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高职老年护理课证融通的研究

2022-04-08乐益娜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案例

乐益娜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对专业的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符合市场需求、行业标准的培养目标,重构对接职业标准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2019年10月,教育部公布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我校护理专业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联合申报的“失智老年人照护(初级、中级、高级)”成为试点项目之一。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指出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做法,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行业企业认可度[2]。“1+X”证书制度是育人模式的重大改革,它既不是对原有双证书制度的小修小补,也不是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二者深度融合、书证融通、育训结合的基础上构建的完整系统[3]。高职院校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就老年护理课程进行课证融通,对促进学生成长、高质量就业,为老龄化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1+X”证书制度下失智老年人照护等级标准分析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级别,结合老年护理课程教学目标,从素养、知识、技能3方面对其等级标准进行分析。

1.1 素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尊重老年人;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与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4-5];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和情绪管理能力,面对突发事件能冷静、妥善处理。另外,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信息化处理能力也是重要素养[4-5]。

1.2 知识目标

掌握失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知识;掌握失智老年人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认知障碍表现;掌握失智老年人饮水、进食、营养等基本生活照护知识及康复护理知识;掌握失智老年人走失等异常行为、意外风险的预防及应对处理知识;了解失智老年人照护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4-5]。

1.3 技能目标

能对老年人噎食、跌倒、走失等突发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具备应急处理能力;掌握陪伴疗法、宠物疗法、怀旧疗法等失智老年人常用的非药物照护技术;面对失智老年人情绪失控、暴力攻击等异常行为,能妥善处理与应对;具备失智症预防和健康教育能力[4-5]。

1.4 技能要求

将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分为三级七等[4-5],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职业技能要求。初级和中级职业技能要求包括4方面:身体综合照护、认知功能促进、活动功能维护、健康促进照护。高级职业技能要求除了以上4个方面外,还包括技术指导与创新。3个级别为逐级递进关系,具体见图1。

图1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关系

2 现有老年护理课程与“1+X”证书制度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素养和基本知识

老年护理课程标准与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相比,二者在职业素养方面基本一致,但前者未提及应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分析老年人基本信息,未强调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基本知识要求中,缺少对老年护理,尤其是失智老年人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方面的要求。

2.2 技能要求

目前,老年护理课程的技能要求与“1+X”证书制度下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要求存在差距,在失智能力评估方面,缺少对失智老年人亲属照护压力的评估;在身体综合照护方面,缺少对抗拒照护行为进行正确干预;在认识功能促进方面,缺少采用适宜的音乐疗法、宠物疗法、植物疗法等非药物治疗,对失智老年人进行精神心理抚慰照护及认知引导,以及开发趣味益智游戏的引导;在活动功能维护方面,需开展适宜的中医按摩保健及利用现有或社会资源针对失智老年人认知程度提供或设计认知照护产品;在健康促进照护方面,需补充对失智老年人反常精神和行为制订预防措施;在技术指导与创新方面,对失智老年人照护用品、照护环境的改良与技术创新不足。

3 “1+X”证书制度下老年护理课证融通策略

3.1 优化老年护理教学内容

在当前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与护理专业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对接,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见表1)。教材选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老年护理学》。

表1 老年护理课证融通前后比较

3.2 改革教学方法

3.2.1 PBL联合案例教学法 采取PBL联合案例教学法[6-7]。根据前期学情调查结果,将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按比例分为一组,共分为10组。每组设一名组长负责小组研讨活动,完成项目或案例任务。课程教学围绕“老年人健康问题”这条主线展开,部分项目或任务在课外完成,课内针对一些复杂的项目或任务进行实训。每个项目或任务安排汇报、讨论和总结交流环节,提出护理要点,在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方法:选择真实或典型的老年护理案例,将岗位任务与典型案例有机结合。至少提前一周通过蓝墨云班课将案例发给学生,上传相关指南、网站链接、文献等资料,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针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查阅教材、资料。课上,教师随机选组回答案例中的问题。小组派一名学生汇报,组员补充,其他小组可针对该组汇报内容提出问题。最后,由教师解答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明确思路并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针对小组汇报情况进行评分,记录各组参与情况。

3.2.2 角色扮演法 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工作,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进而掌握知识与技能。结合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如高血压、失智、糖尿病、跌倒、压疮等,设计一系列开放式问题。课前,教师布置任务,推送相关视频,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围绕需解决的护理问题撰写剧本。课上,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护士、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等,通过角色扮演做到人人参与,团队协作。

3.3 改变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课外自主学习情况等,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老年护理职业素养包括通用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两方面(见表2)。具体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即职业素养评分占30%,小组案例分析、“1+X”证书获得情况等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表2 老年护理职业素养考核内容

4 结语

在现有老年护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1+X”证书制度,使老年护理课程学习与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互通互融,促进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充分利用我校“失智老年人照护”成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优势,通过课证融通,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对接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2019级护理专业151名学生,除一人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考试外,其余150名学生均获得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初级),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85.4分,无不及格者。我们抓住两个核心要素,即学校教学标准和行业职业标准,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目的[8]。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案例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本刊核心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