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模式创新研究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2-04-07张翊颖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典籍类节目舞台

张 明,张翊颖

(安阳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近年来,优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层出不穷。从《见字如面》到《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这些文化类节目都获得了高收视率与良好口碑。由于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受众想要看到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节目,于是这些文化类型的节目慢慢地演变成了各种电视节目当中的一个主流。2018年文化类节目表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不少同质化严重、表现不佳的节目沦为“一季游”,未被淘汰的文化类节目中能够掀起高热度和话题度的更是屈指可数[1]。实际上,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内容覆盖范围极广,包括了历史、文字、诗词、语言、文物等,也就是说它蕴藏着丰富的古代神话、经典古籍、文学作品。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具备了很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观点和理念,如讲慈善、守诚信、敬公道、崇正义。文艺工作者通过独具匠心的创造,让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广袤大地上的传统文化遗产以及典籍里的文章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文化自信的提升也为增加文化类节目创造了有利环境。

2021年农历大年初一,央视再次推出了一档大型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一经播出就立刻获得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关注,豆瓣评分高达8.9分。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积累、创新的艺术表达技巧和手法、精彩的节目形式和穿越古今的视觉效果,引起了亿万海内外观众的强烈反响。据央视统计,《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播出后,网络相关视频的播放量已经超过1.4亿。

一、 《典籍里的中国》的内容创新

在全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永不过时。《典籍里的中国》依据它的题中之义,从典籍入手对节目模式进行创新。纵观已推出的文化类节目,虽然有一些涉及到了书籍,但至今还没有一台节目以典籍为对象。《典籍里的中国》另辟蹊径,思考如何在守正的前提下创新,如何在还原典籍内容的基础上,使典籍进入大众的视野。

(一) 别出心裁:以古老典籍为对象

习近平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2]。此前推出的文化类节目如《一本好书》,在节目内容选取上,虽然也是挑选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书籍,但未曾将重点发放在“中华典籍”。而《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策划团队别出心裁,将注意力聚焦在享誉海内外的《尚书》《孙子兵法》《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史记》等经典名篇。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典籍因其过于晦涩难懂而被束之高阁,甚至成为在象牙塔中被人遗忘的历史精华。而《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制作团队为了使典籍重新走进大众视野,使典籍在当代得到更好地传播,在数不胜数的古老典籍中,选择了既有历史意义又兼具现当代价值的人物及故事内容进行舞台呈现。

在《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的《尚书》中,倪大红扮演“舍命护书”的伏生,感动了亿万观众。在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古籍的大众传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尚书》被普遍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元典,它包括着丰厚而又深沉的社会文化、故事传说。节目组要考虑的是怎样将《尚书》的艺术精髓在90分钟左右的舞台表演中得以充分提炼和阐释,并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强烈共鸣。据该《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制作小组的介绍,为了真正拍好《尚书》这个具有特色的专题剧,他们准备了大量资料搜集研究,汇聚了大约500个《尚书》的真实人物和故事,并将《禹贡》和《牧誓》两个真实的故事从《尚书》中提炼出来,最终通过电视艺术创作呈现给受众。

(二)守正创新:使古老典籍整合再现

传统文化植根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中有一些内容已经完全不符合当代社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典籍里的中国》将经典典籍里的内容去芜存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整合再现,从而使泱泱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的价值观念相交融。再加上用一些戏剧语言来代替古老语言,为古老文字赋予现代化解释。在守正的前提下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守正,最终为观众提供一感场人至深的视听盛宴。

以《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为例,韩愈曾说,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其中周《诰》殷《盘》,都出自《尚书》,可见《尚书》是多么晦涩难懂。而《典籍里的中国》为了将《尚书》中的古老内容进行整合再现,不仅忠于典籍的核心内容,还更加契合了当代观众的价值观。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冒着生命危险,全家携《尚书》归乡,一路上兵荒马乱,伏生的儿子因保护《尚书》而死,天降大雪,百姓缺衣少食,一车的《尚书》,在他人眼中,正好拿来取暖,而伏生妻子誓死力拒,落泪恳求[2]。为了传承和守护,不仅伏生之子死去,最终伏生之妻也因冻饿死在伏生怀中,一家舍命相护的珍贵典籍,至齐鲁被伏生藏于墙壁之中,没想到家乡也遭战火,伏生颠沛流离二十载,再归乡时,百余篇《书》仅存二十八篇[3]。

和肩负着当代文化传承使命的文化工作者一样,伏生最关心的也是《尚书》在几千年后的传承:“不知《书》在后世,流传如何?”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视角,向他诉说了薪火相传的后事:直至2021年,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天下的人都能读《尚书》。节目制作团队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使观众将“古代护书人”伏生与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身份联系在一起,为典籍注入了当代气息。

二、 《典籍里的中国》的形式创新

内容决定形式,所以在进行模式创新的时候,既要注重内容,也要善于运用形式。《典籍里的中国》从典籍入手,将重点放在了如何让古老抽象的典籍以现代化的、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呈现。此外,鉴于主持人在文化类节目中的文化价值引领作用,节目还赋予了主持人别样的职能,通过跨界合作使其“出圈”,令观众耳目一新。除此之外,还在节目形式设置上融入综艺元素,从而使节目达到了全方位多样化传播效果。

(一)从抽象到形象,使观众喜闻乐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在《求是》刊文:《我们为何策划<典籍里的中国>》中曾说到,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2]。典籍的内容是抽象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力求使自己沉浸其中,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但是,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繁重的生活压力使人们无暇去将自己沉浸在典籍的海洋。《典籍里的中国》利用“戏剧+影视”的手法,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典籍里的故事活灵活现地搬到舞台上,投其所好地带领观众走进典籍的世界。“伏生护书”,《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跨越古今“共筑禾下乘凉梦”“李陵惹怒汉武帝致使司马迁遭受宫刑”“穿越400多年为李时珍圆梦”,这四个核心故事的舞台演绎,是观众一提到《典籍里的中国》就不由得去想的热门话题。

(二)跨界合作,央视主持人也“出圈”

在文化类节目中,主持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要发挥其对文化的引领作用。不同于传统节目的主持人设置,《典籍里的中国》共邀请了三位央视主持人,分别是王嘉宁、撒贝宁和张舒越。在《典籍里的中国》中,王嘉宁除了在舞台上对节目开场和结束时的总结,其余时间都坐在演播室中和资深读书人对话,通过他们对于典籍内容及其历史背景的交流和问答,使观众能更加清楚演员们的表演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是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跨界成为演员,和老戏骨同台飙戏,完美“出圈”。以《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尚书》为例,节目制作方让撒贝宁和饰演“古代读书人”伏生的倪大红在精心布景的舞台上进行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古今文化的对话。撒贝宁不再是观众所熟知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而是成了一位舞台剧中的人。他需要代入当今受众的视角,充分调动观众的文化共情能力。在节目宣传前期,此消息一经发布,不少观众就纷纷留言表示十分期待。果不其然,在第一期节目播出后,撒贝宁以出色的演技获得了极大的好评,并成功“出圈”。同时,他高超的跨界能力,也使广大观众耳目一新。

另外,知名央视主持人张舒越摇身一变成为图书馆讲解员,在演员们进行舞台表演的同时穿插出现。她带领小朋友们参观图书馆,声情并茂地进行讲解,加深了他们对于典籍文化的认识,也起到了对未成年人的文化引领作用[4]。

(三)巧妙融入综艺元素,在谈话中传递文化

所谓“综艺元素”,就是指音乐、舞蹈、谈话、游戏、竞技等带有表演性、抒情性、情节性的节目内容的单独或综合运用[5]。除了舞台戏剧表演,在节目形式上,与同样使用谈话元素的《朗读者》《一本好书》等文化类节目不同,《典籍里的中国》在谈话内容及流程设置上再次创新。节目以戏剧表演为主要内容,在正式表演之前,导演、艺术总监和演员们要在一个特定房间内开展剧本围读会。通过剧本围读,演员可以大致了解即将演绎的典籍片段的历史背景及所扮演的人物性格,并且可以熟知艺术总监的意图,从而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并且,节目制作团队通过这一环节,使戏剧艺术走进大众的视野,让观众对戏剧艺术的创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在此过程中,通过他们的谈话内容,还可以使观众了解剧中人物在服装、化妆、道具呈现上有何历史依据。

此外,在演员进行舞台表演的同时,节目的剪辑将主持人王嘉宁与专家的访谈穿插播出,这也是对文化类节目运用谈话形式的又一次创新。通过“边表演边解读”使典籍里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及情节变得通俗易懂,观众可以获得即时的知识科普,从而使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三、《典籍里的中国》的舞台创新

《典籍里的中国》在形式上以“戏剧+影视化”进行创新,而在戏剧艺术中,舞台设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戏剧效果呈现、气氛烘托、主题深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还从舞台入手,十分巧妙地在舞台上设置了“历史时空”和“现实时空”,并且综合运用了当下在表演艺术领域流行的增强现实、实时跟踪等技术,为观众营造沉浸式的观剧体验。

(一)两个时空,历史与现实的碰撞

《典籍里的中国》别出心裁地引入了“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两个时空。“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当代人的视角从“现实时空”穿越到“历史时空”,再带领主角回到“现实时空”,开创了综艺节目“双向穿越”的先河,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也让观众看到了在历史长河中,一部部典籍的缘起、流传与深远影响。

以《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为例,撒贝宁穿越三百余年来到了《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晚年时候的朝代,通过戏剧艺术中多幕剧的呈现,与宋应星回顾其生平境遇:在好友的帮助下,多次科举考试落榜的宋应星写出了著名的《天工开物》这样一本17世纪的百科全书。在“古今对话”时,撒贝宁完全以今人的视角和思维,他甚至还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让宋应星去看《天工开物》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还有很多人去阅读,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撒贝宁带领宋应星来到了三百多年后的今天,看到了正在田间劳作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二人有着同样的梦想,那就是让全世界的人都不缺大米吃,种出超级水稻,让农民可以在禾下乘凉。二人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使历史碰撞现实,感人至深。

(二)艺术+技术,为观众营造沉浸式体验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现场的观众席多设置为池座,目的是为了带给现场观众沉浸式的体验。以这种形式讲述典籍中的精彩故事,与《百家讲坛》等节目依靠讲授者的单方面输出来传播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典籍里的中国》同时结合了声、光、影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充分调动观众各个感官的同时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参与其中,从而使观众获得交互式的体验。在舞美设计方面,节目组综合应用了环幕投屏和实时跟踪等科技手段,并结合艺术创意,为观众呈现出了“戏剧+影视化”的舞台效果。

在舞台上,节目对传统的融合性表达形式进行升级,成为“戏剧+影视+访谈”,即采取戏剧、电影、电视文艺三种艺术拍摄方式和手法,综合应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多种技术手段,完成戏剧表演在电视节目中的高质量电影级呈现。围绕着现代与古代相互交融的思想和理念,构造出一个多空间的故事场,打造出一个可以穿越的时空、全景式的独特舞台[6]。艺术总监田沁鑫在传统话剧舞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节目设置了三个舞台,在传统戏剧的三道侧幕设计基础上,创新270度的环屏结构设计,同时两侧屏幕可以打开变成戏剧侧幕,提升不同场景变化的灵活性。横贯中心的时空通道连通了三面舞台,典籍里的故事在多个地域与年代间跳进跳出,同步呈现,观众席亦随着观演方向的变换进行旋转[6]。

四、《典籍里的中国》的传播层面创新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要想获得持续的关注,必须在传播层面进行创新。《典籍里的中国》依托典籍文化IP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并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小红书、豆瓣等新媒体平台,在全网营造热度,实现了全方位的最佳传播效果。

(一)依托典籍文化IP,实现“叠加刷屏”

2020年,为响应国家“让古籍活起来”的号召,中国国家图书馆依托《永乐大典》的古籍IP,开创了文房三件套、黄铜U盘、领带、帆布包、钢笔等古籍文创精品。由于在此之前大众对于《永乐大典》书籍的认识度并不高,所以这些文创产品一经推出,获得的仅仅是文物收藏家、学者等专业人士的青睐。而《典籍里的中国》独辟蹊径,依托典籍文化IP,在节目的超高热度下,将每一期节目的主角打造成卡通人物形象,如“伏生伏案小憩”“宋应星做禾下乘凉梦”等,并将卡通形象应用到T恤、扇子、帆布包等物品上,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售卖,一经推出,获得了大众的追捧与喜爱。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下单截图或者购买的文创产品。《典籍里的中国》依托典籍文化的IP,实现了“叠加刷屏”。

(二)多平台联动,实现立体传播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之下,微信和微博平台的建设以及运营,已经成为了节目质量提高、增加知名度的一个关键性举措,并且也使得传播更加全面而立体[7]。目前,《典籍里的中国》官方微博已经拥有139万粉丝,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7亿。粉丝与节目进行线下交流、有效互动,从而使更多观众参与其中。另外,节目制作团队还打造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值得一提的是,其开创的“高考考点、作文金句”等板块,将每一期节目的重点梳理和归纳成作文的素材,对高考语文的提分极具指导性。

除此之外,节目组还通过在微博、爱奇艺、哔哩哔哩、知乎、豆瓣等平台分享幕后花絮等方式,加强观众的互动体验感,多平台联动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全面的传播[8]。同时,节目组还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在“宝贝详情描述”中加上了关键词“典籍里的中国”,不仅使观看了节目的粉丝能够以更加便利的方式购买典籍,还对逛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潜在观众”进行渗透,实现立体传播。

五、结语

在新时代党的号召下,中华传统文化迎来了春天。《典籍里的中国》坚守文化传播使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助力[9]。有许多观众在其官方微博留言,声称这档节目唤起了自己对中国古籍的阅读兴趣,不仅趁着节目带来的热度去购买《史记》《天工开物》等古籍,还打卡了自己购买书籍的订单截图。还有的观众表示,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他们将尘封在书房里的书籍重新拿起来阅读,发现以往觉得晦涩难懂的句子变得可以理解,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都大大提升了。

综上所述,《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其成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靠其在节目内容、形式、舞台、传播方面的创新。但要想获得持续的关注度,不仅要沿袭现有的创作思路,更要在节目内容和演绎形式等方面不断地注入创新元素,这也为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可能。

猜你喜欢

典籍类节目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