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产业发展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策略研究

2022-04-07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装备校企

温 宇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性举措。[1]当前,工程机械产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不断提速,产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市场不断拓展。工程机械产业作为湖南年产值过千亿的三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位居全国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第一位,4家企业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在产业链的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终端服务环节,产生了大量高端复合型岗位人才缺口,在关键基础制造工艺和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新技术应用方面也存在大量急需突破的难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升级发展。高职院校作为与地方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多年的实践表明,“专业对接产业”已成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接产业发展专业群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一、装备制造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现状调研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到2025 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总缺口将达2985.7 万人。[2]只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才能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笔者对长株潭衡地区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调研,调查的纬度有员工学历情况、引进技术技能人才方式、未来三年的人才需求情况、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要求,以及对在校生的培养建议等。调查结果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湖南装备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对高职院校及其专业群建设展现出新的期待。在机械教育发展中心的组织和领导下,对“十四五”期间装备制造业工程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基于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依托机械行指委行业和企业资源整合优势,共计1567家企业在线参加了调查,提交了问卷,经数据识别、比对、筛选、校验,有效问卷共计1318 份,有效问卷占比84.11%。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普遍存在技能人员招工难的问题,中级工和初级工是企业招聘技能人员的普遍要求,高级工和中级工是企业未来急需增加的技能人才,但伴随着技术革命、产业转型升级,对学历和职称的要求有不断提升的趋势。企业急需招收技能人员的十大专业依次为:机械制造工程专业、产品设计开发专业、自动控制工程专业、设备工程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材料成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材料工程专业、计算机工程专业。企业反映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培养质量问题从高到低依次为:岗位技能、专业知识(学习能力)、适应力(沟通力)、职业道德等。

二、“十四五”期间装备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装备制造业的相关企业和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面对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对高校的学生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但是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匹配度来看,现有专业(群)不能完全满足装备制造业有关岗位需求,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匹配度不高,且技术技能人才数量缺口巨大,中职毕业生数量严重下滑,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仅有小幅度上升,与企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与目前产业布局相比,大部分地区需要调整。二是通过对装备制造业企业所需人才岗位、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职业能力发展的对比分析,职业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定位与行业人才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偏差。三是通过企业需求岗位职业能力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岗位职业能力的调查,发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专业核心能力与岗位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拼盘式”较多,对生产过程、大数据分析及智能物流等涉及较少。四是跨专业多项技术融合能力不强,实践教学体系不清。学校现有专业实践培养依然采用单项能力培养,与机械制造企业紧密结合的、跨界复合型技术技能综合实践实训项目偏少,不能满足由单一技能娴熟性向多元复合型迁移的实训能力培养。五是由于缺乏精准对接,企业对复合型跨界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信息不对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企业就业环境和社会地位与职业院校培养人才期望值偏差大,导致人才就业流动性大。

三、对接产业发展建设高水平先进装备制造专业群的路径探索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世界水平的中国特色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3]要贯彻落实好“双高”的建设目标,建设“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专业群,为湖南装备制造“由大变强”“提质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撑,就必须对接产业发展,以龙头专业为引领,提升服务能力,高标准构建专业群建设内涵,深化校企合作,实施“三教”改革,发挥资源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龙头专业引领,全面提升支撑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整体能力

积极响应湖南制造强省战略,主动服务湖南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紧密对接湖南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支柱产业发展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形成“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体,制造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工”字号特色专业体系。成立由相应产业、行业专家、学校领导层、教师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认真研判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的政策信息、项目信息,准确掌握“十四五”期间湖南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制定专业群建设规划,统筹、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以优势特色专业为核心,构建智能装备制造技术、智能装备控制技术、汽车技术、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群,支撑湖南装备制造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升级。以先进装备制造技术高水平专业群等龙头专业群为引领,带动其他专业群协同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4],服务湖南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和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对接优势产业,高标准构建专业群建设内涵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应该是通过自身的内涵式发展,实现与产业的共生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作为湖南装备制造专业最全、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职业院校,先进装备制造专业群建设要紧紧围绕制造强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支撑湖南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在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力方面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准体系,校企深度融合形成命运共同体,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建成全方位融入湖南制造的应用技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社会服务与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国际交流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军民融合的影响力明显增强。

(三)深化校企合作,高水平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坚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推动办学和改革,依托学校牵头的全国机械行业先进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和湖南省机械装备制造职教集团,汇聚行业企业优质资源,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与中联重科、华中数控等行业领先企业深度合作,将现有工程机械中联学院、智能制造华数学院建成国内一流的产业学院,校企组成理事会联合管理学院,采用企业成果导向的绩效考核模式,提高运行效率。引入企业先进设备和技术,构建真实的生产环境,共同打造一流的教学实训条件,建设一流的装备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和互聘,全面提升专业群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能力。制定面向产业高端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合作开发教学培训资源。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面向产业高端急缺岗位,开展特色化人才培养和四年制长学制培养。推进1+X 证书制度试点,推动分类分层培养。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持续提升学生和企业员工的从能力。推行弹性学制管理,支持“边工边读”学习方式。通过全方位的校企双元育人和协同创新,形成共生发展的校企命运共同体。

(四)实施“三教”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教学团队引培提升计划,从行业企业引进专业领军人才和大师工匠,各专业实行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制;全方位重点培养一批名师、名匠和双师型骨干教师;推进教师“四个一”培养工程,落实“一师一企”的实践能力提升路径;适应专业群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要求,按照“分工协作、能力互补、动态组合”的原则,组织和争创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校企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新形态教材。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遴选更新典型生产案例,建设大批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立体化教材。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深化“互联网+职业教育”改革。[5]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变革;对接企业项目实施管理模式和岗位工作过程,推行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效。

(五)发挥资源优势,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利用职教集团和产业学院资源,以建设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现代工程机械关键共性基础工艺技术创新中心等技术中心为契机,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平台。开展技术技能传承积累,培养一大批技术能手和技能大师;面向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服务;推动智能制造新技术应用和升级改造;为园区和企业提供调研咨询、检测检验等专业化服务,孵化创业项目、培育创新成果;攻克工程机械关键制造和基础工艺难题,引领支柱产业技术升级。开展行业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和下岗职工、农民工、退役军人技术培训,服务企业增效提质和乡村振兴。支援兄弟院校对口专业建设,引领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专业是实现高职院校五大职能的载体,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应该以一流专业群建设作为“抓手”和“灵魂”。学校办学实力如何,有没有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水平上。专业对接的是具体的岗位,而专业群对接的是岗位群或产业链。因此专业办得好不好,一定要从专业与产业的关系的视角找原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对接产业链,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将成为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新常态。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的重要保证;专业群为行业提供服务,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专业群助推产业技术发展,是体现专业建设实力的重要方面;专业教师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是促进专业引领产业的现实路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专业群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才能促使专业群不断良性发展,进而达到“行业离不开、业内都认可”的目的,才能解决专业建设的源头问题与服务的逻辑起点问题,才能解决产教真正融合的问题。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装备校企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防晒装备折起来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