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居民消费低迷现象探析
2022-04-08包好雨
包好雨
(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其中加快推进国内大循环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刺激国内需求,使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居民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仅为65.4%,2020—2021 年居民人均消费平均实际增长仅为4.0%[1];2022 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2]。消费低迷削弱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究当前消费低迷现象的原因,寻找促进消费增长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一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消费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理论主要研究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绝对收入理论、相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持久收入理论。凯恩斯首先提出绝对收入理论,他认为居民当前消费完全由居民的当前收入决定,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产生的当前消费就越多。他还认为,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性,但由于存在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消费支出并不会与收入同比例增长。杜森贝利在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居民的消费行为是相对的,具体表现为“棘轮效应”以及“示范效应”。“棘轮效应”指居民消费受到过去固定的消费习惯影响,具有不可逆性;“示范效应”指居民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影响,还受到周围其他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尤其是其他居民的高水平消费会导致攀比和跟从消费行为。弗朗科·莫迪利安尼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他认为消费者具有前瞻性,他们会在较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这些开支会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因而消费者会依据一生全部的预期收入调整不同时期的消费支出,年轻时超前消费,中年积攒储蓄,老年消费储蓄,使整体生命周期的消费效用最优化。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将居民收入分为稳定可预期的持久性收入和随机不确定的暂时性收入,居民消费仅受持久性收入影响。
综上所述,消费经济学的这些主流理论均认为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因此,笔者就从居民收入这个关键因素来探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居民消费的低迷现象。
二 导致居民收入减少的原因
如上文所述,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的减少直接造成居民的消费低迷。导致我国当前阶段居民收入减少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人类社会的历史已经证明,任何的技术进步都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生产方式先后经历了以机器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工业1.0 时代、以自动化流水线为特征的工业2.0 时代、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工业3.0 时代和当今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4.0 时代。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必然要增强国家工业的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等。但在我国基础差、底子薄和工业化起步较晚的现实国情下,我们必然要三步并作一步走,既要补“工业2.0”的课、又要普及“工业3.0”、还要示范跟上“工业4.0”。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必然出现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机器替换人工劳动力的现象,进一步也必然导致制造业中的部分劳动者出现失业现象[3]。2022 年4 月失业率数据达6.1%,达近三年最高水平[4]。可以说,制造业的升级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使劳动力市场产生结构性失业,这种失业现象使一部分居民的劳动报酬所得骤降,进一步造成这部分居民消费动力不足,影响到消费市场的增长。
(二)美国制造业回归计划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美国制造业有着悠久的海外产业转移历史,时至今日,造成了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2008 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显示出房地产、金融等产业的不稳定性,也使美国意识到实体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重要性,因此美国政府开始推进制造业回归计划以促进实体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实施了技术创新政策、量化宽松的投融资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等以吸引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回流到国内发展,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等产业。美国的制造业回归计划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美国的制造业企业从中国撤资撤厂回流到美国,相关就业岗位数量大幅减少,导致我国大量在厂职工失业;另一方面会阻碍我国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管理能力以及品牌效应进行产业升级,妨碍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的升级[5]。大量失业以及产业升级受阻均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产生消费低迷现象。
2018 年以来出现的中美贸易战同样对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市场产生负面影响。特朗普时期,美国以巨额贸易逆差为由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在外贸和投资领域颁布相关政策制裁中国,如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依据“301 条款”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企业开展调查、阻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等,中国随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反制。贸易摩擦最终升级成为贸易战。贸易战对我国造成了严重影响。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增速由10.8%同比下降至7.1%[6]。同时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导致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升高,而我国针对美国的反制裁措施叠加也提高了企业进口商品和原材料的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益。除此之外美国还运用金融工具,逼迫人民币升值,使我国企业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订单大量减少。这就使得我国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外贸中无利可图,被迫停产歇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那些没有倒闭的企业也不得不推行延长职工工作时长、提高工作强度、降低职工工资等政策以弥补部分亏损。总之,中美贸易战导致我国大量在外向型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企业中的就业者失去工作,收入下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下降。
(三)我国部分产业海外转移的影响
产业海外转移会通过多种影响机制作用于本国就业市场。当本国直接进行产业海外转移时对国内的劳动力需求减少,会直接导致失业;当本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产业海外转移时,企业在国内经营的资金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也会导致出现就业规模的缩减;当本国企业通过外包业务进行海外产业转移时,外包前的原产业和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多于需求,同样会导致就业减少[7]。
中国的海外产业转移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以低技术低附加值为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不断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制造业处于持续的升级过程,呈现出转出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征。研究数据显示,从2009 到2014 年,中国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产业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内,如家具家装行业转出12.62%,橡胶塑料品行业转出9.94%,纸制品行业转出9.13%。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导致的国内失业人数达233 万人,其中中低技术制造业导致的失业人数达193 万人[8]。中低技术以及低附加值产业为了控制成本会不断流向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更低的地区,致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出现大量失业现象,缩减居民劳动报酬所得,进而造成居民消费能力疲软。
(四)高位居民负债率的影响
高位的居民负债率也是消费低迷的影响因素之一。高额的居民负债会对消费支出造成挤压效应,因为偿还债务所需资金会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金额减少,进而缩减消费规模。2008 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国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投入4 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房价也迅速上涨。在地方政府各种政策利好一轮又一轮的刺激下,社会形成一种房价会不断升高的预期。于是,大量的城乡居民不惜向金融机构借贷,也要赶上房价飞速上涨的快车,导致居民杠杆率不断上涨。居民杠杆率为居民贷款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衡量居民负债情况的主要指标。我国的居民杠杆率在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维持在较低水平,其后,我国居民杠杆率从17.9%增长至2021 年第一季度的62.1%[9]。同时,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2021 年我国房地产贷款规模达52.1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房贷占居民部门负债比例为75.9%[10]。在居民收入保持大致稳定甚至部分居民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过高的居民杠杆率和过大的房地产贷款规模限制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因为为了偿还高额的房贷,他们不得不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减少当前消费额度,这就造成居民不敢消费,进一步导致消费市场低迷的现象。
(五)国际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国际重大突发事件会通过多种机制、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居民消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新冠疫情在国内基本得到控制,但持续的输入型疫情仍对国内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从供给侧角度考虑,疫情阻碍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为抑制疫情传播,企业停工停产,物流运输停运,企业经营的流动性风险增大,生产活动受阻。从需求侧角度考虑,消费、投资以及外贸受到疫情影响出现明显下滑。受防疫政策影响,居民跨区域出行流动减少,旅游业、餐饮业、文化娱乐业等消费出现明显低迷。疫情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投资意愿减少。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影响国际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外贸交易数额有所缩减[11]。总之,疫情从供给和需求双向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导致许多人失业,直接或间接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出现居民“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现象。
2022 年2 月底爆发的俄乌冲突也对我国产生一定影响。俄乌冲突打击了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加大了经济滞胀风险[12]。俄乌冲突过程中的制裁与反制裁措施对世界能源市场、粮食市场以及原材料市场产生巨大冲击,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趋于动荡,在短期内价格飞速上涨,加大了通胀风险,加重了经济下行压力,破坏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使得世界经济出现危机。能源和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我国工业生产成本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上升。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我国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上升8.7%[13]。大宗商品价格激增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物价水平整体随之上升。在经济下行压力与物价上涨的双重作用下,居民会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导致消费出现低迷。
三 结论与启示
消费规模和结构主要受到消费需求的影响。消费需求为消费者在一定预算约束条件下,某一商品降低一单位边际价格时愿意购买并支付的消费量。消费需求可以分解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两者必须同时具备。只有消费意愿而没有支付能力仅为潜在的消费需求;而只有消费能力没有消费的欲望,消费者也不会进行消费。现实中的经济环境不仅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而且会通过影响消费者的主观心理预期进而间接影响到消费意愿。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中美贸易摩擦、产业海外转移、高位的居民负债率以及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影响因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仅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居民的消费能力受到制约,更使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形势持悲观的态度,挫伤了居民的消费意愿。持续的悲观心理预期加重了消费者预期的自我实现,即消费者越是对未来经济持有悲观预期从而减少消费,经济发展动力越是持续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发展越是萎靡。经济发展的低迷反过来导致大量居民就业困难,失去收入来源,进一步又影响到消费的持续低迷,从而难以提振经济。由此消费和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为了减缓消费低迷势头,刺激居民消费,需要着力改善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动力从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向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转变;进行合理的市场资源配置,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14]。二是要稳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政府可采取减税降费、支持创新创业、调控房地产市场等措施,缓解居民过度储蓄、不敢消费的心理,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三是要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提高抵御经济波动能力。政府要实施积极稳健的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市场,完善经济波动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以更好地应对贸易战、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等事件造成的经济波动,提高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居民改善悲观的消费心理预期,缓解消费低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