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舞者“立半脚掌”能力的训练
——以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为例

2022-04-07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脚后跟脚掌古典舞

俞 典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海南 海口 570100)

0 前言

中国古典舞的多项技术与技巧都以立半脚掌为基础,且大部分动作都需要在不同肢体动作中完成,即使舞姿不同,学生也需要在不同状态下始终保持平衡且保证自身动作具备力度美,以此将完美的舞蹈动作展现给观众,在此背景下,练习“立半脚掌”的基本功尤为重要。且“立半脚掌”需要学生将自身全部重量落在前半脚掌,力量支撑面相对较小,不易保持平衡,更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1 “立半脚掌”动作要领

对学生而言,“立半脚掌”并非简单地将脚跟向上提,在舞蹈表演过程中,立半脚掌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动作,而是需要在下肢外开的情况下完成,由解剖学观点可知,学生此刻涉及了下肢外旋与大腿内侧肌肉“股四头肌”、小腿后群肌肉收缩、跖趾关节伸等各类动作,在此状态下,人体全部重力都集中于前脚掌。除下肢外开的情况之余,学生也存在需要在正步情况下做出立半脚掌动作的情况,此情况虽不涉及下肢外开,但仍需要将身体重心落于前半脚掌,对演员基本功掌握情况是一项严峻考验。

2 “立半脚掌”影响因素

2.1 足部结构

当做出立半脚掌的动作时,足部结构的最理想状态为1—3跖骨长度相同。在此情况下人体重心能呈均匀分布状态,对跖骨造成的压力也相对平均。当学生第二跖骨相对较长时,在做出立半脚掌的动作后,重力则普遍集中于第二跖骨,在长期训练的情况下易使第二跖骨出现炎症,对后续训练与表演都相对不利。进行“立半脚掌”训练时,学生需要尽量保持五指张开的状态,以此扩大支撑面,当支撑面越大时,动作的稳定性也越高。

2.2 跖趾关节的屈伸幅度

“立半脚掌”对足趾勾脚趾的幅度要求较高,足趾勾脚趾幅度越大,对学生也越有利,因此在日常训练中需要着重提升跖趾关节韧带柔韧度,当韧带更柔韧时,立半脚掌的动作才能更到位,做此动作时重心才能落于前脚掌支撑面中心,动作也将更为稳定。

2.3 踝关节的灵活度

踝关节灵活与否决定了学生勾绷脚幅度,在学生立半脚掌的过程中,需要自身肌肉力度对踝关节做出有力支撑,以防踝关节出现摇晃的情况影响动作稳定性。当学生踝关节过于灵活时,则易出现扭伤等问题,而踝关节过于僵硬则影响表演美感。但踝关节自身存在关节囊前后松弛的特点,同时两侧有韧带对其进行加固,一般情况下外侧韧带相对分散且相对较短,内侧韧带相对密集且坚韧。因此当练习“半立脚掌”时,学生易出现踝关节外翻等情况,不仅影响舞蹈动作的美观程度,也容易使学生关节受损。为避免此问题,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保持大腿内侧肌肉向内夹紧的状态,使此肌群得到充分锻炼,以此避免踝关节损伤[1]。

2.4 小腿肌肉的能力

在“立半脚掌”动作进行过程中,小腿肌肉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学生小腿后群肌肉收缩能力与伸展能力有所欠缺时,则容易影响动作美感与表演效果,因此在学生训练环节,需要注重提升小腿三头肌等肌群强度,以此为其后续立半脚掌训练打好基础。

3 “立半脚掌”训练方法

3.1 力量类训练

3.1.1 半脚掌压脚后跟

为提升“立半脚掌”的表演技巧,力量类训练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一旦存在力量缺失的问题,任何需要力气的舞蹈动作都无法做到高质量完成。为做好力量类训练,可先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半脚掌压脚后跟练习,练习过程可先由慢速入手,再逐步加快,以此使脚踝能提升自身在静止与运动等不同状态下的力度,使其最终达到能持久处于紧张状态且不影响工作效果的目标。

3.1.2 慢节奏练习

慢节奏练习是力量练习中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组合动作可先慢节奏地进行勾绷脚,在勾绷脚时保证脚尖勾起幅度最大,且脚跟向远处蹬,使足部与腿部构成勾曲状态。同时也可慢节奏地进行绷脚腕伸展练习,此练习需要将脚背上拱,同时脚尖下沉,使腿部呈现出流线型状态。在此类慢节奏练习下,学生需要保持半脚掌立到最大限度的状态,使力量能均匀分布于脚趾。此后可继续慢速将脚后跟下压,使足部与地面紧贴。在此项练习中,学生能达到半脚掌压脚后跟的最大限度练习,从而为后续快节奏练习提供保障。

3.1.3 快节奏练习

快节奏练习也需要先做好勾绷脚练习,以此提升脚踝力量,此练习可在学生自身可控范围内进行。完成此项练习后,再加入把上抢地组合训练,以此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由慢节奏练习进入快节奏练习后的力量变化,即脚后跟力量都向脚趾方向推进,同时将脚背绷到最大限度。此后再进行上半脚掌压脚后跟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快速度,以此使自身能在重心直立的状态下完成快上快下的动作。在此项重复练习中,学生能充分提升半脚掌力量。此练习过程旨在引导学生以最快速度立脚踝,再将力量推向前脚掌,同时保持脚趾平均抓牢地面,以此提升动作的稳定性。在最后环节中,学生需要练习吸腿单脚半脚掌压脚后跟的动作,以此将身体重量放于一条腿,使后续加动作的过程能更为顺利地完成。

3.2 灵活性训练

从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情况来看,技巧性动作普遍需要学生上身与下身保持子午线,此情况使得中国古典舞与其他舞种相比更具灵活性,因此足部动作的灵活性也相对较高,对半脚掌灵活性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在“立半脚掌”训练中也需要重视灵活性练习[2]。

一般情况下,舞蹈基本功把杆组合中存在的半脚掌动作较多,此类训练能有效使学生做好足部力量转换,同时提升反应速度。在此项练习中,可进行把上单腿蹲与小踢腿等组合练习,使其中存在的足部半脚掌练习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同时提升学生上身舞姿的连贯性,此类上身动作往往都需要半脚掌完成,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动作之间的转换需要迅速且稳定,以此使学生对后续脱把练习更为适应。

3.3 稳定性训练

稳定性对中国古典舞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具备稳定性不仅能提升舞蹈造型感,也能为观众带来更多美感体验。尤其在“立半脚掌”的过程中,脚掌处于半悬空状态,一旦稳定性缺失则容易影响整体舞蹈效果。半脚掌地立起动作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力度,也需要具备持久性与稳定性。

稳定性训练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没有单独的专门训练方法,一般都存在于不同动作的衔接环节。如舞蹈中常见的旋转技巧,需要由半脚掌的稳定性支持其完成。因此在练习旋转的过程中,学生可加强半脚掌立起动作的练习,在平转、掖转、旁腿转选装各项练习中都注重自身半脚掌的稳定性练习。由旋转技巧可知,在学生旋转时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越小则稳定性越强,因此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为提升自身稳定性也需要注意减少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此类练习提升自身舞蹈水平[3]。

3.4 爆发力训练

跳跃是中国古典舞中不可或缺的动作,在完成此动作时,学生的爆发力极为重要。而跳跃的动作需要依托于半脚掌推地力量,推地力量也是爆发力的重要体现,做好爆发力训练相应也成为学生日常的重要练习环节。

训练爆发力时,学生可由基础的小跳入手,在跳跃过程中时刻注意做好推地动作。做此动作时,学生需要先深蹲,才能提升跳跃的高度。此后再进入中跳与大跳练习,并做好转体跳练习,在反复练习跳跃的状态下,爆发力也将相应提升[4]。

4 结语

综上所述,“立半脚掌”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功力而言也是一项考验。在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训练时间与训练强度,并采取丰富的训练形式,以此提升自身训练效果。“立半脚掌”训练不仅能提升学生腿部蹬伸能力,也能提升其全身协调能力,为其后续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因此积极进行“立半脚掌”训练是中国古典舞演员需要坚持的重要环节,对其后续发展极为有利。

猜你喜欢

脚后跟脚掌古典舞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白日梦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大脚掌的小鸭子
用脚后跟走路可以补肾气