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马列文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2-04-07范小娟
范小娟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马列文论”课在高校中文专业的理论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由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在中国当代文论界具有指导性地位,同时也是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在整个世界文论格局中的重要意义所决定的。该课程是为中文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学生需在学习了“文学概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文学批评方法”等理论课程的基础之上,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积淀的前提之下,才能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可以说,“马列文论”课是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的一门课程。
“马列文论”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准确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思想中的重要美学和文论范畴,能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阐释和解决文艺问题,并树立正确的文艺观和批评观。这是“马列文论”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门课程的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方面,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原著较为艰深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甚至望而生畏,因此选课率普遍不高。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在知识体系的设置上趋于陈旧;在课程讲授形式上存在单一化倾向;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缺乏现实性,只是一味地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地讲授,或仅仅是对许多系统的理论问题进行浅层次和表象化的简单处理。凡此种种,都使学生对“马列文论”课缺乏兴趣,导致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既定的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在许多高校似乎都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那么,应如何改进和提升“马列文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激发大学生对“马列文论”课的学习兴趣,如何使“教”与“学”形成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如何达到教学大纲中预设的教学目标,这些都是“马列文论”课的任课教师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事“马列文论”课的教学工作已经5年有余,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许多方面已初显成效。笔者发现,要积极有效地应对“马列文论”课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学的多个环节予以改进,具体措施和策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原著,引导学生准确解读理论
“马列文论”课必须立足于原著,引导学生在精读原著的基础上准确解读理论的精髓要义,这是“马列文论”课的基本立足点,也是该课程区别于其他文学理论课的一大特色。我们知道,其他文学理论课(如“文学概论”“西方文论”等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的宽泛和丰富,需要在较为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内容,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理论原著。实际上,深入阅读原著对学习理论课程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准确解读理论的必要环节。由于各种原因,本科学生接触了较多的二手、三手材料,这些较为权威的阐释对于学生较快、较全面地掌握文学理论的相关概念与原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要对理论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和准确的理解,精读原著则是必不可少的。正因如此,“马列文论”课显示了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因此,“马列文论”课应聚焦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的经典篇目,以精深地阅读和理解原著原文为其课程特色,让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原著,从原著中总结和梳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思想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需要精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重要理论著作的相关片段,以及《致斐迪南·拉萨尔》《致敏娜·考茨基》《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书信和文章的全文。如在精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原文时,要重点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思考和回答“艺术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这一重要问题,把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作的经典表述,即“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①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2页。,从而使学生理解马克思通过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对社会的基本结构所作的勾勒。这一表述指出了文艺作为社会的要素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逻辑严密、内容丰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思想的精髓之一。在立足于原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并理解原著的能力,提升学生抽象思辨和理论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显然,立足于原著、让学生精读原著是非常有价值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原著理论话语的艰涩难懂,许多教师在对经典原著进行解读时,难以达到全面准确的阐释,而学生对背景材料的认知和积累比较欠缺,导致很多学生在精读原著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坚持。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的作用极为关键。如何引导学生对经典原著进行精读与梳理,这对任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及教学能力都是一种考验。教师在要求学生对原著重要段落进行反复阅读之后,需要对某些重点理论概念和术语进行分析、解释和串讲,并对相关背景材料——特别是经典原著篇章创作的理论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等——进行必要的补充,力图将理论“还原”于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知道,任何理论话语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形成的。马列文论的经典篇目,本就是对一定的时代氛围与文论环境的特定反应。因此,只有“还原”经典篇目产生的社会情境与历史背景,也就是“还原”其理论的源发语境,充分理解其理论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理论环境,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思想的精髓要义。
二、结合现实,强化马列文论的实践性品格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革命理论体系,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而其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基本出发点,那便是理论对现实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直接应对现实世界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试图对现实世界进行改变、革新而创立的理论,这正是它与其他理论的根本区别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极为关注社会现实,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这一理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进行社会革命即革新甚至颠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仅限于解释社会、阐释问题,而是要改变社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性品格”。这一理论比西方传统理论中那些远离社会现实、强调理性思辨的哲学思潮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为现实社会和生活实践才是理论得以生发的土壤。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对世界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而重要的是改变这个世界。”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页。的确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远远超越了其他理论只限于对现实世界进行解释和阐释的做法,它打破了以往哲学仅仅囿于抽象思辨的禁锢,将传统中“抽象沉思”的哲学观念予以颠覆,将理论介入现实世界,体现了强烈的实践性品格。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价值,也是其具有强大理论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马列文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表现了对现实的极度关注,显然也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品格。其要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出发点看待文艺,要求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能够推动社会变革,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作用。实际上,马列文论的重要理论思想无一不是对具体的文艺现象、文艺问题进行关注和应对的产物,其理论观点都是从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如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主要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两封信中、在针对拉萨尔的历史剧《济金根》的具体批评实践中得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致敏娜·考茨基》以及《致玛·哈克奈斯》等一系列的信中,分别在针对拉萨尔的历史剧《济金根》、考茨基的小说《旧人与新人》以及哈克奈斯的中篇小说《城市姑娘》的评论中得出来的。在对这些具体的文艺作品进行批评实践的过程中,现实主义理论逐渐得以完善,形成了关于现实主义完整深刻的理论阐述。再如列宁将托尔斯泰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②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1页。,这一著名论断正是列宁在对托尔斯泰作品的批评实践中得出的。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诸种文艺思想、文艺政策,是针对当时解放区文艺界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应对与解决,这些文艺思想及时有效地扭转了当时延安文艺界的不良倾向,明确指出了文艺创作和文艺发展的方向,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以及对创作、批评实践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可见,马列文论来自于具体的批评实践,是密切结合现实、关注文艺现状的产物,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马列文论思想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性品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实践性品格的独特价值。相较于当代文论界许多从理论到理论脱离文艺实践的“纯理论”演绎模式,马列文论的实践性品格显得尤为可贵。因此,教师要将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的美学和文论思想结合到现实世界与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运用其中的美学和文论思想分析、阐释、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文艺现象和文化现象。
比如说,在讲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的规律”这一问题时,不光要对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①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这一著名论断进行理论的分析和阐释,让学生对马克思提出的重要美学问题“美的规律”进行较为准确的把握和认识,理解“美的规律”是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两者的统一,并感性地表现为对事物美的形式的塑造。同时,还应当将这一“美的规律”结合到具体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中,运用“美的规律”分析具体的文艺现象。我们可以将这一理论与建筑艺术相结合,运用这一理论去看待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从而理解贝聿铭先生的设计就是将他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他按照自己内在的需要、目的、情感、意志等本质力量,根据客观世界本身的自然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并实现了美的造型。这就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结果。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现实世界,选取一种现实生活中具有美的属性的劳动产品(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分析这一劳动产品是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许多学生非常善于观察和分析,将马克思“美的规律”结合到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生活用品、文艺作品之中,得出了具有创见性的理解和看法。通过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将马列文论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与现实生活、文艺现象相结合,特别是与当代文艺创作实践相结合。运用马列文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阐释、分析、评价当代的文艺现象,将马列文论的理论视野介入当下的文艺实践,可以扩展学生理论学习的思路,启发他们新的思考。笔者在这方面一直都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这一将现实与理论紧密结合的做法,能够让学生活学活用,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兴趣,提升理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对马列文论的现实性意义和实践性品格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厘清线索,提升马列文论的现代性价值
在真正接触“马列文论”课之前,许多学生印象式地认为该课程内容传统守旧、枯燥乏味,有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这门课程已经过时。实际上,马列文论不仅没有过时,还日益焕发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和现代性价值,其在20世纪至今的世界文论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和评价马列文论,厘清马列文论的发展线索,特别是它在现代社会文化语境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理路,让学生对马列文论的现代性价值有一个具体而全面的理解,这是“马列文论”课教学中需要达到的一个内在要求。
马列文论作为一种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科学的文论思想,有一个显著的理论特征,就是发展性和革新性。这一理论特征使马列文论的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下不断得到延续、延伸和新的建构,使马列文论的影响横跨了欧洲和亚洲,辐射到全世界。从19世纪到21世纪,近200年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论思想不断传播到中国、俄国和世界各地。这些国家和地区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精髓,结合自己本土的实际情况,建构了本土化和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多种话语形态。
具体来说,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论主要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学术理路,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理论话语形态,即俄国和东欧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就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而言,大体上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定位。从横向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作为当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文论思潮之一,与其他文论思潮一起,共同构筑了当代多元化的西方文论格局。从纵向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当代形态下新的发展。相对于俄国和中国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一种背离与批判、修正与补充的倾向,他们试图对马克思主义文论进行重新阐释和重新创造。而在这一点上,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则表现出另一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理路,它们主要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进行了丰富、发展与研究性的工作。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应该说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辩证地观察文艺运动、解决艺术问题等方面,也就是说,在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现实化、实践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发展所呈现的三种不同的话语形态中,对创始人文论的反叛和遵循、更新和修正同时存在,有的可能反叛多一些,有的沿袭多一些,但都是不同程度上承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文论的某一面向,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条件下,主动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更新、修正和重构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发展的产物。三种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态的存在和发展不仅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强大的生命力和理论价值,而且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一种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具有现代性价值的文论体系。
实际上,这些不同的学术理论和话语形态正是马列文论现代性价值的最好明证。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伟大导师经典著述的讲授,而较为欠缺对当代中国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特别是后者的讲授,很少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纳入“马列文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这主要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自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这一学派内部流派众多,各种学说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系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并没有共同的理论主张,甚至针锋相对,而且有的理论家的主张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同时,它们在一些基本特征和问题上又表现出了某种一致性。这样一种不同程度的矛盾性与一致性共存的状态造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复杂性。它们并不像列宁主义那样完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衣钵,恪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是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质疑甚至批判,但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发现、重新阐释与研究。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反对列宁主义但又自称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表现了某种悖论性与矛盾性,另一方面又焕发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鉴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相悖于列宁主义,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学界对它的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意见,可以说是争论不断。但是,作为“马列文论”课的任课教师,我们可以将其内部复杂性和矛盾性暂时搁置,主要从学术、学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流派和代表性的文论思想,将这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现代发展的重要产物纳入教学体系之中,让学生认识到作为西方社会中影响巨大的哲学和文论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在西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
在教学中,可以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讲授中适当穿插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观点。如在讲授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后,可以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关于“异化”的两种代表性观点进行介绍。一是将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主要受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拜物教批判的影响,并辩证性地引导学生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比较,使学生理解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虽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两者在存在范围和消除异化的根本途径上依然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二是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中对“异化”的总结和诠释,使学生了解“异化”一词在现代最广泛的用法主要基于心理学,意指人们与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求产生疏离。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拓展,学生可以对“异化”问题及其发展有较为充分的理解,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到卢卡奇的“物化”以及“异化”的心理学内涵的把握,学生能够获得关于“异化”问题的比较全面的认识。显然,这一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对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是有实际意义的。
另外,相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学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学习显然更为重要。让学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历史、主要代表和重要观点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重要著述和文章,对正确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道路、地位和价值都是极为重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文论思想与中国当代文艺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和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其基本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国文学艺术问题,立足点是中国历史、现实的文化语境。作为外来理论资源与中国语境相结合的产物,确切地说,作为外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本土文艺实践活动、传统文论话语相碰撞交融的结果,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理论观点都是在关注和研究当代中国现实的文艺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是对当下文艺实践和文化现象的一种回应。因此,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讲授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实践的关注,有助于引导中文专业的学生深切关注中国当代文学实践、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阐释当代文学实践和文学现象的能力,有助于使学生通过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学习对马列文论的现代性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树立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马列文论”课在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因此,在“马列文论”课内容体系的设置中,应当较大幅度地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教学比重。
实际上,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厘清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文论衍生出来的三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态(即俄国和东欧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线索,让学生对马列文论的现代性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首先,要特别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文论和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这一内容是“马列文论”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次,应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教学环节的比重。最后,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重要流派和代表,如法兰克福学派、“新左派”马克思主义等纳入教学体系。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马列文论发展的不同路径,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马列文论的现代性价值。美国著名批评家勒内·韦勒克把马克思主义文论列为20世纪以来世界六大主要文论思潮之一①[美]勒内·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罗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18页。,西方世界中颇有影响力的文论教材《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同样将马克思主义文论列为当代文论中最具挑战性的十种潮流之一②[美]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批评在当代世界文论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这足以证明它所具有的现代性价值。正如学者所言:“这一切都说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在当今世界、在正直的西方学者中的生命力。”③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事实上,在“马列文论”课的教学中,除了上述需要改进的三个方面以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非常重要。任课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打破理论课普遍存在的单一化的传统讲授模式。可以通过提问式、讨论式、小组发言式、分组辩论式等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并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
结 语
总的来说,在“马列文论”课的教学工作中,要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地改进课程教学。鉴于“马列文论”课的重要地位和理论价值及其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对这门课的思考绝不能仅仅止步于此,我们仍需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该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