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视域下我国“机器换人”现象剖析
2022-04-08郭瑞萍王梦雅
郭瑞萍,王梦雅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机器换人”是指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利用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设备取代人力的现象。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机器换人”的浪潮,涉及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在农业领域,种植业、养殖业等纷纷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来提升机械化水平。从2016至2020年期间,我国农业机械拥有量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领域“机器换人”不断推进。在工业领域,随着《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机器换人”从东南沿海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一些企业陆续使用工业机器人、机械臂和自动化机器替代人力,力图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在服务业领域,智能机器人的使用使“机器换人”进一步延伸到餐饮、医疗、交通运输业等行业。机器的使用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因此,“机器换人”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机器换人现象的广泛出现,学术界也掀起了对“机器换人”进行研究的热潮。学术界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关于“机器换人”现象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众多。学者们主要对“机器换人”现象出现的原因[1,2]、特点[3]、影响[4,5,6]等方面进行研究。二是基于某种具体理论对“机器换人”现象进行研究。吴锦宇等人用资本—技能互补假说、补偿理论、周期理论等,分析了“机器换人”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应对之策[7]。游猎等人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分析“机器换人”现象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就业形势以及对区域发展的长远意义[8]。刘仁营、代宏霞、朱建田等人则以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机器排挤工人”思想、“机器换人”思想为理论建构分析了“机器换人”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内在机制以及这一思想的现实启示[9,10,11]。学术界对“机器换人”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助于深化对“机器换人”现象的认识,但当前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对“机器换人”现象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基于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从“机器换人”现象入手,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探讨“机器换人”的内在机理、不利影响和应对之策。以马克思的“机器排挤工人”思想审视“机器换人”现象,一方面可以丰富我们对马克思机器思想的认识和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借鉴马克思机器思想,解决“机器换人”现象对劳动者的不利影响,保障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一、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的精髓
19世纪,科学技术取得了空前进步,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出现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机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建立了机器制造业,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在给资本家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给工人的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机器的使用导致了对工人的替代,使工人陷入了悲惨的境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详细论述了“机器排挤工人”现象的出现、原因以及解决途径,形成了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的思想。
(一)“机器排挤工人”现象的出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产生与使用导致工人逐渐地被排挤出工厂,机器对工人的排挤是由偶然到必然,由单个工人到批量工人逐步递进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人使用手工工具进行生产,但由于他们受自己生产器官的限制,能够使用的工具数量有限。机器的生产和使用则打破了这种限制,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可以使工人摆脱自身生产器官的限制,同时操作多个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同一工作机同时使用的工具的数量,一开始就摆脱了一个工人的手工业工具所受到的器官的限制”[12](P430-431)。比如,让一个工人操作双锭纺车或双手双脚劳动几乎不可能,但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则可以同时使用多个纱锭。因此,“作为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是用这样一个机构代替只使用一个工具的工人”[12](P432)。在机器大工业时期,机器分工的出现使劳动者的技能单一化、简单化,造成劳动者只拥有操作局部工具的单一技能,但随着机器的改进,工具的操纵也由人换成了机器,此时机器只需要在某些领域需要工人进行操作,导致一部分工人被排挤出生产过程。“一旦工具由机器来操纵,劳动力的交换价值就随同它的使用价值一起消失。工人就像停止流通的纸币一样卖不出去”[12](P495)。
(二)“机器排挤工人”的原因
马克思指出:“劳动资料一作为机器出现,就立刻成了工人本身的竞争者。”[12](P495)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对工人的排挤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二,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了“机器排挤工人”的必然性。马克思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一切,包括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作为生产工具的机器同样也处在资本的控制之下,它们的使用是为资本服务、为资本家服务的。资本家使用机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促使资本增值,“对资本来说,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机器才会被使用”[12](P451),机器作为资本增殖的手段,成为与劳动力相对立的形态,产生了排挤劳动者的特性。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存在导致“机器排挤工人”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现象。
(三)马克思对解决“机器排挤工人”问题的思考
马克思认为工人通过砸毁机器来反抗资本家的做法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他通过区分机器和机器的使用方式,认识到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性,弄清了无产阶级被剥削的根源不是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而是物质资料使用的社会形式——生产资料私有制,指出了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是导致工人被排挤的根源。因此,他指出要使“机器排挤工人”这一现象真正得到解决,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变革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
一是区分机器和机器的使用方式,认清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是工人被排挤的根源。马克思指出了资产阶级将机器和机器的使用方式混为一谈的错误,强调:“现代运用机器一事是我们的现代经济制度的关系之一,但是利用机器的方式和机器本身完全是两回事。”[13](P46)他认为机器是单纯的物,“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机器本身对于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是没有责任的”[12](P508),机器可以作为促进人解放的中介,也可以成为人被排挤的中介,这与机器使用的特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相联系。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关系下的应用,它的使用是为资本服务,进而为资本家服务,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造成了工人和机器的对抗。“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不可分离的矛盾和对抗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些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12](P508)
二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变革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往往用“平等”“自由”等虚伪的道德原则来掩盖其对工人剥削的实质。实际上,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机器使用的根本目的就是进行资本增值,机器就会是异己的力量与工人相对立,造成工人被剥削、被奴役的悲惨命运。要解决这种现象,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变革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实现机器的共产主义使用,使利用机器成为一种服务人、解放人的途径和方式。
二、以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剖析我国“机器换人”现象
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有助于分析我国“机器换人”现象出现的内在机制,认识“机器换人”具有不可逆性、长期性的特征,探索“机器换人”对劳动者的不利影响及其应对之策。
(一)“机器换人”现象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
“机器换人”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逐利行为、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新科技革命的出现是推动“机器换人”的三大动力。
民族唱法美声化,美声唱法民族化,是中西文化相互融合、互相影响的结果,也是我国声乐教育发展取得的一大成果。这种“洋为中用”的做法使得我国声乐更加成熟化、科学化、国际化。这样在保留自己本民族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借鉴、改革对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企业的逐利行为是“机器换人”的内在动力
利润是企业选择生产要素的重要标尺,企业的逐利行为是“机器换人”的内在动力。马克思指出“机器排挤工人”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并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使用机器的条件,即当机器的价值和它所替代的劳动力价值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也就是说,资本家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使用机器以替代劳动力。我国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企业也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追逐利润是其“机器换人”的根本动因。
首先,企业基于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实施“机器换人”。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也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正在逐年下降,这些都推动了企业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升级。其次,企业基于投入产出比的考量实施“机器换人”。虽然使用机器的一次性投入较高,但机器生产相对人工生产而言,产量更高、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可以在高危环境下工作、安全率高、便于管理、投入产出比更高。最后,企业基于实现自身转型,提升竞争力实施“机器换人”。随着“机器换人”的出现,企业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得顺应时代潮流,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推动自身实施“机器换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而且由于整个国家产业转型的需要,国家对企业进行“机器换人”给予了资金支持,鼓舞了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2.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是“机器换人”的外在引力
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质量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影响。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和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是“机器换人”的外在引力。马克思指出:“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12](P211)劳动者借助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工具的变革会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而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也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
从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可以看出,劳动对象的形态从简单物质形态为主转变为相对复杂、知识或智力发挥重要作用的形态,在农业、工业等行业都发生了变化。在农业方面,劳动对象从土地转变成为复杂的农业体系,生产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扩展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在工业方面,劳动对象从石油、电气、人工合成材料等物质资料扩展到了知识、信息、数据虚拟形态的资料。不难看出,劳动对象由自然的劳动对象扩展到了人造的劳动对象,它具有更多、更新、更大、更复杂的特征。这些特点无疑加大了劳动的难度,需要采用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工具,减轻劳动负担,如利用手机等智能设备监控农作物的生长,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还能及时发现农作物生长中面临的病虫害等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实现农产品增产增收。此外,一些数据,运用智能机器进行处理和分析,比人工效率更高,更精确。一些信息,利用智能设备进行检索,则可以更方便、有效。机器的应用具有使劳动对象的利用更加有效、质量更高、深度不断推进的优势,它的使用必将成为大势所趋,“机器换人”也将不可避免。
3.新科技革命为“机器换人”提供了物质基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将会影响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有助于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掌握主动权。新科技革命的出现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机器换人”提供了物质基础。
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出现了“机器替代劳动者”的现象,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后,机器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棉纺织业出现了机器取代手工劳动者的现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由于电气的出现和使用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工厂出现了流水化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代替了一批人。新科技革命也不例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机械机器的更新换代,“机器换人”现象已经遍布各行各业。与前几次科技革命不同,自动化机器的投入和使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无人化,替代了活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使生产成为一个独立的过程。人工智能依托于物联网网络、云计算平台,通过深度学习,衍生出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产生出一种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对人类劳动能力的替代由体力领域扩大到了脑力领域,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已经证实了脑力劳动者也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与普通的机械机器相比,人工智能具有智能化、拟人化的特点,它们能够对人的思维进行模仿,与人进行“互动”,具备部分“思考”能力,帮助劳动者完成部分脑力劳动,从而了提高劳动效率,推动了劳动力结构的变革。
(二)“机器换人”现象对劳动者的不利影响
目前,“机器换人”现象已经影响社会多个领域。“机器换人”不可逆转,其不仅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产业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机器换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层面的问题,但是其也给我国劳动者就业特别是低技能就业者带来了不利影响,主要体现为失业焦虑、被迫“去技能化”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三个方面。
1.换人范围的扩大,诱发劳动者失业焦虑
机器大工业时期,机器替换的主要是体力劳动者,智能机器的出现则使换人从体力领域扩展到脑力领域,引发了人们关于自己可能会被完全替代的担忧。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中心的估计,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作岗位存在被机器替代的风险[14]。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调查数据发现,接近一半的公众有失业焦虑,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会进一步加剧劳动者的失业焦虑[15](P45-46)。机器越来越智能化、拟人化,会动摇人们工作的自信心,使人们担心自己随时会被机器替代。首先,与人相比,机器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在一些已经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工厂,机器能进行昼夜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其次,智能机器与以往机械机器不同的一点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模仿人的思维,对一些脑力劳动者产生替代,这就使得劳动者的失业现象不仅仅只停留在体力劳动领域,还出现在脑力领域,如果某个岗位具有程序化、标准化的特征,无论其技术含量高低都容易被取代,像超市收银人员和银行柜台人员等脑力脑力劳动者都逐渐被自助服务机器所代替。此外,人工智能还拥有“连续性”和“可更新性”两种超过人的能力。最后,新冠疫情爆发后也让人们意识到智能机器在复工复产中发挥的优势作用,加速了“机器换人”的进度。机器使用的这些优点加剧了人们的焦虑,使人们产生人不如机器的错觉。
2.机器的使用导致劳动者“去技能化”,沦为边缘性劳动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甚至减轻劳动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因为机器不是使工人摆脱劳动,而是使工人的劳动毫无内容。”[12](P487)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加强了对工人的折磨和剥削,限制了工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此同时,伴随着资本积累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一些资本家为了追逐利益,转而雇佣更便宜的妇女和儿童,成年劳动力就被排挤出去,出现了过剩人口,这些工人时而被吸引,时而被排挤。
我国“机器换人”的出现也引起了类似的问题,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在劳动中的话语权逐渐降低。一些企业使用的自动化机器能够进行核心工序的生产,造成了劳动者劳动内容的简单化,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技术工人失去了技能依托,在工作中失去了“自我价值”,他们在被替换掉之后只能成为看管机器、安装零件的辅助工人,还可能随时被普通工人或临时工人取代而失去工作,从核心工人沦为边缘性劳动力。在智能化生产中,重复性高、具有程序性特征的工作都将被智能机器取代,“去技能化”将会不可避免,这些对于低技能劳动者无疑是一场灾难。与此同时,一些新兴行业如美团外卖、快递物流等也正在追求“省人化”,在这些行业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本身就因为技术进步而被传统行业排斥在外,一旦再次被排挤出劳动力市场,就业将会更加困难。2021年7月,美团负责人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透露,最晚3~5年会让无人配送车发展到规模化应用阶段。同样,无人配送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无人机服务,也预期3~5年后会在更多城市出现[16](P82)。一旦无人配送推广,外卖员的作用将会极大降低,这些人也将极有可能再次沦为边缘性劳动力。边缘性劳动力面临着工作环境差、收入低、合法权益无法保障的问题,如果任由边缘劳动力数量增长也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马克思在分析拥有知识和手艺的高级工人时指出:“他们不属于工厂工人的范围,而只是同工厂工人聚集在一起。”他认为这些拥有知识和手艺的高级工人,不属于被替换的工厂工人的范围,他们作为资本家的财产和统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在工厂中负责维修和检查机器。机器的使用只会增加对他们的需求,而不会像其他普通工人那样被排挤出去。与马克思时代情况相同的是,现今的一些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较高,在一些领域达到供不应求的局面,对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比较低,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出现了就业结构性矛盾。但情况不同的是,由于智能机器的发展,一些技术性人才也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但是由于他们受教育水平比较高,实现再就业比较容易。
2016年我国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就指出当前我国制造业出现了人才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矛盾等现实问题,“机器换人”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导致制造业企业减少对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增加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一些企业在使用了自动化设备以后,淘汰了一些具有重复性、程序性特征岗位,使一些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比较低的劳动者失去了工作岗位,虽然机器的使用创造了一些新的岗位,比如机械设备操作、机械设备维护、机械设备研发等方面岗位,这些岗位往往需要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性人才,但被替换出来的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通常比较低,在转岗再就业方面存在困难,这就造成了岗位需求与劳动者技能不匹配的现象,加大了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压力,使“就业难”和“用工荒”现象并存的局面愈演愈烈。低技能的人受教育水平较低、通过接受培训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需要较长的一段过渡时期,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难以保障。
三、以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基本方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机器换人”的出现给一些劳动者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果不予以重视,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在解决“机器排挤工人”问题时,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对解决“机器换人”对我国劳动者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新思路。针对“机器换人”对劳动者特别是低技能劳动者的不利影响,应通过促进职业转换、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技能培训、健全就业体系等几个方面加强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
(一)促进产业转型,实现职业转换
马克思指出:“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劳动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也就是说,机器虽然在使用它的部门排挤了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部门比如生产资料供给部门、生产环节中没有应用机器的部门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这为解决“机器换人”现象提供了新思路。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强大动能。国家应该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推进产业转型顺利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职能转化,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带动就业,让劳动者愿就业、能就业。
一是提高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就业比重。“机器换人”的出现会提升高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带动对消费的增加,对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会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智能机器的使用也会催生新行业、新产业。因此,国家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注重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注重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岗位。二是鼓励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对于“机器换人”带来的就业两极化现象,应该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多渠道灵活就业,从而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实现转岗就业。三是鼓励企业员工内部转换。一些企业在开展“机器换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淘汰掉一批人。对此,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内部实现职业转换,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失业工人,提升工人的技能,实现内部职业转换,激发“机器换人”的内在活力。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在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的法律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所以尽管工人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与资本家进行斗争,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权益,但是资本家还是采取了其他途径加大了对劳动者的剥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服务的,法律法规是维护劳动者权利的重要保障,是劳动者捍卫自身权利的重要武器,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一项长期工程。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休息、社会保险、劳动安全一直是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随着“机器换人”现象的不断扩大,部分企业在实施机器换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侵犯劳动者的权利,特别是一些新兴的行业更容易发生侵犯劳动者正当权利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一是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保障被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规定了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职业选择权、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权利、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等等,一些企业变相地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对此,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企业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降低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减轻和预防在换人过程中对劳动者权益的侵害。二是对于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企业,要加大惩处力度。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也应该主动地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不能为谋取私利,就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对于被侵犯权利的劳动者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补偿和安抚,保障其正常生活运转。同时,各个工会应定期组织劳动者接受普法教育,包括在入职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在遇到侵权时,要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通过工会等正规的组织进行调节,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保卫自己的权利等等。
(三)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竞争力
马克思认识到了知识技能对于劳动者的重要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然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服务的,但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工人可以在一定时期改变自身的生活状况。他的这一思想也为我们加强劳动者技能,提升劳动者素质提供了方向指引。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缓解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是增强劳动者竞争力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随着智能机器和人工智能的使用,加剧了“就业难,用工荒”的矛盾局面。对此,需要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加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加强对低技能人才的技能培训,建立与智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培训体系。
一是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满足岗位需求。教育是进行技能培训的重要抓手。为此,需要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普及高等教育、鼓励校企合作、支持重点企业参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联合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力的人才、建设市场导向就业培训机制、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关课程、注重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相关技能、扩宽人才供给渠道,从而缓解人才供需矛盾。二是加强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免费再就业培训。在“机器换人”的进程中,被替换的往往是知识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但技能培训所需要时间以及为此付出的经济成本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国家和企业应免费加强对低技能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扶持低技能人员,重视替代人口的转岗再就业,根据其差异制定培训方案,缩短其再就业的周期,确保他们能够融入新的就业岗位。
(四)健全劳动者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马克思时代,“机器排挤工人”出现以后,给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灵带来了极大的折磨,工人联合起来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如今“机器换人”现象倒逼国家保障劳动者权益、健全劳动者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健全劳动者就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劳动者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
首先,建设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政府和企业应该协同合作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失业监测体系,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透明度,保障就业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让劳动者了解到相关的就业信息,掌握企业用人情况变化,以便及时学习就业技能,转换就业方向。其次,健全劳动者失业救助体系。一些劳动者在失业后,面临着生存困境,国家和企业对于此类人群,应该予以经济帮扶,通过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等举措保障失业人群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后,健全失业人群心理服务保障机制。虽然我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业现象,也没有出现工人砸毁机器的卢德运动,但富士康员工十三跳、佛山工人为了多挣钱而罢工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启示着我们注重对劳动者心理健康的保护。一些人在失业后,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国家可以针对失业人群设置专门的心理服务部门,提供专门的心理辅导服务,健全社会失业人群心理服务保障机制,缓和其精神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