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综述
2022-04-07华中农业大学李明萱姚克难
华中农业大学 李明萱 姚克难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导致许多农民外出打工来提高自己的收入。而离开家庭的农民因为政策、体制机制、工作压力等原因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由长辈或者其他人照看,这些孩子就称为“留守儿童”。
在孩子与父母分离期间,孩子在学习上有着很大的问题,其中包括孩子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条件等。这些孩子的学习环境不仅影响孩子自己,而且还影响着他们的家庭。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成为现今社会讨论的问题。
一、概念界定
(一)留守儿童
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工作,因为户籍制度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他们的子女大部分被留在农村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父母的留守一方抚养,这种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二)学习环境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述,学习是一个在特定情境中个体积极参与建构的社会过程。而这个特定的情境就是学习环境。
(三)学习条件
加涅从学习涉及的过程出发将学习条件分为两类: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可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大方面。内部条件主要是指学生的自身因素。
二、现今我国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
(一)家庭教育环境不足
现今,我国的三种基本亲子教育形式分为:亲子教育完整、单亲抚养和亲子教育缺失。数据统计,2016年底,我国隔代照顾的占整个留守儿童总数的89.3%,亲朋照顾的占3.3%,无固定监护的占3.4%,无人监护的占4%。在照顾儿童的时候,监护人没有父母的责任意识强,监护的能力和精力跟不上,导致了留守儿童许多方面都缺少一个引导教师。
家长的关心和教育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儿童的学习兴趣减少,缺少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有时甚至导致儿童产生错误的价值观。生活水平也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数据统计,55.8%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有25.9%的留守儿童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生活水平的低下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分心,让学习资源白白浪费。
(二)学校学习环境欠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乡村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不惜牺牲乡村生态,甚至影响到了乡村文化秩序。虽然很多地区的教学环境都在变好,但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还是存在学校资金不足的情况,导致学校的基础条件很差,学校面积很小,桌凳破旧,土地不平整,操场也是十分的简易。
此前,很多农村的学校点被撤离或者拆除,导致学生学习的地方与家距离很远,所以很多农村的学校都是采用寄宿的管理制度,但又由于学校的经费不足,学校住宿制度存在人员不足、设备不齐全、安全卫生漏洞等一些问题。
(三)社会学习环境恶劣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极其不平衡,导致政府对农村的教学投入资金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社会福利也不完善。我国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福利的机构并不多,也没有发挥媒体的作用,从而导致很多慈善机构不能及时给予帮助。除了社会和政府的资金支持,村委会也会定期慰问留守儿童,但是村委会的经费来源并不会受到国家政府拨款的援助,一切经费都是众筹。在偏远的山区,很难筹集到一定的数额。
除去资金的问题,政策上对留守儿童也并不是很有帮助。2014年,政府接受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入学,教育开始向基础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这种制度本该为留守儿童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但是这个现象冲击了传统二元教育制度思想,并且当地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教育参政的不完善使得很多公立学校不接受留守儿童留在城市中学习。
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问题,所以该改善的不仅是政策或者教学制度,更应该改善的是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使留守儿童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三、现今我国留守儿童的学习条件
(一)家庭学习条件不足
留守儿童在家中的学习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监护人很多不是父母,大多监护人都与留守儿童有很大的年龄差,从而导致两者之间有代沟,并且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也有很多留守儿童是由父母照顾,但是因为父母常年不在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会带有宠溺和片面性,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和需求。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都不好。
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会被家长的思想限制。经调查,部分农村家长最关心孩子的事情不是学习,而是长大结婚生子和盖房。让孩子读书不仅不能为家里带来收益,而且会花掉一大笔钱。家长的这种思想让留守儿童学习的资源变得更少。
(二)学校学习条件稀缺
农村不仅缺少资金,而且还缺少教师人才,因为经济的发展,相比于经济落后的农村青年教师更愿意留在城市中,这导致了农村青年教师的极度缺乏。教师资源的缺乏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并且有很多地区出现一师多科,这导致了教师的专业程度分散、精力不足,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人才的短缺导致学校的教师没有补充或换新,农村教师的授课就缺少现代教学的创新性和优化提高,使得教学方式僵化。教师的缺乏导致教师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这样对留守儿童的教学效果就不是很明显,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有些教师也因为自身思想的老旧导致在教学上出现暴力化的手段,这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都让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
(三)社会学习条件欠缺
农村的经济和发展都落后于城市,这导致了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知识受到局限。留守儿童的知识大多从书本上获取,这使留守儿童在进行更高水平的学习中不能发散思维,更好地接受知识。
政府在资源分配方面缺少公共性和针对性。政府在实际治理的过程中资源的分配不够均匀,那些正规的、条件好的学校收到的治理资源远比偏远地区的学校和条件偏差的学校要好得多。除此之外,政府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机构来对农村进行帮助,这也意味着对很多留守儿童没有专门的帮助。虽然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网络也逐渐在农村被普及,许多留守儿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但是部分农村的不好风气和网络繁杂,使得许多不好的信息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
留守儿童的学习条件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的影响。教师资源和教材资源说到底都是教育资源的不足,所以应该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让他们享受与城市中的儿童同等的教育资源。
四、对策与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这样农村劳动力会从城市转移到农村,留守儿童也不再是留守儿童,有了家长的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价值观也能受到正确地引导。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有关部门应当将教育放在最先发展的位置。当农村的经济得到发展,学校的资金也会相对应地提高,这样留守儿童的学习基础设施也会更新和增加,这样会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变得更好,从而提高了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专门帮助儿童的组织
农村青年教师通常是各大高校学生,这样就造成了教师的流动性和暂时性。建立一个教育者组织可以使得留守儿童受到专业的教育和长久性的学习,不会再出现教师资源缺乏的问题。教育者组织也能突破农村传统教学方法,为农村教学提供创新性和优化提高的想法,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变可以使留守儿童学到更多的知识。
从民众方面出发可以建立一个教育者组织,也可以从政府方面出发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力的组织,还可以将政府、社会和家庭联合起来,针对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制定政策。
(三)增加教师学习平台
在农村也有许多常驻的教师,但是他们还是保留了传统教学方式。学校可以在社区建立教师的学习平台,让农村的教师学习城市教师的创新性教学思想和教学结构。教师除了可以在社区中进行学习,政府还可以安排更多的学习培训,让教师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方法来提高素质。这样受过培训的农村教师能更好地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思维。
(四)完善家长的家庭教育思想
转变以前老旧的、不恰当的教育思想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学校应该主动地改变思想,然后对家长不断引导使其思想变得开明。而这一转变光靠沟通还不够,需要家长和学校一起行动起来。教师可以通过手机通信来和家长进行联系,在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家长一起制订孩子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让家长更加熟悉孩子的学习环境和过程,这样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留守儿童是现在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也值得社会去关注。需要将社会、政府和家庭结合起来,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这样他们长大后才能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社会关注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