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护理分析

2022-04-08

健康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群组康复训练护理人员

张 娟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卫生院 甘肃 定西 743000)

呼吸内科纳入患者数量多,其中,慢阻肺是其中重症疾病,该疾病病程长、发生率高,患者疾病复发率高。我国慢阻肺整体控制率相对低,为社会及公共卫生产生巨大的负担,二十一世纪后,临床提出肺康复治疗概念,通过康复治疗方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缩减患者住院次数,使患者死亡率降低[1]。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以家庭为基础的慢阻肺康复计划实施更为顺利,有利于较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我国在慢阻肺管理过程中,常见医疗单位管理方法,缺乏对居家患者的监督、管理,导致患者康复训练计划无法顺利实施[2]。肺康复最短治疗周期在30d,患者训练的时间长,获得的收益更为明显。对此,保证患者家庭护理依从性是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关键。网络技术已经在临床居家护理中应用,通过现代化网络技术为居家康复护理提供新的路径。本文探究不同护理方法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0年5月——2021年7月;患者总数:62例。性别:男32例,女30例;患者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6.41±3.4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41±2.12)年。纳入标准:患者年龄超过18岁,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肺功能训练,患者具有使用电子设备及应用程序的能力,或者家属可长期在旁指导,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将急性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异常患者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回到家庭后每周接受一次常规电话随访,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训练方法,每周接通电话2次,询问患者康复方案的执行状况,鼓励患者完成步行训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方案实时调整,一旦患者呼吸困难及时停止训练[3]。

观察组:为患者施以居家康复护理。①建立护理小组:责任护士建立起护理小组,录入患者信息,预留患者或者家属的微信或者QQ,在患者出院时,说明居家康复护理内容,为患者发放微信视频,患者及家属对视频进行浏览,患者执行其中的训练内容。其中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知识、康复训练技巧、家庭养老方法等[4]。②心理护理:慢阻肺病程周期长,病情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部分患者在慢阻肺治疗期间感到困扰,从而发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在沟通中,常见微信视频沟通,注意倾听患者主诉,使患者积极表达,说明早期康复情况,解决患者面对的疑难问题,建立两者的信任关系。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通过微信传递慢阻肺知识,便于患者阅读,患者在家庭休息过程中,通过阅读科普知识,有利于掌握更多的慢阻肺知识,认识到疾病进展后对机体的影响,从而掌握合理的饮食方式、作息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③群组管理:护理人员建立慢阻肺微信群组,在其中发放康复护理知识,让患者下载移动健康APP,在其中患者可以学习运动检测方法、康复训练方法,训练的知识较为系统,避免护理人员口头指导不够生动,通过生动的走步训练、慢跑训练、伸展训练等方法,让患者的肺部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两组患者均护理60d。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对比,其中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指标,患者根据护理操作选择一项指标。②肺功能:包括(FEV1)、(PEF)、(FVC)。③对比患者生活质量(SF-36),调查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每个项目为100分,分值高患者生活质量良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组间肺功能对比(见表2)

表2 组间肺功能对比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慢阻肺作为临床以气流障碍为特点的疾病,在临床发生率较高,每年呼吸科室都会收治一定量的慢阻肺患者,现阶段,慢阻肺已经成为死亡率第三名的呼吸系统疾病。每年会导致300多万患者死亡,我国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生慢阻肺的概率高,导致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生活负担加重。对此,展开长期的慢阻肺治疗及管理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5]。患者在临床上的常见表现是咳喘,且咳嗽较为剧烈,时间较长,经常出现晨间咳嗽的情况,夜间会排除大量的痰液。一旦发生气道严重堵塞,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部分患者发生气短及呼吸困难问题,一旦患者从事劳累的工作,病症进一步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打击。患者在长期慢阻肺状态下,容易发生消瘦、焦虑等问题,导致患者发生心理障碍。在肺功能检查中,临床常见检查患者的一秒用力呼吸容积,或者肺活量等。CT是常见的检查慢阻肺方式,有利于提升检查效率,也要及时确定患者是否发生低氧血症等。慢阻肺在发生后,终身对患者产生困扰,患者经常入院治疗,导致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降低,甚至出现不愿治疗的情况。对此,面对此类问题,护理人员应当建立远程护理系统,为患者提供远程管理。传统电话随访方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自整体上看,患者治疗效果一般,患者不愿长期接受电话随访。而伴随网络及时发展,微信视频及QQ等为随访提供条件,在交互过程中更加方便,护理人员也能及时分析患者情况,对患者面色、主诉进行分析,解决患者担忧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在护理领域的价值在于为患者提供延续护理的机会,让患者感到护理操作的实用性,避免无意义的口头指导。延续护理指的是患者在家庭中接受护理,也称之为家庭护理。现阶段,家庭护理中已经积极使用互联网技术,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使护理工作更为便捷,有效记录患者保存的数据,也提升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效率,促进患者及慢阻肺家属交流[6]。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微信、QQ等软件可以为患者提供护理操作,指导患者肺部康复训练的方法,医务人员通过微信,有利于保持与患者的良性沟通,解决临床护理中的时效性问题。但医务人员社交较为复杂,也容易导致信息遗漏,还需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统计,避免存在护理缺失的问题。

在慢阻肺护理中,基于居家护理基础上,提出一种移动健康APP,并开发医护端,其中包括专家库及护士端、患者端,护理人员可以在APP上积极患者沟通,解决患者提出的疑难问题,在医护端中存在呼吸科模块,患者进入其中选择康复训练,结合自己的病情选择训练模式,为医务人员的康复指导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本次康复护理过程中,观察组为患者采取家庭康复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为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群组护理,护理内容较为精细,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进展,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软件为患者发放一些科普资料,使患者掌握慢阻肺疾病认识,认识到慢阻肺的管理方法,让患者认识到慢阻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意义,并积极参与到康复训练中,避免患者发生严重的负面情绪。在健康教育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健康知识,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解决患者的疑惑,让患者认识到护理人员指导的专业性,提升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在群组护理过程中,主要是为患者建立微信群组,微信群组中,为患者发放一些健康知识,小组中的慢阻肺患者可以积极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患者积极沟通,说明自己的想法,护理人员在群组中纠正患者不正确的想法,使患者参与护理的活跃度提升。观察组患者通过家庭护理干预后,肺功能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家庭护理在慢阻肺患者家庭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群组康复训练护理人员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