法淡化了政治色彩和感情色彩,把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揣摩,就能体会到深刻而又丰富的情感表达。作品《鲁迪舅舅》,描绘其舅舅穿着笔直军装,表情是喜悦的,但生命却定格在了1944年的战争中。鲁迪舅舅是他家里极其重要的亲人,里希特回忆起:“他很帅,有魅力,坚定,优雅,又是花花公子,并且他是那么为自己这身制服感到自豪。他年轻,愚蠢,跑上了战场,很快就阵亡了。”[4]142里希特看似普通的绘画,实则画面中包含着诸多矛盾点,人物的微笑与死亡的结局,对舅舅的爱与厌恶的纳粹职业都形成鲜明对比,画面背后对战争和家庭的思考引人深思,同时模糊性的处理也表达了里希特对家的归属感。
里希特的照片绘画在现代艺术和传统绘画之间建造了一种新的桥梁,他找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除了对抗之外的另一条更从容的路。2008年范迪安在里希特的展览致辞中提到:“里希特的突出贡献在于他首先在绘画的抽象与具象两个不同的绘画体系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在传统的再现性绘画中融入了抽象性绘画的语言,使得绘画内容的可辨性与绘画形象的多义性达到了一种新的结合。”[5]他在传统绘画中找到了突破口,在传统绘画和现代艺术与科技发展中找到了融合点。里希特说:“我不追求客观的、系统性的、倾向性的;我也没有计划、甚至没有风格、没有方向。我没有时间去想作品特别的关注点,作品的主题,或是取得骄人的成果。”[6]在他的艺术作品中确实很难找到明显的艺术流派的印象痕迹,也不愿被划分到任何领域,他的这种模糊性语言,与形象特征为主的传统绘画和强烈动感的表现主义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坚守自己的实践与技法,独创了自己的绘画方式,以冷静且勇敢的绘画态度低调地开拓了新的绘画之路。
三、里希特照片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文字信息时代正在向图像信息时代转变,摄影图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深深影响着绘画的前景。里希特的照片绘画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提供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影响着中国当代大部分艺术家。中国当代画家以里希特的绘画为养料,彰显了本土属性。
借鉴里希特经验的中国当代画家张晓刚,其代表作品《血缘:大家庭系列》将目光投放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那个年代的合照窥探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紧抓观者心理。他接受访谈时说:“如果没有弄错,里希特应该是我介绍到中国来的,因为国内以前基本上没怎么介绍里希特的。他的艺术跟我比较对路,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一批作品我特别喜欢。他把本身能够让人最注意的题材,用他的方式给消解了。”[7]张晓刚的艺术创作加入自身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像这样受到里希特照片绘画语言影响的艺术家还有李路明、何森、谢南星等。里希特基于照片式的绘画打开了当代中国画家的创作思路。
[1] 李元芳.格哈德·里希特的图像运用与意义建构[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19:4-5.
[2] 李晓准.格哈德·里希特照片绘画及其思想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2:14-15.
[3] 尹喆.格哈德·里希特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影响[J].大众文艺, 2016,61(10):9.
[4] 朱其.形象的模糊:里希特艺术笔记和访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5] 中国美术馆.德国两大艺术展隆重开幕德方艺术家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EB/OL].(2008-05-15)[2021-08-10]http: //www.namoc.org/xwzx/xw/2008/200805/t20080515_175692.htm.
[6] 何潍.影像与绘画[D].重庆:西南大学,2016:20.
[7] 张晓刚,严善錞,靳卫红.怎么讲反正都是关注你——张晓刚访谈[J].画刊,2017,44(1):17-24.
A Research of Richter's Painting Language Based on Photos
ZHANG Guang-jun, WANG Tong
(School of Ar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ngshan 063200, China)
The subjects of Gerhard Richter’s photo paintings are mainly character events and still life scenery. His painting widely uses fuzzy artistic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gray monochrome tone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his photo paintings.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techniques, it is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ambiguity and clearness of the picture, and also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extreme delicacy and extreme roughness. Richter’s photo paintings have influenced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Zhang Xiaogang and other contemporary painters learned his painting skills and style and formed their ow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Gerhard Richter; photo-based painting; easel painting; image painting
J205
A
1009-9115(2022)05-0157-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2.05.030
2021-09-20
2022-01-09
张广军(1968-),男,河北唐山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油画。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