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与大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探究

2022-04-07王耀民

文教资料 2022年21期
关键词:国学语言大学生

王耀民

(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历史上历经岁月洗礼沉淀下来的不朽之作,饱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操、气节和优良传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道德伦理与核心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指出,“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诵读是感受经典、学习经典、传扬经典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都是非常有益的,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熏浸其间,润而化之。

一、国学经典诵读与语言能力概念溯源及解析

1. 国学经典诵读

“何谓国学经典?”正如“何谓国学”一样,因为其称谓本身就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讲法,未经严谨的学术论证,约定俗成,笼统而难有确指。[1]“国学”一词在我国由来已久,有历史上的国学与现代国学之分。早在《周礼》《汉书》《后汉书》《晋书》之中就出现了“国学”这个语词,只不过历史上所述的“国学”指的是“国立学校”。

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是自“西学东渐”后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清末明初时期,欧美学术传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与此相对,张之洞、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国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23 年,胡适在北大《国学季刊》的发刊词中写道:“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2]

1930 年末,饱读诗书的儒之圣者马一浮提出,严格意义上说,“国学”这个称谓“其实不甚适当”,“本不可用”,但既然大家都这样讲,也就“随顺时人语”。但其对于国学为“中国固有学术”的定义不甚认同,认为过于宽泛。他主张,“国学者,六艺之学也”。这里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并创造性地发现《论语》里面通六艺。

百余年来,关于“国学”的界定,尚未有统一的结论。较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指“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另一类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当代文化精华相融合的学术精髓的简称”。本文拟采用广义的国学概念,但侧重于从狭义国学概念层面来撷取诵读篇目内容。

“经”本义谓“织物上纵的纱线”,引申为“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典”意即“典范”,《尚书》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所谓经典,是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并能使我们有所感悟的著作。[3]经典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积淀留存下来的熠熠生辉的东西,泽被后世。

“诵读”是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诵”包括朗诵、背诵、吟诵,“读”亦有朗读、阅读的意思。诵读就是用朗诵、背诵、吟诵、朗读、阅读的方法来学习文本。《说文解字》录:“诵,讽也。从言,甬声”,“读 ,籀书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释析:“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王怀松认为诵读的精髓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4]诵读是通过调动眼、口、心、耳、脑等器官的联动来达到深邃入心的效果。

2. 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交往和交流的工具。19 世纪德国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在语言学著作《论爪哇岛上的卡维语》的引言《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提出“语言本身绝不是产品,而是一种能力”的著名论断,开启语言能力理论研究。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官能”,“语言是内部存在的官能”,“语言是构成思想的官能”。1980 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著作《句法理论要略》中辨析了“语言能力”及“语言运用”。他指出,语言能力是指某一语言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并说出的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或者说是掌握该语言所有话语基础的代码,理解和生成新的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能力。语言运用是这种能力的实际应用。1972 年,美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海姆斯发表了《论交际能力》,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乔姆斯基的理论,将语用、心理等因素纳入语言能力范畴,认为语言能力是学习者在特定的环境中所具有的运用语言顺利与人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1990 年,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巴克曼提出了语言交际能力模型。他认为,语言能力主要由语言知识和策略能力两大部分组成。

国内学者关于语言能力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吕必松教授指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要素、语用规则、有关的文化知识、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范开泰教授提出“汉语交际能力”概念,并指出其包含汉语语言系统能力、汉语得体表达能力和汉语文化适应能力。钟华、樊威藏认为,“语言能力从知识角度看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三方面的知识,从技能角度看包括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胡明扬认为,“语言能力自然指的是实际的说、听、读、写的能力”。在梳理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语言能力是指掌握并能综合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它是一个人语言素养的集中体现,涵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国学经典诵读对大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研究和实践表明,人的语言能力是在言语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与人的交往活动及后天接受系统教育而习得和发展起来的。经典诵读其实是我国自古就沿袭下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和人才培养方法。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大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 有助于深厚文化知识底蕴,夯实语言功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文化是语言表达的根基。只有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才能深刻把握字词文本背后的历史渊源、情感内涵、价值况味,从而催生出优质的富有历史人文积淀的语言内容,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国学经典是历经时间检验和历史锤炼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结着古人先贤的思想、学术、智慧、处世原则、道德品格和人生哲理。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徜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卷里,感受丰厚中华文化的魅力,不断汲取营养,拓展知识面,扎实人文功底。“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深入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才能让我们有了主心骨,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才能更好地理解、发声、生动恰切地表达。此外,国学经典中包蕴着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方面的诸多知识,为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供了有益的史料。

2.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语言感受力和审美力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学文化的典范之作,其中的诗词曲赋文往往文字优美、音律和谐、节奏鲜明、形象凝练、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哲思性强,读来朗朗上口,于抑扬顿挫间给人以无限回味,让人在行文游走中感受言语之美、文辞之美、音韵之美、意蕴之美、生命之美、人性之美。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优美之作,能够陶冶情操、颐养心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感受力、审美力和品鉴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吟诵研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受到优秀诗文的熏陶、感染和触发。

3. 有助于丰富语言素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当今,许多大学生常常感到语言表达词汇贫乏,语言干瘪无味,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措词不当或词不达意,语言废料多,有效信息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语料储备,事先积累的语言素材太少,以致语到用时方恨少。国学经典为充实我们的语言仓库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其中不乏众多名言警句、精美诗文、成语典故、史料故事,其运笔帷幄之间所包罗的遣词造句、修辞节律、谋篇布局、情韵境界足以令人叹服、精思、学习、体悟。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在反复吟诵念读中精思、学习、内化于心,不知不觉中融为自己的一部分,进而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语料、辞约、章法生发运用到我们的语言表达中。

4. 有助于激发思维活力,增强思想深度、广度、锐度

如今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移动社交媒体成为他们接触信息、交流信息的主渠道,移动化、社交化、图片化、短视频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他们碎片化接收、碎片化表达和浅表阅读、懒于思考的习惯,久而久之势必给大学生的语言能力涵育带来影响。部分大学生思维跳跃、语言表达碎片化、语篇能力差、难以连词成句、逻辑混乱、组织结构不严谨、语言空泛直白的现象比比皆是。“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诵读国学经典能让我们沉静下来,走近历史人物典故,激发思维活力和想象力,同历史人物展开一次超越时空、推心置腹的对话,深入交流探讨文本及文本背后的深刻内蕴,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言语习惯,增强思考的深度、广度和锐度,自觉抵制不良语言生活习惯的侵蚀。

5. 有助于培育文化责任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以载道,语言承担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功能。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有助于增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及体悟,强化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在诵读研习中亲近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建构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唤醒他们自觉担负起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2000 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与世界商贸文化交汇的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为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让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今,将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扬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国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度和认同度,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成为新时代赋予青年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有效提升大学生语言能力的路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育人育才重要阵地的高校,理应重视国学经典教育教学,下足功夫精心谋划、开展灵活多样的系列诵读活动,引导学生乐于研习国学、常读经典,在诵学研习中启迪智慧、滋养心灵、修炼品性,提升人文素养和语言能力。

1. 重视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

自2010 年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鼓励高校开发经典诵读、书写、讲解专门课程,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并讲解经典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2012 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明确指出推进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经典诵读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2018 年9 月,教育部、国家语委研究制定《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支持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必修和选修课程。

如果没有对“国学经典”的基本阅读与认知积累,大学生学习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与审美体系就容易流于“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肤浅获得。[5]高校理应全面推广实施开发国学经典诵读类课程,追“根”溯“源”,从源头上追溯我们的精神文化谱系,解答“我们从哪里来”,引领学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和系列活动知悉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语言之美、人文之美、学思之美,于春风化雨中提升大学生语言素养、思想文化境界、审美旨趣和道德情操。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涵括国学经典导读、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篆写、国学经典讲析等课程。各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地域特点、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一批国学经典诵读类通识示范课程,还可以通过共建、共享、购买等方式引入高质量在线课程,灵活采取线下与线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与校外等多元形式增强课程育人实效,并研究设置科学的课程考评体系,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2. 精心做好教材读本编写选编工作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如何精心选择,做好导引,将诵读与赏析有机融合起来至关重要。目前,针对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材较少,多以中小学为主。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专业情况、学生特点权衡选定教材,有条件的高校可自行选编读本,鼓励并组织团队研究开发立体、动态、互动的新形态诵读教材。做好教材读本编写选编工作应该切实把握好三点原则:一是应结合大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实际需求研究甄定好教材读本;二是在选编作品时,必须考虑其是否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否体现了圣贤先哲们的学思智慧、道德品性、情操境界,是否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做到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鼓励开发地方校本教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凸显地方特色。

3. 强化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关键,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效,因此,建设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国学经典诵读专职教师匮乏的窘境。目前,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高校教学师资力量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大学语文教师,二是普通话口语教师,三是聘请业界资深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或语言表演艺术家。殊不知,国学经典诵读既与大学语文、普通话口语、播音主持艺术或表演艺术有某些共通之处,但又不尽然等同于此,或由此来替代。如何统筹融通,确保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不得不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强化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或引进既熟知国学经典,又通晓诵读语言艺术的专门人才,打造文学造诣深厚和语言表达能力俱佳的高素质、高水平、知识融通的专职教师团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4. 创新国学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方式

国学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包括国学经典诵读课堂内的教学方式(第一课堂),还涵及国学经典诵读课堂外的活动方式(第二课堂)。国学经典诵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突破常规,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变“要你学”为“我要学”,从心灵深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内而外自主自觉学习是值得每位专业教师深入思考研究的课题。

首先,需要用心研究授课对象——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现阶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往往是作为通识课或选修课来开设的,那么学生必然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因此,必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别有用心”设计教学。其次,丰富经典诵读课堂教学形式。如今,传统的“灌输”教学显然不合时宜,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驱动者和督促者,可尝试任务式、探究式、讨论式、协作式、自主式、讲授式、情境式等多元教学方法多管齐下,收获最佳效果。另外,课堂诵读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示范读、点读、齐读,可联合创设自读、领读、分组读、分角色读、分情境读、吟唱、表演读等多形式增强课堂诵读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篇目的理解和感受。再次,强化实施国学经典诵读第二课堂,定期开展形态丰富的系列活动。可通过国学经典知识竞赛、诗词竞赛、诗文接龙、诵经典、讲经典、写经典、画经典、演经典等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形成良好学风,让学生走近经典、研习经典、喜欢经典、分享经典,还可带领学生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展示学习成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活动品牌。最后,可定期请国学大师和相关的知名专家、学者入校园、入课堂进行讲学、分享。

5. 借助新媒体营造多元学习环境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接触信息、沟通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移动智能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已渗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微博、微信及直播平台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洞察世界、增长知识、娱乐消遣、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结合大学阶段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目标,借助新媒体工具,建设研发多元移动端学习平台,集导、学、析、诵、写、讲、练、评、测于一体或是有所倚重,融音合视频、文本、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切割知识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分级分类建构数字资源库,建立实时网络动态评价系统,满足大学生移动化、碎片化、情境化、个性化、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学习需求,让国学经典诵读“贴身而伴”,随时随地轻松拉取、学习、分享。此外,还可以开发专题学习网站,鼓励学生或者社团创办微信公众号,发展网络社群组织,引导学生阅读、诵读国学经典,提升语言能力,传播弘扬中华文化。

四、结语

“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国学经典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代表,凝结着历代先贤的思想、学术、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宝藏,亦是语言学习的巨大宝库。诵读是通过眼观口诵心惟而熟读精思成诵的一种读书方法,自古有之。毋庸置疑,国学经典诵读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涵化与提升作用功效是重大的。切实将国学经典诵读落实到大学教育教学中,优化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学,真正实现国学经典入脑入心入行,是我们持续践行的时代课题。

猜你喜欢

国学语言大学生
“垂”改成“掉”,好不好?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大学生之歌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