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察冀乡村剧团特征研究

2022-04-08刘光展

邢台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剧团根据地戏剧

赵 亮,刘光展,马 静

(衡水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晋察冀根据地是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建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发展最全面的敌后根据地。“根据地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边区行政委员会又是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唯一得到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军事委员会正式承认的边区政府。”[1]晋察冀根据地在当时的山西、河北、察哈尔和辽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域。区域内有平绥、同蒲、平汉、正太铁路,向东俯瞰华北平原,向西倚靠太行山和陕北红色区域,是中国共产党从延安走向全国性胜利的重要环节。晋察冀根据地不仅仅是一个“以战为主”的战区,而是拥有党建设、军队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文教建设的全面性社会型根据地,类似于陕北的延安地区,拥有国家性质雏形建构。晋察冀根据地在创立之初聂荣臻元帅曾指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决不只是抗日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武装斗争的问题。它包括着民主政治的建设,政权机构的改革,经济政策的规划,人民生活的改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它既是对一个旧社会的改造,又是对一个新社会的开创,具有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雏型这样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性质。”[2]

文化运动是晋察冀边区思想宣传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文化运动的主体分类,这里的文化运动可分为晋察冀边区(官方)文化运动和晋察冀乡村文化运动两大类,前者主要发挥引导和宣传作用,影响范围广阔。后者大多数时候受前者的领导或影响,但其宣传效果和持久性更强烈。乡村文化运动中的乡村戏剧运动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运动形式,梳理晋察冀乡村戏剧运动的实体--乡村剧团的特征,对于现代人民了解那段特殊时期,晋察冀乡村群众如何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进行文化娱乐生活,有着一定的史学价值。乡村剧团具有的普遍性特征对于十四五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上下齐心的乡村剧团建设形成扎实稳固的文化运动主体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建立,仅仅3个月之后,晋察冀边区文化工作者救亡协会(简称“文协”)在阜平县正式成立,并开始在各分区建立相应的二级文协组织,“边区文协主任为洪水(1908年10月1日-1956年10月21日)。他是参加过红军长征的越南籍中共党员,曾在边区《抗敌报》工作。”[3]时隔一年的1939年7月7日,这个日军全面侵华的特殊日子,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察冀分会(简称“剧协分会”)正式成立。会议决定由当时抗敌剧社副社长罗东同志担任剧协主任,以当时最大文艺团体“抗敌剧社”、“西北战地服务团”和“战线剧社”为基础。三个文化单位各派一名代表进驻常设机构,对剧协进行帮扶建设。在晋察冀剧协成立大会上,边区政府号召全边区的戏剧团体与戏剧工作者,紧密团结群众,以戏剧特有的生动性、灵活性和通俗性,创造出更多反应根据地正面题材的剧目,紧握戏剧这个武器,明确守住自己的岗位。之后的时间证明,晋察冀边区戏剧运动,在粉碎敌人扫荡,冲破围堵等战斗中稳定了根据地军民的战斗意志,在巩固与扩大边区思想根基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1940年3月1日晋察冀日报(抗敌报)刊登了由“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发布的《晋察冀边区剧协号召广泛建立群众剧团》的公告,开始了晋察冀地区广泛建立乡村剧团的文化运动。公告指出晋察冀官方的多个剧社在全区域范围内的文艺活动,表明戏剧具有能够宣传抗日思想,团结抗日力量,鼓舞根据地人民积极投身建设根据地的重要作用。因此发动根据地各级单位积极组建剧社,边生产,边创作,形成根据地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晋察冀日报发布公告之后,根据地政府所在地城南庄村首先组建了“城南庄前进剧团”,并在当月进行了公演,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阜平县半年时间组建了44个村级剧团,进行了逾百场的演出。晋察冀日报(抗敌报)1940年12月22日报道,截止到1940年12月18日,晋察冀根据地村一级别的乡村文艺剧团总共建设1000个。1942年1月1日报道显示,到1941年底晋察冀、北岳区、冀中区三大区域的乡村剧团已达3000多个。晋察冀地区几乎达到了村村有剧团的文化盛况。这些剧团成为了一个个坚不可摧的革命思想宣传堡垒,并且在艰苦的边区生活中,极大的丰富了晋察冀地区军民文化生活。乡村剧团建设模式是新中国初期全国乡村文化的基本宣传框架,成为建国后几十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模板。时至今日,作为晋察冀核心区域的华北地区,乡村仍然多有保留乡村剧团的文化活动形式。充分利用这些群众基础,融入新时代乡村文化元素,对于建设新农村文化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二、因才施政的剧团建构实现了人尽其才的文化运动目的

根据晋察冀日报1942年1月1日公布的模范乡村剧团的标准规定,乡村剧团应做到组织健全、经常工作、不断创新三方面。乡村剧团的建构也是遵循以下五条标准组成:“(1)组织健全,机构精干,不让坏分子混进去;(2)能配合中心工作,积极进行宣传活动,而且建立平时工作,经常和定期地进行艺术活动;(3)材料上自力更生,能大胆创造;(4)经济上不铺张,不浪费。(5)对艺术有高度的热忱,不断进步。”[4]由于当时的社会和地理因素,晋察冀乡村剧团起初的结构建设可以说是参差不齐的。专业能力较强的是由原来的戏班改造而成,而较弱的则是由各个村镇的艺术骨干村民组成。

戏班改制而成的剧团,成员大多是戏曲科班或者地方文艺专业演员,专业能力都是长期在十里八乡经过实践表演练就而成,懂得本地乡村百姓的审美观,因此在工作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上具有较大的专业优势。这样的剧团具有较强的宣传进步思想和团结群众的能力,是当时边区政府和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力量,也是边区重点扶持的“有专业技能的团体”。这样具有专业能力的剧团,其能力和问题往往是同时存在的。这些旧戏班改制的剧团由于是在封建管理体制中诞生,往往存在一些封建残存风气,组织管理上习惯性以班主和戏角为主,存在民主组织性质不够明显等管理结构上的问题。针对此类组织结构上的问题,边区政府和地方村镇为剧团匹配思想进步的人员作为剧团的核心成员,配合剧团专业演员把握剧团思想文化动向。晋察冀文联民间艺术部专门成立乐民间艺人思想培训班,引导这些旧社会艺人的阶级思想,提高他们的艺术觉悟。艺人们把旧艺术作品转换新台词,使旧作品焕发新光芒。政策促使旧时民间艺人成为思想积极的新民间艺人,成为第一批乡村级的革命艺人,扩充了为广大根据地为人民服务的文艺专业力量。

具备文化宣传技能的专业人才毕竟只是少数,因此各个村镇文艺骨干组成的剧团是晋察冀根据地剧团的主要组成部分。参加这类剧团的人员大多是具有进步思想,有意愿积极投身思想宣传的村民。这些剧团在组织结构上具有较强的思想可靠性,剧团发展的瓶颈主要是提升专业技能和解决作品创新的问题。1947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原晋察冀日报)刊登了《太行三专署关于农村剧团的指示》一文,为农村剧团发展指明了方向。“指示”强调了不具备专业人才的普通剧团,要避免脱离实际的学习大剧团的演出形式和表演内容,不要一味的去模仿,要明确作为农村剧团的占位、宣传作用和宣传目的,要自己选择和创造适合自己特点和体量的剧目。具体做法是应当把目光放回自己身边,面向本村或邻村,研究这些村落中反映农民生活的小事,引导农村正确的革命思想,活跃根据地农民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情绪。剧目内容主要歌颂农民本身,鼓舞农民斗争的勇气,指导农村各方面工作前进。[5]剧团干部应当加强联系群众,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积极排练剧目,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剧目演出。

针对普通农村剧团创作困境,“三专属”要求根据地县区领导应为这些剧团不断提供宣传材料,引导他们创作剧目的方向和内容,找专业人士为剧团编排新的剧目出谋划策,提高剧团新剧本创作的效率。剧团应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广场歌舞剧、快板、小花戏、地方民谣等容易上手的艺术形式,抓住各种节日、庙会、祭祀或婚丧嫁娶等群众聚集的时机,把积极向上的事件,鼓舞士气的人物,本地典型人物的模范事迹表扬出来。剧团上下凝心聚力的推动乡村的工作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使农民情绪活跃、精神焕发。无论是“有专业技能的剧团”还是“普通剧团”,其建构都是充分利用乡村固有的文化形式,加入抗战思想发展而成的新型文化形式。这种建构形式既能发挥专业人才的能力,又能达到人人参与的文化普及性效果,可以成为现代新农村文化振兴建构较为实用的参考模板。

三、因地制宜的剧团演出形式达到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运动演出效果

由于晋察冀地处太行山深处,在那段新旧社会交替的时期,农民大部分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这些淳朴的农民一生都较少走出大山,外来的西洋音乐虽然在城市中多有流行,但是在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受众群体,很难作为宣传政治思想,活跃农村文化的艺术形式。戏剧是使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其中包含的话剧、舞剧、歌剧、地方戏都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基本是零欣赏门槛。因此根据地文化宣传选择了最为通俗易懂的戏剧作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由于现实的迫切需求,晋察冀根据地创立不久,在边区所属的部队和乡村,广大文艺工作者组织成立的剧社(团)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6]”数以千记的乡村剧团,团员专业水平层次不齐,各有所长,统一性的创作和演出要求不切实际。在保证好思想方向正确性的前提下,日常的演出活动基本是“各自为政,自由发挥”的状态,其演出形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

在众多的演出形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田庄演出”形式。抗战初期晋察冀根据地是在日寇强敌四围的环境中生存,军事力量处在敌强我弱的状态。这种环境中,在剧院进行专业性的演出是脱离现实的。根据地的武装力量是以游击军为主,在思想宣传上晋察冀根据地也借鉴了游击军灵活隐蔽的特点,使用了注重演出效果而不强调演出场地,即演即走的田庄演出的形式。“田庄”指的是田地庄园等野外环境,田庄演出顾名思义就是指因地制宜在非正规舞台进行的较为便捷的演出。田庄演出考虑到观众的层次,创作剧本往往以群众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件为蓝本。这样的好处是能够迅速的抓住群众们的内心,以简明、快捷、通俗易懂的方式表演给群众,达到思想宣传的效果。这种演出主要使用具有强烈代入感的故事内容,不搭建舞台,不使用复杂的道具,甚至没有幕布,依靠农村现有的街道、房屋或田地等条件进行的演出。比如演出一场夫妻吵架,妻子跑出家门的戏,演员就可以利用村口现有的房舍,表演的妇女可以从屋子向外面哭着跑出。比如表演迎接游击队凯旋的戏,演员就可以利用街道,广场等现成的环境和道具。这样既能解决道具问题,还能迅速提升观众的代入感。

田庄演出是晋察冀地区文艺工作者在战斗生活中采用的高效率适应性的演出形式,在农村戏剧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特殊的边区农村环境中,大量地采用田庄演出的戏剧表演形式,普遍地进行田庄演出的工作,既能够节省宝贵的资源,又能锻炼演员在多种场景中表演的能力,并且能较好的达到宣传思想的效果。田庄演出解决了乡村表演中演出场地、道具等最为实际的问题,解放了乡村戏剧发展的禁锢,极大的推动了乡村戏剧运动的规模与进度。[7]现今的中国乡村物质生活已经极大的丰富,但对于文艺活动的演出环境并未有显著的改变。由于田庄演出能够极好的适应乡村演出环境,在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乡村文化中依然是最为常见的表演形式。假使能充分利用这一简捷而高效的演出形式,定能够较好的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

四、轰轰烈烈的乡村剧团运动对于抗战和解放战争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晋察冀乡村剧团运动是在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号召下,晋察冀根据地以自身深处敌后的实际环境,提出的“穷人乐”的文化运动背景下开展的乡村文化活动。剧团运动的高潮时期,曾经活跃在晋察冀广大山区和平原乡村中的戏剧演出团体数以千计。在中央和地方文化部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专业团体与业余戏剧工作者创作了近万部反映当时根据地军民斗争生活的剧目。与此同时,原有的旧戏剧和民间艺术形式在通过改编或创作焕发了新的生机。这种“万剧争鸣”的文化形式,开创了我国乡村文艺史的重要篇章,成为了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并为后人留下众多经典的文艺财富。

戏剧是一个即可简单又可复杂的艺术形式,其不同的形式对于文化有着不同的影响。使用戏剧简单的形式时,可以在创作和演出中可因势利导的使用村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或手段,比如使用原有曲调修改歌词而成的演唱形式,比如田庄演出等简陋的表演形式。这种极为简单有效的艺术宣传手段,能较大的降低乡村剧团工作者们的工作难度,能够最大限度的扩展可参加剧团人员的范围,能够充分激发群众创作作品的思维。短短几年时间,剧团创作完成了数以万计的剧目,这充分证明简单的乡村剧团运动与人民的力量相结合爆发的巨大能量。这种把复杂戏剧简单化的手段,对晋察冀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乡村文化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在晋察冀核心区域保定地区的调查显示,至今仍然有乡村的中老年人保持着乡村“戏剧花会”的习俗,在节假日中时有演出。乡村戏剧运动较为复杂的一面是对于当时中国整体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度。戏剧本就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形式,随着晋察冀根据地的稳固和扩大,戏剧创作和表演频率也在迅猛增加。这带动了整个边区及解放区的乡村文艺运动,使他们组成了更为宽泛的戏剧战线,并开始互相借鉴融合。延安、上海等地的红色诗歌、绘画、木刻、散文和小说等当时大成的文化作品,传入晋察冀乡村剧团后,被吸收和改编成具有更强感染力的剧目。比如晋察冀作家张庆田在石家庄附近就曾看到乡村剧团演出大秧歌版的《白毛女》和《血泪仇》,由于贴近本地艺术生活形式,因此受到广大群众们的欢迎。

从地区上看,剧团的影响范围是非常广大且普遍的,从巩固区到新解放区,从山地到平原,从与世隔绝的山村到县城,到处都有文艺组织、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尤其是随着红色区域范围的扩大和稳固,新稳固区域的文艺活动很快得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乡村剧团对于战争本身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例如1945年浑源县城解放后,政府机构建立的同时,文联随之组建。在华北文艺工作团帮助之下很快的编剧并排演了《复工斗争》一剧,并在当地组建的乡村剧团中传播演出,对于让广大农村了解时事,稳定民心,促进复工复产起到了较大的作用。1945年国共谈判时期,石门市(石家庄)周围正定、藁城、获鹿(鹿泉)、平山一带的乡村剧团到石门市区附近进行表演宣传,影响了当时还处于国民党统治区的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群众,为后来解放石家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定地区的满城县、易县和徐水县是晋察冀一分区的主战场,其乡村戏剧运动更是轰轰烈烈。抗战时期的保定市是河北省日伪军政首脑机关驻地,日军投降后保定地区由于虎踞北平南部,让然是华北敌占区中最为顽固的城市之一。在1948年解放保定的总攻之前,晋察冀根据地充分利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把乡村剧团派到保定市周边进行田庄演出式的宣传,为解放保定培养了众多内部反攻的力量。

总之,晋察冀乡村剧团在短短几年时间中迅猛发展,并成为一场有代表性的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其大获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五点:一是在党中央乡村文化运动的经验中,依靠区、县、村多级党、政和文艺部门的领导;二是依靠根据地各级军队和地方戏剧专家的悉心指导;三是依靠当时全国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和学者们的出谋划策,精心培植;四是依靠农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鼎力支持;五是依靠农村剧团成员在艰苦环境中,丰富的创作和表演才能。晋察冀乡村剧团的建设、建构、演出和影响都是那段特殊时期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乡村文化振兴是我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五大方向之一。国家把乡村文化振兴解读为传承传统的民间故事传说、民间艺术、乡规民约、风俗习惯、民俗节日等内容,这与晋察冀时期乡村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现今的华北地区和辽宁南部广大农村仍然保留当时晋察冀乡村文化的模式。老一辈的村民在闲暇时节仍然坚持排练和创作表现当地农村风貌的剧目,并在在当地的年节中进行露天撂场子的田庄形式的演出。利用包罗万象的戏剧形式和晋察冀时期留给乡村的戏剧习俗,建设新农村乡村剧团。通过新剧团的支撑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承载和传播优秀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进而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可形成新时代的乡村戏剧运动,成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形式。

猜你喜欢

剧团根据地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戏剧类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