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历史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
2022-04-08王红信
王红信
(邢台学院法政学院,河北邢台 054000)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深地爱着这份职业,爱着我的祖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经常思考一些问题,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弘扬正能量,教他们如何做人怎么做事。从而,自然不自然地就会把自己的爱国情感融入到课堂之上感染影响着学生。这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探索课程思政,把现实问题和课本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一、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所谓课程思政,首先是课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已经压实了学校和老师的主体责任,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发挥“主渠道”作用,建立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总书记的期望以及后来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纲领性文件要求明确,教师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所以,作为高校一名历史专业老师,必须挑起这副重担,加强对自己所教学生的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
其次,是我们如何进行课程思政的问题。这里没有单独说思政,因为各专业老师作为教书先生,和专职思政人员的职责是不完全相同的。但也有相同点,那就是要做思想工作。教师教书育人,怎么教书又怎么育人呢?首先,上课时不可以信口雌黄,不可以违背公序良俗。其次,还要以理服人,让学生们心悦诚服。打铁先要自身硬,这是要考验老师自身素养的。也涉及到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属于方法问题,靠的是教学真功夫。就是要看看我们各专业任课老师,能不能够发掘出自己所担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讲知识摆道理,传道授业解惑。既教书又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诉给学生们,教化青年立德树人。历史专业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而当论从史出,实事求是,通过客观生动的历史内容及教学方法,把学科知识及进一步学习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也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通过老师的努力,使同学们有收获、有震撼、有感悟、有方向,明白如何做人怎么做事。这种价值引领的工作,就是课程思政。
二、《中国史学史》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我所担任的《中国史学史》这门课程,是历史学专业的主干课。课程中许多史学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后人来说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有的人是遵从父命薪火传承,有的人则是把个人命运与社稷、百姓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到一起;也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利为所欲为假公济私……不胜枚举。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青年学子如何把自己的追求与新时代历史发展的大势契合,与中国梦统一,顺应潮流奋发有为?挖掘教科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讲好专业课,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心报国志,言传身教感悟真理,让史实说话,正面引导反面例子旁证,进行了《中国史学史》课程思政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学人物会讲到孔子:
孔子,他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还是非常了不起的史学家。孔子的春秋笔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热爱教育事业,一生都在从事教育;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传还非常重视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相当融洽。从中国史学史角度观察,孔子重视历史文献的整理、编写和史学著述的教化功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发扬孔子对历史的重视,加强“四史”学习,坚守职业道德。在教育方面,学习他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即使成不了名师亦当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实际教学中,挖掘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多个角度,可以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先由学生总结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老师再拾遗补缺,引导从课程“史学史”角度谈孔子的史学贡献、史学情怀,高屋建瓴收放自如。此时再强调我们应该重视历史,特别是要学好“四史”,也就水到渠成了。
两汉时期史学人物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西汉时候做了20多年的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记事修史等),对儒墨道法各个学派有着较多的了解,写下《六家要旨》一书,学问大,想法也很多,但临终也没能完成他历史著述的愿景,临死前就把写史的事情托付给了司马迁。司马迁眼含热泪,心情凝重地接受了这项嘱托,发誓一定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公元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47岁的司马迁替李陵说了一些辩解的话,却惹恼了汉武帝,因此株连入狱。第二年,李陵被灭族,司马迁忍辱含垢自请宫刑。为什么?因为司马迁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活下去,一定要完成《史记》,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老百姓常说吐口吐沫就是个钉,承诺大于天。对父亲也好,对朋友、同事、单位、国家也罢,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应该像司马迁那样信守诺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管自己受多大的委屈!
这堂课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就纪传体知识点讲明说透,使学生理解且可以陈述司马迁创新史学体系;二是对承诺和守信进行了挖掘和发挥,懂得该怎么做人。
再说《三国志》这节课,我们选择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是如何做事。陈寿的父亲因马谡失街亭而受株连,不仅失业还被弄了个光头,这是一件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的惩罚。所以,他寄希望于儿子,想着未来能够替他说句公道话。但是,我们看看陈寿的《三国志》,通篇书稿只字未提父亲所遭受的那种“待遇”,丝毫没有“讨还公道”之意在其中。而对于严惩其父的诸葛亮却是不吝笔墨,字里行间透露出满满的敬重。还有,南充人谯周,是陈寿在蜀国的都城成都太学读书时的老师。三国后期魏灭蜀,蜀后主刘禅献城投降。蜀地百姓避免了刀兵之祸,没有出现生灵涂炭的局面,最大原因就是谯周的从中斡旋。在那样的年代里,谯周的做法很多人可能认为有悖君臣之道,而陈寿的评价却是独具匠心,认为谯周不但不是一个卖国贼,反而是忠君、爱国的大儒。陈寿能够使用自己手中的笔,如实记载三国鼎立的局势,客观公正地基于蜀地百姓利益做事、作史,按照自己的一套标准——敬畏历史、敬重史实,评判身边的人和事,无论父亲还是恩师,实属难能可贵!
可是,有些人却做不到。北齐年间的魏收,曾奉召撰写《魏书》,作为一名史家,著述时完全由着性子,且恃才傲物。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何物小子,敢共魏收做色,举之则是上天,按之当使入地。”嚣张任性可见一斑。所以,其书修成之后,内容多有曲笔讳饰,高层过问两次重修,仍被当成是“秽史”。齐王朝灭亡以后,魏收尸骨被人从墓中刨出,如此下场,究其原因,正是他自己没有用好手中的笔,把写史当成一种权利,不加约束恣意妄为。如此看来,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突破做人、做事的底线,有所敬畏。权利不是用来谋私利的,要干正事。
刘知几是唐代杰出的史学家,他的《史通》一书不仅讨论了如何编修史书等问题,还讨论了史学家的素养,即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史学家。他提出了“才学识”的观点,这对于历史学从业者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标准。今天,我们无论研究历史还是从事中小学教育或其他工作,都要具备真本事,要坚守职业道德,坚持德才兼备。既不做小人不当庸人更不能成为废人,努力去做一个新时代的“四有”新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流传极广,此语溯源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的“正始”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古语,在很多个场合,强调了爱国情怀、视死如归、民族气节和必胜信念等。结合当下实际,疫情肆虐、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就应该向顾炎武们学习,不负时代,不负历史,有所担当和奉献。国家之事无论大小,安全与兴衰发展与昌盛,我们每一个学子都不能漠视,一定要时时刻刻挂在心上,胸怀祖国,牢记领袖嘱托见诸行动,自觉承担起振兴中华,关爱社会的责任。
三、《世界当代史》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世界当代史》这门课也有许多素材可挖,比如:战后初期美国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是因为美国在二战后具备了经济、军事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当时,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百分之七十四被它占有,核武器只有它有,一千二百多万的军队,在五十六个国家驻军,在国外建立了四百八十多个军事基地,还有因不堪纳粹迫害的许多科学家也都跑到了美国,包括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等。这种情况下,美国成了全球性的强国。今天,我们要强大,那就必须在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并且,走和平发展之路,强而不霸。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肯定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精神。而当时的情况是,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国家一穷二白,无论国力、军队装备和后勤补给以及支持战争的科技影响力,同美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在寒冷的冬天,美国大兵睡在鸭绒袋里,吃着火鸡腿、牛肉罐头,志愿军将士则是一口炒面就着一把雪。但是,战争的最后结果众所周知,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爬冰卧雪不畏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即使烈火燃烧到自己的身体也岿然不动生怕暴露了战友和作战目标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课程中蕴含着这么多这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必须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激励学生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人生价值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做出更大贡献。
再如,当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南联盟发动科索沃战争,其借口是人权高于主权,塞尔维亚人应该给予其它少数民族自由、独立的权利。可是,2018年9月11日,一百万人聚集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巴塞罗那,庆祝加泰罗尼亚“民族日”并要求加泰罗尼亚地区脱离西班牙独立的时候,不仅运动被西班牙马德里中央政府定性违宪,而且,其独立主张也没有得到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支持,美国更是选择了沉默。此时此刻,西方所谓“人权”哪里去了?帝国主义的双重标准和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所以,我们如果不被人欺,必须奋发图强,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梦。涉藏、涉疆、涉港、涉台等问题,是中国内政,绝不允许他人干涉,对于西方国家说三道四必须揭露和批判。在国际舞台还要有自己的话语权,发出中国声音。
发出中国声音,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次年亚非会议就是非常成功的具体体现。为了亚洲和平和朝鲜问题的早日解决以及新独立国家未来发展,周恩来总理殚精竭虑纵横捭阖化解矛盾与分歧,为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开拓了外交新局面。由新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等倡议和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和现代国际社会的普遍遵循。国际关系中的一切不民主必须改变,我们不仅反对旧的国际秩序,还应当对未来秩序做出新的描绘,拿出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世界大势的精准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全球近二百个国家约七十亿人口,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国与国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说谁的利益优先,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次全新实践。
2013年秋天,习总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既根植于中外交往的悠久历史,又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目标。并且,因为她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追求的是合作、共赢,具有平等、开放、普惠的特质,从而为沿线各国和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并接受。所以,“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主导的“新型全球化”模式,充分显示了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并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让史实说话,通过分析历史观察现实把问题挑明道理讲清,才可能让学生信服。如果照本宣科没有创新还在灌输落后陈旧的知识体系,有时候很难自圆其说,更谈不上课程思政和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进课堂入心入脑了。讲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过去可以,今天已经不合时宜。因为没有充分理解和认识到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已陷入穷途末路,中国倡议恰逢其时迎风勃发使全球化发生根本改变。这样,今天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才能够解释清楚,才是中国声音,才能够真正懂得何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四、实践感悟
课程思政,从我做起,就是干好本职工作,讲好课。讲好课,除了正面引导和激励青年学子有理想、守诺言、有担当,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干事,干一行爱一行树立职业情怀,把自己的未来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再就是,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当下讲好中国故事,讲中国倡议讲全球化新型模式,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的和平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整个过程,老师的作用很关键,从组织教材到实施教学方案,绝对是课程思政的主角,我们必须站好位,负起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