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讲好红旗渠故事

2022-04-07常卓航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精神

常卓航

(红旗渠干部学院 红旗渠精神研究中心,河南 林州 456550)

一、讲好红旗渠故事与党的故事的理论依据及逻辑关系

红旗渠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为了人民修渠,修渠依靠人民,修渠成果人民共享”的为民初心,历时十年修建而成。十年的修渠史就是党的一段为民初心史、自身建设史。理清红旗渠与党的故事的关系、找出红旗渠故事的理论及实践依据,是讲好红旗渠故事的前提。

(一)习近平关于讲好党的故事的理论及其实践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新的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2020年,全国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习近平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1](P7)党史,其中很重要的一层含义就是党为民族之崛起、为人民之幸福而奋斗的百年故事,而红旗渠的修建正是这百年故事中的重要一环。

(二)红旗渠的故事蕴含着共产党人普遍的品质

1.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更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后水利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一是因为红旗渠工程之浩大、技术之艰巨,整个工程举林县全县之人力、物力、财力,鏖战十年,终成伟绩。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就是以杨贵为代表的林县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引领50万群众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勇战险山恶水,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党的故事,中共林县县委的一班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战争时代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带头与群众实行“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经常背着钢钎、镢头,到红旗渠工地和民工们一起清基除碴,抡锤打钎,吃一锅饭,啃窝窝头,过艰苦生活,使广大群众深受感动。县长李贵,虽然长期患有心脏病,但在生活上,不讲特殊待遇,数次带病到红旗渠工地检查民工生活。他看到大家粮食标准低,吃不饱,就派人到南方采购木薯干帮助渡过饥荒。总指挥部副指挥长、法院院长郭法梧,每天肩扛大绳上山选下崭地点,别人下崭,他负责看绳,民工们风趣地说:“法院院长变成了除险队长。”在县委艰苦朴素、带头参加劳动的影响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踊跃到红旗渠第一线去, 和民工一道挥汗苦干。这一连串的红色故事,孕育和承载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2.坚守初心为民是共产党人的宗旨,也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修建红旗渠是为了解决林县人民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用水问题,这正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根本解决长期困扰林县人民缺水干旱问题。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正是林县党员干部坚持为民服务的典范。在物资条件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林县党员干部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为了全县人民的期盼,把实现党的任务、维护人民利益和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充分体现了为民情怀和崇高品格。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大力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出发点,是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诠释红旗渠精神内涵的现实需要。

3.践行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的法宝,也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在党的领导下,新修扩建了一批水利工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林县缺水的困境。1959年大旱,让林县又一次陷入了缺水的绝境,当时的林县县委审时度势,研究提出“引漳入林”的决策。为了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将县委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县委领导成员分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杨贵率领一部分干部在城关公社宋家庄大队进行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广大群众一听说准备兴建引漳入林工程,精神振奋,心驰神往,都异口同声地说:“县委的想法,正是俺们的心愿,宁可和石头拼上几年,也不愿再苦熬下去,再也不能受老天的摆布了。县委啥时开工,俺们啥时上山修渠,不把漳河水引进林县,誓不罢休。”[2](P25)广大群众对引漳入林的强烈愿望,更加坚定了县委的决心。正是林县县委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干群一心,风雨十年,修成全长1 500公里的红旗渠。

1966年4月20日,林县举行红旗渠三条干渠竣工通水典礼,时任河南省省长文敏生指出,林县县委“善于调查研究,集中群众的要求,抓住主要矛盾,提出改天换地的战略任务和革命措施,既有远大的理想和革命的胆略,又有科学态度和实干精神,善于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依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重重困难,具有无产阶的革命的坚定性”[2](P83)。红旗渠是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三)讲好红旗渠故事就是对党的故事最好诠释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3](P10)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书写了令人难忘、予人启迪、催人奋进的百年故事,内蕴着党的奋斗历程、初心使命、斗争气魄和红色精神,凝结着党的宝贵经验与红色基因,成为新时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鲜活教材。红旗渠作为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水利战线上奋斗的重要成果,其过程发生着无数党领导人民战天斗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敢于担当作为、坚守为民初心的精神实质,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的不竭精神动力。

二、讲好红旗渠故事的价值意义

当前,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化对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冲击,使得中国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此种形势下,需要用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去凝聚民族力量、展示国家形象。

(一)推进红色基因的传承,发扬斗争精神

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加强斗争精神教育,注重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战胜风险挑战的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锤炼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敢于直面矛盾问题和困难挑战,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保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坚定意志,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4](P156)中国共产党是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开展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的党。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红旗渠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林县人民与恶劣生存环境相斗争所取得的一个人间奇迹。新中国成立前,林县水源奇缺,灾害年年有,十年九不收,是个山穷、地穷、水穷、人穷的贫瘠山区县。从明正统元年(15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其间林县曾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达30次,连年大旱,河干井涸,颗粒无收,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悬斧待炊,人相食5次,世世代代的林县人就是这样在这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挣扎。为了结束千年的噩梦,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经过十年鏖战,终于修成改变林县山区经济发展的红旗渠。1966年4月22日的《人民日报》社论说,“全国每个地方、每个单位,如果都像林县人民那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国家的面貌必然能够更快地改变。”[2](P480)习近平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衡量党员、干部有没有斗争精神、是不是敢于担当,就要看面对大是大非敢不敢亮剑、面对矛盾敢不敢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不敢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不敢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不敢坚决斗争。”[5](P13)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需要赓续党的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二)增强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历史自信

1.讲好红旗渠的故事有利于增强制度自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6](P14)一百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先后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究其根源,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结合中国实际,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红旗渠的成功修建也正是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上下一盘棋”,人民当家作主,才有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向往美好生活的憧憬更加强烈,在党的号召和组织下,才能有十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历史场景。讲好红旗渠的故事,就要讲当时的历史背景、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下的人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和热情,透过故事,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考。

2.讲好红旗渠的故事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红旗渠及红旗渠精神作为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作用。在这里要探讨一下红旗渠精神文化自信的逻辑关系,红旗渠精神首先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用智慧、汗水乃至鲜血创造出来,根植于传统文化基因而升华于党领导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有着红色背景的文化,是基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且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继续发生文化反应。这种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千百次锤炼、验证而总结出来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且被人民所接受和认可的,是先进文化的代表。那么,讲好红旗渠的故事,就是在弘扬红色文化,就是坚定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积蓄精神动力。

3.讲好红旗渠的故事有利于增强历史自信

百年党史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只是短暂一瞬,但是对于中华民族来讲,却是关键一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抵外侮、除内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大改造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社会主义建设征程;改革开放,新中国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逐步实现。一百年来,中国人民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历史证明,这一百年是中国人民幸福、中国国家富强、中华民族复兴的一百年,这一百年的奋斗方向是正确的,发展趋势是向好的,这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所有的奋斗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红旗渠的修建也不例外,讲好红旗渠的故事,也是对那段奋斗历史的肯定和学习,更能坚定中国人民的历史自信,从而以史为鉴,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三)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外部形象

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7](P17),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途径。早在20世纪70年代,红旗渠就名扬海内外,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对国际友人说:“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 一个是林县红旗渠。”1971 年至1980年来林县参观红旗渠的外国人士达11 300多人,涉及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1974年中国派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为团长参加联合国会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央审定带十部电影片子去美国,在联合国放映的第一部就是《红旗渠》(纪录片),引起很大震动。美联社称:红旗渠的人工修建是毛泽东意志在红色中国的突出体现。新形势下,红旗渠及红旗渠精神以其历史定位、时代价值的独特性,更应成为展现中国共产党外部形象的重要素材。

(四)讲好红旗渠的故事,推进青年教育工程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红旗渠精神能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做好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2](P380)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P7)红旗渠工程一经上马,就成为广大青年为改变林县十年九旱恶劣环境为艰苦奋斗的主战场。工程之初,广大青年党团员已经成为工程的先锋力量,为保证工程建设有效管理,1960年2月,工地上就成立了党、团、妇联、工会等各类各级党团组织,其中党支部119个,党小组245个,党员总数1 553人;团支部110个,团小组241个,团员总数1 764人,这些青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成为后来许多重点工程取得顺利进展的先锋引领。

除此之外,在修渠过程中,林县当时还有学生到工地半工半学,支援工程建设。一方面,学生在工地上不仅从事具体的体力劳动,为工程的推进做出贡献,而且给工地上增添了生机,提振了士气。那个年代,很多学生本身因为年龄小再加上生活条件不足,大都体弱,不能从事重劳力工作,但还是干劲儿足,“敢打硬仗、不服输”的品质影响了很多民工。在工地上,有一位叫常记英的同学肌黄面瘦长得很矮,可是干起活儿来总是不落于别人之后,这种精神很受鼓舞,于是流传了这样的顺口溜:“别看记英长得小,干起活儿来不得了。……全体民工学习她,光荣榜上第一名。”秦家坡营长秦维群教育民工说:“学生干得好,我们要向他们看齐。”“学生真是我们红旗渠上一支强大的突击队”。另一方面,红旗渠的修建夯实了青年学生的知识,洗礼了青年学生的思想。

由此,红旗渠是由青年为主体的群体在党的历史上写下的重要一笔,是一场新中国建设时期水利战线上的青年运动。历史与理论、故事与道理相结合,寓道理于历史、故事中,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青年创造的一段历史,结合发展实际,讲述给新时代青年群体,加深青少年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带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意识,最终在行动实践中统一起来,促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行为自觉,从而推动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三、讲好红旗渠“党的故事”的几个原则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讲好红旗渠的故事要坚持基本的党史观,紧抓时代脉搏、灵活运用,以此突出文化传播的历史性、时代性、灵活性。

(一)树立正确党史观,以史为本

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有关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实事求是看待红旗渠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客观地将红旗渠的故事讲出来,还原历史本身,就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也是对历史和人民的负责。

(二)紧跟时代,结合实际

讲好红旗渠“党的故事”一方面的功能是宣传党的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另一方面是服务社会发展全局。讲红旗渠的历史,就要遵循“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理念,将十年修渠历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与中央精神相结合,与地方发展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课题相结合,这样才能讲出故事的内涵所在,才能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激发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三)根据群体不同灵活运用讲授方式方法内容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定角度上来看,讲好红旗渠“党的故事”也是党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讲好红旗渠故事的过程中,也应遵循规律特点,根据群体不同,灵活运用方式方法及讲授内容,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讲好红旗渠的故事就要抓好专题学习、专题党课、专题培训,精心组织宣讲团开展专题宣讲,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红旗渠干部学院在讲好红旗渠的故事,增强干部党性修养方面始终走在潮头,以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为主题的相关理论课、以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走“水长城”为代表的现场体验课、以“巍峨山碑—杨贵篇”为代表的音像课等形式,立体向广大干部讲好党的故事,传播红旗渠精神,并开通“红旗渠精神云课堂”模式,为中国驻外使馆以及在华留学生线上讲解红旗渠的故事,进一步扩大红旗渠精神的影响力,提升党的外部形象。

讲好红旗渠的故事也要防止肤浅化和碎片化,不能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而要通过讲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加深对红旗渠那段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理解和认识。

四、讲好红旗渠故事的提升路径

讲好红旗渠的故事,是党史总结和党性教育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对红旗渠精神内涵的挖掘、人才队伍的培养等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进一步挖掘红旗渠“党的故事”丰富内涵

1.深入发掘资料

习近平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对红旗渠相关资料的保护开发及利用,对于历史保存、党性教育、社会教育、经济发展等都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更有利于讲好党的故事。

(1)文字资料收集。文字资料包括官方文件、来往信件、讲话稿、报刊报道等等,也包括前人记录红旗渠修渠史留下的著作、方志等等。故事可以通过口耳相传,但是更多的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字资料,这是最丰富的素材。通过搜集大量的文字资料,再经过梳理、整理、挖掘,不仅可以丰富“老”故事,使其内容更加饱满,更具可听性和感染力,同时,还能挖掘出“新”故事,不断扩大红旗渠故事素材库,让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更能渗透人们的内心,引起共鸣。

(2)口述历史资料收集。口述史是一门新兴的历史门类边缘学科,是史学和文学的交叉学科。口述史作为大众化历史记忆,其特点在于叙述性、口语性,这是区别于文本性、书面性史料的优势。每个人都是一段历史,而我们现在保存下来的文本性史料,只是历史记忆的一小部分,在具体社会生活历史细节的还原方面,口述史料有其巨大的挖掘价值。记忆主体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将所经历过的时代、事件及影响一一叙述出来,记录者在此基础上对受访者的身份、社会关系及实践内容重新梳理,便能通过有机整合个体记忆进一步深化社会和重大事件的研究。在世的修渠人多已年愈八旬,随着“渠一代”的不断逝去,“渠二代”以及长期研究关注红旗旗历史的民间学者已成为红旗渠口述史的采录对象。“渠一代”“渠二代”、民间学者的历史记忆构成了整个红旗渠沿革口述史。

红旗渠工程包括总干渠、干渠、支渠以及无数的毛渠和斗渠,这些渠线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遍布林县大地,数十万红旗渠建设者在当时县委一班人的领导下,不畏艰险,战斗在每个工程段上。10年时间,建设者终将这些“血管”疏通,滋润了干渴的林县大地,使古老林县获得了新生,加快了发展。这些建设者有的负责垒砌渠岸,有的负责抡锤打钎,有的负责烧制石灰,有的负责制造土炸药,有的负责技术保障。他们作为红旗渠历史记忆的主体,见证了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为林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见证了红旗渠精神焕发出的巨大能量。挖掘、重组、整合这个群体的记忆,有助于生动还原红旗渠历史,有助于整体上把握20世纪60年代林县的经济社会状况,有助于建构红旗渠历史研究体系。

(3)实物资料收集。实物资料包括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的施工工具、工人施工时穿的衣帽以及油灯、锅碗等一切可以反映、印证那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修渠史的物质形态的历史资料,如现在红旗渠纪念馆保存的箩筐、柳条帽、垫肩、小推车、司号等,对于生动直观地讲好那段激情燃烧的故事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2.深刻总结内涵

讲好红旗渠的故事,不能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而是要深入挖掘故事深层的涵义以及对当前的启示,要能够给予人们启发,从而有所收益。如讲渠首截流的故事,渠首截流就是要把浊漳河拦腰斩断,使河水乖乖地爬上太行山峦,当时技术远不及当前,工程大都靠人力,共青团员争先发言:“困难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苦干,就能征服一切困难。”人心齐,泰山移,由40多名青年带头跳进冰冷的急流,臂挽臂,肩并肩,手拉手,排起一道道人墙,使急流打起回旋,大家在河里互相勉励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负责垒堰的民工在人墙下垒起一块块巨石,贴上一个个沙袋,填下一筐筐石渣,500名强壮劳动力一起上,争先恐后地投入渠首截流战,并成功让浊漳河改道,为红旗渠工程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这个故事体现了当时修渠青年不怕危险、奋勇当先,同时也蕴涵“团结协作”的精神内涵。类比如上,在讲故事的同时,去总结、提炼蕴藏其中的精神内涵,更能提升效果。

3.赋予时代意义

红旗渠精神有其特定内涵,这种特定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对红旗渠精神时代意义的研究,对于充分发挥红旗渠精神的激励作用,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于红旗渠及红旗渠精神的时代意义,近几年来,理论界有一些研究成果,综合来讲,大都与党建相联系。大致有几点,一是强化为民宗旨,二是廉政建设,三是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建设,四是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等。将红旗渠与时代发展需要相联系,将红旗渠精神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当中,让其发挥应有的时代价值,赋予其与时代契合的典型意义,最大程度发掘其精神实质。

(二)进一步壮大讲好红旗渠“党的故事”人才队伍

在2021年9月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批善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才,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8](P24)在新时代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其重点不仅在于聚焦和关注故事本身和受众群体,更在于提高讲述者的理论素养与专业水平。人才队伍是新时代党的故事得以有效传播的发展之基。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人才工作还存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建强人才队伍,第一是要对人才队伍进行“扩容”。讲故事的人不仅局限于党内领导干部或是党性教育工作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每一位参与或见证了红旗渠修建的人都有在新时代讲好党的故事的权利和义务。要逐步扩大故事讲述者的队伍,充分挖掘并调动各行各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红旗渠的故事广为流传,在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第二是要对人才队伍进行“提质”。树立内涵式发展理念,选拔出善于讲历史、讲故事的人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之适应新时代党的故事讲解工作要求,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修渠故事的讲述者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形象的捍卫者,达到建强人才队伍的目的。第三是要拓展讲好红旗渠的故事的渠道。首先要创新融入新媒介,开拓“云课堂”、抖音、快手、微博等宣传渠道,让红旗渠的故事突破空间地域的制约,最快时间、最广范围传播出去。其次,要加强外联工作,利用外事教学等渠道积极发声,借助“他塑”健全和优化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进一步塑造和升华百年大党的国际形象。最后,要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讲的能力,激发讲的热情,营造讲的氛围,提升讲的效果。

(三)进一步建设讲好红旗渠“党的故事”窗口平台

1.巩固建设官方平台

目前,以红旗渠及红旗渠精神为主题开展党性教育的官方平台有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红旗渠精神营地。其中,红旗渠干部学院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社会各领域,廉政教育学院主要面向全国政法、纪检系统的领导干部,红旗渠精神营地主要针对学生群体,开展红色研学。可以说,以上述单位为代表的官方平台培训领域、培训范围覆盖全国各领域、各行业。但是,这几所单位建设投用时间比较短,相关制度机制还在完善过程中。

2.规范建设民间平台

当前,除以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红旗渠精神营地为代表的官方平台外,数十家社会培训机构也积极参与党性教育事业当中,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官方党性教育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社会性培训机构在具体办学过程中有很大空间的自主性,制约性不强,所以容易出现讲解内容偏差、讲解老师能力不足、办学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加强政府对其统一管理、规范建设势在必行。

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国家建设的考验,进行了一系列伟大斗争,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百年党史内容浩瀚、内涵深邃,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是我们这代中国人应该有的责任。红旗渠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领导人民传承革命精神,牢记为民初心,与穷山恶水相斗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典型,是讲好党的故事,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素材。讲好红旗渠的故事,重温党的历史,弘扬红色文化,凝聚干事创业的精神伟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懈前进。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拿出精神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论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涵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