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2022-04-07马兴梅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决议案团员团组织

马兴梅

(安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百年党史中,由中国共产党一手缔造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积极发挥党与青年联系的桥梁纽带这一职能作用,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庆祝建团100周年之际,文章通过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次党代会的相关文献和史实,对于我们从历史逻辑中深刻认识初创时期共青团的历史定位、历史任务以及党团关系等本原问题,准确把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方向与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建设历程

列宁认为,一个代表着未来的政党的首要任务是说服大多数人民相信其纲领和策略的正确[1](P476)。经过五四运动的激荡,逐渐接触马克思主义并致力于改造社会的中国青年,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在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和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上海、北京早期党组织酝酿建立的同时,就积极指导武汉、广州、长沙等地陆续建立起团的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积极指导、帮助建立共青团组织。1922年5月5日,在广州东园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团组织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从此,中国青年运动有了自己的组织与核心。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鉴于“共产主义是帝国主义、军阀以及一切反革命派所最恐怖的名词”[2](P66),1925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了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改造为民族解放性质的青年群众组织,在1949年4月召开的团代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鉴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已经完成,我国已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对团章进行了修改,决定将下一次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定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为动员广大青年团员积极投身第一次大革命做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作为无产阶级的一个青年革命团体,青年团始终以为党争取青年工农群众为己任,领导青年担当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斗争的先锋。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团组织积极带领各地的团员和青年“打倒列强、除军阀”,投身工人运动并始终站在最前列。国共合作方针确定后,共青团组织迅速响应,积极选派青年团员到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发动青年参加工农运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北伐战争,努力协助党做好推进国民革命工作。土地革命时期,共青团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积极投身根据地建设,组织青年参加红军,加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行列,起到了突击队的作用。抗战时期,改组成立青年救国联合会等革命团体,在党的领导下,带领青年群众奋勇前进,成为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一支生力军。解放战争时期,团组织带领广大青年群众发出“美军滚出中国去”“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不许西洋鬼子帮东洋鬼子”的呐喊,成为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战线。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共青团的历史定位

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注重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共青团由党缔造并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有力助手和培养“预备党员”的后备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开始着手研究在各地建立和发展青年团组织工作,同时明确了吸收青年团员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的方案。发布于1921年11月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强调,关于青年及妇女运动,请各区切实注意,“青年团”及“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及章程日内即寄上,望依新章从速进行[2](P10-11)。中共五大通过的《对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指出,共青团作为党指导的青年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应当随时为党供给新的工作人才[3](P68-69)。之后的中共六大《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则将共青团定位为:党动员和组织广大劳动群众参加革命的最亲近的助手之一,是青年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组织”,是“一个青年无产阶级先锋队——指导者的组织”[4](P258-260)。1946年,任弼时又将团组织的性质表述为:党的助手、带政治性的青年先进分子的组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更是明确指出,共青团是在党的政治领导下,坚决地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党团结领导青年群众的核心,也是党用马列主义教育青年的学校[5](P2)。1949年4月,针对团组织定位问题,朱德认为共青团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教育广大青年的“核心”,是党在各个工作中的“助手和后备军”[6](P324)。由此可见,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共青团定位为自己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并将其作为党联系影响青年群众的桥梁纽带。

(二)共青团的历史任务

党在初创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各项政策主张,广泛发动和联合工农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共青团自觉按照党的指导,积极贯彻历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巩固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指导并带领青年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要求,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必须在1922年7月之前,实现团员超过2000人。党的三大通过的《关于青年运动的决议案》中提出,团组织应当以组织教育青年工人为重要工作,极力参加国民运动。中共四大要求,团组织不仅要在青年中进行共产主义宣传,做好青年工人经济奋斗指导,还要做好领导中国被压迫青年的国民革命解放运动,并在将来联合的团体中取得指导地位,从而能指挥一般的青年运动。中共五大将共青团的工作定义为共产主义运动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党影响广大劳苦青年群众的一条“运河”。同时强调,共青团的任务在于将共产主义的宣传与共产党的意识和政策的影响扩大到广大革命青年群众中去,带领、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各种斗争,并且要在广大青年工人、农民、军人、店员、学徒及革命学生中积极发展组织,将广大青年团结在周围,努力做到团的“群众化”[3](P68)。中共六大《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中明确指出,共青团最近时期的根本任务是争取全部青年工人和被剥削的青年农民群众,为夺取政权的工农斗争提供保证。1947年,刘少奇在青年工作会议上强调:“青年工作的任务,最大的是教育、学习。”[7](P761)稍后,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中指出:“团组织的任务,首先是团结和组织先进青年中的积极分子,并通过他们去团结教育广大青年群众和全国人民一起,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全中国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事业奋斗到底,并在奋斗实践中不断教育中国的青年。”[5](P2)汹涌澎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给共青团以洗礼,共青团在斗争实践中磨砺成长。一方面,党在初创时期的活动是秘密的,但团组织的活动可以公开或半公开进行,团员数量也比较多,团组织公开出版了《先驱》《中国青年》等系列刊物,承担了大量党组织决定的工作任务,向广大民众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党的政策主张,积极推进中国革命运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共青团是青年知识分子发起成立的,多数地方共青团的成员也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在革命中克服不愿在群众中工作的不良倾向,切实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注意他们日常的需要与争斗,与工人、农民运动结合起来,开展普通的平民教育运动。而创办《中国青年》、创建少共国际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会、开展共产青年团礼拜六等实践,都是比较成功的探索与尝试。

(三)党与共青团的关系

党团“应发生亲密的关系”,共产党是“总指挥”[2](P297),青年运动必须在共产党指导之下。党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充分肯定共青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并负有在政治上领导、指导和帮助共青团的责任。党团应互派代表,并将党团关系、青年入党必须经过团组织等内容在党章中予以明确规定。共青团应积极为党组织培养输送优秀人才,并在非政治运动方面独立自主、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中共二大《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中指出,在为青年劳动者经济和教育利益奋斗方面,团组织应是个独立的团体;但在普通政治运动方面,团的活动则应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定之下。党团组织有互派代表的必要,具体实现形式应该由两个组织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按照实际情况协商决定[2](P55)。中共四大《关于青年运动之决议案》也规定,团组织在政治上要绝对受党指导,但在青年工作范围内“须有自由活动的可能”[2](P297-298)。中共六大《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的阐述更为明确:共青团要在党的政治指导之下工作,同时有完全组织上的独立性。党的组织必须加紧对共青团的政治指导与物质帮助;自上至下各机关必须互派代表参加;必须有系统的在党委员会上讨论共青团问题。党方面一切牵涉到共青团内部组织独立性的问题,应当得到团的地方委员会的完全同意后方可执行,党应经常指导兼团的党员增强对于团的政治影响[4](P262-263)。党与团的关系从“指导”到“领导”是理念上的深刻转型,同时强调团的相对独立性,在青年工作范围内须能自主开展工作,又充分体现了党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能力。

随着革命实践和党团关系磨合的深入,党还及时将实践探索中的理性认识和成熟经验上升到党内法规层面在党章中予以规定,成为全党意志的体现和必须遵循的准则。中共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各委员会均互推委员长一人总理党务及会计;其余委员协同委员长分掌政治、劳动、青年、妇女等运动。”[2](P6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首次提出,凡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二十岁以内愿意入党者,“必须经过青年团”[3](P125),同时对党团组织互派代表等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如中共六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共产青年团团员入党时,由团委员会介绍”[8](P471),同时将“与共产青年团的互相关系”作为单独一章,对互派代表、交换发言权、表决权等作出规定。这些规定大多都是当前深化共青团改革、加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内容的雏形。

当然,处于初创时期的党团关系在革命实践中探索前行,难免经历一些曲折。比如在大革命时期,共青团曾呈现第二党的形式,出现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等错误倾向,党在进行了客观分析后,对党团关系进行了不断完善与深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政治性是共青团第一位的属性

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聚焦当好党的助手,共青团始终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实践中青春建功。该时期,共青团共召开六次代表大会,主要任务是团结带领青年群众贯彻落实党代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形成青年运动的蓬勃洪流。比如共青团二大坚决拥护中共三大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积极协助党组织做好推进国民革命运动工作,发动组织青年支援北伐战争。中共五大闭幕第二天召开的共青团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严厉谴责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并郑重宣告要在党的指导之下,动员组织广大劳动青年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同时在斗争中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者精神[9](P87)。中共六大提出“争取群众,准备暴动”的总任务,随即召开的共青团五大将准备群众武装起义、为推翻国民党政权而斗争确定为团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聚焦当好党的后备军,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从先进青年中积极发展团员。根据中国共青团网公布的历年数据统计汇总表中可以得知,1922年共青团人数为5 000,1928年达到7.5万,1949年已达19万[10]。五卅运动后,为了壮大党组织的力量,中共中央决定将20岁以上的团员全部推荐入党,3 000余名团员被输送入党的各级组织,占当时团员人数的三分之一。同时,毛泽东、董必武、谭平山等共青团的创始人,原本就是当地党的早期组织的负责人,各地党组织的成员俞秀松、施存统、高君宇等都是地方团组织创建者。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共青团的负责人张太雷、任弼时、恽代英、林育南、贺昌等,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关向应、顾作霖、陆定一、冯文彬、胡耀邦等,后来都成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邓小平等都曾是共青团的创始人或骨干团员。可以说,共青团为党培养和积蓄了一大批后备力量,并输送了一批优秀工作骨干。

由此可见,党团特殊血缘关系决定了政治性是共青团与生俱来的首要属性,是共青团事业和中国青年运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共青团最大的政治逻辑就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担当起团结带领青年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这是第一位的根本方向。

(二)先进性是共青团的基本属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紧跟党的奋斗目标和斗争步伐,其最主要的奋斗方向就是组织、动员并带领最广泛的青年群众自觉投身革命,积极参加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个个团员应自认是一个煽动家……利用各种机会在群众集会和个人谈话中宣传我们的主义”[11](P43)。团组织先后创办《先驱》《中国青年》《无产青年》《少年先锋》等刊物,创办青年夜校、冬学、识字班,组建时事研究小组,组织政治演说、集会和俱乐部,开办图书室、流动图书馆等,通过各种方式向青年宣传马列主义、进步文化,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群众形成革命信仰与共识,领导组织他们积极投身革命斗争实践。大革命时期,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发动带领团员和青年群众积极投身工人运动洪流,引导青年反抗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土地革命时期,共青团动员拿起枪杆子参加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抗日战争时期,共青团成为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亡组织,引导、团结各界青年群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日本侵略者和国内卖国投降势力作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团组织着力把解放区的进步青年组织发动起来,为争取全国革命胜利积极作为,在奋力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征程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由此可见,以“共产主义”命名的共青团,在新时坚持以先进思想为引领,坚决把党的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全部工作中去,并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将其转化为广大青年群众的思想认同与行动自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接力奋斗,这是共青团工作的制高点和精髓所在。

(三)群众性是共青团的根本特点

毛泽东在《关于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指出:“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12](P565-566)因此,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12](P565-566)。共青团要切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是要注意青年日常的需要与争斗。团的二大通过了《青年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的决议案》《学生运动决议案》《青年妇女运动决议案》《关于国民党工作及态度决议案》《平民教育运动决议案》等系列文件,引导各界青年增强政治和阶级认知,并聚焦他们目前切身的利害需求,从而鼓舞起奋斗精神而成为实际运动。二是不断扩大团的活动影响。土地革命时期,为了更好地团结教育青少年,各根据地的团组织及其领导的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在分配土地、查田运动、建立政权、动员青年参军、发展教育等方面做了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是第五次反围剿前,共青团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成功完成组建少年共产国际师的任务。这是一支近万人、平均年龄只有18岁左右的部队,其中共青团员占70%,他们在保卫苏区的战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长征中被编入红军主力军团。三是不断扩大团的组织覆盖。团的二大指出:“湘区……在一年中扩充地方团至十一处之多,几乎无县无同志”[13],同时要求尽可能多地介绍最具有革命觉悟的青年农民和工人加入团组织,并在学生会中设立团的小组,还须主持或者督促国民党青年部使其成为国民党学生运动的中心。抗战时期,各级青年救国会抽调大批干部在各村普遍建立青年抗日先锋队、青年队和儿童团,为抗战最后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49年,全国基层团组织已达2万余个。

由此可见,作为党的青年群众组织,共青团的根基和血脉在于青年,其生命力和活力源于青年。共青团最密切地联系、最广泛地覆盖和最竭诚地影响服务青年群众,是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的根本特点,也是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和青年群众基础之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决议案团员团组织
决定中国命运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案》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