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现状分析及培育路径
2022-04-08潘玫杏
曹 源 潘玫杏 王 清 王 律 安 嬿
(1.山东大学 a党委学生工作部 b护理与康复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2.香港中文大学 赛马会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学院,香港 999077;3.甘肃省 定西市委安定区委组织部,甘肃 定西 743000)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不仅创造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类对劳动的认识与研究随着社会发展、时代更迭而变化,不同时代赋予劳动不同的内涵,而亘古不变的是对劳动之于人类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一、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劳动精神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精神品质,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一些体力劳动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由此导致部分人对劳动产生错误认识,有些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文化素养轻劳动教育现象,对国家人才的培养及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利。
(一)新时代劳动精神内涵
大学时期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个体提高综合素质及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将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热爱劳动的品质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劳动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有学者认为:“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在劳动人格上倡导‘尊重劳动’,在劳动权利上倡导‘劳动平等’,在劳动使命上倡导‘劳动神圣’,在劳动实践上倡导‘劳动创造’,在劳动成就上倡导‘劳动光荣’。”[1]有学者提出:“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体现在思想认知与行动实践两方面。思想认知即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的道理;行为实践即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要求。”[2]有学者认为:“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包含三部分,以劳动为根本活动的理论表达、以劳动为生存方式的生活诠释、以劳动为价值追求的文化自信。”[3]有学者提出:“新时代劳动精神始终奉行‘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劳动理念;新时代劳动精神坚定‘艰苦奋斗、勤勉工作’的劳动态度;新时代劳动精神遵循‘坦荡无私,乐于奉献’的劳动品德。”[4]有学者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精神体现在‘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劳动理念、‘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态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品德、‘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动习惯。”[5]综上所述,新时代劳动精神是积极向上的,不仅体现在劳动理念、劳动态度及劳动品德上,还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二)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6]大学生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阶段,即将面临走上社会、创造价值、实现自我的重要阶段,因而,培养大学生新时代劳动精神尤为重要。
一是有利于大学生强健体魄、磨练心志、提高抗压能力。劳动是人类将自然物质资料变为生活资料的重要过程,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而且可以提高心理品质,磨练劳动意志。大学生只有学习劳动精神,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才能在劳动的过程中理解和探索真理,通过劳动发现自身的不足和成长的空间,不断地完善自我。劳动精神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养成踏实、勤奋、严谨的劳动品质,使其在劳动过程中成长、成才。
二是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劳动是基础,渗透德智体美教育的全过程,可将德智体美教育外化于行为习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五育”教育,其中劳动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还可以让大学生在劳动中塑造自己,在劳动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有利于形成他们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可为他们毕业后走向基层、选择一线、辛勤劳动、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弘扬劳动精神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帮助大学生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四是有利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和责任感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劳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在培养实干能力、创新意识、拼搏精神及责任感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大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能够增强大学生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引导他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7]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现状分析
为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现状,笔者拟定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现状分析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自编大学生劳动精神知识问卷、自编大学生劳动习惯问卷和自编大学生劳动态度问卷等,应用AMOS 24.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本研究自编问卷模型适于应用。笔者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S大学选取文、理、医、工四个学科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900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782份,问卷有效率为86.7%。基于此次调查,笔者发现如下情况。
(一)家庭在大学生的劳动精神中起到一定作用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在劳动习惯方面,月均消费≤1000元的大学生劳动习惯优于月均消费>1000元的大学生,表现为更愿意参与家庭活动,更愿意在家务活上帮忙。在劳动态度上,月均消费≤1000元的大学生劳动态度得分高于月均消费>1000元的大学生。以上结果表明家庭对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具有一定影响。良好的家风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均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劳动精神。
(二)学校的劳动教育颇具成效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8]。《意见》强调要加强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笔者通过对学校在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发现:在劳动习惯方面,相较于大一新生,年级越高的学生越愿意参加劳动活动;在劳动态度方面,大学生党员的劳动主动性得分高于群众主动性。这说明随着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大学生的劳动态度愈发积极,学校对大学生党员的党课教育,也增强了党员的劳动精神。因此,学校的劳动教育在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上具有一定成效。
(三)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仍有待加强
笔者调查发现,虽然学校的劳动教育在加强大学生的劳动精神上起到一定效果,但在劳动态度方面,理科大学生的劳动积极态度得分均较低,劳动利益态度得分较高。在劳动精神知识问卷中,本科生对劳动精神出现的情境回答正确率非常低,仅有9.1%。因此,本科生对劳动精神内涵有大致的认识,但不够全面深入。此外,笔者综合既往研究发现,一段时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德智体美教育所占比重不断扩大,劳动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存在弱化现象,导致新时代大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及劳动价值取向上存在弱化、软化、退化及扭曲的问题。一是劳动观念弱化。有的大学生存在轻视体力劳动、漠视劳动成果、看轻劳动人民等现象,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他人服务的精神。二是劳动态度软化。有的大学生存在厌恶劳动、逃避劳动的现象,有的大学生存在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等行为,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三是劳动习惯退化。良好的生活条件导致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如不讲究个人卫生、不整理宿舍、好吃懒做等。四是劳动价值取向扭曲。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高度发达,造成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复杂化。精致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冲击着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新时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功利化现象,部分大学生将获得高报酬视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而忽略了劳动的本质和意义。[9]
调查结果显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态度主要受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其占比均为20%以上。因此,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不仅需要高校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而且需要家庭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也需要社会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10]因此,只有“三管”齐下,才能共同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合格的后备人才。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要不断优化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路径,提升大学生的劳动能力。
(一)以德育为基础,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要以德育为基础,家校合作。家庭要发挥基础劳动教育作用,学校应采取劳育大讲堂等形式纠正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现象,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以智育为牵引,丰富劳动精神的内涵
高校需要重视劳动精神的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定期举办关于劳动精神方面的主题讲座,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阐明劳动精神提出背景,讲解劳动精神内涵,学习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精神,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对劳动精神进行思考,以达到培养目标。同时,高校可以通过观看全国劳动模范系列影片、《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等以劳动精神为主题的影片,奠定大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基础。
(三)以体育为抓手,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高校要积极拓展劳育与体育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积极举办师生联合类体育活动,在融洽师生关系的同时,将体育、劳育贯穿到活动建设中。高校要开设日常生活小课堂,开展专业特色活动,通过体育竞技锻身心,增强身体素质,同时强调体育与劳育相结合,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导向,让大学生在劳动中加强身体锻炼,感受劳动的价值与快乐。
(四)以美育为推力,培养积极劳动态度
美起源于劳动,劳动教育的归宿在于创造美。劳动美是社会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对美感受、享受、欣赏、评价的过程中产生对美的需要、追求乃至创造美。因此,高校应鼓励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人最美”的信念,以美育劳、以劳创造美,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引导学生重视劳动、参与劳动、享受劳动。高校可以开设多种形式的劳动模范宣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劳动模范的精彩人生,也可以通过班级、学院组织各类形式的美育劳育小课堂,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专业中锻炼劳动技能,提升审美情趣。
(五)以高校为主战场,家庭、社会协同发力
高校要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平台,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教育是劳动教育的基础,要实现劳动教育日常化。高校可以通过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各类形式引导家庭弘扬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通过日常生活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养大学生良好劳动习惯,让其学会多项生活技能。学校教育作为主战场,要实现规范化。高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生所学学科和专业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活动,培养其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提高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树立正确择业观,使其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社会作为劳动教育的支持力量,要实现劳动教育多样化,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劳动教育提供社会保障。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才能更好推进大学生的劳动教育。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阶段,高校要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宣传劳动精神,形成学习和践行劳动精神的氛围,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11]高校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应关注劳动精神的培养,切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能力,为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合格的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