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的职业精神:内在需求、要素构建及培育策略
2022-04-08梁聪敏
梁聪敏
摘 要 由于岗位形态、生产方式、组织形态、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智能化社会对人的职业精神产生了新的需求。结合人的职业成长,基于对智能化时代职业人的职业精神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变化新特征的探索,总结出智能化时代职业精神的十大核心要素:洞察、规划、控制、守诺、团队、敬业、创新、反思、意志、效能,并提出相应的培育策略:统筹课程资源,创建“课程+核心要素”的职业精神模块化课程;开展行动逻辑课程设计,实施行动导向课堂教学;建设“1+N”职业精神教学创新团队,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完善考核评价方式,构建职业精神培育长效机制。
关键词 智能化时代;职业精神;内在需求;要素构建;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05-0040-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岗位任务综合化、生产方式大规模定制化、组织形态平台化、产品与服务品牌化已成为大势所趋,社会与产业不仅对人的技能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对人的精神品格给予了新的期待。单纯具备技术能力已经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注重人的职业精神培育,将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相结合,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20年11月,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就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同年12月,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同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然而,受社会功利主义倾向和技术的工具理性化思潮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重技能轻育人的“唯职业能力”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满足于规模求大、就业优先培育模式,热衷于技能培养,把学生当成技术技能的容器,忽视品格培育或理论上重视育人而行动滞后,导致技能与精神培养“轻重不一”,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因此,职业院校人才供给越来越不适应智能化时代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尽管职业教育界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但较多从某一角度来切入探讨如何促进职业精神的成长,缺乏依据个体职业精神成长规律,全面系统地设计实施方案[1]。由于没有彻底弄清楚“职业精神核心要素是什么”“职业精神培育怎样落在学校教育的实处”“如何进行科学评价保障职业精神培育达到预期效果”这三个关键性问题,在实践成效上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技能与职业精神培育偏颇的困局。
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要探索职业精神核心要素,必须研究智能化时代产业、企业和岗位对职业精神的内在需求,探索、凝练智能化时代职业精神的核心要素,并以智能化时代职业精神核心要素为聚焦点实施职业精神培育。本研究以智能化时代职业精神核心要素为聚焦点,借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理论研究,积极进行“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构建基于行动逻辑的“课程+核心要素”的职业精神模块化课程,开展行动逻辑课程设计,实施行动导向课堂教学,以期有效实现职业精神培育的落地。
二、智能化时代产业与社会发展对职业精神的内在需求
目前,基于大数据、智能制造、“互联网+”、绿色制造等新技术基础上的新基建、新投资、新消费正在加速发展。智能化社会的到来,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響人们的生活,并对人的职业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一)岗位形态变化提出新要求
智能化时代,社会飞速发展,技术进步节奏加快,岗位形态变化呈加速趋势,提升了工作难度、增加了就业压力,对职业人的自我心理调节意识、应变意识以及规划、协调、控制、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劳动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可重复、危险、程序性工作逐步被机器人代替,部分职业人面临失业或转岗。失业与转岗风险不断增大的客观现实,不仅对人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对人的精神产生深刻影响,迫切要求职业人洞察岗位变化趋势,适应形势需要,增强对岗位变化、就业挫折与工作压力的自我心理调节意识,培养乐观、进取、抗压、忍耐、顽强的意志品格。同时,智能化时代的工作不再是单一的、重复的任务或工序,而是较为完整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更高的综合性任务。仅仅依靠过去能够胜任工作的单一熟练技术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需要,迫切需要职业人掌握并不断提升对整个工作流程或柔性生产线维护、管理、服务的能力,这对职业人的规划、协调、控制、服务意识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二)生产方式变化提出新要求
智能化时代,新的生产方式变化,导致市场形态发生革命性转变。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5G低时延、高速度、超强链接能力为产品、机器、现实与虚拟、人与万物互联互通提供可能。大规模化生产逐渐向大规模化定制转变,去中心化、多元化选择成为社会潮流。“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2]差异性更大的定制化服务、更小的生产批量、不可预知的供应链变化使得工作任务随着市场变化而时刻发生变化,不确定性明显提高,非常规复杂问题呈现常态化趋势,给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为适应这种变化趋势,职业人迫切需要树立问题意识、协同意识、应对非常规问题意识、风险控制意识以及优化与创新技术、规程、业态、模式的思维。
(三)组织形态变化提出新要求
智能化时代,随着生产方式变化,企业组织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在由传统企业多层级管理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平台+企业”的生态系统转变。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公司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员工也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技术操作者,他们需要担负组织者、策划者、决策者、维修与服务者等诸多角色。职业人在企业生态系统组织中,不仅要与机器、生产组织系统发生技术关系,而且更需要与岗位以外的人与事发生社会关系。岗位层次越高,这种社会关系就越广泛、越复杂,对职业人相应提出更多、更高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需求。这就要求职业人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同时作为一个企业微组织的参与者或负责人,同样要具备市场意识、质量意识、效能意识、沟通意识、团队和跨界合作意识。
(四)社会形态变化提出新要求
智能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推动社会形态向数字化、智慧化方向转变,社会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社会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同时,技术的日新月异,对诚实守诺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以避免高科技手段带来的欺诈、失信行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推进,对技术、产品及服务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实用功能层面,更多关注文化艺术与精神层面的体验,这对人们的知识水平、艺术修养、求真与审美追求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化时代诚实守诺、求真、审美不仅是高质量社会发展、企业组织生态和谐运行的需要,更应该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需要,因为职业人只有具备了诚实守诺、求真、审美的良好品格,才能为自己人生与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智能化时代职业精神的要素构建
“精神是思维把握到的经验的总体,且是流动着的总体,同时是一种预设或潜在,将通过思维的‘把握活动而达到,亦潜在地或观念地存在于整个思维过程之中。”[3]时代不同,社会场景不同,精神需求就会不同,精神状态也会不同。依据实践与认識的辩证关系,洞察事物的变化规律是形成对事物认知的基础,而认知是形成职业精神的意识、思维与态度的一个起点。离开认知不可能产生精神,而离开洞察事物的变化规律,就不可能产生认知。因此,洞察事物变化是产生认知,进而形成职业精神的一个核心构成要素。在洞察事物的基础上,精神按照“知、情、意、行”的运行规律,不断重复着经验的思维化与思维的经验化的对立与统一,推动着职业人的实践与认识水平逐步提高。
(一)“知”通过“规划与控制”实现职业愿景
“知”是对事物“洞察”后的认知。获取岗位、胜任岗位、拓展业务、开创事业是职业人的基本发展逻辑。无论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职业人通过职场实践与认识的对立统一,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变化,对职业形成了一种初步认知或打算。随着实践不断深入,认识也不断成熟,职业目标或理想就会逐渐形成。由于精神具有思维与意志、知与行相统一的自在自为特性,促使职业人为了实现这种职业愿景而展开实践活动。智能化时代的工作是较为完整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更多的综合性任务,迫切需要职业人具有整个工作流程或柔性生产线维护、管理、服务的能力与意识,对职业人的规划、协调、控制、服务能力的要求极大增强。职业人面对复杂的生产或服务系统,要实现工作目标,必须由过去配合机器被动地完成工作状态转变为主动进行统筹和规划,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做好协调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在智能化时代,职业人只有通过自觉地进行规划,计划好未来,及时实施计划并做好控制,才能逐步实现职业发展愿景。由于职业场景越来越复杂化,“规划与控制”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而它恰恰是由“知”出发实现职业目标与职业理想的核心要素之一。
(二)“情”通过“敬业与守诺”展现对职业的深厚情感
“情”是对事物认知后而产生的情感。职业人经过职业岗位认知,对职业逐渐产生了一种情感,激发出一种从事这种职业的冲动,触发职业人情不自禁地真情投入,展现出一种为了职业而敬业爱岗、诚实守诺的积极心理状态。为此,职业人需自觉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一是处理好与职业的关系,能够做到“敬业”;二是处理好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能够做到“诚实、守诺”。“敬业与守诺”是职业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智能化时代,岗位内涵更加丰富、岗位责任更加重大,对职业人敬业精神需求更加迫切,因此,敬业精神依旧弥足珍贵,是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在大数据、万物互联、智能化时代,信息可追踪、可追溯,践行诚实守诺品格尤为重要,它是职业人立身之本,是建立良好工作氛围的基本保障,是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遵循,是社会文明、和谐、进步的基础。“敬业与守诺”是职业人对工作“情”的展现,是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三)“意”是为了实现职业愿景而产生的“意志”
“意”是职业人对自己内心的控制与管理,是职业人在对职业产生“情”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生发的一种职业愿景,随着这种愿景的不断清晰与明觉,职业人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意向或意志去实现这种愿景。职业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智能化时代,岗位知识化、综合化、复杂化、竞争激烈化,极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对职业人的意志品质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要求职业人具备:一是完善的心智,不仅适应顺境,更能面对逆境与险境,认识与控制自己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习惯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勇于忍耐的品格,有韧劲、耐受力强;三是顽强的意志,有拼劲,有不服输、争取胜利的顽强品格。职业人只有积极培育与磨练这些意志,才能应对未来职业挑战,取得事业进步。否则,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就会成为职业结局的真实写照。因此,以“意志”为主要内涵的“意”是实现职业愿景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之一。
(四)“行”通过“创新、反思、团队协同”的实践淬炼以实现预期效能
“行”是指行动意向与行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确精察处即是知”,不断进行创新、反思、团队协同的实践与品格淬炼,达到创新与创造的“知行合一”境界,以实现预期目标。创新是实现事业进步与突破的第一动力,那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是智能化社会最为稀缺的资源。反思是变革、应变、思想境界提升的前奏,反思力是一种变革力,既是继承中的革新,又是力图破旧立新。职业人要取得事业进步,必须具备创新与反思的精神品质,它是职业生涯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智能化时代组织系统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化,具备协同、跨界合作的团队意识越来越重要,它同样是取得事业进步的一个核心要素。效能是职业理想或愿景的成果表现,职业人通过职业实践不断满足自己各层次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从而实现某种效能。因此,“创新、反思、团队协同”是“行”的路径与方法,“效能”是“行”的结果展现,它们共同通过“行”的实践活动,构成职业人实现其职业愿景的核心要素。
结合人的职业成长,通过分析智能化时代产业发展对职业精神的内在需求,探索智能化时代职业人职业精神的“知、情、意、行”变化新特征,可以概括出智能化时代职业精神十大核心要素:洞察、规划、控制、守诺、团队、敬业、创新、反思、意志、效能(见图1),以及36个子维度要素(见表1)。职业精神十大核心要素是智能化时代职业精神内在需求的浓缩,是职业精神的精华所在。专业不同,职业面向不同,十大核心要素的需求着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构成相对稳定完整,它涵盖了职业人精神成长各个方面。通过职业精神十大核心要素的科学有效培育,促进职业人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融合发展、螺旋上升,促使职业人精神逐步提升到新境界,能力不断提高到新水平,实现由新手、能手、专家到行业领袖的逐步蜕变,取得职业进步与事业成功。
四、智能化时代职业精神的培育策略
为有效达成智能化时代职业精神培育落地并取得成效,需要按照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要求,围绕智能化时代职业精神十大核心要素,统筹课程资源,构建“课程+核心要素”职业精神模块化课程,开展行动逻辑课程设计,实施行动导向课堂教学,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形成长效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
(一)统筹课程资源,创建“课程+核心要素”的职业精神模块化课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4],课程是职业教育质量与特色的基本保障与抓手。开展职业精神培育,必须进行课程建设,而“课程+核心要素”的职业精神模块化课程,是破解技能与精神培育偏颇困局必须迈出的基础性一步。“课程+核心要素”是指根据课程特性,围绕职业精神十大核心要素及其子维度,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独特核心要素,在每门课程中重点聚焦一个职业精神核心要素,开发基于课程特色的职业精神培育模块,实现每门课程侧重构建一个精神模块,特殊情况下也可构建两个或多个精神模块。“课程+核心要素”中的“课程”是指公共基礎课、专业课、实训课、实践课等教学计划中的任何一门课程;“核心要素”是指职业精神十大核心要素中与该“课程”相匹配的一个核心要素或其子维度。在每门课程中都进行“课程+核心要素”精神模块开发,逐步建立涵盖职业精神十大核心要素及其子维度的职业精神模块系列,并经过有效整合与提升,形成职业精神模块化课程。由于职业精神模块化课程涵盖了职业精神十大核心要素及其子维度的模块系列,因此课程具有职业精神培育完整性与系统性,可以实现“四全培育”效果,即职业精神培育教学计划课程全覆盖,职业精神十大核心要素培育全包括,职业精神培育授课教师全参与以及课程的知识、技能、精神培养全面融合。此外,需要把职业精神培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方案中,设立职业精神课程建设专家工作组,开展教师培训,进行教材、教法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职业精神资源库建设,确保整体提升“课程+核心要素”的职业精神模块化课程培育质量。
(二)开展行动逻辑课程设计,实施行动导向课堂教学
行动逻辑课程是在学科体系课程基础上经过不断演变而形成的一类适应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与学科体系课程有着本质不同,其主要特征是“构建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认知规律为准则、以技能迁移为目标、以行动能力为导向、以学习者自组织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模式[5]。与学科体系课程相比,行动逻辑课程具有明显的实效性、时效性、迁移性、创新型等特征。“在职业教育领域,学科体系课程几乎成了每个人批判的对象”[6],行动逻辑课程则越来越受到好评,特别是在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中受到广泛欢迎,而在思想性较强的课程中,行动逻辑课程虽然受到关注,但在推广上仍有一定难度。
职业精神模块化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思想性较强,要进行行动逻辑课程设计,需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首先,结合课程特点,以职业精神某一核心要素与相应技能为载荷,构建典型工作过程或典型实践性活动载体,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或实践活动的完成过程,达成重点培养一项核心要素与相应技能的目标。其次,围绕每项载有核心要素与相应技能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为工作程序的任务训练,让学生自主进行资讯收集,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实施决策,开展小组合作,实施工作计划,完成工作任务。通过这种普适性工作程序的反复训练,学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老师实现“做中教”“教中做”,这样“不仅搭建了师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物理场,而且构建了师生之间深度互动的心理场,使行动主体的行为机制与心理机制协调运作,体脑结合,行知合一,促进了师生专业素质的协同进步,构建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生态关系”[7],实现了核心要素与技能融合培育的深刻体验,达成了培养职业精神核心要素的心智目标。第三,实现学生职业精神核心要素与技能的双迁移效果。职业精神与技能具有迁移性,它可以通过自我体验与强化训练,进行反思、实践、评价、优化,由一个场景迁移到另一个场景,并能动地指导或应用于新的职业实践。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设计三个以上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性工作情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技能逐步实现自迁移、近迁移、远迁移的目标。“促使学习者最终能够独立胜任未来工作领域中的陌生工作情境,培养学习者创新、创造、创业的素质,确保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可持续性。”[8]第四,行动逻辑课程必须以行动能力为导向进行教学,通过行动逻辑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个感觉器官,激发学习积极性,促使学习者通过职业技能训练,促成职业精神培育取得良好绩效。
(三)建设“1+N”职业精神教学创新团队,优化教师能力结构
选取什么核心要素与课程结合,怎样构建合理的典型工作过程或典型实践性活动载体直接关系到“课程+核心要素”职业精神模块的培育质量。这要求教师既要熟悉课程的性质与特征,又要对职业精神核心要素有一定深度的掌握,这对老师的职业精神素养、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核心要素与课程进行结合,要做到“课程+核心要素”职业精神模块与教师专长、课程特性、学生状况、标准要求“四结合”,以保障模块培育达到质量标准。构建“1+N教学团队”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1”是指课程教师,“N”是指从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聘请的教育专家、工程师、劳模、民间工匠等专业人员。通过“1+N教学团队”组成产教融合、跨界优势互补的教学创新团队,共同进行课程设计、教案编写、教学组织,协同探索“课程+核心要素”职业精神模块化行动逻辑课程教学。要注重探究式、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研究,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双向交互中,使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建构者”,形成师生“教学共同体”,为打造职业精神培育精品课程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四)完善考核评价方式,构建职业精神培育长效机制
职业精神考核评价是职业精神培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系统性活动,它是评价、反馈、再评价的动态过程,能够促进职业精神培育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它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构建职业精神考核评价体系,促进职业精神培育形成长效机制,有效提升职业精神培育质量。首先,要制订“课程+核心要素”职业精神模块化课程标准。每个模块包括培育内容、知识、职业精神核心要素、能力培育目标、教学方法、资源建设、测试方法、赋分标准、评价等级。其次,要明确考核范围。对“课程+核心要素”职业精神模块化课程中的模块进行全面评价。根据课程性质、特点,由授课人进行申报,课程建设专家工作组对“课程+核心要素”精神模块进行评价与指导,从整体上保障学生职业精神培育高质量有序展开。第三,创新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典型工作过程或实践活动的行动结果评价,重视学生职业精神核心要素的自迁移、近迁移、远迁移性评价;运用好课堂评价、过程评价,发挥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作用;专项拓展训练项目评价要运用好专业团队、企业专家的作用;合理借鉴国外职业精神评价方法。第四,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将评价分为关键评价项目和一般评价项目,设立合格、优良、优秀等级,关键评价项目必须达到优良等级以上。注重各类大赛成绩、體育比赛成绩、先进事迹、模范人物、见义勇为等加分导向作用,为学生良好精神状态的形成奠定评价制度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匡瑛,范军.职业精神之国内外研究述评[J].职教通讯,2015(31):36-40.
[2]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EB/OL].(2015-05-19)[2021-05-2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3]郭友兵.黑格尔的精神概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1-31.
[4]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中国“金课”要具备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EB/OL].(2018-12-14)[2021-05-26].https://gjxb.yzpc.edu.cn/2018/1224/c2095a24364/page.htm.
[5][8]闫智勇,姜大源,吴全全.职业教育行动逻辑课程的时代意蕴和建构思路[J].职业发展研究,2019(1):24-30.
[6]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原理与开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7]吴全全,耿爱文,闫智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下“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21(4):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