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课”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优化探析

2022-04-07孙瑞梓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志愿志愿者

孙瑞梓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000)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团员青年:“自觉担当重任,深入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异彩。”[1]志愿服务是新时代青年履行社会担当、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落实践行“大思政课”理念,将思政课堂移到社会生活领域,突破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瓶颈问题,实现志愿服务路径优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特征解析

志愿服务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学生在课堂外认识社会、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为在校大学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能激发大学生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热情。青年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思想观念活跃开放,有较好的行动力,这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除了具有公益性、自愿性等志愿服务的典型特征外,还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动性较强

当代大学生在长期理想信念教育的熏陶下,他们有将个人成长发展与祖国伟大复兴相结合的抱负与使命,愿意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期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报效祖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但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实践平台,而且是一个可以促进自我教育与发展的平台,其自身具备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可以吸引广大大学生形成磅礴的青春之力。此外,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学习,他们拥有较为充裕的闲暇时间,且不需要承担学业压力之外的其他负担,这为他们投身于志愿服务提供了时间条件,主客观因素都让青年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有较强的能动性。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性较强

当下,高校团委主管大学生组织,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大部分都是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开展,可依靠党团组织的影响力与组织力在短时间内实现学生力量最大程度地聚集,将高校中的各类有效资源和信息统筹到一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有组织、有纪律和有活动章程的组织体系,助力志愿服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志愿服务不是一种个体独立开展的封闭活动,它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动员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3]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喜闻乐见,参与度与配合度较高,良好的组织与群众基础都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建立奠基。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高

相较于其他青年群体,大学生群体经历了十多年全面系统的学习,接受了专业知识和理念的学习,有着一定的知识储备。开展志愿服务时他们以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指导,能将专业上学到的知识与志愿服务工作相融合,将精神力量转变为物质力量,在加深对课堂知识理解的同时,及时发现志愿服务中需要改进的不足。他们认知能力和领悟能力更强,更容易接受新技能,思维活跃,也乐于将一些创新理念引入志愿服务,使志愿服务向较高专业水平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剖析

笔者基于文献研究,设计调查问卷,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抽取来自不同学院的180名学生对其发放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75 份,有效回收率为97.2%。就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以下问题。

(一)志愿服务参与不广泛

调研发现,88.7%的大学生志愿者是大一、大二年级阶段,高年级大学生志愿者较少,原因可能为低年级学习压力较小,具备较高的参与活动激情。此外,大学生志愿者注册后不参加任何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较为普遍,对于注册志愿者的监管较少。大学生志愿者迭代较为频繁,很多志愿者刚熟悉志愿服务工作,就因为面临专升本考试、实习就业等情况而退出志愿服务活动。某些志愿服务活动,往往要等到开始前才急急忙忙招募人员,缺乏筛选。以上情况都直接导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缺乏持续性、覆盖面不广。

(二)志愿服务项目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志愿服务项目有限。2000 年开始,每年的3 月5 日被设立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日”,自此我国高校便将每年3 月设立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创办多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然高校每年在活动月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多种类的志愿服务活动,但这些活动范围窄,活动内容枯燥、趋同,多属于短期行为,缺少有吸引力、有内涵的品牌项目。

调查显示,学生参与最多的志愿服务活动类型有敬老院慰问老人、社区卫生打扫、义捐义卖和帮助政府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等几项。出于活动经费和安全因素考虑,这些志愿服务活动范围主要在学校及周边地区,通常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重复运作的服务,非常缺乏持续开展的、富有意义深度的志愿服务活动。

(三)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首先是缺乏培训机制。在被问及是否在志愿服务前参加过相关专业培训时,有53.1%的同学选择从来没有,尽管大学生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但不一定能满足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各类需要,他们还缺少志愿服务相关的培训。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建立体系的培训课程,缺少具有经验的培训师资队伍,培训内容“简单粗暴”。培训多以辅导员开班会动员等形式开展,培训内容以理论为主,没有成熟的教案等教学资源,对志愿服务所需技术等知识的讲授只是“蜻蜓点水”,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次,缺乏考评、激励机制。对志愿服务过程没有进行监管,缺乏针对志愿服务效果的考评,有26.2%的同学在完成志愿服务后获得了荣誉证书,38.2%的同学在完成志愿服务后获得口头表扬,精神化激励是当下高校志愿服务主要的激励方式,例如颁发志愿服务荣誉证书等,缺乏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最后,缺乏稳定的保障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最初是在大型社会活动和急难险重的突发事件中发挥主要功能,这些工作领域都决定了志愿服务工作具有应激性和临时性的特征。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志愿服务在向持久化道路迈进。但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很少有稳固的保障制度,没有稳妥的融资渠道和充足的活动经费支持。在调查中,有81.7%的同学表示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志愿服务基地。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都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组织一项志愿服务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一方面学校担心志愿服务会对学生课堂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会担心大学生志愿者因为毕业、升学等自身因素而退出志愿服务,导致项目参与人员流动性较大,使项目运营成本增高。

三、“大思政课”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优化探析

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主要渠道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来倡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4]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拓展到社会生活空间,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效路径,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组建协同育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

习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多支持,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5]由此能看出,志愿服务是一项国家高度关心的工作,这极大地坚定了高校发展志愿服务,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的信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取得,就在于学生能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课堂外的社会实践相统一,实现知行合一。高校除了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之外,还可以大力组建教师志愿服务队伍,由教师带头示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行动中落实立德树人,实现言传身教、同向同行,加大教师志愿服务与学生志愿服务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实现协同育人。此外,还应建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校内和校外导师队伍,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让大学生志愿者正确掌握服务方法,树立志愿服务理念。高校要充分挖掘校内外志愿服务的优质人物资源,运用先进榜样事迹、英雄人物故事等,发挥志愿服务的教育功能,让志愿服务精神厚植于每个学生心中,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构建多维融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

如今,大学生志愿服务正不断融进社会事务之中,其社会影响力在持续扩大。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以培养责任担当意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由过去的追求数量转变为如今的注重质量发展,志愿服务专业化已成为大势所趋。眼下我们需要持续构建多维融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首先,构建高品质的多维融合志愿服务项目要求大学生不但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学习能力,并能将其充分运用到志愿服务行动之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6]其次,高校在建设志愿服务项目时,可以结合当前社会时事热点问题,比如疫情防控、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保护等。这将使志愿服务更具价值且更能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与判断,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再次,高校在构建校外志愿服务项目时还可联系民政单位、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站点,打造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并以此为依托,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三)健全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

为了不断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需要健全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在培训机制方面,高校应该不定期地举办“志愿服务”主题的讲座、论坛、培训课程等各类活动,不仅要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了解他们的不足,制订合理系统的培训计划,还要完善志愿服务组织者的相关培训,培育他们创新志愿服务项目管理的方式方法。在考评激励机制方面,可依托大数据,在海量数据基础上建立精细化的志愿服务评价质量标准和体系。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可将志愿服务活动与思政课中的实践教学相融合,将志愿服务设置为常规的教学环节,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此外,还可以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与评奖评优对接,制定志愿服务与学分、奖学金等挂钩的激励制度,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在保障机制方面,高校可打造常态化志愿服务基地。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是高校进行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资源,具有示范、带头的作用。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没有固定志愿服务场所而引起的志愿服务萎缩的现象。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大多设置于校外,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将志愿服务领域扩宽扩大的重要路径。高校可通过志愿服务基地规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效,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具规模,井然有序开展。高校可根据社会发展与学生自身需求来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以政府拨款、设置专项资金项目等方式给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并在活动技术指导、活动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7]志愿服务基地的建立也为扩大育人空间提供了基础条件,有利于建设一支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队伍,实现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大学生志愿者辐射作用、模范作用的发挥。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