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同感评估技术测量空间因素对设计创造力的影响
2022-04-08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薛 娟(苏州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代泽天(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 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吉隆坡 56000)
一、介绍
创造力是学生发散思维和高等级认知的体现,培养创造力也是设计教育中的一直强调的重要角色。目前研究更加倾向性格和教学方法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对物理环境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也存在一些争议,例如:设计工作室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室,成为艺术和设计相关专业的主流教学场地。这种空间利于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从而形成了较高工作效率,但它是否利于培养创造力,学者们看法并不统一。有些研究指出,空间的开放程度决定了使用者的创造力,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的空间布局是培养创造力的必要条件。然而,科拉单(Coradin)等人的研究,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私密和隐蔽的个人空间,避免了创意的互相渗透,每个人创造性表现也不会雷同。
虽然创造力是各种思维能力和特征的集合的产物,受到个体因素的差异影响。但是创造力并不是固定的个人天赋,受到特定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它压抑或发展。相比个体因素,如智力、发散思维、想象力、认知风格,人类更容易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提升个人的创造力。因为人与环境的交互关系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这导致了环境中的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创造力的感知、回忆、分析、转化等过程,也同样会影响创造性任务过程的流畅性。
因此,研究围绕着物理环境中的空间因素对人创造力的影响,通过对学生们的创造力的前测,和两次后测来探寻哪些空间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四周内,我们用五种各具特色的空间代替了原来的工作室,学生们被指示的方案设计和课程活动都在这里完成。以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1)探寻适合培养创造力的空间因素;
(2)确定空间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维度;
(3)长期效应下,空间因素是如何影响学生创造力的。
1.空间因素和创造力
“空间”是物理环境中供人活动的地方或区域概括,而本研究中的“空间”特指室内设计专业涉及人工建造的室内空间。空间因素是指室中的物理因素,如装饰、开放性、私密性、家具,视野,采光照明等。一项儿童创造力实验研究发现,孩子们在空荡的房间和在布置了丰富物品的房间里的创造力得分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前测成绩较高的孩子们,在视觉刺激更丰富的房间里,思维更加流畅。随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在空间中的有形因素和无形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效率和产出质量。其中包括了不同空间中的情感认知、环境联想、行为构成和依赖方式等等。
2.设计创造力定义
Guilford 的4P 理论(Four-P method)下,从学者们开始从四个角度(product,process,press,person)来定义创造力。无论是那个角度,创造力都符合创新性(novelty)、原创性(Originality)、实用性(Appropriateness)三大标准。创造力作为一种个人能力或解决过程,与发散性思维紧密结合,而作为产品导向,它与第三方评价关系密切。由于设计学科的多元性,设计创造力不仅仅包括了艺术审美上的吸引力的创新,还包括了功能上和技术上的创新。多数设计领域的相关的文献中,学者对于设计创造力的界定比较模糊,其主要包括了艺术创造力(审美吸引力:外形,材质,空间,轮廓,颜色),功能创造力(解决特定问题,实现特定的、有用的功能),和技术创造力(发明多种解决方案,并衡量其中的最优解)。
3.同感评估技术
Consensual Assessment Technique (CAT) 称为同感评估技术。是著名心理学家特蕾莎·阿玛比尔(Teresa Amabile)以内隐理论(Implicit theory)为基础,发明的一种量化和测量创造力的方法。与传统的托伦斯测验(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和远程关联测验(the Remote Associates Test)不同,它测试结果以产品为导向,而不是人的创造潜力(发散思维或聚合思维)。CAT 的流程简单来说,需要选择所在领域的专家或者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作为评委,对设计输出(产品/方案)以里克特量表的形式进行打分。打分的维度基本围绕着创意、功能、美学进行定义。而评委打分的内部一致性是保证其效度的关键。许多研究显示,专家(person with PHD/elite/top practitioner)对于创造力评分的一致性都远高于标准 (r >0.90)。因此,CAT 在设计领域越来越受到欢迎,并逐渐称为设计创造力测量的黄金标准。参考沃特斯(Watters)和阿普里尔·艾伦(April D. Allen),将 CAT 在建筑及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成果,这个研究的评分维度分别为新奇性(Novelty)、原创性(originality)、可行性(Feasibility)。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
实验选择了五组各有特色的室内空间作为研究场地(表3 有详细描述),来观察在每个空间内的学生创造力的变化。25 位室内专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CAT 前侧分数,分成了5 组(每组5 人),其中每组的创造力平均分几乎相等。
表3 五种空间类型 - 轴测图 - 现场照片(图纸来源:奥默默工作室)
首先,五组学生在不同空间下进行课程学习以及完成方案设计,我们在中途(一周后)和最后(四周后)对他们再次进行CAT 的评测,然后对三次分数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次,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空间对创造力内不同维度(Novelty/Originality/Feasibility)的影响,因此采用了一般线性模型的多变量分析ANOVA (Multivariate analysis)。在分析空间和时间交互对于总创造力的影响,我们采用了被试间效应影响分析。最后,为了得到五种空间对创造力影响的差异,我们进行了成对比较(Pairwise Comparisons)。
在四周的实验结束后,我们向参与者发放了问卷调查,用来收集对空间内五种因素的感受(问卷内容详见表4)。并且,对参与的同学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访谈主要目的是挖掘学生对自己所在空间的真实感受,以及空间中的哪些因素他们在构思设计时更加流畅。
表4 调查问卷(参与者对空间因素对创造力影响的感知)
2.实验参与者
参与者一共25 位,都是大学一年级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其中男生12 人,女生13 人,年龄范围在18-20 岁之间。选择大一学生能够避免样本之间专业素养的差异过于大,导致的基础创造力不同。
3.测量方法和过程
评委有3 位专家,一位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授,一位是建筑学的教授,还有一位是从业15 年的室内设计师。他们通过了一致性的测试,且都通过了CAT 内部一致性标准。
表2 访谈问题-引导内容-访谈目的-问题的初步评估Pilot study
4.实验地点
实验地点是上海市包玉刚图书馆。该图书馆一共6 层,其中的5 层是研究的主要区域。每层的基础平面几乎一样,区别在于不同的平面布置、装饰、家具以及采光等等。研究选择了每一层中最具有特点的一部分空间,作为试验期间的学生们主要的活动区域。
类型3类型4类型5
三、数据分析
1.参与者的创造力变化结果
图1 CAT的描述性统计图(前测/一周后/四周后)
根据表5 可以发现,由于根据前测结果进行了分组,每组学生的CAT 的初始平均值没有太大差别。在一周后的测试中,T2 组的创造力指数最高(M=8.80 SD=1.30),而T1 组的创造力出现了下降(M=6.40,SD=1.52)。相比前测(M=7.12,SD=1.20)来说,T5 的CAT 指数提升最不显著 (M=7.40,SD=1.67),T3(M=8.00,SD=0.71)和T4(M=8.20,SD=0.45)的提升也相对缓和。并且, T4 和T3 组内的个体差异相对较小。
表5 CAT的描述性统计(前测/一周后/四周后)
四周以后,各组之间影响差异变得更大。其中,T3 组的平均成绩最高,M=11.60,SD=1.95,其次是T5,M=10.80,SD=1.30.它们明显与剩余的三组拉开了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周分数最高的T2,在四周后出现了下降。并且,T4 与上一次的分数几乎没有变化(M=8.10,SD=1.58)。T1(M=7.60,SD=1.14)组在最后实现了增长。
表6 ANOVA分析creativity总指数与各空间形态(Between Groups)的相关性
在ANOVA 组内(Between Groups)差异分析中,在五个空间的差异在第一周并不明显(F=2.276,P>0.05),这种差异在第四周显现(F=8.92,P <0.01)。
根据表7 可以看出,空间和时间的交互作用(F=9.324,p <0.001) 要远高于时间的独立效应(F=3.967,p >0.05),并且,仅从四周的时间来说,随着时间的增加这个效果也在增强。
表7 四周后时间/空间形态的对创造力的主效应
2.CAT的维度变化
在表8 中得出,一周后,空间对的总创造力指数的影响并不明显(F=2.76,p >0.05),但是从CAT 的每个维度变化我们发现,对Originality 的影响最为显著(F=4.38,p <0.05)。到了第四周, Feasibility 受到的影响最明显(F=5.83,p <0.01),其次是Originality(F=5.44,p <0.01),而Novelty 依旧没有太大变化(F=1.84,P >0.05)。
表8 ANOVA分析CAT各维度与各空间形态的相关性
CAT 的三个维度中,对可行性的影响最大。而可行性的定义倾向于将天马行空的想法,挑选并转化为适用方案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与长期的实践经验分不开的。并且,时间和空间的交互效应,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结论(详见表9),即可行性在时间作用下更加显著(p <0.001,η² =0.436)。而Originality与space and time 的交互影响更加显著(p <0.01,η²=0.150)。由此可以推断,空间形态对于创造力的长效影响,主要作用于原创性(详见表10)。而新奇性几乎没有受到影响(F=1.839,p >0.05)。
表1 CAT创造力维度的定义-评委打分的一致性
表9 时间和空间对可行性的交互影响
表10 时间和空间对原创性的交互影响
3.五个空间对创造力影响的差异
表11 各个空间形态对创造力影响的成对比较(Pairwise Comparisons)
在成对比较的分析中看出,仅有 T1 和T3(p <0.01),T3 和T5(p <0.05)之间存在差异。从空间形态的差异进行比较,T1 缺少了T3 的以墙体和书架围合下而形成的半开放空间。相对来说T1 的空间的开敞方式,要比T3 简单且直接。
T5 相比T3,在空间的划分上过于绝对,由于T3 是用书架和家具分割形成的空间,T5 是以木制和玻璃组合的隔断形成的空间,所以T5 的空间边界要清晰很多,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私密性。因为,私密性除了空间上的隔绝,还要考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而这种距离,在T5 中被放大了。
4.参与者对空间因素影响的感知(调查问卷和访谈)
表12 学生对空间因素感知的描述性分析
在 长 期( 四 周) 效 应 中, 空 间 私 密 性(M=3.48,SD=0.228)比开放性(M=3.00, SD=0.490)更加重要。尽管T5 组的参与者们对所在空间的开放性一直抱有怨言,但是从访谈的内容和最终CAT 指数来看,T5 的参与者都受益于空间的私密性。而在短期(一周)影响下,空间的开放程度,比私密性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例如,第一周内,得分CAT 指数较高T2 和T4 组,空间的开放性明显高于其他组。
功能分区,是参与者们虽有提及,但没有意识到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长期效果来看,休息区和工作区的界限划分越清晰,越有利于创造力的提升,反之依然。例如,同样是开放程度较高的T1 组,由于空间没有明确的工作区域,参与者长期处在较为浮躁的状态下,阻碍了创造力的持续发展。除了一名参与者外,几乎在TI 组的参与者都表示了这种浮躁的情绪长期伴随着他们,并且越靠近交稿时间越明显。T2 和T4组的少数参与者表示也存在这个问题,但他们对此的反应比较缓和。相对来说,T3 除了能够同时满足空间的开放性与私密性,也有清晰的功能分区,所以长期效应下T3 组的得分最高。
“视野”在五个空间里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感知度上(M=2.84 SD=0.654),在五个空间中T1 和T3 的视野范围都比较大,特别是T3 组,由于装置了宽大连续的玻璃窗,来提供室外的宽阔景色,因此参与者的打分远高于其他组(M=3.80,SD=0.654)。
图2 学生对空间因素感知的问卷调查结果
四、研究结论
物理环境中的空间因素很大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人际关系和社交气氛,改变了空间使用者之间的互动状态,让他们产生了心理变化,从而压抑或激发使用者的创造力。也有一部分空间因素直接作用于心理和视觉的直观感受,例如视野、照明、装饰等,这些感受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他们的回忆、认知、分析、创造。当然,大部分空间元素包含了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它们相比单一作用的因素,更容易引起使用者们的注意,并且对创造力的发展或压抑更加显著。
虽然私密性是关键影响因素,但是不同空间形式构成的私密性效果是不同的。以T5 为例,以隔断和墙体分割而成的空间,私密性感受是明确和干脆的。而T2、T4 这类空间,是超序空间(hyperspace)的私密性体验,即通过材质、家具、水平高差等方式,形成错位、合并、叠加的空间感受。虽然这增加了空间的审美吸引力和趣味性,但也影响了参与者对私密性的感受。结合后测的CAT 指数变化,这种空间形态对创造力的长期影响不够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边界的隐藏和弱化,并不会影响区域的功能性,它保证了空间的连续性和开放性,从而提高了参与者的创造力。这点在T2 和T3 中有所体现。因此,巧妙的功能分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私密性或开放性。但是实验结果显示,长期作用下,通过边界隐藏或弱化,消解空间隔阂,增强空间对话的这类室内空间,并不适用于创造力的长期培养。
总的来说,设计创造力是多方面的共同作用的体现,本文探索了作为物理环境因素中室内设计相关的空间因素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仅在原创性和可行性中,对创意本身的挖掘只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对室内设计研究和设计教学的结合有一定参考价值。这将有利于深度了解空间因素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室内设计更好的应用于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