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2-04-08范敬涛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实物情境、表演情境、歌曲情境,在有效贯穿知识内容的同时,更能够为学生创造探究历史、感悟历史、走进历史的机会,并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及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初中历史 教学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5.030
历史学科知识点庞杂,史实所发生的时间、空间均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差距,在认知层面存在一定的屏障和落差。要打破这种落差,就要通过营造特定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史实发生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形成共鸣和思考,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共鸣,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灵活应用情境教学法,根据不同的史实,营造不同的情境,方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一、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历史
想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符合教学目标且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探索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教学的过程从本质而言就是一个提问、分析、解决、对比的总结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不足,对学生的学习都不利。优质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建设之中。同时,可以进一步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并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构建起前后贯穿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知其一又知其二,能够举一反三。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学习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更深入地认识了史实,同时也建立了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的信心,在不断思考中,加深了自己的知识厚度,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学习《“九一八”事变》这一段历史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情境:问题一,“九一八”事变的实质是什么?问题二,“不抵抗”政策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问题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问题四,“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问题五,大家都知道,“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地区,六年后,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同学们思考一下,两者之间有着哪些联系呢?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们充分认识了“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由设置问题为引导线索,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九一八”事变和中华民族存亡的内在联系,之后以史為镜,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树立正确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控问题的范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规范,初中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形成完整、正确的历史观,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进行合理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创设实物情境,感悟历史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历史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揭示社会和历史规律,认识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让学生深刻感悟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新《课标》,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其中比较好的一个方法就是营造实物情境,更进一步说就是通过让学生观察、了解保存下来的历史实物,形成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完善时空观念,感悟历史。很多历史教育者都比较推崇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实物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建立学习者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将史实中具有特别意义的标志物作为知识点的附着物,学生会形成十分深刻的形象记忆,这就好比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会记录它的标志性建筑物一样,教师在通过实物情境进行教学时,就是通过历史遗留物,对事件、人物进行了标记,使得学生能够清晰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历史时,所发生的事件非常多,时空的转换非常快,学生的识记和理解都有一定困难,很多学生都将史实记混、记乱,导致知识体系混乱,将A事件放在了B时间内,将B时间放在了A时间内,尤其是这个时期发生的运动、变革比较多,并且涉及的人物更多,学生非常容易产生错记。在进行这个阶段历史的学习中,如果我们采用情境教学法,营造实物情境,很多难点就会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博物馆和纪念馆中上一堂观摩课,直观了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历史,对一些转折性的事件进行回顾和再现,如长征、反围剿这些经典的历史事件,学生通过书本是很难体会到的,如果学生通过实地观察老照片、红军战士遗物等实物,就能够直观地看到和想到当时红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几万里跋涉的气魄,其中,他们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草地,最终达到延安,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战士没有惧怕,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打破了敌人封锁,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这期间他们留下了很多遗物,这些遗物是他们的精神和品质的浓缩和见证,通过观摩这些遗物,深刻领悟革命先辈顽强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更能够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形成更丰富、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
实物情境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教师应该多开展实物情境教学活动,将课堂搬到相应的场所中,现场进行一堂解说式的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身心得到了放松,还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创设表演情境,走进历史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世界历史更是分布在全球各地,因为时代的变迁,历史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太过久远,没有对比性的参考,学生无法准确对历史知识进行理解和想象。若是在实际课程中,教师仅仅通过照本宣科的口头描述方式进行讲解,学生是无法真正理顺课本中的历史构架的,不容易形成体系性的记忆和理解,更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如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引发共鸣和共情,更好地感悟和学习历史知识呢?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特定的气氛,让学生对教材中所描写的场景进行表演,就是非常好的方式。通过表演,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历史事件中,成为事件的“主角”,从事件主人公的角度去思考和发现史实本身,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增强,很多有表演欲望和表演天分的学生还从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对学生学习状态和知识的接受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一方面,通过表演情景的设定,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进行开发,帮助学生建立更开放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又跳出书本,进行更多的演绎,而这种演绎并不一定是平面的知识,也可以说是立体的历史知识的再现和历史人物的扮演和体验。
如在学习《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这个知识点时,课本中所提到的远古居民、农耕生活等知识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有上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了,处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学生自然无法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生活方式,教师可以设计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表演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来学习历史:假如你所住的地方只有一条河流,并且你没有手机、电脑等现代工具,那么你将要干什么?我们看看原始人是怎么做的,你们想不想也当一次原始人呢?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历史剧的编导表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演出,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参与度,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景表演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表演者或观看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更能够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总结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将历史知识充分融入心中,形成长久、深刻的记忆。
四、创设歌曲情境,渲染历史
歌曲之所以被广为流传,是因其本身的表现力和感召力,特别是反映不同时期时代风貌的红歌,其中不仅蕴含着最质朴的情感,更蕴藏着深邃的时代理想与精神,具有非常高的学习价值。笔者认为,歷史教师应该把音乐,特别是红歌与教学相结合,一方面使得红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以歌曲的内容创设情境,让历史得到渲染和升华。这一点是非常有创新意义的,也是学科融合的一种教学尝试,在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中,加入音乐的体验,就好比将文字谱上了激昂的乐曲,知识将变得生动而有带入感,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找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就如同在听一首好歌的同时会记住歌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养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来导入内容,之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义勇军进行曲》的听后感,之后教师将歌曲的创造背景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讲课结束后,教师请学生一起演唱《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以及再理解,并能够与歌曲作者产生深度共鸣,感受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艺术家聂耳和田汉如何用音符、旋律和词作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爱国热情,也更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以此豪迈的气概为激励,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五、创设生活情境,再现历史
历史学习中,学生需要准确记住事件的发生时间、人物关系等关键信息,如果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会降低学习的效率,还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以周围的实际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这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强化历史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养成历史和现代相结合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是带领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或是遇到理解瓶颈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元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这一章节时,学生了解到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对比今天我国纵横南北东西的高铁网络和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感叹中国铁路建设从无到有再到领先世界的发展历程,感叹不断发展的中国所创造的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从而发自内心地感叹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如果学生对中国现今铁路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概念,教师就要准备一些数据,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今天中国铁路的发展成就。其中,学生们感悟到先辈们那种开天辟地的气魄和不畏外部势力干扰和阻挠的勇气,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学习“维新变法运动”这一部分知识时,我们了解到北京大学的诞生历程,时至今日,当初的京师大学堂不仅成为享誉中国的知名学府,更在世界大学之林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为中国重要的高精尖人才输出地和国际教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旗帜之一。时过境迁,北京大学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更印证了中国高等教育振兴的历史必然。今天中国的高等学府数量已经超过3000所,高等教育的规模处于世界前列,很多大学已经驰名中外,成为非常重要的学术和人才培养基地,有非常多的优秀人才从大学中走出,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把我们的城市、乡村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树立高远的志向,以更多的北大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将来能够走进自己心仪的高等学府,努力深造,做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带动学生更好、更深入地掌握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好历史,学懂历史。除了上述应用的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辩论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新《课标》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对历史学科的持久热情,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历史知识运用到学习与生活实践中,达到“知史而明志,知古以鉴今”的学习境界。
参考文献:
[1] 代利侠《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20年第1期。
[2] 宋惠云、刘立德、宋新奎《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16期。
[3] 石玉《信息化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年第3期。
[4] 米日班·塔依尔《情境教学法在现阶段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视界观》2020年第2期。
[5] 严云峰《浅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年第2期。
[6] 王红欣《初中历史教学中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情境教学法应用探究——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为例》,河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范敬涛,1978年生,女,吉林临江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