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语文”观引导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思路初探
2022-04-08张竹林
摘 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教育理念扭曲、语文课堂失真、教学效率低下等“假语文”问题依旧存在且饱受争议。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求真务实精神要求我们力争实现“真语文”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让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有所掌握。本文通过对“新语文观”的研究,结合教学实际,初步探索、勾勒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真语文”观 中小学语文 基础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5.023
一、何为“真语文”
“真语文”和“假语文”的交锋源自2012年。相关部门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观看一位教师讲解散文《斑羚飞渡》时,批评该教师“无节制放纵情感。……在音乐和画面的烘托下,闹极。这是当下时髦而虚伪的语文课,真的假语文。”这种直言不讳的说法引起了很多争议,一场“真假语文”大讨论由此展开。
2012年11月23日,全国14省32校的小学语文联合教学研讨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会上發表的《聚龙宣言》标志着“真语文”首次以理念的形态出现。2014年5月3日,王旭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的文章,批评了那些“时髦而虚伪”的过分表演、无节制放纵感情的“假语文课”。他认为,“真语文”就是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特点的“真正的语文”,应该回归语文的本源,寻找语文教育的真实规律,以“求真”“学真”为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多名学者也加入了这场大讨论,“真语文”和“假语文”的交锋达到了顶点。
二、语文教学要追寻“真语文”
“真语文”是指在真实的状态下组织语文教学,学生在真实的教学参与中真实地反映其语文学习情况,学生与教师在动态的发展环境中能获得真实的收获。新《课标》对于语文学科基本特点的阐释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就赋予了语文学科情感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一些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现象。如教师滥用多媒体,沦为现代科技的“奴隶”;部分教师过于拔高,不分辨课文体裁就“挖掘研究课题”,研究出一些“很怪模怪样的‘研究课题’”,“这抹杀了这些选文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也使它们丧失了存在于语文教材的理据”;部分教师为了“求新”“求变”,过度扩展知识内容,引入大量与“语文”文本不相关的内容,把语文课上成了生物课、地理课、化学课……
教师被认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信念驱动行动的想法是教师效能的核心。研究表明,如果教师相信自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即使环境充满挑战——那他就会做更多的事情来确保学生有效学习。教师的效能感是成功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效能一直被列为与学生成绩相关的最重要的教师特征之一,并且被认为是保持教师专业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当下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对学校的评定看重的是“重点学生”百分率,学校成为“做题机器”的加工厂,对教师的考核自然也取决于学生成绩的高低,教师考评标准与教学标准脱节。过去的20年中,教育中的“责任政策(Accountability policies)”——“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 and Race to the Top)”——产生了一种恐惧和焦虑的文化,破坏了教师对课程和教学的自主性,迫使教师专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课程范围缩小。原本应该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国内外文学名篇热爱的语文课,彻底变成了一个个专题复习的“训练课”;教师对于授课内容的选定,完全参考练习册、考试卷而不是教学指导用书和教学大纲;原本学生心中就“听不听都能懂的语文课”,随着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对语文课的“不满”、对所渴求的知识“求而不得”而变得存在感越来越低,语文学科面临着教与不教一个样的困境。
三、语文教材中有“真语文”
实际上我们现行的教材中贯穿着“真语文”的思想。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选择了《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和《口技》五篇有关文化艺术的文章,在单元导读中编者写道:“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显然,本单元的设计意图就是引导学生将视野由书本向生活延伸,拓宽了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又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择了几篇有关于建筑园林和名胜古迹的课文,编者在单元导读中写道:“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此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单元的文章直接体现了课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和第六单元“祖国美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万花筒”,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笑与泪,经历与成长”;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民俗”、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对人类的关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第四单元的“戏剧”,都体现了编者注重课外知识和课外生活相联系的思路。
四、人生需要“真语文”
无论是培养审美志趣,还是单纯地识记和背诵,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立足在“语文”这一学科上。“真语文”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真知识,引导学生做真人,还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爱国”主题单元导读中,编者提出了“‘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的观点。在我看来,语文学科的识记和感受不应割裂,正如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要求,对待同一篇文章,应有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处理和思考,让学生从识记、方法和情感都能有所体悟。因为无论何种类型的文字,最终的关注点都是“人”本身,这契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
教育课堂中使用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和选择以学习理论为依据。学习理论是一个框架,旨在解释什么是学习过程、学习如何运作以及什么条件最有利于促进学习活动发生,包括试图定义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甚至是学术课程策略的设计或选择。根据Topîrceanu在2017年研究得出的结论,目前最佳教学实践是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对以前学习结构的转变, 传统的以教师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要求学生记住事实和数字以备回忆的教育结构不再受欢迎。即使是“最传统”的教学实践,现在也正在摆脱传统的授课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变化促使教师寻找更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多地吸收“信息”。
此外,社会学习理论的盛行,取代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成为首选的教学模式,教师也需要改变策略。这也与现代教学的需求不谋而合。这些策略能够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教学并与教材互动。
在日常教学追寻“真语文”的过程中,我是如下践行的:
1.整合单元命题
确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信念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将关注的焦点缩小到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某些教师层面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在教师的所有责任中,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让学生参与的程度是教师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确定对学生学习有积极影响的教师特征时,我们应该考虑教学策略和吸引学生参与的因素。有效且经验丰富的教师倾向于使用更多的教学策略——一些研究发现,如果使用得当,教学策略会对学生成绩产生高达45%的影响。
根据Jerome Seymour Bruner的学习理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理解,不论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我都会带领学生阅读单元导读和目录,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每个单元,我都会结合教材制定一个单元问题,把每篇课文放在单元问题下来把握。比如高一年级下学期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宋词”,我将单元问题设置为“人生道路与人生态度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四位词人的八篇作品中整体感知作者的人生态度,结合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回归文本”与“以情育人”并重
“文本”是指由作者创作出来并且承载着其思想情感的语言符号,我们所讨论的文本指的是根据语文新《课标》所选择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这些文章经过教材编者的改动,提供相应的阅读提示、注释、练习,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以及获得人文情感教育的主要媒介。好的语文课堂,必须立足文本,不能过分注重多媒体及情感分析,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思政课。这需要教师对文本有深入而準确的理解,同时立足文本,不能脱离文本大谈特谈。
如某教师在教授部编版《语文》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花的学校》时,利用接近15分钟的时间阐述印度的宗教,甚至将“印度”与“泰国”混用,这就是偏离文本本身,虽然听起来是对文本进行了深入挖掘,却不是立足于课堂本身来进行教学。又如某教师在教学《我若为王》时,引进鲁迅的《奴才与傻子与聪明人》,花费了15分钟让学生演绎小品。看上去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尊重学生体验”,但其实学生根本没有阅读,教学目标也没有达成。这种倾向同教师的浮躁心态有关:追求时髦,盲目趋同,似乎不标新立异就是落伍。
语文课也应该注意“语”“文”并重,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引导。“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应只是一个摆设,更应成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在备课时,我坚持常变常新,根据课文的不同改变自己的授课方法。如讲授《散步》时,我让同学评价文中人物的行为,并在导入的时候就创设了“你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看电视,喜欢看不同的电视节目时怎么办”的情境;在讲授《陈太丘与友期》时,我要求学生思考“如果是你,你怎么办”“陈元方身上有没有不对的地方”;讲授《虽有嘉肴》时,我将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德育渗透上,帮助学生理解教与学的关系,并提出了“团结互助”“帮助他人”“小组学习”等引申观点;讲授《皇帝的新装》时,我在分析课文后,布置思考题“20年后小孩长大成人,还会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事实吗?”让孩子在思考之余动笔书写,锻炼动脑和动笔能力;讲授《寓言四则》时,我结合孩子们在思政课上已经学习的“辩证”“一分为二”进行分析(该班已经讲过本知识点),并在课堂结尾引用了苏轼的《定风波》作结,分析人生道路与人生态度“互相促进”的命题,得出“得意时戒骄戒躁,警惕失意;失意时乐观旷达,想到既然已经山穷水尽,等在前方的或许就是柳暗花明。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选择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你的生活或许就会快乐很多”的结论,课内外相结合,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德育,同时扩展了孩子们的思路,也诠释了语文学科的美。
3.教学过程的“本真”
在日常教学中,也应该注意落实“真”,不用单纯煽情但无实际意义的语言,引导学生明白对一些文章需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实际效果。通过这些细节方面,注重落实,课堂的效率也会提高。特别是在评价环节。我们必须看到,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假”评价层出不穷,如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分数,将学生的成绩与学习结果画等号;授课时间掌控不佳,剥夺学生互评、自评的权利,仅把学生当作评价的对象;一味夸奖、没有任何批评和建议,缺乏全面、客观、真实的评价。
在现代化课堂的六个维度中,“精讲多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教师讲授的时间短了,留给学生感知和探究的时间就长了。这要求教师要向45分钟要效率,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落实。对教师来说,常变常新、紧跟时代、及时更新思路、不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真语文”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否则就难称得起“在45分钟课堂上有效率”。
从2012年提出至今,“真语文”理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经历几十年的变革,语文教学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凭借其扎实的根基和“真语文”人的坚持,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存在的问题终将得到解决,“真语文”理念终将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旭明《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科普童话》2014年第12期。
[2] 周传爱、崔焕庆《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科技资讯期刊》2008年第10期。
[3] 郑幼花《基于真语文观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新课程》2019年第2期。
[4]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5] 向秩仪《“真语文”视角下的人生思考》,《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
[6] 杰罗姆·布鲁纳、邵瑞珍《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2000年。
[7] 谢志红《我国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结构比较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8] 张冬蕾《高中“真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9] 孙岩《语文阅读教学的叙述学方法探讨》,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张竹林,1992年生,男,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