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2022-04-07崔露雨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

崔露雨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15)

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建设是治国理政、安邦定国的大事,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以传统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正是其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本文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赋能、赋以何能、以何赋能三个维度出发,探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逻辑、话语选择和承载形式,以推进和拓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一、何以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机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内在的思想契合和理论切合,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开花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当前多元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内蕴深厚优秀历史底蕴的文化形态,能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文化内蕴,以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一)赋能基础:内生的契合性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受制于经济基础,并被政治、哲学、文化等领域所裹挟。意识形态没有自己的历史,拥有的只是被映射和表现出来的历史。这就决定了意识形态只能在与其本身的人文精神和理想追求相契合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能实现附着、生根和生长,具有依附性。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先决条件。“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仅没有产生排异反应,反而‘活’出了新高度,究其根源,恰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精神存在某种同构性”,以及“中华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着相融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在社会理想追求中,《礼记·礼运》中所描述的对“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老子的“小国寡民”、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以及近代孙中山所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等,都是在对理想社会的擘画中表达对于天下为公,人人平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万象和谐的社会愿景的期盼;在价值理念中,崇尚整体、民本思想、和而不同等价值观念;在思维方式上,中国殷商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意蕴着唯物朴素主义思想,再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阴阳之道”,而后经道家学派对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的拓展和扩容,就形成了中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万物的思维方式。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天然的契合性决定了赋能意识形态建设的可能性。

(二)赋能条件:现实的必要性

时代境遇是推动理论发展的源泉,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形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核心任务就是实现理论构成和思想传递的时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刻板的教条,它提供审视现实、指导实践等一整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实践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助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发展和大众化传播。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一些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消费和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甚嚣尘上,冲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建设、内容建设和形式建设,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和向心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兼爱节欲”等修德养性思想,“公而忘私”“舍利取义”的价值理念,“德法并用”的法治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等,这为新时代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修养,探寻并实施治国理政之策、培育民族精神、引导价值取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支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思想资源。

(三)赋能向度:民族化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长期历史实践的升华和结晶,这一过程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学艺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风俗传统,造就了国家和民族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核源于马克思主义。“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就是我们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4]同时,一种思想或理论只有为人民所接受和认同才能取得合法性地位,发挥其效益。在此意义上,作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赋予民族性是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凝聚民族心理共识、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关键。

一是民族风格。在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绎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即以“居安思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大同”为主要特征的民族风格。通过立足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实践性,对其进行时代解读,创造出先进的、能够引领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社会文明建设。二是民族精神。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坚守伦理道德所形成的民族信仰,具体表现在以“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精髓。这是立足于传统历史而形成的民族性格。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必由之路。三是民族基因。在长期的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思想,“崇尚礼仪”的待人处世之道、“三省吾身”的修身之法等,这是在文化历史发展中印刻在中华民族每个人骨子里的民族基因。

二、赋以何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遵循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在地包含了价值和精神两个要素,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造者、宣传者和引领者,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意识形态建设的使命。明确时代所需、国家所要以及人民所求,是传统文化能够实现精准赋能的先决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具有理论价值、历史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其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增强党的思想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

从历时性的维度看,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面对问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是民族智慧的凝结与积淀,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思维、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从共时性的维度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在包含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客观反映着现实社会生活,潜在地引导着大众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式。正是这种内源于群众心理和群众情感的“无意识”,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着激发共同意志,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站在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问题、新要求和新任务,我们不仅要看到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自发性、历史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要自觉到人作为历史主体,具有推动时代发展、创造和引领时代精神的自觉能动性。因此,新时代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民族精神新活力,使其焕发新生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是民族精神的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 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指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表现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5]。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属性和重大意义,也揭示了其深层本质和核心内容。民族精神不仅是精神符号,更是内蕴着民族信仰、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的内在有机体,因此,应从理论上切实把握好四大伟大精神之间的内在逻辑及价值属性。二是民族精神的自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充满感情地指出:“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5]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对中华民族精神有深度的自豪感和自信感。三是民族精神的坚决守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6]168一方面,我们要弘扬好民族精神,立足于时代主题,通过各种媒介载体增大民族精神的辐射面积,让人民群众理解好、把握好、践行好真正的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另一方面,我们要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坚守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立场,坚持打击一切错误言论和错误思潮。

(二)引导社会价值取向,提升意识形态引领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价值的凝练与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指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目标、价值规范和价值追求,承载着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导向,表征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选择和对人民的价值承诺。当前,社会阶层呈现形式多样化,在不同社会阶层内,人们的利益选择较为复杂多变,如果缺乏明确的价值评判标准来引领价值取向、规范行为选择,必然导致社会价值的多元共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导个人价值判断和规范个人行为,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都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提供了民族心理认同的基础和民族情感共鸣的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有同质性和同构性,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产物。在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体中华儿女自古以来的共同心愿,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目标,蕴含着传统文化中对于故土、民族以及家乡的深厚热情,体现了对于民族富强的决心和盼望。社会层面上,社会作为国家的有机体,承载着国家正常运转的重要功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是保障每个社会成员自身权益的基础,也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指标。正如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大同社会”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其中的正义、公平就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追求美好的社会图景的表达。个人层面上,个人是以“主体”形式存在着的社会的组成部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价值规范要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层面建设的效果和进路。因此,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价值引导作用,能够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三)增强党的思想建设,提升意识形态向心力

人民对意识形态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和外在形式,同时也受意识形态建设主体和意识形态传播主体自身形象的影响。“如果传播者自身言行不一致,人们不但会对所传播的内容产生怀疑,而且会进而质疑传播者的资格和动机。”[9]682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主体、宣传者和践行者。党的自身素养和自身形象,极大地影响着人民对于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律”,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百年征程中,创造了“开天辟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辉煌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以及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当前,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依旧存在,党内依然存在着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以及金钱主义等追求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侵扰。因此,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党内的思想建设和精神建设,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向心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是树立“先公后私”的价值观。《中庸》中提到,“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不诚无物”,在面对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应该将国家大义放在第一位,将社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中国无数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投身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提出救国举措和经世主张,这也是我们党能够站稳政治立场的重要遵循。二是造就“重义轻利”道德观,《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确了做人处事和提高修养的基本准则,儒家将“诚”和“义”上升到“人本”的高度上,以义待人才能够真正获取人民的信任和信赖,这也是党员所应恪守的道德品质。三是塑造“做人为先”人生观,《孟子》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明确了人的立身之本,也阐明了人的最高境界,对于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恪守道德操守、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三、以何赋能:传统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承载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10]传统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建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通过叙事表达、数据驱动以及政党引领来打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样态,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内涵和理论外延。

(一)民族叙事: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转换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方针、政策只有为群众所接受和认同,才能有效贯彻和实施。意识形态话语民族化、生活化的程度决定其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效果。把平实的政治话语转化为更加生动活泼的大众话语,使其更具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层面,新媒体及其相关工作者要不断挖掘能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传统文化技艺以及民族英雄事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忆中找寻并弘扬民族精神,在社会内开展各种“社会服务人才”“社区乡贤”等评选活动,对其中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模范、先进标兵以及杰出人才做出表彰和宣传,并以优秀人物为传播载体充分弘扬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深入人心。在学校层面,在课本内容、校风建设以及校规制定上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融入其中,在课本上扩大正向传统文化在课本内容的占比力度,在阐释经典故事的同时注重其时代解读和价值主张,从课本设置上循序渐进地扩大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力度和理解程度。在校风建设上,多宣扬传统文化校园作品,从书法、绘画、朗诵和歌唱等多个方面加强校园传统文化的建设力度。在校规上以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理念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参照,并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塑造和解读,引导学生在掌握校规的同时,使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家庭层面,扩大传统文化在家风、家规以及家训中的现代张力,将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贯彻其中,家庭是塑造“人本”的首要环节,以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家风家规建设将优秀品质内化和深化,汲取家风建设养分,培植新时代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家风。[11]228通过家庭、社会以及学校三方面的民族文化建设,使传统文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优质内容支撑。

(二)数据驱动:拓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格局

传播格局作为强调共融互通、融合质变以及一体效能的传播样态,以技术创新和内容革新为主要体征。在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更需要高质量的传播格局,通过数据应用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凝聚共识、增强意识的重要效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革新和载体赋能助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效化建设。

1.技术创新,智能化技术是打开传播格局的基础。科技载体赋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扩大辐射面积的必要条件。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科技赋能上,以5G、VR 虚拟、云平台、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智能技术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数字工具,使文化传播能够摆脱“物理空间”的局限,跨越空间藩篱,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空间的延伸。在平台赋能上,以抖音、快手、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为代表的数字平台扩宽了其传播模式,通过科技扩大数字平台的沉浸性和互动性。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化”的产物形态,回归社会交流平台中,能以文化环境和文化生态使受众们获得更敏锐的文化感知和更深刻的文化意识。[12]17在产业赋能上,通过数字文化产业的体系化和模式化为传统文化打造数字文化产品。中国存在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空间、质量以及形式都关乎文化遗产的建设和发展,部分文化精髓的传承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迫切需求,数字文化产业以数字建构的方式实现了文化遗产的长期化,如以“数字敦煌”等形式扩大了传统文化的辐射范围和传播力度,并以数字文化档案实现了对于民俗文化的文字和影像云存储,从而重塑了民族场景,进一步夯实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阵地。

2.内容革新,针对性内容是“深化”传播格局的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是建设出“人人得以理解”“人人得以践行”“人人得以内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要求。在内容设定上,以群众的思想动态为导向,要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并以“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话语形式予以传播,讲“人民听懂的内容”“人民想听的内容”“对人民有利的内容”。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深入了解群众内部的呼吁和主张,在不改变传统文化价值内核的基础上以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拉近与人民的距离,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化。在形式呈现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强调的是潜移默化的思想建设和思想引领,并以凝聚意识、达成共识为最终目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活”的文化样态,贯穿着每个人的精神血脉。在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我们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引领作用,也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指引和内化作用,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作用,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内外兼备”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政党引领: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

先进政党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主体和监督主体,政党的“自主”和“自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13]13其中以党组织和党规引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增强文化意识、培养文化底蕴、弘扬文化传统的重要实现形式。

党组织引领是指以党组织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党组织作为政党宣传工作中的承载主体,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领导核心。在社会治理层面,各个社区政党组织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并不断学习“实事求是”“德治理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性思想精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向和转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不断扩大政治引导力和影响力。在解决民众问题、回应民众诉求的过程中传播文化理念和培养文化生态。在自身建设层面,党组织自身的文化意识是意识形态建设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党组织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应吸纳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爱国意识、“天下大同”的民族使命、“敢为人先”的担当意识,并以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社会风气不断革新自己。

党规引领是指以党规为基础,将回应时代需要以及满足群众诉求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恪守基础上,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传统民本思想做进一步的延伸和深化,从而增强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在党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激活和挖掘制度中的精神因子,如“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等,将能切实提升党员引领力、组织力以及号召力的传统文化纳入党规建设,从而充分发挥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通过传承和弘扬与党的宗旨高度吻合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开展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真正增强各个主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拿出精神
多元民族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