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诊断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

2022-04-08彭葆坤周松兰

重庆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肥胖率胰岛抵抗

周 琼,彭葆坤,周松兰,梅 聪,冉 茜,唐 哲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内分泌科,昆明 650051)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的两个病理特征。在对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随访发现,相比β细胞功能障碍,肥胖影响的胰岛素抵抗是中国人患糖尿病更重要的危险因素,提示肥胖是中国人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之间关联的主要原因,为重新审视中国糖尿病病因特点提供了科学证据[1]。近年来,我国早发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2013年的全国调查提示,我国40岁以下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由1997年的1.01%上升至2010年的5.70%[2],且早发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发生较早,疾病进展较迅速,易并发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3],给公共卫生带来沉重负担。随着超重及肥胖率的不断攀升,与之紧密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在早发2型糖尿病起病中所占地位值得进一步探讨。因此,本研究探讨胰岛素抵抗及肥胖对早发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为预防早发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且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的2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的诊断及分类标准;(2)年龄18~40岁。排除标准:(1)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2)使用降糖或降压药物患者。选取同期同年龄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排除糖尿病的55例人群作为对照组。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入院后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BMI。次日空腹采血送检验科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尿酸等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mmol/L)×FINS(μIU/mL)/22.5,用于评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20×FINS/(FPG-3.5),用于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研究组男性构成比、BMI、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Ln(HOMA-IR)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Ln(HOMA-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对早发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

将HOMA-IR及HOMA-β分别标准化为Z值,将得到Z(HOMA-IR)和Z(HOMA-β)作为自变量,以是否患早发2型糖尿病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及HOMA-β均是早发2型糖尿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在Z(HOMA-β)不变的情况下,Z(HOMA-IR)每升高1个单位,早发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2.713倍;在Z(HOMA-IR)不变的情况下,Z(HOMA-β)每升高1个单位,早发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下降4.8%,提示HOMA-IR的影响可能强于HOMA-β,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增加早发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见表2。

表2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对早发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

2.3 影响胰岛素抵抗的因素分析

HOMA-IR取对数作为因变量,对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为Ln(HOMA-IR)=0.325×BMI(R2=0.343),提示BMI是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图1。

表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HOMA-IR的因素

图1 Ln(HOMA-IR)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图

3 讨 论

2017年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1.2%[4]。早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全球约有2 300万年龄为20~<40岁的年轻人患有2型糖尿病(占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总数的13%),增长最快的包括东南亚地区[5]。2013年的全国调查提示,我国40岁以下成年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约为45%[2]。因此,预防和治疗早发2型糖尿病成为紧迫任务。

本研究分析初诊断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男性占比较高,这与唐秀玲[6]的研究结果一致。牛海芳[7]研究发现不同性别早发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不同,女性早发2型糖尿病中高血压病史、熬夜史和高甘油三酯是可能的影响因素,而男性早发2型糖尿病则可能与糖尿病家族史、吸烟、低HDL有关。也有学者认为,糖尿病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病率与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等有关,男性有更高的工作压力及社会心理应激[8]。此外,雌激素对女性早发2型糖尿病有保护性作用[9]。

有外国学者认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种族,女性比男性更为常见[5],在对美国儿童和青少年(10~19岁)的SEARCH研究中,女性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接近男性的两倍。在孟加拉国和牙买加,女性与早发2型糖尿病(<30岁)有关[10],可能由于这些国家女孩和年轻妇女超重和肥胖率较高所致。

糖尿病在肥胖及超重人群中的发病率升高。本研究也发现,初诊断早发2型糖尿病的BMI高于对照组。202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肥胖率和超重率均增加,成为我国2型糖尿病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11-12]。有学者调查了早期青少年肥胖与成年T2DM事件的关系,发现基线BMI与平均T2DM诊断年龄之间呈反比[13],提示超重及肥胖是早发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两个重要环节。传统观念认为,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先于且独立于胰岛素抵抗,处于更为核心的地位[14],并认为胰岛素缺乏是中国人2型糖尿病患病的主要原因。但最新的调查发现,随着中国肥胖及超重患病率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成为40岁以上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而不是胰岛素缺乏。宁帆等[15]比较了早发2型糖尿病及晚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发现早发2型糖尿病的HOMA-IR与HOMA-β高于晚发2型糖尿病,其胰岛素缺陷轻而胰岛素抵抗重,提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造成早发2型糖尿病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将HOMA-IR及HOMA-β标准化为Z值后进行分析,提示相较于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可能是患早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预防和治疗早发2型糖尿病时,需要更关注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对HOMA-IR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发现BMI是影响胰岛素抵抗的因素。因此,笔者推测,胰岛素抵抗可能是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因,超重和肥胖是引起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占比较高,且BMI升高,存在明显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均是早发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相较于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对早发2型糖尿病的患病影响可能更大,而超重和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早发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时,需要更关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横断面研究,且对照组样本量较小,需要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对早发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

猜你喜欢

肥胖率胰岛抵抗
Changes in Ribose,AGEs and Transketolase in Female GK Rat,a Type 2 Diabetic Model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拥抱改变
ATP在大鼠胰岛分离中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