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习能力优化职业中学数学教学
2022-04-07甘肃省镇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郭长辉
甘肃省镇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郭长辉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职业中学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主阵地,应注重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符合自身学情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过于依附教师被动学习和思考现状,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响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目标,切实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科学技术在此背景下实现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改变工作和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其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更是闪耀光芒,受到极力推崇和欢迎。数学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学科之一,通过科学合理学习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弥补不足,提升学习能力。但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机械化带领学生学习各个章节,随后学生再反复刷题,未能及时向教师反馈完整解题思路和过程,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最重要的是能实现精准教学,减轻学生理解难度,提升教学效率。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最佳驱动力。职业中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后就会积极主动探究知识,这种影响远远大于传统语言说教。信息技术集声音、动画、图形、文字等于一体,通过对图形补、切、移、缩、伸、旋等多角度变换图形,为学生提供形象化感性材料,刺激学生多重感官。对此,数学教师应借助平板电脑为学生呈现相关知识图片,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不同图片会产生不同视觉效果,学生情感也会产生不同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会激发学生潜在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以“几何体”相关知识教学为例,数学教师运用平板电脑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球、锥、柱等形成过程,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对相关几何体定义和性质进行归纳总结,改变以往枯燥沉闷课堂教学氛围。与此同时,图片的出现还能帮助学生直击重难点。例如,在学习“棱柱”知识时需紧抓以下几点:①两个面相互平行;②其余各面为四边形;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边均相互平行。从定义明确棱柱性质:有两个面相互平行以及其余各面为平行四边形。之后教师让学生思考:棱柱的定义是否能用性质代替?如果教师空洞地讲解知识,学生就无法理解该知识点。对此,教师可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片从多方面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棱柱各个面,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二、结合学生学情,渗透数形结合
现代教育的核心即面向所有学生,引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感悟数学学科特有的美感。数学教师应保证每位学生均能在课堂教学上吸纳新知,实现全面发展。职业中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年龄与认知特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正式授课前需精心设计各个教学步骤,设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相互讨论,深入理解知识。与此同时,在课后需及时归纳总结知识和升华知识,通过合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形成正确思维体系,为高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知识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了解为何“底×高÷2”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为了消除学生困惑,数学教师可采取变换图形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公式由来。在具体操作中先运用剪刀剪裁两个相同普通三角形,随即将其拼接为平行四边形,紧接着截取平行四边形某一边后成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在此过程中将直角三角形平移至直角梯另一边后组成一个长方形。学生在此之前已学习长×宽是长方形的面积,借助图形变换能直观了解经变换后的长方形长与宽分别为三角形的底边和原三角形的高,再加上由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组成此长方形,所以可以得知“底×高÷2=三角形面积”,并且“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也能在此过程中顺势完成。上述教学引入数形结合方式,促使学生从本质层面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最重要的是将抽象的、未知的、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变为简单且能调动已有解题经验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三、巧用思维导图,简化学生理解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主题为中心并基于此建立与其紧密相连的一级基本概念,再运用颜色、符号、词汇、线条、图片等形象化标识逐级朝着四周发散,通过归纳知识、分析知识、整合知识呈现自然有机组织,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思维水平。职业中学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相对繁重,其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材结构在新型教育理念和改革要求下与以往相比发生较大变化,无形中加大学生记忆抽象数学知识难度。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知识结构,进而达到高效理解和记忆目的。在数学新知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体现在课前预习、课中笔记以及课后复习三个环节。首先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不仅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发挥着不可小觑作用,更是数学课堂教学重要组成。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可整体感知新课内容,从而在教师细讲时能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学生可结合学情明确学习重难点,在教师后续讲解时倾注所有注意力,最大限度满足学习需求。其次是课中笔记。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整体了解学习内容,也重点标记疑难点问题,无须浪费过多时间和精力记笔记,将所有注意力倾向于教师课堂教学讲授,强化自主思考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课中针对重难点问题记笔记时可标注数学教师强调的内容,有利于学生高效理解和把握知识,便于在课后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最后是课后复习。毫无疑问,课后复习在于深化和延伸课堂教学知识,无疑是学生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学生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构造新图,明确重难点,使知识更具有联系性与条理性。最重要的是先明确各个知识点在思维导图的层级位置,再将知识点融入,由此一来学生就在头脑中清晰认识新课内容以及各个知识点联系,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理解和记忆知识是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关键所在,由于学生需记忆大量数学定理和不同类型题目解题模板,尤其很多定理和公式较为相似,无疑加大学生理解和记忆难度,所以运用思维导图列出某个公式或定理整个推导过程并借助横向对比方式能促使学生了解不同公式定理特征,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时,大部分学生无法较好地区别三角形四心划分,虽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对概念较为模糊。对此,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充分理解三角形四心联系。以三角形四心为起点并向外延伸出四个分支,再描写外心、重心、垂心、内心性质与定理。例如,三角形垂心通常运用H表示,即三角形三边上高的交点,重心为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随即再对比分析垂心与重心两者定义与性质并列出不同点,提高知识记忆能力。
四、实施动手操作,增强学习能力
如果空有理论缺少实践,则无法切实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开展科学合理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做好铺垫。实践活动服务于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即教师在实践活动之前需设置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在反思中深入理解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和水平。以“圆”的知识为例,多数学生无法直接理解和掌握圆的概念,可以运用直观图形特征与学生现实生活事物相联系,使学生准确区分圆形与前期所学的其他图形的差异点。必要时让学生借助圆规动手画圆感悟其性质。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会发现圆没有边长和定点,但因其由曲线围成,故而有直径与半径,由此一来使数与形紧密联结,感悟数形结合特征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
五、结语
总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是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尤其对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科而言,结合学生学情优化教学能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能力,为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实现预期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