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六步曲”,学会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2022-04-08闫大勇陈志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3期
关键词:小学

闫大勇 陈志平

【摘要】教育科研论文是展示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常用形式,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是教师成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能力。然而,对于普遍中小幼一线教师而言,撰写教育论文依然是“头痛事”。究其原因,一是无必要,不想写;二是选题难,没什么好写;三是无思路,不好写;四是没方法,不会写。下面,笔者试图结合本人20余年的论文撰写经验,从一线教师的视角,用通俗的语言、实用的技巧、易学的模式、真实的案例阐述教育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小学;六步曲;教育科研论文

对于普遍中小幼一线教师而言,撰写教育论文依然是“头痛事”。其实,写好论文并不难,只需紧记“六步曲”:学会选题、学会定题、学会定纲、学会“寻理”、学会“找例”、学会“美容”。

一、第一步:学会选题

选题,是解决论文写什么的问题。如果教师想不到写什么,那就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选怎样的论文题目才是好呢?从哪里选好的题材呢?下面笔者从“选题基本原则”与“选题基本方法”两大方面结合撰写经历与例子,试图阐述以上两个重要问题。

(一)选题基本原则。“选题”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写什么”。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为此,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命运。

1.准。科学性,是撰写论文的底线。符合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符合国家规章制度,不能带个人偏见,主观臆断。如,《体罚学生的有效方法研究》《利用单元测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研究》等选题就有违教育规律,有背政策法规,均没有选题价值。

2.新。不少教师反映:“好像什么主题,都被人写完了,没什么新鲜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采用换一换、减一减、加一加等方法,让选题立刻鲜活起来。如,“后进生”话题,倘若你定题为《对小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的研究》或《小议班主任转化后进生初探》,这样的主题,先行者已经研究好几十年了,那就老掉牙了。如果稍作改变,注上新鲜血液:《二孩时代后进生转化的实践研究》或《建立微信群,转化后进生的研究》,立马焕然一新,非常有研究的价值。旧调不怕重弹,关键是怎么弹。再如,中国新歌声,不少年轻歌手翻唱的老歌,也有另一番味道。

3.实。论文要切合实际,直接触及当前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关键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与争议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作为珠三角,特别是东莞,感觉太遥远,东莞教师写出来的文章,别人也不信。再如,笔者最新的论文《搭课题平台,促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因为近年我们一直在探讨这个专题,作为学校科研干事,一直带领教师做课题,走专业发展之路,这是结合工作实际,真真实实的选题,是这样想的,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写的。

4.小。选题大是一线教师写论文常见问题,写论文必须以小见大,以微探宏,深入浅出。如,《论素质教育》《论家庭教育》等就是典型的大选题。一線教师,既有教学工作任务,也有教育研究任务,杂事、繁事、烦事、附加事,一堆接一堆,一浪接一浪,时间紧、精力弱、团队小、经验缺,只有切入口小,一线教师才能扛得下来。譬如,《课题平台: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密码》《力促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四个点”》等,就是切入点较小的选题。

一线教师选题时,只要牢牢把握“准、新、实、小”四个字,就一定能选个好论文题目。

(二)选题基本方法。如果说上面部分“选题的基本原则”告知我们什么题目是好题目,那这部分“选题基本方法”就将告诉我们“去哪里选这样好的题目”。好题目哪里选?作为中小学一线教师,从内容角度、形式角度、领域角度等多角度都可以作为论文的选题,可谓应有尽有。时常听到不少教师说:“因为太多,所以难选,陷入选题综合症。”为此,在这里,笔者罗列四种常用、可操作的方法供教师参考。

1.从教育困惑中选。在教育教学中,任何一位教师,任何一个阶段,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是“教育困惑”。任教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看到刚入学的小学生在写字时“坐姿东倒西歪,握笔千奇百怪”的乱象,一定很焦急与烦恼,如何纠正呢?这就是困惑。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书写习惯引起的吧。如果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是不是就变好了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就选到这样一个题目:《低年级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养成》。

2.从成功案例中选。教育教学中,有困惑,也一定会有成功。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科组,任何一个团队,任何一所学校做了那么多教育工作,总有那么一些值得骄傲、引以为荣的,这就是一个成功案例。我校重视足球训练,被评为“全国首批青少年足球实验校”,这是多么光荣的事啊。于是,教师们就选题《“灵动教育”理念下青少年校园足球建设与推广路径探索》。近年,我们跟某民办小学结对帮扶,成立教育联盟,由于“双师教学”成亮点,被评为市首批“双师教学试点校”。于是,教师们就选题《富裕地区小学中年级英语“双师教学”实践研究》。

3.从教育现象中选。教育教学中,总会浮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实例,其实也是选题的好时机。曾记得,有一次笔者在引领青年教师做课题时,发现教师不会写阶段计划,往往把阶段计划做成长远计划。为了让青年教师能针对自身课题实际情况学会精准定计划,(下转第15版)                  (上接第14版)笔者以《课题研究阶段计划制定的几个关键点》为题撰写论文,开展讲座,教师们的问题迎刃而解,论文也获大奖。

4.从学习名师中选。学习就有思考,思考就有灵感。有一次,笔者组织学校年轻教师参加“正面管教”专题培训学习。结束后,笔者引导一位年轻班主任选题。笔者说,“今天学习‘正面管教’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你是一名班主任,如果把‘正面管教’用到班级管理中,一定会不错。”于是,这年轻班主任萌生这样一个题目:《“正面管教”理论下的班级管理》。另外,有一次笔者参加家庭教育讲师培训,孙一鸣教授了我们很多干货,笔者很受启发。于是,笔者回来撰写文稿《煽情·案例·口才——“摆渡计划”家庭教育讲师培训学习感悟》。

当然,选题无定法,方法不只一种,这里只是列举一二,供参考。

二、第二步:学会定题

题目是教育论文的眼睛,是教育论文总体内容的浓缩。为此,题目要新意、明确、精炼、易懂。好的教育论文题目犹如人的眼睛一般,会放电,有杀伤力,有诱惑力。概括起来有三个词:明了、简洁、新颖。

(一)明了。即主题突出,如《柳暗花明又一村》,看这个题目,不知道讲什么,类似这样的题目,可以加个副标题,如,《柳暗花明又一村——小学中年级习作指导的探索》。

(二)简洁。能删除就删除,一般不要超过20字,如,《学生厌倦阅读心理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厌倦”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所以“心理”删掉。“其”,指代不明,可以删除,可以改为《学生厌倦阅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三)新颖。立意要新,如,《基于“灵动教育“下的”“朗读者”形式小学语文“多元”朗读的策略研究》,32字符,太长,核心概念太多,别把新颖理解为神化。笔者曾跟吴老师合作撰写论文《以“灵动文化”为核心培养有灵气与活力的学生》,核心概念是“灵动文化”,指向明确,焦点集中,该文刊登《东莞教研》并获东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三、第三步:学会定纲

写作提纲,是文章的主动脉,是设计图,有了提纲,论文就条理化了。曾记得,当年我校被评为“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示范校”,学校大力倡导“英特尔理念”进校园。笔者在语文教学探索中总结论文《谈英特尔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以<恐龙的灭绝>教学为例证》。根据题目中“英特尔理念”核心词,分解“框架问题”“信息技术”“大舞台”“课堂量规”四个关键词,形成以下论文提纲:一、设计框架问题,统领全篇,为学生谋“正路”;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高度整合,为学生“解难”;三、搭建“PK”大舞台,自由辩论,让学生“明理”;四、优化课堂量规,激励前进,让学生“愿学”。该文由于条理清晰,观点新颖,不但获奖了,还在权威报刊发表。

四、第四步:学会“寻理”

“寻理”就是寻找理论,这理论可以是个人观点,也可以是名人观点。如,笔者在《谈英特尔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以<恐龙的灭绝>教学为例证》中是这样论证第一论点的:“设计框架问题,统领全篇,为学生谋‘正路’”:框架问题,是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的精髓之一。所謂框架问题,从表面上看来,就是条条框框的,有架构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从教育科学化的角度看,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问题与问题之间要具有连贯性和梯度性,不能让问题单一化和各自为营。这样看来,这样的问题设计,应该有不同能力培养要求,符合人类认知规律。再说,这些问题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灭绝”来展开的,紧扣文本,也有适度的拓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五、第五步:学会“找例”

“找例”就是寻找案例,这案例可以是个人经历的案例,也可以同事的案例,也可以是名家案例。笔者还是以《谈英特尔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以<恐龙的灭绝>教学为例证》论文为例,力图说明如何“找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框架问题呢?梁老师的《恐龙的灭绝》也许就能给我们个很好启发。课堂上,梁老师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2.课文中有哪几种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呢?3.关于恐龙的灭绝还有哪些说法呢?4.你们相信哪种说法呢?(可以不与课文提到的相同)这四个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互相关联,而且每个问题的难度系数都是逐渐增大,学生的思维自然就会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六、第六步:学会“美容”

这里的“美容”,是指对文章的规范美化,主要涉及两点,一是对文字润色加工,二是排版规范。文字润色。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用词措句,能不能换一种说法,让句子优美点?揣摩,斟酌,排版规范。内容规范、形式规范了,排版规范也不容忽视。古人说:“字如其人。”笔者认为,排版如人。完成以上步骤,论文正文基本完成。但是一篇规范的论文,除了正文外,还要具备其它几个小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1.摘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全文主要内容加以概括,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一般是由5—8个句子组成的一段话,200字以内。

2.关键词。一般是从标题与摘要中提取3—5个能反映论文中心内容的核心词。排版时,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3.参考文献。标明参考文献是一种道德,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一般格式是:序号+作者+题目+书(刊)名+年份+页码。

总之,一线教师只要好好奏响“六步曲”,写出论文,写好论文,提高教学水平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陈如平,刘宪华.学校课程新样态[M].开明出版社,2016.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陈  洋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