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顺诒“情境”说与词创作*

2022-04-07梅向东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物三昧词学

戴 倩 梅向东

(1.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安徽铜陵 244061;2.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安庆 246011)

江顺诒(1823-1884),安徽旌德人,字子穀,号秋珊,晚号窳翁,别署愿为明镜生。其家族为旌德显族,江顺诒早年求学于安庆,在咸丰三年之前,除了前往金陵、宣城应试外,都居住在安庆。咸丰三年,为避乱至衢州。咸丰八年,因遭遇兵乱,家业尽失,不得已,报捐入仕。作品涉及诗、文、小说评论、词等,存有词集《愿为明镜室词稿》九卷、二卷,词学理论《词学集成》八卷。严迪昌在《清词史》中称其:“词很有名,……编过《词学集成》,为世人熟知。”[1]谭献《复堂日记》中称“别十余年,秋珊词学大就,能求声音之原”[2],又称其词“有婉润之致,不伧劣也”[3]。

江顺诒《词学集成》首次突破了传统词话体例,分卷目对词论进行批评,其中卷七以境为条目对词论进行阐释。关于境界之说,在道家、佛家中都有提到,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将创作经验及创作体验反映在作品中,成为文学艺术中所追求的审美特质。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三境说:“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4]认为诗歌有物镜、情境、意境三种。诗有境界之说,词亦如此。刘体仁在《七颂堂词绎》中称:“词中境界,有非诗之所能至者,体限之也。”[5]用词之境界来区分诗词之不同。江顺诒《词学集成》单列词“境”一卷,对词境理论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他在对蔡小石《拜石词序》案语中称:“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6]认为词境分为三个层次,这与王昌龄诗歌三境说有相类似之处。他把“情境”作为词境的第一阶段,在“词境”一卷中多次提到或说明“情境”为词之特有境界,江顺诒“情境”说的词学思想与其词的创作也是相一致的。下文将从艺术特征、表达特色、审美特质三方面对江顺诒“情境”说进行阐释,并以此结合其词创作进行探究。

一、词家三昧:“情境”说艺术特征

江顺诒在《词学集成》词境卷中称“诗与文,不外情境二字,而词家之情境,尤有所宜”[7],认为词与诗、文一样,主要看是否有“情境”。而词之“情境”要得“词家三昧”,江顺诒在摘录《词概》后评论:“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阅者无不点首。得画家三昧,亦得词家三昧。”[8]江顺诒所说“得画家三昧,亦得词家三昧”,是认为词与绘画艺术一样可以达到“三昧”境界。“三昧”源于佛教梵语,是指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达到禅定境界。那么,“画家三昧”是如何达到的呢?清代书画大师竹禅在《画家三昧》中说绘画“皆随本人性情而得神也”[9]“作画岂能离乎本性脱其本体”[10],创作需要发自画家内心情感才能有神韵。

在绘画中点染手法是创作中的重要艺术表达方式。所谓点染,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称“以笔端而注之谓之点”[11]“以水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12],郭熙在这里所说的渲即为染。绘画与文学是相通的,将绘画艺术引入词创作,“词家三昧”作为“情境”说的艺术特征,首先就表现在使用了点染的艺术手法。江顺诒选用刘熙载《词概》之点染,就是以绘画点染手法来说明词之点染艺术特征。江顺诒摘录《词概》云:“词有点染,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13]刘熙载认为词有点染之分,以柳永词为例,认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点出了离别冷落之情,后两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前两句的离别冷落,一气呵成。江顺诒肯定了刘熙载所说“词有点染”,认为词中的点与染的艺术手法,可以帮助词达到“三昧”。

那么,仅有点染还是不足以进入词之“三昧”,点染之间还需不隔。江顺诒也是认同刘熙载“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这一观点的,不隔就成为“点染”艺术手法的补充,要达到“词家三昧”,在创作中除有点染之外,还要能够不隔。点与染之间的不隔,实际上就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抒发的是真性情,这一词学思想与后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14]大体上是相通的。

在江顺诒的词创作中,他也是追求有点有染,点染间不隔的艺术手法。如《唐多令》五首其一:

打破境温柔,惊鱼怯上钩。警烽烟,处处新愁。数点轻霜栖短鬓,知几日,又盈头。

身外不须谋,生前酒一瓯。莽西风,难挽东流。三十功名尘与土,为底事,苦淹留。[15]

在这首词中,词人写出了仕途不顺而又遭遇乱世流离的愁苦,词的上阙中“警烽烟,处处新愁”两句七个字就点出了愁,这个愁是烽烟战乱所带来的。紧接着词人围绕着愁开始渲染,“数点轻霜栖短鬓,知几日,又盈头”,战乱的新愁使得词人短鬓生白发,短短几日,已经满头白发。点染衔接自然,没有其他语言的间隔,一气呵成,把普通百姓的乱世之愁写得极为真实。词的下阙通过借酒消愁对愁进一步渲染,最后发出“三十功名尘与土,为底事,苦淹留”的人生感慨。他的咏物词中也使用点染的手法,像《满江红·柳》:

认得垂条,有旧日、愁痕万缕。谁竟料、一番离别,一番凄楚。飞絮漫漫无着处,清明况是多风雨。到而今、休把旧丰姿,夸张绪。

春已在,伤心处。灞桥岸,人无语。悔依依远道,临风轻舞。软透腰肢憔悴色,那禁攀折天涯去。问当时、依傍占春光,谁门户?[16]

词人借咏柳来抒发愁思,词的开头写“认得垂条,有旧日、愁痕万缕”就点出了柳条的万缕愁丝。接着词人对柳树所表达的愁绪进行了渲染,柳代表的是一种离别一种凄楚,“飞絮”“清明”“风雨”都将柳所代表的离愁渲染开来。

词之三昧除了具有点染间不隔的特征外,还有寄言的特点。《词学集成》(《词话丛编》本)词境卷中,将江顺诒摘录刘熙载《词概》四则并列,题为《词概》论词四则,正是从词之情境来看,点染与寄言都是词之三昧的艺术特征表现。所选《词概》第三则称:“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如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皆是。”[17]正是词体的特殊性,以曲折委婉的语言来寄写词人之心声,从而达到“词之三昧”的“情境”。江顺诒在词派卷中称:“有韵之文,以词为极。作词者一毫粗率不得,读词者着一毫浮躁不得。夫至千曲万折以赴,固诗与文不能造之境,亦诗与文所不能变之体,则仍一骚人之遗而已矣。”[18]认为词为造境之极致。“作词者一毫粗率不得,读词者着一毫浮躁不得”是从作者与读者双方之心境、情境来说,发自内心的情感,不着一毫“粗率”“浮躁”才能达到韵文之极。这些都需要通过寄言来曲折表达,正是词体与诗文不同的特质,才能达到词之“情境”。江顺诒所说“骚人之遗”是指其选郭麐云“姜、张祖骚人之遗,尽洗秾艳,而清空婉约之旨深。”[19]词之寄言,就是要达到清空、婉约、旨深。

江顺诒在词的创作中也有寄言的特点,谭献在《愿为明镜室词稿》序中称江顺诒“长短言数卷,退然不欲附于著作之林,而无靡曼奋末之病,杳杳乎山水之趣,依依乎花草之色”[20]。江顺诒词以山水花草寄写心境、情境,在他的词作中有“婉润之致”[21],以词之婉润来表达旨深之情境。如《高阳台·西湖春感》:

掠燕波轻,眠鸥岸阔,趁风斜剪轻船。几处亭台,阅人又是今年。山光约略如相识,数天涯、谁更相怜?泻胸中,万斛新愁,付与疏烟。

孤亭西畔荒坟冷,剩青浮远郭,绿满晴川。柳色深藏,多情又向谁边?提壶已换春归去,莫瞢腾、向酒家眠。忆迢迢,望断吟魂,故国啼鹃。[22]

在这首写景词中,上阙词人以清婉笔调描写了西湖上燕、鸥、船所组成的景,接着又写到“山光约略如相识,数天涯、谁更相怜?泻胸中,万斛新愁,付与疏烟”,把愁思寄于疏烟之中。下阙词人用了一系列的深色词“剩青浮远郭”“绿满晴川”“柳色深藏”,这些色彩加重了凄凉的基调。词人对景物的浓墨重彩的描写,就是为了寄“望断吟魂,故国啼鹃”之情。再如《浪淘沙·蕉窗听雨图》:

翦烛坐深宵,孤馆无聊,一帘疏雨正潇潇。往事红尘都忆著,煞也魂销。

我亦意萧骚,曾种芭蕉,身经离乱故乡遥。今日隔窗听不得,有泪如潮。[23]

词人用婉润之笔写出了蕉窗听雨,“翦烛坐深宵”“一帘疏雨正潇潇”。将“身经离乱故乡遥”的愁思与悲凉都隐寄于听雨中,种种愁绪使人“有泪如潮”,所以对着窗外的雨声却“隔窗听不得”。这样一幅清婉的深宵听雨图,就将词人所经战乱远离故乡之苦于不言言之,极具词之情境。

二、体物赋景:“情境”说表达特色

江顺诒认为词与诗文一样,不外乎情境二字。词之情境又是如何表达的呢?江顺诒在词境卷中称:“词之言情,乃诗之赋体也。词一作赋体,则直陈其事,有是词乎?比兴二体,不外体物、赋景二事。是序论二事,亦可谓无妙不臻,极词人之能事矣。”[24]认为言情对于词来说与诗歌赋体一样都是重要的表达方式,但是词与诗歌不同,不像诗歌直陈其事,词是以情动人。词之比兴主要通过体物、赋景来表达,也就是词的情感、情境以体物赋景传达出来。

江顺诒说体物、赋景“无妙不臻”所指的是杨芸士《洺州唱和序》云:“体物则课虚叩寂,画冰镂尘,幽思宜搜,微旨独引。红情绿意,莲波写愁。疏影暗香,梅格入画。丽不染俗,巧不近纤。离貌追神,工如之何矣。赋景则衔彼山川,命兹毫素。荒原吊古,踯躅斜阳。野渡寻秋,苍茫远水。晓风残月,霁色冷光。雅擅白描,能传清景。妍心妙手,隽如之何矣。”[25]那么,体物、赋景又具有哪些表达特点呢?首先,体物要“微旨独引”“离貌追神”,在描物时不要刻意地追求外在的形象,而是要追求其内在的神韵和微旨;其次是“红情绿意,莲波写愁”,也就是将情感注入物中,通过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同时要“丽不染俗,巧不近纤”,在写作技巧上则要清丽而不俗、巧而不纤。赋景则是“衔彼山川,命兹毫素”“雅擅白描,能传清景”,将山川江河以白描清隽表达。所谓体物赋景,实际上需要词人以清丽、隽永、白描的艺术手法,来追求事物的内在神韵,以物、景来传达创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词人的个人生命体验,也可能具有社会历史的烙印,情与物融于词中,从而成为了词之“情境”。

除此以外,江顺诒所说的体物赋景也正是象外之意、味外之旨。他在《词学集成》词境卷中摘录《词概》云:“司空表圣云:‘梅止于酸,盐止于咸,而美在酸咸之外。’”[26]“严沧浪云:‘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此皆论诗也,词亦以得此境为超诣。”[27]显然,江顺诒是赞同司空图、严羽的观点,认为词与诗歌一样,要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所写意韵要超乎于形象之外,这与体物赋景是相一致的。体物赋景是词之情境的表达方式,情感意蕴通过物来表达,所以“美在酸咸之外”,情境之美就是一种超越物象本身的审美境界。如此,体物赋景就是需要超越事物外在,寻求其内在意蕴,而这种内在意蕴与词人之心境、感官、环境息息相关,以清丽隽永的艺术手法达到词之“情境”。

江顺诒在词创作中也将体物赋景作为“情境”的表达方式,他的咏物写景词往往清丽有意蕴。杜文澜在《憩园词话》中称江顺诒“素称风雅”[28],录其词三首,这三首词恰恰具有风雅清丽特点。如《甘州·咏芦雪》:

黯空江、搅起一天愁,恰是暮秋时。恼无边萧瑟,西风吹老,双鬓成丝。也有飞花飞絮,冷意总凄凄。漫漫空作势,没个人知。

休学渔翁蓑笠,向荒洲断渚,把钓竿垂。尽行舟赠远,难折一枝枝。待寻到青衫白发,诉飘零、一样是天涯。斜阳晚,看摇荡处,但觉凄迷。[29]

这首词表面写芦雪,实则抒词人凄迷之愁思。词的上阙写到“黯空江、搅起一天愁”“恼无边萧瑟,西风吹老”“也有飞花飞絮,冷意总凄凄”,这些词句所写的芦雪之景,并未刻意描写其外在形象,用了黯、搅、吹、飞这一系列的动词把芦雪所传达的凄冷萧瑟之感传达了出来,用清丽之笔描写了芦雪景象。词人所写并不仅仅只是芦雪,而是借芦雪之景表达飘零凄迷的愁思,追求的是象外之意蕴。在词的下阙,“青衫白发,诉飘零、一样是天涯”“斜阳晚,看摇荡处,但觉凄迷”两句将词人飘零凄苦与芦雪之景相融合,展现了词之清隽风雅的情境。

再看《琵琶仙·光绪元夕,风雪交作,偶有所感》:

华地西风,顿吹起、一片寒声呜咽。辛苦飞雁征,凄然数行绝。春已在、垂条柳外,忽弹到、十三弦折。篱外孤梅,频摇疏影,明月都缺。

忆前此、雪惨风骄,正消受阳和好时节。为底冻云一霎,逗断肠消息。浑未识、东皇雅意,早半空、乱舞飞雪。只恁廖落今宵,凄凉谁说。[30]

这首词同样写雪景,所写的是在元宵佳节,词人面对风雪交作的场景,所触发的情思。词人将风雪之中的景物都融入了情感,“寒声呜咽”“辛苦飞雁征,凄然数行绝”“孤梅”“雪惨风骄”,在这些词句中“呜咽”“凄然”“孤”“惨”“骄”就把寒声、飞雁、梅、雪、风这些事物拟人化,映射出词人的心理感受,极有体物赋景的特点。词的下阙“早半空、乱舞飞雪。只恁廖落今宵,凄凉谁说”就将整首词所要表达的凄清的情境展现出来。另外一首《苏幕遮·和胡杏荪秋海棠》在写海棠时并未着重描写其外在形象,而是借色彩词写其神韵,“弹泪无痕,红剩残霞晕。花比人娇同薄命”,花与人相拟,极具有体物赋景之特色。

三、言愁妙境:“情境”说审美特质

江顺诒《词学集成》中摘录蔡小石《拜石词序》后评价称:“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31]认为由情到气再到格,最后达到词境。首先是情境,情境是词人主观情思在事物中的反映,也就是对事物的自身情感体验的表达。这与王昌龄所说的诗之“情境”是相通的,他在《诗格》中提到:“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32]蔡宗齐认为:“王氏情境作为‘被主观作用所变化的客观情境’的特性。”[33]诗之情境,是将诗人的主观情思“娱乐愁怨”,以自身体验“张于意”,通过思索而得其情。这样的情境实际上就是作者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主观情思在客观事物中的反映,而这种主观情思与作者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经历也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如此,江顺诒所说词之情境与王昌龄所说诗之情境大体上是一致的。

江顺诒又摘录黄韵甫评《忆云词》称:“古艳哀怨,如不胜情,猿啼断肠,鹃泪成血,不知其所以然。”[34]关于这段评价中,江顺诒虽未做点评,但其选择摘录,也可以看出他是赞成黄韵甫对《忆云词》的评价。认为《忆云词》主要在于胜情,“古艳哀怨”才成其词境。那么,反过来也可以看出词首先需要有情境,而愁思也就成为其情境的独特审美特质。江顺诒在赵秋舲庆熹《花帘词序》后评说:“此专言愁,固作词者之妙境,而即读词者之佳话也。”[35]认为言愁可以成为词之妙境,激发读者情感共鸣。《花帘词序》中说:“不必愁而愁,斯视天下无非可愁之物,斯主人之所以能愁,主人之词所以能工。”[36]可见,愁作为词之妙境,是自然生发,由词人内心情感体验触发,并非刻意为愁写愁。这样的言愁是由词人情感的自然流露,通常情真意切、幽思婉转,进而生成词之情境。所以基于词人内心真实情感之愁思的表达,就成为词之情境的审美特质。

在江顺诒的词创作中,由于其自身仕途不如意而又身处于清末战乱不断、颠沛流离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词常常表现出‘好梦如烟烟更杳’的情绪,或者是‘误我蚕丝空子缚’和‘心儿一寸不堪灰’的心态。”[37]江顺诒的词往往是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有着社会动荡以及自身坎坷的无尽愁绪。卜奉箴在《愿为明镜室词稿》序中称:“顾独以词见,则其得之于心者。”[38]方景昱跋亦称:“然偶阅其只辞单句,未尝不赏其婉转情深也。”[39]他的词正是由心而发,婉转情深,具有“情境”之审美特质。如《凤凰台上忆吹箫·皖城沦贼十年矣,甲子重来感而赋之》:

埋玉怜烟,碾珠吊月,昙花竟是空花。惨渔场鼙鼓,惊散天涯。多事仙人跨鹤,觅残阳、红认谁家?尽一片,颓垣断井,冷噪栖鸦。

嗟嗟。蜉蝣身世,竟过客迷津,沧海浮槎。有千行血泪,两鬓霜华。几处遗营故垒,剩深宵、画角悲笳。休凭吊,干戈未休,何处烟霞?[40]

这首词所写的是家乡皖城被太平军占领长达十年之久后,在同治三年回到故里时,面对家园发出的伤感情绪。词的上阙“惨渔场鼙鼓,惊散天涯”“颓垣断井,冷噪栖鸦”就把战乱后的颓败描写出来,词人对战乱的感伤内化于心。在词的下阙“蜉蝣身世”“过客迷津”“千行血泪,两鬓霜华”就写出了词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这种情感体验在词中就通过愁绪表达出来。而词人所写的愁并非刻意为之,是词人的真实经历感受的展现,词人内心真实情感的愁思就促使了词“情境”的呈现。再看《摸鱼儿·城东看菊》:

杳空山,十年埋迹,烟花避却人世。无端烽火惊残梦,飘泊西湖重至。风景异,更没处、堪容傲世陶公醉。欲提往事。听鼓角声哀,秋风三径,赢得壮心碎。

城东角,休认东篱旧地。故园此日何似。似从白发谈天宝,剩有英雄泪。谁把臂,只市上、狂歌痛饮如人意。浮生若寄。莫再向斜阳,为花留恋,他日更憔悴。[41]

这首词也是词人对战乱的痛苦悲歌,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词人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之中,“烽火惊残梦”“壮心碎”“英雄泪”“浮生若寄”“他日更憔悴”,这些词句就将词人的愁苦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能触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让读者进入了词的“情境”中。

总而言之,江顺诒提出的词之“情境”在其词境理论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词境由情到气最后达到格之终境,“情境”是词境的初始阶段。词之“情境”是词人内心情感体验的真实表现,融入了词人的个体经历与社会环境。江顺诒的词在创作中与他所提出的“情境”说是相一致的,读者可以通过“情境”与词人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创作者的情感体验。

猜你喜欢

体物三昧词学
江顺诒《词学集成》的特点和意义
辽宁省沿海城市臭氧小时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前体物浓度相关性分析
赋“体物”史话
放翁“诗中三昧”浅论
体物尽其妙,品之有寄托——杜甫咏物诗《房兵曹胡马》赏析
冬日偶感
2016年山东词学理论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论杨慎词学思想对其词创作的影响
南宋中期词学理论的拓展与新变
天台学者的“王三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