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作用以及左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意义
2022-04-08张停停
张停停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超声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慢性心力衰竭在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群体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非常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是医院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患者发病会出现心肌缺血性坏死,同时室避的顺应性会不断下降,室避运动受到影响发生异常,最终导致左室舒张末压不断升高[1-2]。另外,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还会合并肺水肿,使气道阻力上升,对患者的呼吸产生影响。因为患者的身体状况欠佳,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不足,甚至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会减弱。这种情况要及时为患者进行通气治疗,提高患者的氧气供给,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引起死亡。运用心脏彩超模式对心脏中各个房室室壁厚度、内径尺寸、室壁运动、室间隔以及瓣膜结构与功能等。根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心脏彩超诊断模式能够借助对各个心腔的大小改变,从而更为精准的对心瓣膜结构与功能具体状况进行诊断,从而高效地对充血性的左心衰竭疾病进行判断。与此同时,患者局部的心肌缺血状况可以经过心脏彩超诊断,将机体的异常室壁节段运动情况更为细致和全面地反映出。可以看出心脏彩超在心力衰竭疾病中诊断价值颇高。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作用以及左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意义,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相比(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纳入组内的全部人员均需要接受心脏彩色超声诊断,选取本院中型号是GE logie vivid E9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将设备的探头频率设置成2- 4MHz。患者在接受心脏彩超检查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处于左侧卧位,把设备得诊断仪探头置于患者心尖搏动位置,更为全面和清晰的对患者的心尖四腔心切面位置观察。加之,还需要认真地检查患者的心脏各房室状况。例如,心脏瓣膜血流具体状况、心脏搏动具体状况、室间隔厚度具体状况、心脏瓣膜结构具体状况、左右心室外侧壁厚度具体状况及房室内径具体状况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心脏彩超的重要指标:LVDd指标、LAD指标、LAEF指标、E/En指标
(2)分析心脏彩超指标和心脏功能分级间关系。
1.4 数据处理
将数据复制到excel表格中,用SPSS17.0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内患者心脏彩超的重要指标
实验组患者LVDd指标、LAD指标、E/En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LAEF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内患者心脏彩超的重要指标对比
2.2 分析两组内患者心脏彩超指标和心脏功能分级间关系
心脏彩超相关和心功能分级之间呈正相关亦或是负相关。组内患者心功能分级若是越大,患者心脏彩超LAD数值、LVDd数值、E峰数值和Ea峰值若是越大,LVEF指标数值将会越小,见表2。
表2 两组内患者心脏彩超的重要指标对比
3 讨论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老龄化在不断的发展和加剧,心力衰竭疾病发病概率明显增加,已然成为危及到我国公共安全健康的关键性疾病之一。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有多重因素诱发的机体心脏出现舒缩功能障碍,疾病不断进展,导致机体无法满足全身代谢血流需求,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出现异常,神经激素系统被激活异常的一系列性综合疾病。心力衰竭疾病和左右心室损伤的程度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临床中一般会表现在左室心力衰竭。
其中,右心衰竭患者在临床中一般会表现成颈静脉怒张症状,上腹部胀满症状,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症状等,表征比较明显,机体的肝脏器官由于淤血肿大会出现腹水症状、疼痛症状以及身体低垂部位有明显水肿症状,呈现出对称型的凹陷性水肿,患者的心脏器官可能由于右心室的扩大有三尖瓣反流杂音问题,而左心衰竭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压力增加症状,肺循环淤血症状,肺水肿症状以及组织灌注下降症状,还会出现阵发性夜间与劳力性呼吸困难问题,更会出现急性肺水肿症状、端坐呼吸症状、疲乏无力症状、咳嗽症状、咯血症状以及失眠症状等[3-5]。在接受听诊的时候,检查医师可以明显听到患者存在肺部湿哕音、心脏扩大以及心脏固有的体征等表现。
多病因左心衰竭在医院的急诊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当疾病发作的时候,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会大幅度下降亦或者左室瓣膜出现急性反流,这样心排血量就会受到影响,使其出现快速下降的现象,与此同时,左室舒张末压也会大幅度升高,进而影响到肺静脉回流,使患者的肺静脉压升高,这种情况下肺毛细血管压也会随之提高,就会导致血管内液体不断的渗入到肺间质以及肺泡内,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即出现急性肺水肿,使气体交换受到不良影响。患者的肺泡会有一部分出现萎陷,导致肺内动静脉分流出现,最终出现低氧血症。多病因左心衰竭临床中最常见性的症状主要包含:第一,患者的呼吸明显受阻,其会因为睡眠窒息导致醒来,严重患者还会有呼吸不畅问题出现;第二,患者出现反复咳嗽症状,严重患者还会有咯血症状;第三,患者出现四肢无力症状、疲惫不堪症状以及虚汗症状症状等;第四,患者出现腹部胀痛症状、食欲不振症状以及伴随作呕症状等;第五,患者出现昏厥休克症状、暂时性意识丧失症状,严重患者还会有颈静脉暴起症状;第六,患者出现心脏骤停,该症状主要在严重型心功能不全患者群体中[6-8]。可以看出,慢性心力衰竭疾病作为一类复杂性的临床症状群,医生需要将患者的病史、病因、体征、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相结合,对进行更为精准的判定。
心脏彩超模式诊断慢性心衰疾病被较为广泛地运用,主要因素在于:首先,多病因慢性心衰疾病发病概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运用传统性的评价指标对其心功能诊断和评价,并不能够保障评价的整体性,导致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被错过。加之,临床中对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评分是通过患者的肺淤血状况和肺水肿状况等进行判断,并不能够把患者的心脏血流具体状况和内部的结构精准与直观地反映出。心脏彩超诊断模式隶属临床中应用较为范围的影像学诊断模式之一,运用心脏彩超能够把患者的心脏功能具体状况较为细致和清晰地反映出,助力医生对各项指标了解,而后对其心脏功能精准判定。在此次研究过程中,经心脏彩色多勒普超声诊断发现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DD等各项指标均发生明显发生,表明心脏彩超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有效反映出患者的具体状况。由于心脏彩色超声诊断模式操作较为便捷,具有无创性,还可以重复性检查,诊断的数据结果较为精准,可以把患者的心瓣膜开放具体状况和心脏充盈具体状况客观地与全面地展示出,以便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就目前来讲,心脏彩超诊断模式是临床中唯一一个可以把患者的心脏结构具体状况、血流具体状况和心搏跳动具体状况动态化展示出的影像学设备,该诊断直观性比较高[9-12]。
本文经过分析两组内患者心脏彩超的重要指标、心脏彩超指标和心脏功能分级间关系。发现,实验组患者LVDd指标、LAD指标、E/En指标分别为56.17±11.29(mm)、54.37±10.39(mm)、14.41±3.75明显高于对照组44.74±5.48(mm)、36.70±4.20(mm)、7.06±2.24(P<0.05);实验组患者LAEF指标56.77±9.75(%)明显低于对照组66.77±7.07(%)(P<0.05);心脏彩超相关和心功能分级之间呈正相关亦或是负相关。组内患者心功能分级若是越大,患者心脏彩超LAD数值、LVDd数值、E峰数值和Ea峰值若是越大,LVEF指标数值将会越小。
综上,心脏彩超诊断模式在对慢性心力衰竭和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临床价值颇高,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