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破伤风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2022-04-07由广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梭菌创口菌体

由广勇

(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大连 116317)

马破伤风在部分地区又称脐带风或强直症,破伤风梭菌侵入至马体内之后,会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繁殖产生毒素引发感染导致动物肌肉痉挛。马患病后首先可见的症状是其全身大部分的骨骼以及肌肉呈现僵直性痉挛或收缩,且此状态的持续性较长,若此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则会出现明显的反射兴奋性表现。破伤风的流行性较强,无季节性特点,其发病与日常对其体表的管理保护或清洁不当有关。在养殖过程中受到异物刺伤或其他类型的组织损伤都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加大破伤风的发生几率,破伤风梭菌侵入马体内,能在厌氧环境下出现快速且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导致马出现毒血症。则出生小马断脐的伤口消毒不好,也容易感染。另外,对马的手术治疗或剪毛,操作不规范或清洁不到位也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因此,需要加强对破伤风梭菌的侵染途径的研究与分析,加强对马的饲养管理及对马体表面组织的保护,尽可能避免马体表面出现深部损伤,以保障马的健康养殖。

1 病原特点

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体,破伤风梭菌是自然环境和动物肠道系统中的常在菌,革兰氏阳性,属于典型的厌氧菌,菌体的形状为长杆状且两端钝圆形,菌体上有鞭毛,且能够通过鞭毛的摆动运动,该菌体无荚膜,但有芽孢,菌体顶端是芽孢生长的部位,整体看该菌体的形状与鼓槌状较为类似,菌体在人工培养物和动物体内繁殖生长时,均能散发出大量的外毒素,且毒性较强,极易产生溶血毒素以及痉挛毒素。在空气及光线等外界条件刺激之下,毒素的毒性会有所减弱,但在少氧以及遮光环境下毒素的毒性明显增强。该病毒的芽孢抵抗能力非常强,在干热环境下,即便是80℃的温度,其仍能连续抵抗1h左右,而完全煮沸的状态下,能坚持1~3h,如在3%的福尔马林中浸泡,能坚持24h,如在10%的碘酊中浸泡,则会在10min左右死亡,该病菌的芽孢在阴暗或干燥的环境下甚至能够存活10年之久。

2 流行病学特征

破伤风是人畜共患病,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如马身上带有伤口,在破伤风梭菌污染的环境中进行活动,则极易导致马感染,虽然大部分家畜均可感染破伤风梭,但马、骡、驴对病菌的抵抗能力较弱,而家禽则少有患病。在养马过程中消毒不当和操作不良极易导致马出现感染破伤风,而母马在分娩过程中如遇难产情况,有伤口破溃,也会给该病菌的侵入创造条件;小马在出生时需要进行断脐以及段尾,如操作不合理或处理之后未经严格消毒,也极易导致伤口处感染,进而侵入到小马体内。破伤风梭菌在侵入马体后,会逐步向伤口深部位置蔓延扩散,当其侵入到缺氧环境之下便会大量繁殖生长,产生大量破伤风菌素,对马的神经系统、体内循环系统造成干扰。破伤风菌素会对马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极强的刺激和影响,致病性能显著。患病马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比如,肌肉强直性痉挛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症状。破伤风在养马区域的流行性较强,发病范围较为广泛且季节性特点较差,任何品种的马以及任何年龄的马均无抵抗性能。阴雨季节潮湿环境下,马的患病率会高一些,或集中对马进行阉割时期,处理不好会导致该病的大面积发生,幼龄马的患病率稍高于老龄马。

3 临床症状

该病最突出的症状是肌肉痉挛,头部会用力向前方伸出,通过触摸可感受到其头颈部的肌肉较为僵硬,难以轻易摆动,马在行走时四肢的运动情况出现异常,步态僵硬,关节活动性较差,患病马的饮水量以及采食量均有所减少,甚至无法正常开口采食,吞咽功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口腔内会分泌出一定量的液体,呼吸速度有所加快,体温逐步上升,至38℃左右时趋于稳定状态。破伤风梭菌感染后有7~14d的潜伏期,但也有少数马会在染病后24h之内快速发病,最长的潜伏期可达40d左右。随着病情发展,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性痉挛,无法顺利饮水及进食,严重时,马的面部肌肉也会较为紧张,牙口紧闭,耳朵僵立,头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最后会导致马的各个部位活动困难,难以行走,四肢开张,尾巴翘起,腹部蜷缩且会伴随大量的汗液渗出,全身性的肌肉均会出现痉挛样表现,呼吸频次会有明显增加,听诊可观察到肺泡音强度有明显增长,心跳次数将超过50次/min,且伴有非常显著的心律不齐,黏膜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性表现,颜色发绀,中后期体温能够再次攀升至42℃左右,病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能会有明显增强,即便是轻微的声音影响,也会导致患病的马出现肌肉痉挛的表现。

4 鉴别诊断

在诊断马破伤风时应注意与中毒、急性肌肉风湿以及脑炎等病症相区别。(1)马脑炎,该病初期的肌肉僵硬部位主要集中在腰腹部位,会出现角弓反张的表现,局部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痉挛,但是大部分马无外部创伤,反射机能逐渐减退,且无瞬膜突出情况,将其与马破伤风进行鉴别。(2)急性肌肉风湿,主要是肌肉部位的疼痛肿胀,痉挛表现并不显著,不会有较强的敏感性以及兴奋性,且口齿部的肌肉无异常,可正常进食。(3)中毒马也可能会牙关紧闭,但大多不会出现体温升高,反射性以及兴奋性也不显著,虽伴有肌肉痉挛,可通过其体温、兴奋状态与马破伤风进行鉴别。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体表创伤是导致破伤风梭菌感染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工作应以此为切入点,需加强对马日常的巡查,处理好马生活区域环境,降低马破伤风的发生率,需加强对马养殖管理中的卫生清洁以及日常管理重视,从源头上降低破伤风梭菌的积存以及感染,降低马破伤风发病几率。如需要为马打耳标或给小马断尾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标准,做好相应的消毒处理,确保消毒科学全面,在操作前以及操作后,可以为马注射适量破伤风抗霉素,以降低破伤风的发病几率。在打耳标之前,首先需要使用酒精对打耳标位置进行充分的擦洗,之后用5%的碘酒消毒,耳标卡安装时需将卡片分开,避免按压过紧,导致马耳朵受压,出现局部坏死情况,增大马破伤风感染几率。如有必要需对马进行大型外科手术,比如阉割手术等,需要严格按要求做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消毒处理,手术之前可进行破伤风抗毒血清或青霉素的注射,以达到抗病毒效果,提升抵抗性能,注射完成之后11d左右需要对马体内的抗性药物浓度进行检测,浓度较低时,需再次进行注射,抗体产生后一般能保护一年左右。可根据养殖地区破伤风的发病情况,间隔一年或两年再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需要及时发现马群中的破伤风病马,并加强护理管理,保障为病马建设质量优良、安静整洁和稳定的环境,保证其精神安静,并降低痉挛次数。另外,需加强对马的日常管理,保证其使用的饲料和饮水清洁干净,不可到破伤风病菌污染地块收割饲草及放牧,如病马已无法自由采食,则需灌服流食,帮助病马保持体力和免疫力,需在马治疗后期增加其活动量,促进其体质康复及肌肉功能的强化。

5.2 治疗方法治疗马破伤风需从以下方面入手:(1)中和毒素,马感染破伤风梭菌病毒之后,初期可使用破伤风血清对毒素进行中和处理,抗毒素注射后,能够通过创口血液帮助,运转进入脑干神经以及脊髓腹角神经细胞之中,可通过与神经细胞节苷脂的结合,提升对毒素的中和效果。可见,抗毒素注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2)要及时消除病因,破伤风梭菌芽孢会通过马的受伤创口入侵至马体内,如马的创口又小又深,且创口表面已经愈合或被泥土封死,则会导致创口内部形成已经腐烂的厌氧环境,会加速破伤风梭菌的繁殖以及发展,需要及时对创口部位进行清洗消毒处理,降低破伤风梭菌的繁殖速度以及感染量,发病之后应及时对其全身各个创口进行清洁消毒,可使用抗生素的方式起到消灭病原菌的效果。(3)要及时进行镇静和解痉处理,如病马出现明显的兴奋不安和身体震颤等症状,表现的极度兴奋,需要及时应用解经镇静的药物,直到其兴奋震颤表现完全消除。患病之后马的兴奋性并不很强烈,且无明显的震颤情况,则无需应用解痉的药物。

在治疗药物选择时,首先需进行外伤的感染处理,需加强对马体表的观察,如发现有外伤需要及时对外伤创口进行消毒处理,首先可使用肥皂水冲洗并选取适量镇痛类药物注射,清洗完成之后可将伤口适当暴露,通过空气中氧气的作用,抑制破伤风梭菌的繁殖。随后需将伤口周围的坏死组织清除,并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消毒,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破伤风毒素,成年马用药量为50~90万U,幼龄小马驹用药量为20~40万U,可注射药物为40%的乌洛托品。需要及时镇静解痉,可用氯丙嗪,成年马用250~500mL,幼龄小马驹用药量为150~250mL,需通过深部肌肉注射用药。如马已出现食欲不振表现,可为其滴注500~1000mL25%的葡萄糖溶液,以起到营养供应效果。另外,需要加强对破伤风病马的护理工作,需要将病马放置通风、有阳光和安静的区域内进行管理,及时补充食盐和水分,选取营养全面均衡易消化的饲料喂养,且需避免再出现碰伤、摔倒、褥疮或骨折情况,通过优良的护理以及治疗,能快速促进破伤风病马的恢复。

猜你喜欢

梭菌创口菌体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菌体蛋白精养花鲢高产技术探析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心灵创口贴
改良型创口贴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黄芩苷对一株产NDM-1大肠埃希菌体内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猪肉毒梭菌中毒症的发生和诊疗方法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