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
2022-04-08李娟
李 娟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图书馆 安徽 合肥 231201)
一 什么是智慧图书馆
什么是智慧图书馆? 初景利、段美珍认为,智慧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复合型的有机整体,是传统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到高级形态的产物,是人类的智谋、物体的智能和技术的自动,通过人与机器多通道的交互方式为实现知识创新、服务无止境的顶级图书馆形态[1]。王世伟认为,智慧图书馆是新兴科学技术推动下图书馆发展的新格局、新进程,具有互联互通、优质高效、快捷便利三大特点。互联互通、立体感知是服务优质高效、快捷便利的基础和支撑保障;快捷便利是优质高效服务的前提条件和终极目标,优质高效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和宗旨[2]。赵洪波等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人文为背景,以智慧化的技术方法,保障图书馆管理系统、馆员和用户之间有效互通,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人文化服务的创新型图书馆架构[3]。储节旺、李安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在数字人文背景下,精挑细选现有的和未来拥有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并致力融入到图书馆自身建设中,为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适应现代化的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把图书馆的“人、物、技术、数据”四大要素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即将“人的智慧”通过“先进的技术”链接到“物的智能”并得到“有用的数据”,最终回归到“读者第一”宗旨的现代化的图书馆。
二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要求
我国的图书馆经历了从古代的藏书阁到传统的图书馆再到计算机图书馆的过程。1991 年由中国国家图书馆研制的中国机读目录(CNMARC)出版发行,标志着中国进入计算机图书馆时代。这一时期联机检索与馆际互借都得以实现。2001 年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立项,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数字图书馆时代。2009 年由IBM 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之后,“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概念也相继提出。高校图书馆界从自身基础建设状况出发,开始向智慧图书馆转型。
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化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引领知识创新的可靠保障,也是其自身安身立命的根本。智慧图书馆作为新时代人的智慧与物的智能高度融合、立体感知的集合体,应有效地将“人、物、技术、数据”四大基本要素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育人”和“智慧人文”的价值功效。高校智慧图书馆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一)智慧馆员全能化
任何新兴技术的运用和推广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智慧图书馆建设也不例外。智慧图书馆的启动与建设不仅需要一大批具备专业的图书情报和信息系统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还需要熟练掌握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方面技术的高素质全能型人才。换言之,如何培养 “有素养”“有品质”“有情怀”“有意识”的四有全能型智慧馆员,成为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关键。
“有素养”的馆员不仅指有专业的图书情报知识和服务能力,还得具备专业学科知识深度挖掘与有效整合的学科服务能力,这是提供高水平、深层次服务的基础,更是实现 “细、小、专、深”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条件;“有品质”的馆员,不仅要求做事细致认真、诚信友善,而且勇于担当,把图书馆的工作当成自己的毕生事业为之奋斗,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情怀”的馆员指热爱图书馆事业、有奉献精神的馆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期待图书馆服务打破传统,能跨越时空与数量的限制、实现纸本服务向数字服务和智慧服务的转型,为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知识服务、科技查新服务、学术交流服务等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这就离不开一大批馆员对于图书馆事业的默默奉献;“有意识”指馆员有创新意识,即鼓励馆员立足现有技能和服务手段,通过不断革新服务理念和技术水平,推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永远走在时代前沿。如运用Bootstrap技术设计开发多终端、全方位、个性化的虚实结合图书馆网站[5],拉近读者与馆员之间的距离等。
(二)智慧平台的便利化
智慧平台是智慧图书馆的一个基本元素,它整合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有效连接读者与用户,最终把图书馆打造成一个实现资源共享、知识服务、知识创新和资源采选的开放系统。智慧平台要想实现便利化就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高校图书馆应把资源的馆配商、数据商、馆员、读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生态链闭环。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各类应用系统、应用软件遍地生花,为图书馆服务确实带来了许多红利。但当下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还是处于相对分散和孤立的状态,要想实现智慧服务,就必须把图书馆的所有资源、所有用户、所有服务串联到一起,形成生态闭环,最终实现知识服务的全过程管理,实现读者和馆员之间、馆员和数据商及馆配商之间实时互联、立体互通。
第二,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数字资源、以及共享开放的公共数字资源如何最大化整合到一起。资源的整合程度直接关系到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程度。但当前阶段,资源整合在技术和管理层面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首先要解决资源的所有权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只能按年度购买数字资源的使用权,无法获得所有权,更无法获得元数据。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必须打破这个壁垒,和数据商洽谈购买从开始年限的数字资源全部上传至本馆服务器或云存储中,同时加强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合作以共享数字资源。其次,最大限度地保证资源开放的时长和稳定性。这就必须提高网速以确保网络的畅通;联合数据商,通过用户使用报表,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确保资源按时、按质、按量开放,以最大化满足读者需求。
第三,资源管理问题。智慧图书馆运行的关键就是资源发现、资源重组、资源利用的全过程,智慧平台要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最新的核心技术,提供一种集智慧化、数据化、网络化于一体的资源管理过程,以实现资源的深度挖掘、有效关联与科学利用。这就首先要解决资源关联问题。基于图书馆各种资源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交叉关系,因此对于资源的关联性分析,能有效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目前,大多数资源关联还依赖专家经验,显然效率不够高,费时费力。其次,如何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挖掘和重组。当下,图书馆对于知识的挖掘和重组,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多依靠人工完成。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方向是机器代替人对知识进行自动化的挖掘和重组,融入VR/AR 虚拟化技术,形成可视化、场景化知识库,然后以主题词、关键词等检索词分组呈现在平台,提高知识服务的精准度和个性化。
(三)建设标准统一化
要建成适应高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智慧图书馆,统一的智慧建设标准、评价机制不可或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内容大多来源于因特网、自身管理系统、相关的软件开发商或数据商,这就导致信息资源和流通数据纷乱如麻,具有碎片化、不准确等特点。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就在于智慧图书馆整体的架构建设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评价机制。今后,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具备长远的总体规划、固定的建设标准和参考依据,否则集成化的智慧馆藏和人性化的智能服务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 当前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路径
无论怎样,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的技术条件。就此而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技术应该是当下最成熟、应用范围也最广泛的一项技术。笔者认为,此项技术应该是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最倚重的技术。
(一)关于RFID 技术及其特点
RFID 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它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在RFID 技术中,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与现有的图书条形码相比,RFID 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快速扫描。RFID 辨识器可同时辨识读取数个RFID 标签。
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RFID 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此外,RFID 标签可以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以应用于不同产品。
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强。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 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此外,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RFID 卷标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
4.可重复使用。现今的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RFID 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 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
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 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而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辨读条形码。
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50 Bytes,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2 至3000字符,RFID 最大的容量则有数Megabytes.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量会越来越大,对卷标所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7.安全性高。由于RFID 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不易被伪造及变造。
当前,RFID 因其所具备的远距离读取、高储存量等特性而备受瞩目。作为无线射频标识、信息采集和智能服务的重要手段,RFID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流、医疗、交通、资产管理等行业,以满足各行业的个性化需求。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学术科研中心,高校图书馆立足RFID 技术的智慧化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二)RFID 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事实上,国外图书馆早就采用了RFID 技术。最早使用RFID 技术的代表是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它于2002 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法国巴黎市公共图书馆、美国佛罗里达州Valencia 大学图书馆等纷纷紧随其后部署RFID 自助借还系统建设。
在我国,由上海阿法迪(RFID)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完成的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是国内第一个引进RFID 技术的图书馆,并于2006 年2 月投入使用,这是RFID 技术在中国图书馆界成功使用的开始。随后,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上海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等多个图书馆也先后启动了RFID 系统的建设。目前,图书馆采用的RFID 技术不仅减轻了馆员繁重的劳动量,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满意度,正在推动着图书馆事业向自动化、集成化、智慧化方向发展[6]。
就高校图书馆而言,根据笔者的走访和调查,在建设智慧化图书馆的过程中,投入使用最多的是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及其配套软硬件系统,如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多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在这些高校的图书馆中,自助借还系统中不仅蕴含智能化的硬件设备,同时包含集成化的软件系统。集成化的软件系统主要由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操作软件和各种嵌入式软件组成,全面维持着所有系统的运转,同步兼顾不同情况下的场景应用,甚至可以直接控制整个硬件系统。硬件系统由电子标签、阅读器、中间件、终端处理设备组成,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中间件接入到各个部门中,用于实现预期的系统功能和智能化管理目标。简而言之,这些图书馆借助于RFID 技术,实现了以下功能:
1.自动分拣、智能传送。在RFID 自助借还书系统应用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匹配的自动传送技术、自动分拣技术、智能机器人等也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不仅节约了大量人力,同时使图书馆科技感十足。2014 年,广州图书馆因每天流通量高达3 到4 万册,人工分拣无法较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应用自动分拣技术后,通过自动识别、智能分拣、自动传送等技术,使原来需要两三天的上架时间缩短到现在的两三小时。现在大多图书馆新馆在空间布局上都要求地下实现布局机器人自动传送轨道,地上实现24 小时无人自助服务空间。读者通过自助还书机成功归还图书后,分拣机器人会根据后台智能调度系统指示,沿着最优化的路径将图书投递进指定的还书篮中,轻松地完成图书分类。当还书篮装满后,搬运机器人会即刻自行将图书精准搬送到指定位置,并实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完成搬送工作的机器人还能有条不紊地回到需要的地点等待分配工作。智能分拣还书系统每小时可分拣图书约1500 册,效率是人工分拣的10 倍以上,极大地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2.智能盘点。智能盘点机器人让海量的图书都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无须在外“漂流”,同时它还能挖掘分析读者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优化采购和摆放。在盘点书籍时,机器人内置的特殊阅读器能够自动扫描书架上的图书,读取标签信息,完成图书定位工作。同时机器人可以准确判断每本书应该摆放的位置,并将盘点结果和数据库信息做比对,及时发现和上报摆放错误的书籍。相信未来安装机械手臂的“智图”机器人能自由穿梭于图书馆,实现图书的自动归位。数字化时代快速、精准、高效的服务,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人性化、便利化的智慧服务。
3.馆藏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把馆藏图书都纳入到RFID 系统中,以便较好地统计图书利用率,并据此调整馆藏结构,修订文献订购原则,对馆藏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智能化管理。通过RFID 设备的使用,可以改善现有业务流程,提高架位导航的准确率,同时减小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在现有图书分类指引的基础上,还能增加智能架位导航功能,为读者提供更人性化、更便捷的智慧指引服务。
不仅如此,因为RFID 技术涉及图书馆各个环节,随着其全面应用,倒逼着许多高校的图书馆一方面引进专门的光电技术人才,以快速地开发、维护RFID 系统,另一方面加紧培训现有的图书馆人员,努力使他们掌握基本的RFID 技术原理和基本的应用,最终达到智慧馆员全能化,或者说馆员全能化智慧化。同时,因为采取的是同一技术,不同的开发者开发的系统基本上大同小异,因而也基本上实现了智慧图书馆建设标准的统一化。
四 结语
在RFID 技术的带动下,图书馆正在朝着技术高度密集、平台有效关联、资源多方共享、便捷高效互动的高级智慧化方向发展。面对新时代的新使命,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不断革新服务理念,深入学习各项新兴技术,以积极的态度努力构建图书馆发展新格局,才能打造能满足高校创新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需求的智慧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