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转换视角下的景区公示语英译研究*
——以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为例

2022-04-07夏蕊蕊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三维景点英译

夏蕊蕊

(安徽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学院 安徽合肥 231201)

景区公示语是游客获取景点相关信息、了解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属于“感召型文本”[1],是公示语中的一个特殊类别,代表着整个景区及旅游城市的整体风貌,旨在向游客传达景区的基本信息、展现景区的丰富文化,并具有与游客的互动交际功能。随着我国对外文化、经济交流的深入发展,以及英语目前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景区公示语的中英双语化呈现在全球化及跨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已是必然趋势。准确、得体的英译将有效地促进对外交流和文化传播,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外宣形象。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为我国首个国家旅游休闲区,规划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形成环巢湖地区的“一湖、两城、十二镇、十八景、二十四咀”旅游地理空间格局,休闲区总体规划分2016-2020年和2021-2030年两期实施。笔者实地调研发现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景点公示语的英译现状不容乐观。基于此,本研究以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内三河古镇、长临河古镇、渡江战役纪念馆、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公示语英译为例,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视角分析其英译现状,提出相应的英译策略,以期促进景区的对外宣传和文化传播,推动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传达中国旅游文化的精髓,帮助外国游客跨越文化障碍,进而提升景区乃至国家的国际形象。

一、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概述

在全球性生态思潮的影响下,由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启发、相关领域科学发展的激励以及译学界生态取向翻译研究的促进,再加上现有译学理论研究的局限与缺失所产生的需要,生态翻译学便应运而生[2]。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体系中,胡庚申教授“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旅游文本的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为语言、文化和交际,而景区公示语的英译过程就是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过程,涵盖景区公示语文本介绍、景区文化传播和语言文化交流,最终翻译出适用于目的语读者旅游生态环境的优质译文,达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平衡。

(一)“语言维”转换

“语言维”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时对原文文本的语言形式进行转换。汉语的语言表达上注重语言逻辑性,汉语篇章常常按照“起、承、转、合”的语言模式展开叙述,而英语语言表达习惯于开门见山,先说结果,直指命题,这就要求译者在从事翻译实践活动时需要考虑汉英两种语言体系的表达差异,在语言维度中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而语言维度包括语体风格、句式结构、行文规范、表达习惯等方面。王爱琴指出译者在旅游翻译过程中要“对源语思维进行洗牌,按照译语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句子结构及语篇结构对源语进行重组”[4]。

(二)“文化维”转换

“文化维”转换指译者在翻译中要注重传达原文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致力于原文文化的传播与解读,确保转换之后的语言形式能够很好地适应其文化生态系统,不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文化障碍和文化误解。“真正成功的翻译过程,译者应当更加重视双语文化。”[5]汤敬安、余叶子指出自然景观名称因其文化因素变得复杂、深奥,字词对译的方法将丢失源语中的文化元素,难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6]。译者在英译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双语文本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语文本的信息传达模式及交际需要,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准确传达中国本土文化信息。

(三)“交际维”转换

译者在从事翻译实践活动时还需要关注原文文本的交际意图能否在目的语文本中得以顺利实现,原语及目的语的交际生态能否得到最佳的保持。交际意图包括原语生态环境中的原作者、语言及文化的交际意图。交际维转换要求译者充分掌握原文文本传达的各种信息,了解其语言形式及文化内涵,从而基于此推导出其语言文化背后所要传达的交际意图,并准确在目的语生态环境中进行传达,达到最终的交际目的。龙婷等学者指出在进行景区公示语英译时,“应做到有效的传递信息,实现牌示的交际功能,符合英文的认知欣赏习惯。”[7]

由于学者们研究方向各有侧重,研究成果亦各不相同,景区公示语的英译原则和策略依然难以规范统一,导致国内大部分景区公示语的英译现状依然堪忧,除了存在语言层面上的错译、漏译、不规范翻译外,其文化传播和交际目的也难以实现,而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给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统一视角。该理论可以兼顾景区公示语英译的语言结构、文化传播和交际目的,与景区公示语的英译要求高度契合,能够有效地指导景区公示语的英译实践,实现景区公示语英译的最高整合适应度,从而最终改变景区公示语的英译现状。中国期刊网CNKI的检索显示,迄今为止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景区公示语的英译研究成果依然不多、研究历史不长,可以为研究者和景区翻译从业者提供参考的文献相对不足。鉴于国家旅游局2015年才批复创建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景点公示语英译的专题研究尚属空白。

二、“三维”转换视角下的环巢湖景区公示语英译问题

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作为我国首个国家旅游休闲区,其景区公示语的英译质量在文化传播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所引用实例均来源于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内三河古镇、长临河古镇、渡江战役纪念馆、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下文将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归纳和分析其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维转换失误:语言符号、用词及语法错误

汉语和英语隶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即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因此两者在语言表达、行文习惯、遣词造句等方面的差异不容小觑。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景点公示语的英译在语言维转换上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字母大小写、标点符号、格式、单词拼写等语言符号错误,用词及语法错误等方面。

语言符号转换错误即字母大小写、标点符号、格式及单词拼写等错误。例如: “三河古镇简介”的牌示上翻译为“Sanhe, an ancient town in China”,作为景点简介文本的标题,应修改为“Sanhe, an Ancient Town in China”;三河古镇公示语在多处出现“Sanhe Ancient town”的错误表达形式,其中“town”的首字母应该大写。三河古镇的公示语中“一人巷”(“Yi’ren Lane”)、“丰乐河”(“The Feng’le River”),其译文不需要隔音符号;“二龙桥”翻译为“Two-dragons Bridge”,数词加连接符号后应接单数名词,因此“dragons”的“s”应该删去。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导览图上“出入口”翻译为“Entrance and Exist”,其中“Exist”应该改为“Exit”。

三河古镇景区入口处牌示上“千年古镇”“风云战场”“美食天堂”分别译为“A Millennium Ancient Town”“A Famous Battlefield”“A Gourmets Happyland”,其中冠词“A”属于用词错误,应该删去。渡江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是围绕水与战舰的主题,因此主馆四周由水环绕,而放置在主馆入口水池处的公示语“请勿嬉水”却翻译成“Do Not Playing In The Water”,出现虚词首字母大写问题及助动词后使用动名词的语法问题,应修改为“Do Not Play in the Water”。再如,长临河古镇的景点介绍“山环水抱,位居巢湖之滨,临湖襟河,自古驿道繁忙,水陆两畅”译为“Surrounded by mountains and girdled by a river, on the shore of Chao Lake, adjacent to Hujin River, the place where the post road has been busy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the water & land transportation is very convenient”。其中译文并非完整句子,主次不清,让目的语游客不知所云,遑论传播文化。

另外,中式英语亦属于用词及语法错误的一种,是译者在从事翻译实践活动时因受汉语思维和文化的影响,最终翻译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及行文规范的译文。例如,三河古镇的“母婴休息室”翻译为“Mum and Baby Room”,而欧美国家已有固定译法“Baby Care Room”。长临河古镇景点内“小心门槛”译为“Careful Threshold”,其中文意为“小心的门槛”,让人啼笑皆非。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内景点“翠隐洞天”的介绍“推门而入,洁净的窗帘,温暖的壁炉,空灵的音乐,仿佛走进了丹麦安徒生的童话世界”翻译为“Open the door, what jump into eyes is clean curtain, warm fireplace, ethereal music, as if Denmark Hans Christian Andersen’s fairy tale world”。除其中的单复数、介词用法及语法错误外,其中“what jump into eyes”为中式表达,不符合英文的语言习惯和行文规则,而在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内诸如此类的景点中式译文不胜枚举,亟待改善。

(二)文化维转换不当:文化信息传递不足、不贴切

中西方风俗习惯各异,文化大相径庭。旅游文本的主要目的是传递景区信息、讲述中国故事、传扬中国文化,译者在从事景区公示语英译时要关注汉英双语文化的差异,注重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生态平衡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景点公示语的英译中出现了文化信息传递不足、不贴切的现象,可能导致目的语游客出现文化理解上的偏差。

三河古镇景点“民俗园”简介中“园内的‘老酒坊’以蜡像的表现形式,再现了百年前酿造米酒的工艺流程。走在展馆里如同回到当年的老槽坊,感受酿造美酒的神奇过程”译为“With wax figures, the old rice wine workshop in the garden has reproduced vividly the scene of brewing process over 100 years ago.Walking into the exhibition hall is like returning to a time-honored wine workshop, where you will learn the miraculous process of wine making”。此处“brew”“wine”等词的翻译,导致文化信息传递不足,缺少对于“米酒”的解释说明,因此会导致目的语游客出现理解性偏差,不明白此处景点所述的到底是何种酒,不利于文化传播。再如,景点“三河大战风云馆”简介中“太平天国”译为“Taiping Heavenly Kingdom”,难以有效地传播中国历史文化,外国游客从翻译上可能理解为中国历史上的某个王国。

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有巢服务中心景点介绍中“30.5亩”译为“30.5 acres”,而此处汉语中的“亩”和英文中的“acre”英亩面积大小却相差甚远,1亩约等于0.16英亩,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再如,景点“彩衢”的介绍“此处也是游客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游玩的网红必打卡之地”翻译为“this is also the place where visitors must punch in”。译文中的“punch in”表示上下班打卡的动作,而此处“网红打卡”,在汉语文化语境中通常是指在某个网络上出名的景点拍照,然后发朋友圈记录。因此,此两处的译文均没有准确地传递原文本的文化信息,未能成功地实现文化维的转换。

(三)交际维转换失效:译文表达不统一、不合惯例

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景点英译在交际维上的失效,一方面是因为前文所述的语言维层面的符号转换错误、用词及语法错误和中式英语,以及文化维层面的文化误读和文化缺失等影响交际意图的实现;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公示语译文不统一、不符合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而难以实现有效的交际。

三河古镇景区内出现对于主景点名称一名多译的现象,在景区导览图、景区路牌、景点简介上分别出现“Ancient Sanhe Town”“Ancient Sanhe town”“Sanhe Town”“Sanhe”“Sanhe Ancient Town”等译名。长临河古镇的名称在景点内出现“Changlinhe ancient town”和“Changlinhe Ancient Street”等译名,长临河也出现“Changlinhe”和“Changlin River”等译名。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内景点“彩衢”景点简介上译为“Rainbow-colored Corridor”,不远处路标上译为“Rainbow Corridor”;“甲子河快艇码头”景点简介上译为“JiaZi River marina wharf”,而路标指示牌上却译为“Jiazi River Speed-boat Wharf”。诸如此类的一名多译现象,给目的语游客带来阅读理解障碍,导致原文的交际意图难以实现。

在三河古镇内关于不要践踏草坪的公示语有“小草有生命 足下多留情”“花木共赏 人人呵护”“青青的草 怕您的脚”和“小草依依 请您爱惜”四种,分别被译为“KEEP OFF THE GRASS Mercy! Little Grass Also Has Life”“KEEP OFF THE GRASS Take Care of the Greenery and Share the Greenery”“KEEP OFF THE GRASS Your Foot Scares the Green Grass”和“KEEP OFF THE GRASS Please Care for the Tender Grass”。虽然这四句话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却完全一致,完全逐字对应的翻译方式给目的语读者带来了阅读负担。三河古镇内公示语“水深三米 谨防落水”译为“Water Depth: 3 Meters, Danger!”,“办公区域 游客止步”译为“Offices, No Visitors”。长临河古镇内“请保持一米安全距离”翻译为“Please Keep A Safe Distance Of One Meter”,“小心地滑”译为“Caution, Slip”,以上种种译文表达均不符合惯例,对于目的语游客,难以成功实现景区公示语的交际意图。

三、基于“三维”转换理论的景区公示语英译提升策略

针对景区公示语的英译现状,在语言维上,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英语言基础、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注重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文化维上,译者需要熟知双语文化生态环境,同时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进行文化信息的补偿和转换;在交际维上,译者需要研读景区公示语的交际意图,并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以符合目的语读者的交际生态环境。

(一)加强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作为整个语言生态环境的中心,首先需要适应汉英两种语言生态环境,其次选择符合英文语体风格和行文习惯的译文,以准确地传达景区公示语的语言信息。在从事景区公示语英译实践时,译者需从文本功能出发,进行严格审校,避免出现低级语言错误,用词及语法错误,并遵循英文的语言表达习惯,避免因中式思维导致的语言维转换错误。

1.注重文本功能

语言具有实际应用功能,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不仅仅是汉字到英文的转换,还需要注重语言的文本功能,即在保证中文原文本含义准确传达的前提下,遵循英文的语言规则。作为景点名称或者景点简介的英文标题,需要确保拼写、用词、标点及首字母大写正确。如“一人巷”(“Yi’ren Lane”)、“丰乐河”(“The Feng’le River”),对于以a、o、e开头的非第一音节的地名,在字母a、o、e前需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Xi’an),因此“Yi’ren Lane”“Feng’le River”中的隔音符号“’”需要删去;此外,冠词“A”“The”是一种虚词,属于英语所特有的词类,只有语法功能而并无实际的词汇意义,其增减并不影响景点英文名称的信息传达。因此,根据公示语的简洁经济性原则统一将景点名称译文中的冠词“A”“The”删去,以保持景点名称译文的统一性和专业性。

2.适应语言环境

由于中西方社会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差异巨大,其语言特征、表达形式及思维方式等方面亦大不相同。因此,译者在从事景区公示语英译时首先要适应双语的语言生态环境,基于此再做出最佳的适应性选择,最终达到汉英双语的语言生态平衡。景点公示语的英译要求译者从语言维的角度,按照英文的语言习惯、行文规则转换汉语的篇章结构。汉语注重意合,多依靠词语或词组的含义来表达意思;而英文注重形合,主要通过句子结构来表达句子含义。如长临河古镇简介“山环水抱,位居巢湖之滨,临湖襟河,自古驿道繁忙,水陆两畅”,原文为无主句,即没有主语的句子,为汉语独有的一种句式。上述译文“the place where the post road has been busy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the water & land transportation is very convenient”,按照汉语的行文模式翻译,未适应英文的语言环境,没有明确译出主语,导致句子结构混乱。而改译为“Surrounded by mountains and rivers, located on the shore of Chaohu Lake, and neighboring Hujinhe River, Changlinhe Ancient Town has been boasting bustling post roads and convenient water and land transportation since ancient times”则更为合适,首先加上了主语“Changlinhe Ancient Town”使得译文主语明确,逻辑关系清晰;其次,三个并列的分词结构状语加上主句的结构很好地达到了英文语言形合的要求,可通过句子结构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

(二)优化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在从事景区公示语英译时首先要适应原语的文化语言环境,再进行选择转换使译文适应英文的文化生态环境,注重转换原语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双语的文化生态平衡。景区公示语的英译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信息传递不足、不贴切,译者要熟知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具有敏锐的文化洞察力,通过补偿文化信息和转换文化内涵实现双语的文化适应性选择转换。

1.补偿文化信息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底蕴深厚,旅游景点众多,景区公示语难免出现很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而此类词语很难在英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表达进行转换,最终导致文化信息传递不足。补偿文化信息,即对于中国特有的传统食物、朝代、地名等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采用音译、加注、增译的方法进一步补充说明原文本中的文化信息,从而有效地向目的语游客传达中国本土文化,发挥景区公示语的“感召”功能。如三河古镇景点“民俗园”简介中“米酒”译为“rice wine”,然而在目的语文化中“wine”指葡萄等水果酿造的果酒,而译文中的“brew”在牛津词典中的释义为“to make beer(制作啤酒)”[8],会让目的语游客出现文化误解。国家海关总署批准在202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修改白酒的对应英文为“Chinese Baijiu”。中国作为米酒文化的发源地,在此处亦可以用音译加注释的形式,将米酒改译为“Chinese Mijiu(an alcoholic beverage made from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首先,米酒的音译“Mijiu”保留了汉语的语言文化特征,有助于语言交流,避免了文化误解;其次,运用意译进行注释的形式补偿了译文文化信息,从而准确传播中国文化。此外,对于“太平天国”“Taiping Heavenly Kingdom”的翻译也应采用注释的方式改译为“Taiping Heavenly Kingdom(regime founded by the Taiping Army consisting of peasants during 1851-1864)”。

2.转换文化内涵

“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9]文化维转换要求译者在景区公示语英译实践中,应充分了解双语的语言文化背景,注意转换汉语的文化内涵,避免因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误解,以达到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目的。如前文所述的“亩”为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跟英语中的“acres(英亩)”并非直接对应的单位,译者在从事翻译时需要注意转换其文化内涵,将“亩”转换为国际单位制“平方米”,将“30.5亩”改译为“20,333m2”则更为准确。针对“网红必打卡之地”,在汉语文化语境中通常是指拍照发朋友圈记录,而在目的语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游客更倾向于拍照在Facebook公司旗下的Instagram上进行分享。为了成功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此处也应转换其文化内涵,改译为“this is also an Instagram-worthy spot for visitors”。综上所述,针对景区公示语中出现的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信息,要在目的语游客的文化背景中转换原文的文化内涵,使其适应目的语的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文化生态平衡。

(三)强化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景区公示语的英译实践要求译者在双语语言及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同时,能够准确传达景区公示语的交际意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景点公示语的英译在交际维上转换失效一是由于译者未能适应原语的语言生态环境,在从事翻译实践时忽视了统一景点名称等专有名词的翻译,从而对目的语游客造成一定的困扰,影响其旅游体验;二是因为译者未能适应目的语的翻译生态环境,直接直译原文,却没有将文本转换为目的语游客普遍接受的译文表达,以适应目的语的语言生态环境。

1.统一景点名称

景区公示语,作为一种具有交际功能的语言景观,对于语体统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区在设置汉英双语景区公示语时的第一要务应该是确定景点的英译名称,并注意在景点简介、导览图、路标等等地方均保持其英译名称的一致性,注意避免景点名称一名多译。译者在从事翻译实践活动时,也应该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可通过CAT软件统一景点名称等各类专有名词,从而避免因专有名词表达不一致而导致的交际维失效。在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中的多处景点中出现译文表达不统一的现象。如前文中“三河古镇”应统一译为“Sanhe Ancient Town”,“长临河古镇”统一译为“Changlinhe Ancient Town”,使得目的语游客清晰准确得知译文所指,从而成功实现交际维的转换。

2.遵循译写规范

2017 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内容涵盖了景区公示语中大部分的指示性公示语。在景区公示语英译中,译者可参考借鉴《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中一些惯常的英译表达,遵守英文公示语的简洁性原则,确保原语景区公示语的交际意图在目的语语言生态环境中得以实现,且符合目的语游客的阅读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景区乃至国家的外宣形象。如前文所述的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公示语“请勿嬉水”翻译成“Do Not Playing In The Water”,而根据《规范》“请勿嬉水”的习惯译法为“No Wading”[10]。上述三河古镇内的关于爱护小草的四种表达意思均为请勿践踏草坪,“当信息内容和效果发生冲突时,译文应重效果而非内容”[11]。这四处的英译可以直接应用《规范》中的英文公示语“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符合英文公示语简洁、一目了然的特征,从而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另外,前文所述的译文出现交际维失效的公示语“办公区域 游客止步”“请保持一米安全距离”“小心地滑”均可参考《规范》中的相关参考译文,分别译为“Staff Only”“Please Wait Behind the Yellow Line”“Caution! Slippery Floor”[12]。此外,英文的行文习惯的一大特点为在句首突出重点,恰恰与中文相反,因此译者在从事英译时需要关注双语语言生态环境的转换,如三河古镇内“水深三米 谨防落水”可参考《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改译为“Warning!Water Depth: 3 Meters.”。

四、结语

“公示语的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13]生态翻译学指出最佳的翻译就是整合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选择度,以达到语言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前文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强调某一维度的转换,并非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维度的作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相辅相成、互动互联”,这三个维度的综合选择转换最终决定了景区公示语英译的质量。基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的景区公示语英译有助于更好地向目的语游客传达中国文化,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为基础,分析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景点公示语的英译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提出相应的英译策略,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在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2021-2030二期建设中进行整改,积极打造首个国家旅游休闲区的品牌效应,促进景区的对外宣传和文化传播,提升国家的外宣形象;同时为其他旅游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参考,为相关旅游翻译从业者提供一定的依据。

猜你喜欢

三维景点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滤镜下的三维粒子特效研究与应用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三维数字化移交技术在化工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