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代出版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
2022-04-08增太加
增太加
(西藏人民出版社 西藏 拉萨 850000)
在新时代各行业都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行业也面临着重大转折和机遇。新时代我国出版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素养,才能持续推动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走访相关出版主管部门和出版社等方法,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三个解答上述问题的方法。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出版工作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精神食粮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回顾历史,在马克思还是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时候,他的新闻出版观点便在一些文章中有所表现。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一文中,他说:“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人民(确实按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公开的‘表达者’,诚然这种表达往往是充满激情的、夸大的和失当的。因此,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报刊总是常变常新,永远也不会老成持重。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虑、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2]上述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报刊应该是为人民发声,是站在人民立场上的”思想观点。1905 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明确提出了“党的出版物的原则是什么”? 并且详细解答了这一重要问题。他说:“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写作事业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3]在这段话中,列宁较清晰地阐明了新闻出版事业要为国家大局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等思想观点。列宁在这篇文章中,也首次提出了“出版物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出版物应受党的监督”等观点。同样的一些观点还出现在列宁的《论我们报纸的性质》《关于“出版自由”》等一些文章中。至此,列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从报刊应该表达“水深火热的人民生活”发展到了出版事业要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传至中华大地,为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指明了道路,在毛泽东撰写的《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中,明确提出了“务使报刊宣传服从于党的政策”[4]这一重要论述。毛泽东还首次提出了“政治家办报”这一延续至今的著名论断。2012 年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两个巩固”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理论化、制度化,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新发展。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核心要义就是宣传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反映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因此,作为新时代出版工作者,我们的出版物就是要宣传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反映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二 增强专业理论知识,提升版权意识
在提升政治理论素养方面,我们经常能看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同样,这句话也完全可以用于业务工作知识方面,只有手持过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出版业务基础知识这“两把剑”,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版工作者。出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且需具备综合知识的工作,出版工作承载着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职责,对于从业者有着更高的要求,从事出版行业必须掌握“编、印(复制)、发”三个基本要素的含义。简单来说,“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复制和发行的前提。“印(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质产品的活动。“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某种方式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5]。作为一个完整的出版活动来说,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是完整的体系,缺一不可,而且彼此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而编辑工作是由编辑人员承担的。因此,编辑人员毫无疑义地是出版工作的骨干力量。编辑人员要做好编辑工作,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七个方面的能力:其一,政治认知能力;其二,策划能力;其三,语言文字能力;其四,社会活动能力;其五,判断能力;其六,信息感知能力;其七,审美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认知能力,而恰恰这个能力是很多编辑人员所缺乏的,因此要加强政治认知能力的提升,要多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多了解时事政治,多看新闻。熟知新闻出版法律法规是每位编辑应掌握的知识之一,我们应该经常通读和查阅《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地图管理条例》《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等条例办法,做到有理有据,做好出版工作。了解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出版历史及发展情况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业务知识之一,学史能从自身方面找到不足,更能避免走弯路,掌握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出版历史和发展情况能为我们的出版工作指点迷津,更能看到我国出版工作的长处和短板。我们还要针对出版物的商品属性,具备敏锐的出版物市场洞察力。目前,新媒体行业快速发展,商品宣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更要善于利用新型社交媒体软件快速、有效的特点,及时宣传优秀出版物。作为从事出版行业将近十年的一位编辑,本人以为,掌握申报出版项目的程序也是我们要具备的知识之一。目前,出版行业有两个大的出版项目,分别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国家民族文字出版资金资助项目(仅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于每年6 至7 月开始申报,国家民族文字出版资金资助项目于每年1 月初开始申报。有些出版单位每年至少能入选两个项目,有些出版单位却很难入选。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将出版单位自身的特长和项目资助重点深度紧扣,而导致未能入选。申报上述两个出版项目时,我们应该立足自身的出版特长,然后将往年的申报书和今年的相比较,认真填写内容,准确填报预算,紧扣资助重点主题,这样才能做到“百发百中”。提高版权意识是目前每位出版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出版工作和版权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进步,大家的版权观念也在逐步提高,掌握版权方面的法律法规是每位出版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出版单位或者编辑应熟悉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版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协议,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单位名誉,更能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综上所述,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理论素养,还应具备各类学科知识,及时提升编辑业务能力。
三 提高综合业务素质,积极面对困难挑战
我国出版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新时代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出版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随之显现出来。一是新型出版业发展滞后。发达国家的出版业已经完成了数字化转型,而我国的以媒体融合为内核的新型出版业却发展滞后,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如何制定并实施吸引这类人才的措施及策略是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的问题,吸引不到这类人才,很难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型出版的融合发展。二是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出版单位相对较少,随之带来的是竞争意识不够。不论是图书出版单位、音像出版单位、报纸出版单位,还是印刷单位和发行单位,与国外出版集团相比,其体量相对较小,争夺出版物市场的意识也就少了。三是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不够统一。做好出版工作,首先要讲政治,但也要掌握系统的出版工作知识。现实中,有些编辑掌握着系统的出版工作知识,能吃透编辑工作的每个细节,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却不够,造成了遇到政治理论方面的稿件时,无从下手,对政治和经济社会方面的新提法新要求敏感度不够。而另外一些编辑恰恰相反,掌握了最新提出的政治理论,但缺乏系统的编辑工作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造成了对稿件的过度解读。因此,作为一名出版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更要将两种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完美的有机统一。四是参加出版方面培训的积极性不够。一场讲座、一堂课的内容胜过读几本书的内容,由于出版工作的特殊性,从事出版行业的每一位工作者都应该接受系统的、权威的出版培训,及时掌握出版业的前沿学术发展和国际出版业前沿动态。在培训方面,长期还存在着重体制内的培训、轻企业公司培训的情况。在新时代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背景下,本人觉得,重体制内的培训、轻企业公司培训的思想要不得,这种思想会阻碍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因为出版物市场的最新发展和出版业遇到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办法等都是由这些企业公司最先掌握着,他们是直接参与国际国内出版物市场竞争的重要角色。未来,出版业要高质量发展,应该多参加公司企业召集的培训。五是出版物市场小,“走出去”任重道远。长期以来,我国出版行业参与国际出版业竞争较少,市场份额和比重少。因此,本人看来,要加大我国出版物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和比重,就必须推出更多优秀出版物走出国门,同时吸引国际上的各类名家作品在我国出版。我国出版工作还要加强出版物“走出去”的规划力度,出版业要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倡议,依托“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建设举措,积极与南亚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家的出版企业合作,积累出版业“走出去”的经验,待羽翼渐丰后,再与东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型出版企业寻求合作,挖掘优秀出版物,持续推动我国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国出版业面临的很多问题挑战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勇于解放思想,破除束缚前进道路上的落后思想和艰难险阻,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在前人铺好的出版路上争做新时代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