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部队营区工程代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2-04-08唐荟杰TANGHuijie项华春XIANGHuachun

价值工程 2022年11期
关键词:营区代建绩效评价

唐荟杰 TANG Hui-jie;项华春 XIANG Hua-chun

(空军工程大学,西安 710051)

0 引言

部队营区工程建设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适应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快速发展,军队于2019年出台《军事设施建设项目代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除零星项目外,军队各类新建、翻建、扩建、整修改造等实行项目管理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实行工程代建,确保实现“专业化的人干专业化的事”[1]。代建管理模式下,部队营区工程建设项目,根据项目大小和资金渠道分为军队代建、企业代建和政府代建,通常以军队代建为主。军队代建,是在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由工程代建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代建办)履行建设单位职责,组织工程建设管理,建成后交付部队使用[2]。

代建制作为一种新的建设管理模式,运用到部队营区工程建设中,推动工程建设管理向专业化、科学化、正规化方向迈进。然而,由于代建制推行时间短、管理经验少、专业力量弱,从部分建成投用的部队营区工程项目看,还存在着建设质量不高、建设工期滞后等问题,加之缺乏有效的评价约束机制,使得代建办在项目结束后难以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反思,无法为改进管理方法和提高建设效益提供有益借鉴,“只有一次教训,没有二次经验”是摆在当前代建办面前最大的考验。本文旨在运用平衡记分卡理论和德尔菲法,建立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客观、系统评价代建办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以此提升管理水平、代建能力和代建效益。

1 理论和方法

1.1 平衡记分卡理论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BSC)理论,是由哈佛商学院的Robert Kaplan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David Norton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事“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研究时提出[3]。该理论打破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在财务指标基础上,引入非财务评价指标,围绕组织的战略目标与共同愿景系统设计指标体系,依据组织结构将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查找影响各层面目标实现的关键驱动因素,透过关键驱动因素进一步细化出具有一定关联性的若干绩效目标,再通过各层面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共同驱动组织策略转化为组织行动,用绩效管理的方式推动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1.2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4],由美国兰德公司于1946年首次实践运用,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后被迅速广泛应用于商业、教育、军事、医疗卫生等领域。其核心是邀请在某一领域的一些专家或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某一问题进行预测,通过匿名函询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接着综合意见、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再匿名反馈给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后再综合、再统计、再反馈,经过多次直到得到趋于一致且可靠的意见。

2 基于平衡记分卡理论初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1 确定战略目标

部队营区工程建设项目是部队练兵备战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战斗力的“驱动器”,因此,代建办的战略目标必须与军队强军目标相契合,必须能够准确体现其在未来3~5年,甚至是更长时期内一个可及的发展目标,基于对军队建设发展和代建工程管理的认识,代建办的战略目标应当是:建立一流的代建管理队伍,实现一流的代建管理能力,坚决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使命任务,助力实现强军目标。

2.2 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部队营区工程代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围绕实现代建办战略目标,综合平衡财务与非财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外部与内部等因素,依照平衡记分卡原理进行设计。由于部队营区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必须针对军队代建特点,对平衡记分卡各层面进行适当的调整转化,这是构建部队营区工程代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和核心。战略目标下,构设实现代建目标(由财务层面转化)、干系人(由客户层面转化)、内部流程、人才团队(由学习与成长层面转化)4个层面,即一级指标;根据各个层面的具体内涵,参考现行军队代建工作指南和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结合工程建设管理特点与代建工作实际,设计提出20个关键驱动因素,即二级指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将关键驱动因素细化分解出45个具体评价指标,即三级指标,初步构建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 基于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3.1 方法步骤

3.1.1 专家选定

专家的选定是指标筛选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选择在工程建设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代建工作较为熟悉,从事相关工作5年以上的人员,主要来自于工程管理部门、代建办、基层营房管理部门,以及监理、施工等单位。

3.1.2 编制问卷

根据指标初选情况,设计两轮调查问卷。

①第1轮问卷。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专家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属单位、文化程度、人员类别、从业年限等背景资料。第二部分是指标重要度评分,设置20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要求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判,将其分为5个等级并赋值,非常重要5分、比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考虑到一级指标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4个层面,故不对其进行评分。第三部分是专家权威性统计,包括专家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两个方面,专家熟悉程度分为熟悉、较熟悉、一般、不太熟悉、不熟悉5个等级,分别赋值1.0、0.8、0.6、0.4、0.2;判断依据分为实践经验、理论分析、同行了解、直观感受4类,实践经验按照大、中、小程度分别赋值0.5、0.4、0.3,理论分析按照大、中、小程度分别赋值0.3、0.2、0.1,同行了解和直观感受按照大、中、小程度均分别赋值0.1、0.1、0.1。第四部分是补充与建议,请专家对现有不合理的指标给予修改意见,并对需要增设的指标提出补充意见。

②第2轮问卷。根据第1轮专家反馈的意见,对部分指标进行增删修改,作为第2轮问卷制定的依据。第2轮问卷中附有第1轮咨询后的统计结果和意见建议,为专家进行第2轮评判提供参考,其余内容不变。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1~67岁,平均(50.21±3.69)岁,不稳定型心绞痛者21例,稳定型心绞痛者18例,心肌梗死者11例。另选取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男16名,女14名,年龄38~67岁,平均(49.83±4.01)岁。所有入选者对此研究均知情同意,依从性良好,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检验,且有完善的临床资料,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1.3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建立专家咨询数据库,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专家基本情况与各级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包括:频数、构成比、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重要度均数、变异系数,以及专家协调系数。

3.2 统计结果

3.2.1 专家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邀请18名专家参与,第1轮发放问卷18份,回收有效问卷16份,回收率88.9%;第2轮发放问卷16份,回收有效问卷16份,回收率100%。专家基本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专家基本情况统计表

3.2.2 专家积极程度

用专家积极系数来评价专家积极程度。通常用问卷回收率来表示,主要反映专家参与问卷调查的重视程度,系数越大,表明专家对评价指标的关注程度越高。根据前文可知,第1轮专家积极系数为88.9%,第2轮为100%,两轮调查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

3.2.3 专家权威程度

用专家权威系数(Cr)反映专家的权威性、可靠性,由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Ca)和熟悉程度系数(Cs)共同决定,其表达式为:Cr=(Ca+Cs)/2。其中,判断依据系数(Ca)是理论分析、实践经验、同行了解、直观感受4项系数之和。

3.2.4 专家协调程度

用变异系数(CV)和专家协调系数(W)来表示专家对全部指标的协调程度,即对指标的判断是否一致。变异系数(CV)越小,表明专家对某项指标的意见越趋于一致。专家协调系数取值范围0~1,值越大说明专家协调程度越高,意见分歧越小。当专家协调系数经χ2检验后有显著性,则认为专家评估可靠,结果可取[6]。经两轮专家咨询,二级指标变异系数(CV)范围由0.1~0.27减小至0.08~0.17,三级指标变异系数(CV)范围由0.1~0.28减小至0.08~0.27。计算专家协调系数(W),二级指标分别为0.203和0.321,三级指标分别为0.196和0.307,第2轮相比第1轮有所增加,且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专家协调系数表

3.2.5 指标筛选标准

以指标重要度均数大于3.5、CV<0.2为统计学筛选标准[7],为进一步提高指标的代表性,对不符合标准的指标将重点考虑,结合专家意见对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最终对指标的取舍作出决定。

3.2.6 指标筛选结果

第1轮专家咨询,从专家反馈意见看:指标设计较为全面,基本涵盖代建工作各方面,但在细节上还存在个别指标内涵重叠、拆分过细、与实际不符等情况。具体为:4名专家(占25%)认为二级指标“招标管理”属于合同管理范畴,建议将“招标管理”与“合同管理”合并调整为“招标与合同管理”,对应的三级指标一并纳入;6名专家(占37.5%)认为二级指标“项目进度”与“进度控制”有内涵上的重叠,建议将“项目进度”和对应的三级指标“项目进度状况”剔除,保留二级指标“进度控制”及其对应的三级指标;5名专家(占31.25%)认为出于军队保密等因素考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尚需时日,信息化手段尚不完备,代建办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代建项目管理的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是否保留二级指标“信息化水平”及其对应的三级指标还有待商榷;4名专家(占25%)认为二级指标“管理力量”与对应的三级指标“履职尽责”关联性不强,建议将二级指标“管理力量”改名为“履职尽责”,三级指标“履职尽责”改名为“履职尽责情况”。

从统计分析结果看:重要度均数方面,二级指标均大于3.5,三级指标“信息化覆盖率”为3.44,“人员信息化水平”为3.19,其余指标均大于3.5;变异系数方面,二级指标“信息化水平”为0.27,三级指标“工程获奖情况”为0.26,“信息化覆盖率”为0.25,“人员信息化水平”为0.28,“信息化手段应用情况”为0.22,其余指标均小于0.2。根据统计学筛选标准,首轮咨询结束后应当将上述不符合标准的指标予以剔除,与专家反馈意见基本一致。

为防止重要指标因不符合标准被剔除,第1轮咨询结束后对专家进行访谈,综合专家反馈意见和统计分析结果后再进行筛选。经综合考虑,专家意见建议一并采纳,二级指标“信息化水平”及其对应的三级指标“信息化覆盖率”“人员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手段应用情况”,现阶段不符合代建办项目管理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故本轮结束后将其剔除。最终,第1轮咨询结束后,二级指标由20个调整为17个,三级指标由45个调整为40个。

第2轮专家咨询,将第1轮的咨询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专家再重新对每个指标进行评价。从收集掌握的情况看,专家此轮未提出修改意见。从统计分析结果看,二级指标重要度均数均大于3.5,变异系数均小于0.2,专家对二级指标的意见趋于一致;三级指标“会议召开次数”重要度均数3.13、变异系数0.27,“款项审核与支付”重要度均数2.56、变异系数0.27,“违约索赔与反索赔”重要度均数3.19、变异系数0.23,三项指标均不满足统计学筛选标准,其余指标重要度均数均大于3.5,变异系数均小于0.2。通过对专家进行二次访谈,专家普遍认为上述三项指标重要性不强、评价意义不大,可以剔除,经综合考虑,对专家意见建议予以采纳。

两轮专家咨询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绩效评价指标第1轮和第2轮专家咨询统计结果

第2轮专家咨询后,专家意见已基本趋于一致,专家普遍认为指标体系已趋于稳定,再进行一轮咨询的意义不大,如作进一步调整,需要结合实际,根据数据质量和评价状况进行优化完善,故此,专家咨询到第2轮后结束。最终,通过4个层面建立起包含17个关键驱动因素和37个具体评价指标的部队营区工程代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表4 基于平衡记分卡和德尔菲法最终确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 结束语

当前,对于部队营区工程代建评价,仅仅依托上级有关部门日常监察、巡查及问题反馈,既不能全面反映和充分肯定代建办所做工作,也不利于代建办从项目中深入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提升代建能力。因此,针对部队营区工程代建仍缺乏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问题,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运用平衡记分卡原理,制定代建办战略目标,分解影响战略目标实现、具有相互因果关系的层面及关键驱动因素,并由此细化出覆盖面广的具体指标,初步搭建起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及科学统计分析,筛选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指标,最终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绩效评价实践、改进代建工作方法、提升代建工作本领、增强代建工作效益,进而推动军队代建模式良性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部队营区工程代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到众多的评价点,其指标的创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且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收集掌握评价使用情况,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进一步探究军队代建客观现状,前瞻军队代建发展趋势,从而提出优化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最佳对策,确保评价的可行性、实用性、完整性和精准性。

猜你喜欢

营区代建绩效评价
营区聚赌
绿色生态营区建设监督与管理探讨
武警部队直招卫生士官“营区军事卫生”课程隆重开班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代建项目风险管理
如何选择工程项目代建机构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
浅谈绿色生态营区建设监督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