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初探

2022-04-08齐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言文语文课堂

齐燕

摘 要:中学文言文教学存在学生怕学、教师怕讲的困境,并且被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篇幅较长,本文结合笔者的参赛作品,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相关内容,借助助平台和多种信息化手段,运用微课、视频、动画等丰富的数字资源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古文学习能力,探索翻转课堂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 文言文教学 教学实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5.028

当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面临怕文言文的困境,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文言文都感到比较头痛。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这种文体没有学习兴趣。文言文教学并无定法,入选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一般篇幅都比较长,比如山东省教育教材编写组编著的《语文》第一册就收录了《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对话。

本文结合笔者的参赛作品,谈谈翻转课堂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走出文言文教学之困。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日益进入信息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也生了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表现为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方兴未艾。翻转课堂就是一种颠覆了传统意义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形式。

翻转课堂,也被译为“反转课堂”或者“颠倒课堂”。最早出现于19世纪早期西点军校工程专业的课堂上,教授尝试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上课时进行集中回馈和讨论,但因技术条件受限,并未进行大面积推广与应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被明确提出开始于2000年。实践教学方面开始应用始于2007年前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为帮助缺席学生而采用的独特教学方法,学生易于学习和接受,推广效果较好。2010年左右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逐渐成为翻转课堂实践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翻转课堂主要是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学生课后完成作业这一过程“翻转”,即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己查阅资料、提出问题等方式进行学习,课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交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和参与小组活动、指导作业完成等。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时机。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他们熟知网络学习环境,愿意通过网络搜集和学习相关知识;教学平台在教学中普遍应用,依托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设计,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讯技术的逐步完善、成熟,让手机可以成为移动教学终端,是实施翻转课堂的硬件条件;加大信息化培训力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逐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录制教学视频成为教学常态。

笔者以参赛作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探讨翻转课堂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新《课标》下文言文的教学

新《课标》包括一大根本任务、三大模块、四个核心素养、八大目标、五个课程实施要点、七大特色与亮点。新《课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导向就是育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的教育要成为学生进步的桥梁,衔接九年义务教育,沟通高等教育,为学生的成才、成长铺路、架桥。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文言文教学是很好的平台和承载媒介。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语文八大课程目标,即语言认知与积累、语言表达与交流、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审美发现与体验、审美鉴赏与评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四大核心素养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语言理解与运用是基础,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实施等都要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展开。文化传承与参与是指语文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吸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阔优秀传统文化视野,承接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并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提振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科核心素养得重要内容,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文言文的教学、学习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方法。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文言文的教与学中,体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对当代产生的深远影响,学习文言文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传统美德、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不断完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增强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

新《课标》的学时安排上,古诗文的选读是学时数最多的,为36个学时。其标准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精神文化价值方面的要求,以中国古代经典诗文为学习内容,运用听读、范读、范读、分角色朗读、赛读等各种诵读方式,了解经典诗文的内容,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二是文言文基础知识方面的要求,梳理所学经典诗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进行系统整理和掌握,区别古今语言的异同。三是应用生活实际的要求,学习中国古代诗文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体悟经典古诗文独有的音韵美、文化美,在生活中加以体认和运用。教学上的标准要求为四方面内容。一是让学生在开展多种形式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古诗文独有的语感,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品味古诗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美。二是重視自主学习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网络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能够自主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诗文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学习。核心素养是紧密联系的一体,新《课标》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体裁、文体等划分单元,以一课为单位的教授模式。要求我们以一组完整资源为单元,采用任务引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整合教材学习内容、各种资源,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情境化的实践活动,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学。梳理古诗文中所包含的文化常识,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积累,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是在教学中开展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过程中,就作品涉及的文化现象及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与同学展开交流和讨论,联系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古诗文在讨论和运用中“活起来”“用起来”。学习运用评点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并撰写读书笔记。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选自高教社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论语·先进》中的经典章节,勾勒出一幅先贤论志的图画。它的结构完整、形象鲜明、言约义丰。教学目标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知识目标为学生通过本课积累文言词语、句式,疏通文义;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四个弟子的志向。能力目标为品读人物语言,赏析人物性格。情感目标为感悟孔子礼乐治国、大同世界的理想,走进经典,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三、学习资源准备

(一)教学资源

教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搜集整理了相关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资源(Flash动画、导入视频、微课视频、诵读视频、导学资源包视频、学习资源视频等)、图片资源及文本资源(课件、教案等),使文字教材的有限性得到了拓展。

(二)自主开发资源

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课程组教师自主研发了“电子书”。个性化、交互式电子书,“哪里不会点哪里”,有声的教材、同步的翻译,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听名家诵读、自读、跟读,正音明句读;了解文章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宾语前置句,当学生无法完成时,点击线路上的白色按钮会有语音指导;点击人物,会出现相关的人物视频,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还原2500年前经典对话场景;人物脉络图表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了解弟子的性格特点;错题本是总结每个学生的错题情况,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纠错改错;收纳箱帮助学生归纳文章中重要的知识点,为测试做必要的知识储备。

(三)校内资源

课前学生利用校园网络、网络机房、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笔记本电脑等信息设备查阅相关资料,登录课程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则使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等校内资源,师生共同完成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以“志”为线索,从课前延伸至课中并迁移到课后。

(一)课前知识储备

教师课前制作微课《孔子眼中的“仁”和心中的“乐”》,在平台上发布课前任务视频,让学生明晰两项任务即一查、二览。

学生在平台上观看任务视频,明晰三项任务。学生分组查找关于孔子和孔门弟子的相关知识,并上传至平台;浏览微课、名家讲《论语》、名家诵读视频,为理解课文做必要的知识储备。

教师借助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自主性。为理解课文做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课中知识内化

1.创设情境入文本

教师播放视频将学生带入春秋时代。孔子及其弟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学生观看视频,进而探求文章中所显现的理想。

古文意境的视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求文章的欲望。

2.阅读文本晓文意

教师参与设计个性化交互式电子书,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利用自主开发的集文、声、图、像于一体的立体式交互电子书,引领学生走进千年之前的对话场景。

学生打开集文、声、图、像于一体的电子书,听名家示范朗读,跟读,正音明句读。学习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宾语前置句。在平台上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脉络,在平台上做练习,检测字词学习情况,自动生成成绩。

诵读经典是学习古文的第一要务。有声的教材,同步的翻译,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听名家诵读、跟读,正音明句读,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教师借助平台的监督功能检查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适时的点拨与指导。

文言文字词的学习是基础。在电子书中学习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宾语前置句。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脉络。在平台上做练习,检测字词学习情况,自动生成成绩。使每位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洞幽察微析人物

教师参与制作电子书,引导学生运用电子书分析人物性格。

学生点击文中的人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可反复观看,可下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观看后从神态、动作和语言方面分析人物性格并填入人物分析表格中。人物分析完成,自动放入收纳箱中,形成文章脉络。开展动画配音活动,还原对话场景,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

学生点击文中的人物,还原了经典的对话场景。人物分析完成后自动放入收纳箱中,形成文章脉络的图表。开展动画配音活动,还原对话场景,突出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进一步品读人物语言,赏析人物性格,突出了教学的难点,能力目标顺利达成。

4.傳承文化悟理想

学生在平台上观看学习资源——春秋动乱,感受战乱频繁的时代背景。教师课前制作视频资源并上传至平台。预设问题:孔子为什么会赞同曾皙所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呢?表达了孔子怎样的理想?

学生在平台上观看学习资源——春秋动乱,感受动荡不安、礼乐崩坏、民不聊生的春秋时代。走出文本,在平台上展开激烈讨论。结合医者仁心,畅谈职业理想,学好古文,学做儒医。

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展开激烈讨论,引发学生多样化的解读,从而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对时代背景的把握,对孔子礼乐治国、大同世界理想的感悟。畅谈职业理想,学做儒医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孔子礼乐治国、大同世界的理想。实现了情感目标,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课后知识拓展

教师布置作业,主要有两项,基础作业设定为下载《大医精诚》,进行诵读。拓展作业设定为参加校园国学节。

学生在超星移动图书馆下载专业课程中的经典篇目《大医精诚》,运用课上学到的古文学习方法进迁移拓展阅读。

让学生将课上学到的古文学习方法迁移拓展,实现语文与专业的有效对接,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助力专业能力的提升。

根据课文编排剧目使古代经典走近了学生的生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丰富学生的积累,渗透经典的熏陶,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余音缭绕。

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借助平台和多种信息化手段支撑教学,运用微课、视频、动画等丰富的数字资源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古文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4期。

[2] 夏欧东、章站士、祝火盛等《关于网络课程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第13期。

[3] 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3期。

[4] 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